禪靠自力 凈仗佛力(文白對照)

禪靠自力 凈仗佛力(文白對照)

【原文】

  某某來山,問及起居。言日閱禪錄,常談機鋒。愚謂衰老之年,當勤念佛,即凈為宗,方有實詣。請試論之。禪與凈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xiàn)業(yè)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涅槃,以功未齊于諸圣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fù)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yè)不盡,生死決不能出。凈土則具信愿行三,便可帶業(yè)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愿往生。宗教知識,同生凈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yīng)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禪錄,專修凈業(yè)。于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圣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于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之凈業(yè)。即凈而禪,孰妙于是。

【譯文】

  某某人來山上求教,印光問他平日起居以及如何修持。他說天天讀禪宗語錄,常常修習機鋒轉(zhuǎn)語。愚(大師對于自己的謙詞。)說你已經(jīng)到了衰老的年歲,來日無多,應(yīng)當精勤念佛,把凈土法門當作修學的主旨,才能達到實際的利益。

  請試著分析一下。禪與凈土,理性上本來沒有分別。如果說到具體事相上的修持,就有天地之別。禪如果不能通徹覺悟生命真諦,進而真正地證入境地。是不可能超越生死輪回的。所以溈仰宗初祖溈山靈祐說:“能在禪的意境中速疾體悟涅槃的主要原因,就可以漸進的超越三界。如果生生世世能夠不退轉(zhuǎn),必定可以一級一級的證得道果。”又說:“教導(dǎo)學人隨順佛性而修持,就好像吃飯一樣,不是吃一口就能飽的。“長沙岑說:”天下修學佛道的善知識之所以還未能證得果地上的涅槃,是因為所用的功夫和方法未能和圣人所用的功夫和方法相同啊。”所以說五祖戒來生又做了蘇東坡,草堂清再生為魯公。從古到今禪宗的高僧,大徹大悟理性而未能證入境地的人,往往最后都是還要流浪生死的結(jié)果。根本原因就是只憑自己的力量,而不求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即使有一絲一毫的煩惱惑業(yè)沒有斷除干凈,生死輪回絕對不能出離。

  而凈土法門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資糧,就可以帶業(yè)往生。一旦往生,就永遠出離生死輪回。證智悟解的人,就可以疾速候補成佛的位次,未能悟解的人,最低也是不再退轉(zhuǎn)的阿鞞跋致果位。所以說華藏海眾菩薩,都想要求生極樂世界,以此來圓滿無上佛果。宗門和教門的修行人,都求生凈土。因為凈土法門全部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愿力,加上自己真誠的信愿行之心。所以能夠使凡夫所感之心與佛能應(yīng)之心相交相合,因此就能夠快速成佛。從我們凡夫當前自己實際的能力來看,應(yīng)當放棄禪宗語錄的修持,專心修行凈土法門。用極其清靜的心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或者出聲念或者默念,不要夾雜不要間斷。務(wù)必從心里念出來,用耳朵認真聽自己心里念佛的聲音。能夠這樣做,所修持的凈土法門也就是甚深的禪法,什么樣的法門能夠有這樣的深妙?

  ——《文鈔》之《與海鹽顧母徐夫人書》(節(jié)錄) 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