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自心不生非

  和諧自心不生非

  世間自古就有一句話叫“無事生非”。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我們這顆習慣于追逐外界環(huán)境的心。我們的心不能安靜下來,已經(jīng)習慣于向外追逐,總是要做點什么或者把握點什么。如果不去做點什么或者把握點什么的話,我們的心就不能安靜下來,就會鬧出點事情來。

  這在我們禪修的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所以,不管是哪種用功方式,都是讓我們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所謂的功夫。讓我們制心一處(制心在功夫這一處上),慢慢地來訓練我們不安靜的心,或者說是把向外追逐習慣了的心,讓它停下來,向內(nèi)去追尋。希望終究會有一天能夠停下來,不再追尋,不再“生非“。

  通過不斷地訓練,慢慢地把我們這顆難以控制的心變得柔和聽話。古人把這個過程比喻為“牧!。最后達到寧靜我們的心的目的,就像藥山禪師所說的“一物也不為”,就連閑坐也不是了。原公案內(nèi)容如下:

  藥山在一處坐。

  石頭禪師問:“你在這里作什么?”

  對曰:“一物也不為!

  石頭禪師曰:“與么則閑坐也!

  對曰:“若閑坐則為也!

  石頭禪師曰:“你道不為,不為個什么?”

  對曰:“千圣亦不識!

  石頭禪師以偈贊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作么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常流豈可明?”

  可見,我們的惡習(無事生非)有多大,表面上好像無事了,像閑坐一樣了,可是閑坐還是有所為——閑坐著。所以,我們即使是在修行的時候也不能改變“無事生非”的習慣,還要抓住一個功夫不放。所以,我們只能一點一點放下自己的習慣,慢慢地學會不再“無事生非”。

  你要安靜地坐在那里,需要大量的時間;你要能夠坐得住,需要大量的精力。這用我們的凡胎肉眼就能看得出來。

  我們的社會需要安定、需要和諧,就要解決人們習慣于“無事生非”的問題。讓大家創(chuàng)造各種財富,讓每一個人有工作,讓每一個人有飯吃,讓每一個人有事干,讓每一個人……這對于管理者來說,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了,可以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了,最多最多只能做到讓絕大部分人實現(xiàn)這樣的情況。

  事實上,即使實現(xiàn)了這樣理想的情況,也只能解決表面上的一些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人總有閑下來的時候,總是需要有“閑坐”來休息身心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惡習還會讓我們“無事生非”,這就是藥山禪師說的“若閑坐則為也”。

  所以,只有讓大家在生活、工作與學習之余,進行禪修,慢慢訓練大家的心,把向外追尋習慣了的心,轉(zhuǎn)為向內(nèi)追尋,再慢慢地停止追尋,這樣才有希望真正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因為不管是在禪修的過程中,還是在結(jié)果上,人們才能真正地不再“無事生非”。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