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空與有的問題

\

  三性空有即真俗二諦空有的問題,是佛教教理上關鍵性的問題,也是性、相兩宗爭論不休的焦點所在。所謂關鍵性的問題,其中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個客觀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另一是是否符合佛教基本原理的問題。如《成唯識論》卷三云:

  有執(zhí)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依似比量拔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違害前所引經(jīng),智斷證修染凈因果皆執(zhí)非實,成大邪見。外道毀謗染凈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zhí)非實故。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舍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

  這里所說的“撥”含有否定的意義。照《成唯識論》說,如果把阿賴耶識和一切事物都認為空無所有,完全否定了,那末世出世間的一切染凈因果就不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修菩薩行,證成佛果,就等于征用石女(不會生兒女的女人叫石女)的兒子去破幻想中的敵人一樣.完全落空了。這是從客觀世界是否存在的一個問題上來談的。但如《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八云:

  《解深密經(jīng)》立三自性是不了義。……唯識諸師除遍計執(zhí),不許依他及圓成實相無自性,故許彼二是有自相或有自性。正依《解深密經(jīng)》,故許彼二是勝又有。佛護論師、月稱論師,謂若有自相所成實體,則是實有,清辨論師等,唯爾不許是勝義有。

  “不了義”就是不符合佛教基本原理的意思。因為佛教主張緣生性空,勝義諦中不應該實有自相或自性,所以依照中觀派的眼光來看,唯識論師說依他起上離遍計執(zhí)即圓成實,并許為勝義有,是不符合佛陀說法的本意的。這都是佛教教理上的根本問題,自然就引起不斷的爭論了。

  親光《佛地經(jīng)論》卷四云:

  聲聞藏雖佛去世百年以后,即分多部,而菩薩藏千載以前,清凈一味,無有乖諍,千載以后乃興空有二種異論。

  又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云:

  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后方始出世,造此論釋(按即《唯識三十頌釋》)。清辨菩薩亦同時出,造《掌珍論》。此時大乘方諍空有。

  這都說明大乘佛教史上是有爭執(zhí)的,而且起于護法和清辨的空有之爭。歷來對于這個空有之爭,有五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這個爭論要到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才能解決。如《大唐西域記》卷十云:

  婆毗吠伽(唐言清辨)論師,雅量弘遠,至德深邃,外示僧怯之服.內(nèi)弘龍猛之學。聞摩揭陀國護法菩薩宣揚法教,學徒數(shù)千,有懷談議,杖錫而往。至波吒厘城,知護法菩薩在菩提樹,論師乃命門人曰,汝行詣菩提樹護法菩薩所,如我辭曰:菩薩宣揚遣教.導誘迷徒,仰德虛心.為日已久。然以宿愿未果,遂乖禮謁。菩提樹者,誓不空見,見當有證,稱人天師。護法菩薩謂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渴日勤誠,未遑談議。人信往復.竟不會見。論師既還本土。靜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于觀自在菩薩像前誦隨心陀羅尼,絕粒飲水,時歷三載。……論師受命,專精持誦,復歷三歲,初無異念, 咒芥子以擊石壁,豁而洞開。……論師跨其戶而告眾曰:吾久祈請,待見慈氏,圣靈警佑,大愿斯遂。……論師顧謝時眾,從容而入,入之既已,石壁還合。

  這當然是印度的一種傳說,不能當作信史,而玄奘法師門下有用以指斥中觀派的。

  第二種看法是認為不可調(diào)和的。如《成唯識論學記》卷一云:

  有說此二實有諍論,其諍云何?且有為中,《唯識》云:我法非有,空識非無. 離有離無, 契於中道,此遣所執(zhí)(遍計所執(zhí)性),存余二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墩普湔摗吩:……因緣力所生眼等,世俗諦攝, 自性是有, 不同空華全無有物,但就真性,立之為空。此存世俗,勝義皆空。又無為中二說不同。……如《唯識》云:此識若無,便無俗諦。俗諦無故,真諦亦無。拔無二諦.是惡取空,,《掌珍論》云:佛就世俗說有涅架,如佛說有化生有情,許此有故,無違宗失,但就真性遮破擇滅。以如為證,測等(按即圓測法師)傳說實有諍論。

  這種看法相當普遍,在西藏方面幾乎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看法,而且以中觀見為了義正宗。

  第三種看法,如賢首法師《楞伽玄義》云:

  清辨破違空之有,令蕩盡歸空,方顯即空之有,因果不失。護法等破滅有之空,令因果確立,方顯即有之空,真性不隱。此二大士,各破一邊,共顯中道,乃相成非相破也。

  又義凈法師《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序》云:

  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nèi)有,事皆唯識。斯并成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磐,何真何偽。意在斷除煩惑,撥濟眾生, 豈欲廣致紛紜,重增沉結(jié)。依行則俱升彼岸.棄背則并溺生津。西國雙行,理無乖競。

  都認為相反相成,異而無凈。

  第四種看法則以為“語諍意同”。如《成唯識論學記》卷—云:

  護法宗必舉所執(zhí)無,表離四句,空有等性.皆所執(zhí)故。二性妙有,不全無故。由此說言,二空非真。……清辨菩薩舉世俗有,離諸無,簡諸真無,俗亦無故。二性妙無,無所得故。……無所得者, 離四句義。無著《般若論》云,四句皆是法執(zhí)攝故。由此正理,元曉師等,語諍意同,為末代鈍根之徒,依此諍論,巧生解故。

  也是一種和會的意思。

  第五種認為沒有爭論!秾W記》又云:

  ……《掌珍》所破相應論師(即瑜伽師)非為護法,護法菩薩《廣百釋》中破相應師亦同彼故。以此為證,順憬師等傳無諍論。

  這種看法比以上四種近于實際,F(xiàn)在把護法《廣百論釋論》和清辨《掌珍淪》中有關二諦空有的議論列表對照如下,藉作說明,

  護法菩薩和清辨菩薩在:蹄的空有問題上絲毫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根本不會發(fā)生爭淪.更用不著和會。就是玄奘法師下,對于二諦或三性空有的問題, 在理淪上其實也是沒有什么偏執(zhí)的地方。如窺基法師《成唯識論料簡》卷三云:

  比見學者所傳,皆道真諦三藏所翻釋論除依他性,失論所宗。隋朝、唐朝無此言故,世親不無依他起故。此等評人非真.于義不融.亦未識真諦意、遣依他言。 自論觀境,非是法相,說依他無故……又七十四(《瑜伽師地論》)復說云:若現(xiàn)行者隨入圓戍實自性時, 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觀本論(《攝大乘論》)意旨,皆于依他定心所行二覺漸次,除所能取。初觀名等假有實無.以依他覺除遣所執(zhí);后觀依他空無所有。圓成實覺除遣依他。

  其次,中觀家也并沒有否定客觀世界,如《中論頌》云:“雖空亦不斷,雖有亦不常,業(yè)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又《大智度淪》卷三十七云:“如佛此中自說諸法無有破壞者,不壞諸法相故”義,卷三十八云:“涅架世間無別,小異不可得,是為畢竟空。畢競空不遮生死業(yè)因緣。”從這許多論文可以知道,唯識家說有,并沒有違反佛教的基本原理; 中觀家談空,也在于說明客觀世界存在的原因。《中論》卷四云:

  汝若破眾因緣法第一空義者,則破一切世俗。何以故?若破空義,則一切果皆無作無因, 又不作而作, 又一切作者不應有所作,又離作者應有業(yè),有果報,有受者。但是事皆不然,是故不應破空。復次,若諸法有定性,則世間種種相,天人畜生萬物, 皆應不生不滅常住不壞。何以故?有實性不可變異故,而現(xiàn)見萬物各有變異相, 生滅變易,是故不應有定性。

  這說明因為空故,客觀世界才能形成, 否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應該常住不變或沒有因果關系,那就違背客觀世界的真實相狀了、,所以空與有是—個事物的兩面.決不能隔開的。隔開了,傾向于“空”的一邊就成為沉空或惡取空;傾向于“有”的一面就成為實有執(zhí), 都不符合于離有、無二邊的不二中有道。大乘佛教史上的有空有之爭,大概是從這里發(fā)生出來的。

  那未,唯識家說“依他起上離遍計所執(zhí)。即圓成實”,如何解釋呢?這又要分為三層來說:—、如果說,圓成實的意義就是這樣,而又不許觀依他起為空,那就近于實有執(zhí)的一面。不符合中道,如果說。唯識家的這種說法.違反性空的原則,那也是片面的看法,不合中道。因為中觀家雖然竭力揭示性空的道理,而并不能否定世界的存在,也就是說,依他起性是不能不有的(不是實性的有,而是如幻如化不斷變遷的有)。依他起性既然是有的,在那上面除去了我法二種遍汁所執(zhí),順符不二中道. 當然可以說是圓成實性。《攝大乘論》無性《釋》云:“依他起上遍計所執(zhí)永無,所顯真如自性,當知是名圓成實相。”可以為證。三、圓測法師《解深密經(jīng)疏》卷十三云:“依《辨中邊論》卷二,圓成實性有二種: 一、無為,總攝真如涅磐,無變異故。二、有為,總攝一切圣道,于境無倒故。”依這種說法,說依他起上離偏計所執(zhí)即圓成實,當然更沒有問題。

  又,唯識家這樣說,和《辨中邊淪》說“虛妄分別有”,同樣有其更重要的意義。記得《大智度淪》卷十九說過:

  菩薩以般若力故,能轉(zhuǎn)世間為道果涅磐。何以故?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自性,無自性故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磐,以是故說菩薩不住般若中……不厭世間,不樂涅磐。

  從證契實相到不離世間,不舍眾生,當然是大乘菩薩行的唯一信條。但是一味從“空”上著眼,不免會逐漸趨向于消沉,脫離現(xiàn)實,所以《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真實義品》云:

  寧如一類起我見,不如一類惡取空。何以故?起我見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為虛誑,不作稽留,于法于諦亦能建立,于諸學處不生慢緩。惡取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脫,能變虛誑,亦作稽留,于法于諦不能建立,于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于佛所說法毗奈耶甚為失壞。

  我們把佛教徒修行精進懈怠的情況對比一下,可以知道《真實義品》這一段話,每一個字都是非常吃緊的。因此更可以知道相宗的所以特標有義,為的是打破沉空滯寂的偏執(zhí),啟發(fā)佛教徒的積極精神,努力從一切學處,利樂有情。這是我們現(xiàn)在應該認真學習和依教奉行的。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