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南華寺歷代沿革考
曹溪南華寺歷代沿革考
巨贊法師
梁天監(jiān)初,西域有智藥三藏者,浮海西來,自廣州登陸而北。經(jīng)曹溪口,掬水飲之,香美異常。語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異,源上必有圣地堪為蘭若者。乃溯流窮源,至于曹侯村,四顧山水回環(huán),峰巒挺秀,嘆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顧謂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剎,百七十年后,當有無上法寶,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奏聞,上可其請,賜額“寶林”,遂成梵宇。此梁天監(jiān)三年事,前于六祖生年貞觀十二年戊戌二月八日子時,134年。隋末兵燹,鞠為茂草,爾時建筑規(guī)模,亦更無可考見。想開創(chuàng)之初,篳路藍縷,當不能宏麗莊嚴如京師諸寺剎者也。
唐咸亨二年,六祖北—上尋師,至于韶州,遇高行士劉志略結(jié)交為友。志略有姑為尼號無盡藏,常讀《涅槃經(jīng)》。祖暫聽之,即為解說其義。尼遂執(zhí)卷問字,祖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曷能會義?祖曰:諸佛妙理,非關(guān)文字。尼深嘆服,號為行者,又告鄉(xiāng)里耆艾,申請供養(yǎng)。于是眾議營葺“寶林古寺”,俾祖居之,四眾云集,俄成寶坊。尋以求法心切,決然舍去,直造黃梅。此《景德傳燈錄》卷五之說,與《壇經(jīng)·自序品》不合!蹲孕蚱贰吩:“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jīng)三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狈蜃孕轮葜咙S梅的三千里,以每日行百里計之,三十余日,差足以達,則又何能待營葺告成而后去耶?《燈錄》之說,蓋不足據(jù)!端胃呱畟鳌肪戆嗽:“有勸于寶林古寺修道,自謂己曰:本誓求師而貪住寺,取乎道也,何異卻行歸舍乎,明日遂行!贝瞬羁尚,大約祖與劉志略本有瓜葛,便道訪舊,因而談玄,又因而有住寺之勸,一席間事,費時不多,無背于《自序品》之說。然既勸祖于寶林古寺修道,而不及營葺之事,豈當時猶有殿堂禪室,堪寄瓶缽者乎。其如魯?shù)铎`光,巍然獨存于兵火之余,抑更經(jīng)檀施之復(fù)興締構(gòu),不可得而知矣。
《自序品》又云:“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此得法南歸后事,《傳燈錄》、《高僧傳》以及法海所撰事略,皆無記載。然以情理度之,時祖雖得東山衣缽,而見嫉于神秀之徒,瑣尾流離,無枝可托。曹溪有寶林寺,復(fù)有無盡藏等虛心求法之士,人地相宜,暫來寄跡,乃意中事。此次僅居九月,而其為當?shù)厝耸恐瞥?則可想見。故嫉之者得以按圖索驥,遠來加害,今香爐峰下猶有避難石云。至于修造,則無盡藏等既非有力之人,祖猶作俗士裝,時亦甚暫,當無可觀。
儀鳳元年祖在廣州祝發(fā)受戒,二年春,辭眾歸寶林。印宗與緇白送者千余人,直至曹溪。時荊州通應(yīng)律師與學(xué)者數(shù)百人依祖而住,故《事略》有云:
師至曹溪寶林,觀堂宇湫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越乞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xiàn)身坐鎮(zhèn)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嶺,因茲而名。仙曰:也知和尚法力廣大,但吾高祖墳?zāi)?并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盡舍,永為寶坊。
此皆未為《傳燈錄》及《高僧傳》所取,余亦疑之。夫六祖此次之來曹溪,送者余人,韶州刺史韋璩且請于大梵寺轉(zhuǎn)妙*輪,并受無相心地戒。一時聲勢,何求勿得。必待顯示神通而后得地,足無信心檀施矣。故宋姚令威《西溪叢話》卷上云:
咸亨中有晉武侯玄利、曹叔良者,住在只峰山寶林寺左,時人呼為雙峰曹侯溪。至儀鳳中,叔良惠地于大師。自開元天寶以來,時人乃號六祖為雙峰和尚。傳后題云(按是《唐李舟作能大師傅》,今佚)!栋材显健酚:晉初,南方不賓,敕授恒山立曹溪為鎮(zhèn)界將軍兼和平南總管。晉室復(fù)后,封曹候為異姓王,居石角雙峰兩嶠之間。自儀鳳二年,叔良惠地于大師,愿陪貴寺,方呼為雙峰曹侯大師也。
據(jù)此可知事略之說,乃粉飾之詞也。
《事略》又云:
“師游境內(nèi),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若一十三所,今日花果院,隸籍寺門!笔浅鲃x之外,又有附庸之蘭若十三所也。主剎建設(shè)情形,已無可考。花果院之遺址,亦無一存,僅能于《曹溪通志》中知其名目位置而已。茲特錄之于次,以見當時之偉觀。
一興云寺,在庫前。一崇云寺,在楊梅田頭山。一資圣寺,在石寶坪。一靈山寺,在雙石領(lǐng)尾,即虎榜山水口。一當林寺,在曹岡。一原峰寺,在譚田頭,即高陂角。一寶典寺,在演山顯村。一郁林寺,在其田。一高泉寺,在濞溪。一東林寺,在蒼村。一望云寺,在木坪。一深峰寺,在社溪。
據(jù)上所列僅十二所,其一或者以為即是主剎。非也,蓋《事略》既謂花果院十三所隸籍寺門,主屬分明,不容混計,則十三所中,已有一所之名目位置,早已失傳矣。
祖之入滅,為先天二年八月三日,住持寶林,共三十六年。此三十六年間,中宗改寺名為中興,及賜摩納寶缽于前;武后又于萬歲通天元年賜水精缽盂、摩納袈裟等于后,睿宗神龍三年改稱法泉,敕韶州刺史重加嚴飾,并賜祖新州舊宅為國恩寺。山門鼎盛絕后空前,乃曹溪之黃金時代也。嗣后,開元中又改稱建興,上元中改稱國寧。(此據(jù)《西溪叢話》,又云神龍中改為廣果。)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祖衣缽歸內(nèi)供養(yǎng)。至永泰元年代宗夢祖請衣缽,敕遣鎮(zhèn)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送還,并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憲宗元和七年,嶺南節(jié)度使馬總請于朝,為祖求稱號,詔謚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柳宗元、劉禹錫等撰文記之。
唐末劉氏稱制番禺,每遇上元燒燈,迎真身入城,為民祈福。宋太祖平南海后,韶州盜周思瓊叛亂,塔廟悉成灰燼,而真身為守塔僧保護,一無所損。尋有制興復(fù),功未竟,會太宗即位,留心禪門,頗增壯麗焉。太平興國三年,改稱南華,加謚大鑒真空禪師,塔曰太平興國。真宗天禧四年,帝承莊獻皇太后旨,遣使曹溪,迎信衣入宮瞻禮,尋送還并賜藏經(jīng)供器。仁宗天圣十年,復(fù)迎真身及衣缽入大內(nèi)供養(yǎng),仍遣使送歸曹溪,加謚大鑒真空普覺禪師。神宗熙寧元年,又加謚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三朝優(yōu)禮,不讓李唐,祖庭固仍盛也。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塔復(fù)罹回祿之變,至三十三年,由住持僧奉寧募損修復(fù)。
元末群盜蜂起,所至焚掠,南華自亦不免。至洪武初元,已頹敗不堪矣,永樂間始稍加修葺。其后宣德朝則有金書《法華經(jīng)》及絲繡羅漢十八幅之賜,正統(tǒng)朝則有金書《華嚴經(jīng)》二部之賜,宏治及嘉靖朝,則有九蓮觀音像及護持金牌之賜。復(fù)經(jīng)僧慧淳于成化二十一年重建信具樓,僧如靖于正德二年重修六祖說法堂,僧清潔于正德十二年重修大殿,僧太倉于嘉靖十六年自費重修祖殿,僧悟全于嘉靖二十年重建方丈,僧文瑞于弘治間重修禪堂,僧智漢于正德十一年重修塔,俱見曹溪道志各碑文。祖庭慧命,賴此得免于中絕,而零落之狀,略可概見。即于此時,復(fù)由十方制而變?yōu)樽訉O制。
萬歷間,南華殿宇,有寶林門、羅漢樓、大殿、經(jīng)閣、鐘鼓樓、祖殿、塔、禪堂、法堂、方丈,猶具叢林氣象,而寺僧則習(xí)于下流,無復(fù)僧相。憨山《中興曹溪禪堂香燈記》中云:“僧徒各務(wù)莊農(nóng),失其本業(yè)。久而不法,招集四方亡命,盤據(jù)山中,開張鋪店,屠沾淫賭。初借貲于僧而后反為害。山場田地房舍多被吞噬,日久廬墓遍山中。積年既久,牢不可破,僧俗倒置,穢污叢雜。由足而外侮日至,官訟勾牽,動以奸為名,而僧不堪命!庇帧吨信d寶錄》云:“寺中百門,皆扃其戶,入門絕無人跡,惟祖殿侍奉香火數(shù)僧及住持方丈而已!彼ヮj蕪穢,至于此極,殆不足以使人信其過去之光榮史矣。屯監(jiān)海門周公署南韶,欲力振之,未幾而去。既而惺存祝公視事韶州道,乃毅然拯救。會直指程公達,兩廣制府劉公繼文亦謀修建,共推憨山大師肩其任。師以庚子冬月應(yīng)命入山,念祖庭法道攸系,誓死從根本上著手整理。選僧捧誦以祝厘,授戒法以勵清修,教僧童以樹人材,培祖龍以護道脈,改風水以消兇煞,驅(qū)流棍以除腥膻,新祖庭以崇香火,辟神路以壯規(guī)模,廓廊廡以整瞻視,清租課以厚常住,立庫藏以儲蓄積,設(shè)監(jiān)寺以專典守,刻票號以明收支,種種頹靡,一旦振起。又今禪堂為道場根本,乃為僧居,即捐資買地,移七主,各為修整安居,以易其基。繼修正堂五間,前殿五間,穿堂三間,左右廊房各七間,方丈庫房各三間。復(fù)以自買梅檀林房以易僧居為香積廚,修華嚴樓為祖庭頭門,建無盡庵以補漢龍,買僧寮以為藥寶,立智藥三藏為開山祖。百廢俱舉,幾七年而工將半。豪右忌之,誣以侵吞常住,訟于按臺。經(jīng)年案白,而師以老病謝事,建設(shè)未完,大德又去,子孫頑劣,乃無規(guī)范,足以終為復(fù)興之障也,惜哉!
清康熙朝,平南王尚可喜人粵,興崇梵宇。知海內(nèi)選佛名場,曹溪實首屈一指,即為規(guī)畫修復(fù)。土木所費,約十余萬,總理其事者為真修實行和尚。今據(jù)碑文,約略述這于次。
據(jù)《事略》,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間,觸撓林木。一日現(xiàn)形甚巨,波浪洶涌,云霧陰翳,徒聚皆懼。祖叱之曰:你只能現(xiàn)大身,不能現(xiàn)小身。若為神龍,當能變化,以小現(xiàn)大,以大現(xiàn)小也。其龍忽沒,俄頃,復(fù)現(xiàn)小身躍出潭面。祖展缽試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缽盂里。龍乃游場至前,祖以缽舀之,龍不能動,祖持缽歸堂,與龍說法,龍遂蛻骨而去。《宋高僧傳》所記大同,當足事實。自龍化后,六祖擬以土石將潭填平,于上建殿,功尚未完而寂。憨山大師亦有志填筑而亦未果。平藩填平之,即于上建大雄殿。殿前為羅漢樓,樓下列四天王像,蓋即古制山門也。殿后原為御經(jīng)閣,改為新祖殿。門前左右列御碑亭,殿左有鐵塔一座,所以鎮(zhèn)壓龍屬者。又左列說法堂,東角為普庵殿,前折而西為南廊,又前折而左皆僧寮。殿右為西廊,亦僧寮,前折而左為南廊,足為正區(qū)。
新祖殿左為舊祖殿,殿之前陛,即陳亞仙祖墓,墓前數(shù)步為寶塔,塔前為諸天殿。祖殿左為方丈,其前為本來堂、說法堂,又前為禪堂,其右為伽藍堂,又前為尚王生祠,祠后為韋馱殿。說法堂之東為護法堂,其側(cè)為觀音殿,西向。護法堂之前東廊為香積廚,亦西向。足為左區(qū)。
舊祖殿后為程蘇庵,又左后為飛錫橋,為伏虎亭,龍王亭。其正區(qū)羅漢樓之前為寶林門,又前為曹溪門,為挹翠亭。最前為曹溪古渡亭,亭前即曹溪。挹翠亭之東為觀音橋,又東為東來橋,通翁源路。挹翠亭之西為西來橋,又西為飲香亭,通曲江路。此其建筑規(guī)模,堪稱閎大,復(fù)請木陳高足雪糕禪師為住持,阿盤繼之,曹溪宗風,稍稍復(fù)振。
阿盤之后,無可征考,而十房子孫,則依然存在。又《曹溪通志》卷首所繪南華全圖,塔前無殿宇,大殿前僅有鐘鼓樓、羅漢樓,及降龍塔、御碑亭,與平藩所建筑者不合;蛘咴搱D是道光十六年劉學(xué)禮重刊通志時所補,而諸天殿、普庵殿以及僧寮等在當時皆已不存矣。同治甲戌,林述訓(xùn)、張希東等募集萬金,將全部屋宇重加修葺,至光緒元年而工始竣。民國八年李根源等捐貲補葺罅漏。自此以后,日漸衰頹,至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而寺僧之墜落,一如憨山未至南華之時。據(jù)虛云和尚云:祖殿前左右兩廂開鋪賣鴉片,殿后即兩大茅坑,其他可知。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李漢魂師長駐節(jié)韶州,偶游曹溪,見寺僧不肖,有辱祖庭,乃發(fā)重興之愿,當即派員入閩迎鼓山涌泉寺住持虛云和尚主持其事。一時善信如云,群起為助。
(原載《獅子吼月刊》1 988年第27卷,署名萬均)
- 上一篇: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的“楚獄”問題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提要
- 巨贊法師:言陰平陽秘之法
- 巨贊法師:我對于弘一大師的懷念
- 巨贊法師:論自得
- 巨贊法師:靈隱小志
- 巨贊法師:晦鳴錄
- 巨贊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頌》序
- 巨贊法師: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的“楚獄”問題
- 巨贊法師:《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提要
- 巨贊法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了義疏》序
- 巨贊法師:與江西張潛廬居士論佛學(xué)書
- 巨贊法師:學(xué)佛十講
- 巨贊法師:評《熊十力所著書》
- 巨贊法師:序樂觀法師《奮迅集》
- 巨贊法師:木拂和尚甲行日注抄
- 巨贊法師:論目前文化之趨勢
- 巨贊法師:洋和尚照空
- 巨贊法師:論道德休假與文化脫節(jié)
- 巨贊法師:五家學(xué)案
- 巨贊法師:唯識甄微
- 巨贊法師:士行法師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