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樂觀與悲觀

  為什么人們會認為佛教悲觀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來衡量,佛教徒與世無爭,不去追逐世間的功名利祿。尤其是出家人,過著簡樸、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說人生是苦,這在世人看來無疑是悲觀的。在人們的心目中,苦就意味著失敗和挫折。因此,人們總是以各種方式試圖擺脫人生面臨痛苦,將希望寄托于對財富和事業(yè)的追逐。其實佛教所認識的苦,是佛陀對人生實質(zhì)的透視。佛陀昔為太子時,外出郊游,見農(nóng)夫在烈日下埋頭苦干,大汗淋漓;耕牛頸上勒著粗繩,稍一遲緩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鏵翻出的小蟲,又被飛鳥爭相啄食,生存的殘酷使一切生命都陷于普遍的苦難之中。而每個人必然要經(jīng)歷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難以幸免的。除了觀人生是苦,佛陀還要我們時時“念死無常”,這在人們的眼中,也是悲觀消極的表現(xiàn)。我們平時總是忙忙碌碌,不敢讓自己閑下來面對我們的內(nèi)心。人在年輕時可以尋找很多樂趣來彌補內(nèi)心的空虛,但現(xiàn)實終究要去面對的,人生的終點是什么?不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名利和享樂,而是任何人無法回避的死亡結(jié)局。請問明天遠還是死亡遠?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們顛倒的觀念中,我們總是拒絕將死亡和自己聯(lián)系在一起,不愿接受對死亡的正確認識。

  在修學(xué)佛法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dǎo),很容易對佛法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很多人學(xué)佛后執(zhí)著于空,把世界看得很虛無,對人生的種種努力都覺得毫無意義,從而產(chǎn)生悲觀情緒。這也是世人對佛教形成誤解的原因之一。

  那么,佛教徒究竟應(yīng)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認識世界?準確地說,佛教徒并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中觀,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態(tài)度。

  為什么說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因為學(xué)佛修行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biāo),對未來充滿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在民國年間的人生觀大討論中,梁啟超先生提出佛法為人心建設(shè)的準則,認為佛教不僅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蓋應(yīng)于此時代要求之一良藥”。因為菩薩的救世精神正是積極精進的體現(xiàn),基于此,他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guān)系》中標(biāo)舉佛教“乃兼善而非獨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厭世”。

  為什么我們又說佛教徒也不是樂觀的呢?因為生命的前景雖是光明的,但現(xiàn)實不容我們樂觀。

  首先,人生的實質(zhì)是苦。這在佛教的諸多經(jīng)典中都有說明,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大千世界不過是遷流不息、變化無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于無明,所認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觸及到幸福背后所隱藏的真相。我們以結(jié)婚成家為幸福,不知這正是束縛的開始;我們以生兒育女為幸福,不知這正是牽掛的開始;我們以事業(yè)有成為幸福,不知道這正是爭斗的開始……面對人生的現(xiàn)實,我們無法樂觀。

  其次,我們必須正視生命的無常。生命是脆弱的,眾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掙扎,隨時都會被淹沒。而我們對自己的命運又沒有把握,生時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來臨,更沒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再次,我們要看到輪回的現(xiàn)實,只要生命中還有痛苦和煩惱,將永遠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轉(zhuǎn)。即使來生能夠繼續(xù)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識的地方,能否聽聞到佛法,都是未知數(shù),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們樂觀。

  同時,我們還必須正視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的污濁和罪惡,在這五濁惡世,天災(zāi)人禍不計其數(shù),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jīng)被人類的貪欲破壞得滿目蒼痍,無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掙扎。面對這嚴峻的現(xiàn)實,我們也實在無法樂觀。

  什么是學(xué)佛者應(yīng)有的中觀的人生態(tài)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觀照下如實觀察,如理思維,正確認識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陰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對通過修行所能抵達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為了離苦得樂。佛陀幫助我們正視人生的痛苦,并不是要我們回避痛苦或被動地接受痛苦,而是要進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從根本上斷除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無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積極坦然地面對人生,運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會。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