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慈悲

靜波法師: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慈悲

  相反,釋迦牟尼佛每到一處,都會遇到異學的責難。

  什么叫異學?同佛教學習的內容不同即是異學!也就是對內而說的外道!因為佛陀教化,一些人皈依了佛教,致使有人會嫉妒他,會找他的麻煩,找他辯論,會給他難堪。

  就像我們中國三論宗的第一代祖師鳩摩羅什法師,他在龜茲國被呂光俘虜了。怎么樣呢?那個呂光就捉弄他:給他娶妻(龜茲國公主);讓他騎烈馬,從馬上掉下來;讓他騎牛,一尥蹶子,把他掀下來……實在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么,釋迦牟尼佛會怎樣面對種種的責難、刁難、非議呢?故事非常豐富。

  甚至害他。

  佛陀被人加害的情況也有發(fā)生。有人還會害佛嗎?有!提婆達多不就是一例嗎?“旃遮女譏嫌清凈”不是一例嗎?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世上有兩種麻煩,第一種是自己不優(yōu)秀帶給別人的麻煩;第二種是自己優(yōu)秀帶給別人的嫉妒,這個更麻煩!

  釋迦牟尼佛總是等對方罵夠了,非難夠了,手段使盡了,這才宣講他的佛法,使對方深為折服。

  佛陀一般是后發(fā)制人!就像《雜阿含經》中所說:一個婆羅門來到佛住的地方咒罵佛,佛陀一言不發(fā)!對方很奇怪,說:“你怎么一句話都不講呢?”于是,佛陀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你們家請客人吃飯,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最終客人卻沒有吃,結果會怎么樣呢?”那個外道說:“那又歸我自己了。”佛陀說:“今天我和你之間也是這個道理。”意思就是,你罵我,我也沒有搭理你,那就等于你白折騰了,也沒有罵我啊!

  現(xiàn)實中,我們很少有人能沉住氣,釋迦牟尼佛恰恰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方法:以不變應萬變!這是第一;第二是,沉默是金,雄辯是銀!佛陀因為慈悲和智慧,所以是有力量的!

原標題:如果有人罵你,怎么辦呢?——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