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都是出世的

  宗教都是出世的

  我們知道,佛教屬于舶來品,漢唐之間,由印度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至韓、日、臺灣等地區(qū)。因佛教的傳入,而有「出家」的行為。對國人來說,「出家」同樣也是舶來品,因佛教的傳入而有。

  自古以來,宗教一直都與人民生活緊密結(jié)合著,每個國家、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宗教。稍有知識層次的宗教,其神職人員似乎都是出家的--沒有婚嫁、無兒女家庭,將本身完全貢獻(xiàn)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從事宗教的修練或弘揚(yáng)。

  因此,我們可以說,宗教的本質(zhì)都是出世的--要出離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間,求生到較好的天國、或宗教中理想國度。例如:耶教、回教等一般宗教的求生天堂,佛教的求生他方凈土或自心凈土。

  出世不一定出家

  但是,雖然所有宗教的本質(zhì)都是出世的,則不一定是「出家」的。例如:天主教雖有「出家」的神職人員,但其宗教理念并不導(dǎo)向出家,就算后世上升到上帝的天國,信徒仍然是可以有家庭的;回教亦然,回教主張一夫多妻制,自然不可能有出家的理念。所以西方的宗教,雖有出世卻并不出家。既有出世又有出家理念的,似乎只有傳自印度的印度系宗教了。印度本有宗教,叫做「婆羅門教」,屬于印度各民族中的最大民族--婆羅門族所信奉。婆羅門教的宗教理念,便是出世又出家。「出世」是因為印度的生存環(huán)境惡劣--炙熱貧窮等,導(dǎo)致人們產(chǎn)生出離人間的念頭;「出家」是婆羅門教認(rèn)為,要出離世間,下輩子不再來出生為人,必須出家去修練,才有可能。

  所以,古代婆羅門族的男人,少年期間,就要出家去修學(xué)婆羅門教法。但由于婆羅門族是天生的宗教民族,男人具有弘傳婆羅門教法的責(zé)任,也兼具傳宗接代的大任。于是,自少年即出家的婆羅門男子,到了二、三十歲的壯年時期,每人都要還俗去結(jié)婚生子;同時,擔(dān)任婆羅門教的神職人員,從事宗教工作。然后,到了晚年,兒女長大了,已無家庭之累,便再次出家去修練。此次出家,直到老死,都不再回家了。這是印度本有宗教--婆羅門教的出家制度。

  佛教的出家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傳統(tǒng)宗教,歷史最悠久,影響印度文化最大;后來產(chǎn)生的各種宗教,如佛教、錫克教,雖因不滿意于婆羅門教的理念或修練,而自成一教,但無不多少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例如:同樣都有出世的理念、同樣都有出家的行為,只是用于達(dá)成出世的修法不同而已。

  以佛教來說,教主釋迦牟尼可以說是印度宗教的改革者,但當(dāng)婆羅門教徒批評他時,他則說:我是真婆羅門?梢佛陀雖然不認(rèn)同當(dāng)時的婆羅門教,但他還是肯定婆羅門教的追求出世、修清凈行的。

  所以,佛教中的一些宗教名詞,像輪回、業(yè)報、涅槃等,都延續(xù)自婆羅門教,只是內(nèi)容有別于婆羅門教。而婆羅門教的出家修行,佛教同樣接受了下來,強(qiáng)調(diào)出家修行勝于在家修行。但同樣的,佛教的出家,亦有別于婆羅門教的出家。

  佛教的出家是不分種族、不必再還俗的。

  前面談到,古代婆羅門族由于是天生的宗教民族,所以凡是男人,少年時期就需出家修學(xué),而印度的其他民族就不必出家,也不可能在婆羅門教中出家。

  但由于婆羅門民族是世襲的神職人員,男人于少年出家后,又必須于壯年時還俗結(jié)婚生子,以延續(xù)婆羅門的種族,然后老年再行出家修行。這在佛教是不同的。

  佛教否定了婆羅門教的四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種族制度,不認(rèn)同種族的貴賤之說。所以,任何種族的人都可以出家,做到了宗教修行的平等;同時,出家是志愿的,不像婆羅門硬性規(guī)定種族的男人都需出家,自然也就沒有出家必須再還俗結(jié)婚生子的事,因而提升了出家的實質(zhì)。

  另外,與當(dāng)時印度婆羅門教或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教允許女人出家。這在重男輕女的古代社會,無疑是破天荒的大事!雖然,佛教對女人的出家,有很嚴(yán)格的設(shè)限,如要求出家女人執(zhí)行「八敬法」,同意男人出家后還俗,再出家可經(jīng)七次,女人卻在出家,經(jīng)還俗后,就不可再出家了。出家,對女人依然不公平。

  但是,當(dāng)今的女權(quán)主義者,應(yīng)多體會佛陀當(dāng)時的處境,在女人被認(rèn)為低賤,沒有任何宗教允許女人出家的古代社會中佛陀讓女人出家,已經(jīng)是非常偉大的事了。而且,因女人的被允許出家,也對佛教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使佛法提前滅亡了五百年。當(dāng)然,這都已成過眼云煙了。

  不同的出家觀念

  同樣在一個國度里,會因修行者的宗教體驗不同,而個別成立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宗教作為;同樣是一個宗教,也因為流傳于不同的國家社會,受到不同的文化影響,而會有不同的理解和作法。

  以出家來說,泰國佛教徒的出家觀念,和中國佛教徒的出家觀念,就大為不同。佛教在泰國成為國教,古來泰國人民以能出家為榮,凡是男人,一生中都將出家一次,連國王亦不例外。當(dāng)家中有人要出家時,家人無不歡喜非常,護(hù)送前往佛寺出家。出家后,少數(shù)長久出家,多數(shù)人于幾月后便還俗。還俗后,則身份提升,被認(rèn)為已長大,可以當(dāng)兵服役,被認(rèn)為已成人了。

  但在我國,情況可不一樣了。「出家」受到社會人士的排斥,「還俗」則受到佛教人士的蔑視「出家」之士在我國似乎兩面不是人!

  何以同樣是佛教的出家?受到的對待會如此天壤之別呢?自然是因為國俗民情不同,文化觀念差異,對「出家」認(rèn)知不一所致了。

  儒家文化與佛教

  我國文化古來以儒家為正統(tǒng),直到二十世紀(jì),儒家正統(tǒng)才漸次消減,但許多儒家的觀念仍然深深影響著國人。

  儒家文化講究人倫禮義,注重的是人生現(xiàn)實面的問題。如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應(yīng)該有怎樣的禮儀、并提出「孝」為人的根本,人若對父母不孝,則無以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至于生死方面,認(rèn)為生比死重要,子日:「未知生,焉知死!棺诮谭矫,過于玄虛,非人類知識所知,不可迷信,子日:「敬鬼神而遠(yuǎn)之」。所以,孔子生前不語怪力亂神。

  環(huán)顧世界的文明古國,中國是個很特殊的,當(dāng)各國仍停留在宗教文化的時候,中國己經(jīng)發(fā)展出以「人」為本的文化,不迷信神權(quán),這是很難得的。

  以人為本的中國文化,養(yǎng)成了知識份子的務(wù)實,但以「孝」為主的人倫文化,則對佛教在國內(nèi)的弘揚(yáng),造成了不少的傷害,出家被斥為無父無君,儒學(xué)之士,標(biāo)榜「僧道無緣」。歷代朝廷,凡是儒家之士受到重用,佛教多少會受到教難,信仰宗教之人,會被視為異端,日子實在不好過。

  其實,只要認(rèn)真檢視佛教,會發(fā)現(xiàn)佛教的理論與儒家文化有其相同的地方。在世上所有宗教中,佛教是最沒有迷信色彩的宗教。不迷信神造萬物、不迷信上帝是人類的主宰者,講究的是在內(nèi)心的寧靜下,透過觀察、觀照、思維、分析,明了「法」的來源去脈,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而徹悟?qū)嵪?解除生命的迷惑,獲得安心自在。其中,完全是人本的,毫無「神」的色彩。

  但凡夫總是主觀、偏執(zhí)的,知識份子尤甚。

  人總是需要宗教信仰,藉著宗教的力量來填充、慰藉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迷惑。所以,以人為本的儒家文化,雖然切合實際,并不能滿足國人的內(nèi)心需求,因此,外來的佛教、本土的道教,在國內(nèi)都有許多的信徒。

  然而,由于本土文化,重生不重死、百善孝為大的影響,對佛教教理與修行,在接受上似乎有些消化不良;尤其對辭親割愛的出家,大多難以接受!畢竟,「出家」傳自于印度,中國并無「出家」的概念行為,道家雖有「出世」的思想與行為,但和佛教的出家是不大一樣的。

  于是,國人對出家的看法,已偏離了佛教的觀念。國人把出家看得很嚴(yán)重,幾近生離死別;對出家者的還俗,也深不以為然。

  這種觀念對嗎?有必要加以□清,以免誤人誤已!

  正確的出家觀念

  國人會把出家看得那么嚴(yán)重,多少受了一些道聽途說的影響。世人常把一個人的出家,認(rèn)為是受到重大打擊,或受了什么挫折,如失戀、事業(yè)失敗、作惡多端悔改,然后才會看破紅塵、遁入空門,晨鐘暮鼓了此殘生。想來多凄涼。歷史小說,近代的電視、電影,都有這些劇情。

  我們不否認(rèn),確有人因此而出家修行,畢竟人事上的打擊、挫折,也是讓人認(rèn)知人生是苦的事實,從而產(chǎn)生脫苦、離苦的意念行為,不再貪戀短暫的世間物,步上出家修行之途。但比例上來說,因此而來出家的,實在并不多。出家如果是一時沖動的產(chǎn)物,佛教實在不可能流傳了二千五百多年,還綿綿不絕的擴(kuò)散到全世界去。

  所以,信仰佛教而出家者,大多對佛教教理與修行有所認(rèn)識,絕非一時沖動或盲目。出家不是要逃避現(xiàn)實,而是要面對現(xiàn)實,解決人生最現(xiàn)實的問題:生、老、病、死之苦,消除生命的無明,提升人生的境界。出家并非消極,而是對人生,對生命的一種積極面對。

  國人不知,把出家看作消極的逃避者,對出家抱持著蔑視的心態(tài);反之把出家看作積極者,則又把出家看得太嚴(yán)重了,總是對有意出家者,再三詢問:要考慮清楚,既要出家修行、成佛作祖,就不要半途而廢。彷佛出家就是參加了敢死隊,只可以勇往直前,誓死前進(jìn),就算會粉身碎骨,亦不可以回頭。

  因此,國人對出家又還俗者,大多抱著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不僅非佛教徒如此,不少佛教徒亦是如此。認(rèn)為既然出家了,就該有始有終,豈可意志不堅、半途而廢?對出家人的要求真是嚴(yán)格的很。

  我們同意出家不可兒戲,古德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帝王可為。但認(rèn)為出家就不該還俗,畢竟有違佛制。佛陀并沒有規(guī)定出家之后就不可以還俗,無論男女,出家后都可以再還俗;相反的,正因為出家不易,佛陀尚允許男眾出家七次,還俗七次。對男眾的出家,佛陀真是大慈大悲、廣開方便之門了。

  為什么佛陀要如此慈悲、方便呢?相信是看在出家修行的不容易上。

  「出家」為什么不容易呢?出家必須離開世俗種種、斷絕男女欲愛、飲食淡泊,所謂三衣一缽,乞食而活。這是佛世印度出家人的物質(zhì)生活。這種只求溫飽、毫無享受的出家生活,豈人人都能接受?所以,出家者必須是基于追求生命解脫,重精神甚于物質(zhì),才有可能長久出家修行。

  但是,人心是無常的,堅強(qiáng)的意志亦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萬一某種因素使得出家者覺得不適合再過出家生活,那怎么辦?因此,必須同意他(她)可以還俗?墒,還俗一段時間之后,他又覺得還是出家修行有意義,想要出家呢?還是可以讓他出家,這才是佛教正確的出家觀念。

  這并非把出家當(dāng)兒戲,而是不得不有的方便。試想,如果規(guī)定出家就不可還俗,那么,當(dāng)有人出家后,因某種因素,想脫離出家身份,欲又不可還俗,要還俗只能偷偷摸摸,被人知道了,便受人恥笑。這未免太不慈悲、太不人道了?佛教講究慈悲,不會有這種作法的。

  還俗的原因

  當(dāng)然,出家之人想要還俗,可能有多種因素,其中之一可能是道心退失。因此,還俗確是有違初心的。

  但是,這又何妨呢?人生是一種磨練,成功、失敗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經(jīng)由不斷的磨練,而能對人生、對生命有所領(lǐng)悟,從而增長智慧、斷除煩惱,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圓滿對生命的探索,而能止于至善,這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jīng)歷不少的成功,也會經(jīng)歷不少的失敗。什么時候會成功,什么時候會失敗,也非自己所能掌握。成功了,不必驕傲;失敗了,也不必氣餒。沒有人能常保成功,也沒有人能永遠(yuǎn)失敗。成功、失敗都是人生必須的歷練。

  以此觀點來看出家還俗,就不會覺得什么。就算還俗者是因道心退失,也不會加以恥笑,反而要贊嘆他有過出家的歷練,在生命的體認(rèn)上,多少比自己要深刻;在人生的旅程上,也豐富了許多。

  同樣的,當(dāng)我們以此觀點,來看出家時,也不會把出家看得太嚴(yán)重,對出家過于苛求。不妨把出家看作去體驗另一種人生、去經(jīng)歷另一種磨練;出家也不必然就要一輩子,時間的長短,視各人因緣而定。出家是平常的事,還俗也是平常的,出家會受到尊重,還俗之后,也同樣受到尊重。這樣,不是很好嗎?

  做父母的,會把女兒出家看得那么嚴(yán)重,多少受了本土文化仇視佛教的影響。由于文化理念的不同,我國便發(fā)展出了不同于佛制的出家觀念,偏離了佛教正確的出家觀念,給佛教出家者帶來一些困擾,佛教界實在有必要加以澄清。

  幸好,近年來,臺灣佛教界常有短期出家法會,讓有心體會出家者,在短期內(nèi)剃頭著出家服,期滿即還俗。從出家到還俗只有一星期,讓人了解到:出家是可以還俗的、出家不必然是一輩子。

  這種短期出家的觀念,多少已匡正了我國一些偏差的出家觀念。如果能推及到所有佛教徒,及社會人士,讓國人對佛教徒的出家,都具有正確的觀念,那是再好不過了。

  當(dāng)然,話說回來,出家絕不可兒戲,依佛陀之意,出家也是終此一生的。佛陀并不像婆羅門教,采取二段式的出家--少年出家,壯年還俗結(jié)婚,老年再出家。而是不論從哪一年齡出家,便直至老死。

  但是,佛陀慈悲,鑒于出家修行不易,也預(yù)留了方便,讓出家之后因某種緣由,必須還俗者可以還俗。還俗之后,想再出家者,亦可以再出家。如此,才顯得佛法通情達(dá)理,令人激賞。

  作者簡介:慧廣法師,空生精舍住持、解脫道雜志創(chuàng)辦人,著有:《佛教怎樣修行》、《彌勒凈土真義闡述》、《從無我空到達(dá)解脫》、《生命的真相》、《佛法知見》、《懺悔的理論與方法》、《從佛法看人生》、《佛教修行探討》、《佛教的教理與修行》、《無我與隨緣》、《彌勒凈土修持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