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之道

  懺悔之道

  白云禪師著述

  梵語懺摩,意謂:包容與寬恕的要求。

  心地觀經說: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fā)露懺悔,罪即消除。

  懺悔有三種方法:

 、僮鞣ā蚍鹎芭愡^犯。

 、谌∠唷孕闹猩罨谶^犯。

  ③無生——深悔后不再過犯。

  懺,是檢討;悔,是改過。

  懺悔,不是陳述認錯,道歉了事;更不是期求包容和寬恕,所有過犯即已心安理得;必須的懺悔之時,自心虔誠,發(fā)動真實的意念,生起如下的懺悔之心:

  ①慚愧心——不要歸咎業(yè)重,確知修養(yǎng)太差,慚愧自己惡劣行為。

 、诳植佬摹^犯傷害戒行,造罪自設道障,時刻警惕惡劣行為。

 、蹍掚x心——生命短促無常,染著徒耗時光,厭離毀道惡劣行為。

  ④菩提心——難得擁有人身,更有機緣聞法,怎能輕忽菩提大道。

  ⑤報恩心——四恩深如浩海,佛陀慈悲度我,想想如何回報眾生。

 、奁降刃摹F(xiàn)前人倫莫忘,無始父母勿舍,愛憎敬厭都是親情。

 、咦镄孕摹锉緹o有真性,行為過失偏差,造罪只因染著緣境。

  如果,能夠忍恕于人,一切過犯行為都不會發(fā)生;在修行覺悟的道路上,必然化坎坷為平坦;心意識里,輕安喜樂,行為運作,灑脫自在!

  同道們!懺悔得安樂,即使現(xiàn)前并無過犯;無始以來,須要悔改的太多了,何況欲想檢討莫明的過去,真還無從下手哩!不過,華嚴的普賢行愿品告訴我們說: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