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論 >

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四)-海仁老法師(12)

  阿難問意有二,初欲捐棄小乘,畢獲如來無余涅槃,本發(fā)心路。佛即答以第一決定義,應當審觀,因地發(fā)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然后示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即是如來無余涅槃,本發(fā)心路。次問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佛即答以第二決定義,教以審詳煩惱根本。然欲降煩惱,應先細心觀察,煩惱起因,欲知煩惱起因當反觀自心,求此妄想不可得時,攀緣自息,即得解脫。如華嚴經云:‘無上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凈,一切善根,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欲成則成。’又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若能觀心,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云:‘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又涅槃經云:‘若能觀心,名為上定。’可知觀心,不獨為斷煩惱之方便,亦即修習首楞嚴王大定之正行,入佛知見之正因。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于菩提心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后,末法眾生,發(fā)菩堤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丁二宣示法義分二。戊初住家敘意

  結集經者,敘述佛意,一則為哀愍現會,已回小向大之緣覺聲聞眾,雖悟藏性本具,但未得修行方法,不能證入,故于菩提心,未得自在。次則為當來,佛滅度后,末法眾生,發(fā)菩提心者,開無上乘妙修行路。佛滅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住世一萬年。今正末法時期,眾生障重慧淺,而能發(fā)菩提心,誠難能可貴,故佛預為此輩求無上菩提者,開示妙修行路。無上乘亦名最上乘,一佛乘,或如來乘。三如來藏為一乘體;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為一乘行;三菩提為一乘果;遍法界,盡未來,普度眾生為一乘用。先開圓解,次起圓行,名妙修行。行為能趣,路為所趣;行是流動,路乃安住。路即不生滅理;行即妙三觀門。依不生滅理,起三妙觀行;進趣五十五位,名妙修行路。佛無非為此,故宣示阿難,及法會諸大眾言。

  汝等決定發(fā)菩提心,于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fā)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戊二如來正說分二。己初總示因心分二。庚初正明二義分二。辛初總征示

  汝等三句,是佛重按其請意。妙三摩提,亦名三摩地,譯云妙定、正定、大定。此乃諸佛如來,所修證之首楞嚴王大定。不生疲倦,其意有二:一汝阿難既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又請求開示‘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又欲得陀羅尼入佛知見。足見求法精進,無有疲倦。其次是如來所證,三摩提,非精進不懈,不能修證,不應或生疲倦。應當謂理所當然,先明,即未起行之前,應當首先明白,發(fā)覺初心,即最初發(fā)起始覺智,向本覺理之心,亦即最初之因地心。決定義,指十方三世諸佛,所共遵守。云何初心,二義決定,是征起。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fā)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于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辛二別釋分二。壬初應審觀因地發(fā)心分二。癸初總勸審觀

  第一義者,是指二決定義中之第一種,非指第一義諦。汝等三句是重按其請意。捐舍聲聞修菩薩乘,是回小向大,菩薩有四教之分:今約圓教菩薩,初發(fā)心時,即觀諸法實相,修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有功用道,名菩薩乘;無功用時,即名佛乘。菩薩乘是能入,佛乘是所入。故曰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以下,是勸審觀因心。因地發(fā)心,若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則與果地所證,本覺不生不滅之理是同,否則即異。同則如水乳融;異則如同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故曰阿難,若于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癸二正示審觀分二。子初立喻

  初句承上起下,次二句勸阿難起智觀察。器世間,即山河大地,皆因緣生法,有生滅,可作為,故皆遷變壞滅。反觀虛空,非可作為故,由始至終,不曾壞滅。此約俗諦言,若據第一義,虛空亦因迷真起妄而有,所謂:‘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故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今約俗諦:器世間有變壞,喻眾生生滅之身心;虛空不壞,喻佛性不生滅理。器世間一切無不包含于虛空中,喻眾生生滅之身心,不離無生滅之覺性;而不生滅性,亦非離生滅之身心。二者名殊體同,非細心觀察不可。若能審察世間一切,相妄性真,因而舍妄歸真,稱性起修,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自可契證果覺,不生滅性。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子二示法分二。丑初簡妄生滅相合可作喻分二。寅初指妄總標

  汝指阿難,阿難如此,一切眾生,莫不皆然。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互相纏結而成。既有身相,則妄有六根;于是本具湛圓,妙覺明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遂成阿懶耶識。此識精元明,于眼為視,于耳為聽,于鼻于舌為覺,于身于意為察。雖然性中相知,而用中相背。如是心與色合,而成為五陰渾濁之體;識陰為始,色陰為終。加以受想行三,便成五疊渾濁不清之相。下文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故曰: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凈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寅二約義別釋分二。卯初通示濁義

  初句征起,下舉喻明。清水喻眾生本具真心,清凈本然;塵土灰沙,喻四大,本質留礙,喻四大體,能障真性。二體法爾,謂清水與塵土等,其體法爾如是。一清一濁,一通一礙;喻一真一妄,其性雖同,其用各異。有世間人喻迷位眾生,取土投水,喻眾生從真起妄,而有見相二分。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喻因見相二分,彼此相引相牽,致心境和合,而成六根。自此,心法無形,變成有形;色法無知,變成有知。喻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指劫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及見濁,亦復如是,謂如取土投水,水亡清潔,土失留礙,此乃最初渾沌昏擾之相。余經約枝末五濁,本經則約根本五濁。依色陰立劫濁,依受陰立見濁,依想陰立煩惱濁,依行陰立眾生濁,依識陰立命濁;五陰為體,五濁為相,陰濁名異,體相實一。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卯二別示濁名分五。辰初劫濁

  劫濁依色陰立,內之色身,外之器界,皆屬色陰。內身有生老病死,外界有成住壞空;念念變異,三世遷流故名劫濁。見指能見,屬心法,虛空是所見,屬色法。能見之見性,與所見之虛空,皆遍十方;空中有見,見中有空。既不可指陳,何者是空之邊涯,更不可說,何為見之界畔,故曰空見不分。若謂但有虛空,而無見性,則除見外,另覓空體了不可得;若但有見性,而無虛空,則不能顯出,能見之覺性。今因能見之見性;及所見之虛空,色心二法,彼此相織,由心取境,因境引心心境和合,虛妄成根。如是根塵相對,妄起分別,三世遷流,故名劫濁。

  汝身現搏,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辰二見濁

  依受陰而成見濁。四大乃色法,能攬四大為自體者即心法。色心二法和合而有六根,既有六根,則一精元明之藏性,遂為四大所隔,而分別成為見聞覺知等六精,眼為色礙,耳為聲礙,乃至意為法礙,彼此壅塞留礙。水火風土四大,本屬無知,今為六精所轉而成有知。知與無知,互相交織,妄成六根,領納六塵,而起有我見,無我見等,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