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照境的四念處觀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門無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偉大精神,誠不可思議也!人生處世,皆是隨業(yè)受身,凡有身者,莫不有苦。老子云:‘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當知身為眾苦之本,一切諸苦,唯身受之;形為眾罪之藪,一切諸罪,唯身作之。何以故?因有身,故起貪嗔癡,造諸惡業(yè),是故依業(yè)受報,輪轉(zhuǎn)生死,經(jīng)無量劫,舍身受身,備嬰諸苦。省庵祖師云:‘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尸,多于大地。’每一念及,莫不傷心,若不努力精修,則無邊之苦,何由出離!洞山良價禪師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以我佛慈悲,哀憐末世眾生,沉溺苦海,特開方便法門,為說四念處觀:‘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令其信解修證,共脫苦海輪回。四念處者:即依四法修習,念即心中之智慧,處即所對之境界;以智照境,令獲勝益。今分述如后:
一、觀身不凈:
以自己靈靈不昏之智慧,觀照此身,唯是不凈,即以三時觀察不凈之相。先觀過去受生時不凈,吾人肉身乃父精母血結(jié)合而成,以為種子不凈:在胎時寄住于母腹,生熟二臟之中,為住處不凈。次觀現(xiàn)在時不凈,經(jīng)云:人身從頭至足,有三十六種常流不凈:如發(fā)、毛、爪、齒、津液、膿血、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等....。種種不凈,細察自知。復觀未來時不凈,此身死后,日久未收,便現(xiàn)胖脹青瘀,皮破血流,肉爛蟲啖,乃至白骨焚化為塵,終歸不凈。此觀若成,則自知此身極為不凈,深生厭離,如臭皮袋,滿盛穢物,無可愛樂,而身見自得滅除。貪嗔癡三毒之心,無由生起,一切惡業(yè),悉皆滅盡無余矣。
今引一古事以為明證:昔有國王,深明此身不凈之理,以慈悲心,欲度臣民。一日上殿,命諸群臣,各帶一種物之頭,明日獻我,另命某臣當帶一人頭來獻。某臣細思,王今難我,若取人頭屬違法,否則逆旨,遂與刑部尚書磋商,擇一應(yīng)受死刑之犯明日行之,其頭與我。第二日上殿,各皆遵旨以呈其頭,唯某臣亦帶人頭以獻國王。王曰:諸臣可將各頭出賣,得錢交我。眾皆愕然,不知所以,只得往賣,如豬羊雞鴨之頭極易脫售,唯此人頭,無人要買,所過之處,眾皆掩鼻吐痰而對之。第三日上殿,各將售款獻王,唯某臣之人頭未售,無款可交。王厲聲曰:汝之人頭極為尊貴,為何難賣?對曰:人頭不比他頭,不獨難售,即送與人,亦無受者,奈何啊?!奈何?!于是國王告諸群臣,人身不凈,無可愛樂。古德云:‘死去不如豬狗相,只今好作死尸看。’當生厭離,急宜勘破,諸苦自除。臣皆大悟,各獲法益,不復再被身見所誤也。又獅子峰禪師云:‘嘆此身無有是處,賴誰人不被他瞞,筋纏七尺骨頭,皮裹一包膿血。’細味其言,便獲勝益也。
二、觀受是苦:
受者領(lǐng)受,即吾人現(xiàn)前之眼耳鼻舌身五根,對于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發(fā)生五識而領(lǐng)受之。例如眼識領(lǐng)受色塵(明暗等色);耳識領(lǐng)受聲塵(動靜諸聲);鼻識領(lǐng)受香塵(香臭等氣);舌識領(lǐng)受味塵(咸淡之味);身識領(lǐng)受觸塵(順逆諸觸)。五識是有知,屬心法,五塵是無知,屬色法,根塵相對,識生其中,分別塵境,生起苦樂二受。遇順境如我之意為樂受,逢逆境拂我之意為苦受;如耳聞人贊我者,便生歡喜之心,為樂受,聞人罵我者,便生嗔恨之心,為苦受。佛云:諸受皆是苦,無有可樂者。不但逆境之苦受是苦;即順境之樂受亦皆是苦。何以故?因樂有終盡,樂極生悲。諺云:‘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足證美景不常,樂亦是苦。當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nèi)一切眾生,無非是苦,正是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誠為苦海甚深,苦惱無量。不特人間是苦,即天上天人雖享福樂,善報一盡,復墜惡趣,故亦是苦。是故以智觀之,便知一切眾生,一切諸受,無不是苦。既知如是,當勤修習離苦之法,方得解脫。
三、觀心無常:
一切眾生,心有三種,一是肉團心,二是妄想心,三是真如心。眾生從過去以來,皆是迷卻真如心,而錯認肉團之假心及妄想之妄心為心,此皆迷真認妄,執(zhí)妄為真,是以起惑造業(yè)隨業(yè)受報。但此理難明,今舉一事證之?稍噯栍谌嗽唬喝暧行姆?彼人則笑而答曰:人若無心,何得為人,心定有心。再問:心在何處?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里。唯所指者,正肉團之假心也,此心是一團肉,居在胸內(nèi),狀如倒掛蓮花,周圍七葉,晝開夜合,乃名字為心,不會思想。何以知之?如人方死,此心尚在,即不思想,以此證知生前思想,決非此心。當知能思想者,乃妄想心也。此心是第六意識心,無常虛妄,隨境生滅,如有前塵所分別之境,則生起此能分別之妄心,若離前境,則無此心,是則境生而生,境滅而滅,生滅無常,昏昏擾擾,以為心相。今云觀心無常者,即觀此妄想心也。既知妄心無常,當進求常住之真如心,此心即吾人之真心,不生滅,不變遷之心性;廣大圓滿,周遍十方,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實萬物之根源,為眾生之佛性,其大無外,其用無窮,乃佛教之最高原理大道是也。即孔氏之立言造論,濟世利人,亦莫不本此心者也。而目之曰天命,即真如心是也。迷不自知,故須修心養(yǎng)性,俾可明心見性,極證于心性而已矣。
四、觀法無我:
法者,即色受想行識五陰之法也。以此五法,蓋覆真心,故名為陰。色陰即吾人之肉身,受想行識四陰,即吾人之妄心,眾生迷故,無我執(zhí)我,認此五陰之心身,以為真實之我。既執(zhí)有我,故種種保愛于我,事事利益于我;我見根深,如拂逆于我,侵害于我,便生嗔怒,頓起惡心,但顧利我,罔念傷他,縱心所欲,起貪嗔癡,造諸惡業(yè);人人執(zhí)著我相,唯我與我,互相爭奪,不重道德,豈知仁義?故是造成不良之社會,紛亂之國家,戰(zhàn)爭不息,世界焉得太平?總而言之,皆因我字所召感也!是知我見為世亂之源,眾惡之本。故佛大悲心切,教以修習妙觀,照察五陰諸法,分明可指。細究我執(zhí)之處,了不可得,虛妄不實,則我執(zhí)照空。既得無我,則諸惡不生,互相推讓,眾善奉行。人心既善,國運昌隆,戰(zhàn)爭不息而自息,世界不平而自平,豈不善歟?圓瑛深望諸位公余之暇,研究佛學,依四念處觀,發(fā)心修習,必得其益,受用無窮,則終日處世隨緣接物,莫不心地廣闊,坦然無得矣!而佛法之裨益于世道人心者大矣哉!
- 上一篇:要真為生死而發(fā)菩提心
- 下一篇:佛教文化與園林植物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nèi)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