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需求一直都存在
這一課內(nèi)容涉及的面比較廣,還帶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所以學起來感覺并不是那么容易搞徹底。
首先在“信仰與人生”部分,談到了信仰需求的問題。隨著接觸佛友的增多,我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人生產(chǎn)生了懷疑,有的是結(jié)婚工作后,有的是在讀書時期,有的甚至很小就有過朦朧的思考。
我自己則是在讀高一下學期的時候,對“人為什么活著(當時的發(fā)問重音在活著兩字上,有點為什么有我,我從哪里來的味道),該怎么活著才有意義”這兩個問題反復思考過。第一個問題,自己覺得沒法解決,就不多想了;第二個問題,我想了很多種活法,但都立不住腳,也否定掉了。最后得到一個理論上最有意義的活法:為廣大老百姓服務。想出這個結(jié)果后,我覺得題目太大,沒法搞。這樣,在懵懂之中打破了原來唯一的成績追求,又沒形成新的強烈而具體的人生目標,向上的那種勁一下子松了許多。
然后一晃,時間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老同學慢慢發(fā)現(xiàn),我喜歡把“混”這個字掛在嘴邊,總之是沒有他們那么大的干勁了;爝M大學去,英語四級63分混過關,自己說多考了3分,結(jié)果報應是六級57分沒混過去。大學混畢了業(yè),偶爾回想,也連續(xù)混過幾次三等獎學金,也曾跟幾個同學一起混著打了一年的游戲星際爭霸,混著看“大唐雙龍傳”,一集接一集。一次從圖書館借書,偶然看了一本佛教小故事,里面講了些禪宗公案。至今記得馬祖躺在大石頭上對弟子說:我看經(jīng)書,只是擋擋眼睛!我靠(當時的話),這也太瀟灑了,大為贊嘆。而彼時,很多同學為考研做努力,今天都已經(jīng)是教授、長江學者了,但這些無論是當年還是現(xiàn)在,都一點也打動不了我的心。游戲,也只是無事可干而執(zhí)著其中;熘熘凸ぷ髁耍Y(jié)婚了,有娃兒了。
但一種強烈而模糊的目標在遠方等著我,我卻始終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感覺有只命運的手在操控著,我想擺脫,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只有原地忍受。我也想追求幸福,卻不知道該往哪里走?該干點什么?最困惑的時候,上網(wǎng)給自己算命玩,發(fā)現(xiàn)前30年都編排好了,后面建議“離家出門宜早計”,就是出遠門打工發(fā)財。當時也的確有這樣的誘惑和機會,我反復想了又想,還是忍住了,因為我不知道出去賺了點錢之后該干什么。與其無意義地奔波,不如安逸生活,老死在家。沒目標的人生,持續(xù)憋悶著。
五年前某日在報紙上寫毛筆大字玩,同事王老師拿起筆寫了幾個佛教詞語,我跟佛法的親密接觸就這樣開始了。慢慢發(fā)現(xiàn),思想是有價值的,沒有結(jié)果的發(fā)心也是可貴的,是被承認和贊嘆的,世界是無常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共鳴就有了。但極樂世界也是玄乎的,我那時更多的是愿意她有,希望她存在。直到兩年前,附近開了個念佛堂,我的修行生活才算真正開始。念佛,放生,助念,百度佛學知識、人物事跡,慢慢地明白點意思了。命運似乎已然不再被操控了。
但如何面對生活始終是個考驗,如何正信正行的修行是個問題。新的生活有新的問題。回想兩年前的夏天,全家去廬山旅游,我?guī)麄內(nèi)|林寺轉(zhuǎn)了一圈,他們抽簽看上去很認真。我學了點佛,知道命運可以依自己改變,但也隨緣湊了下熱鬧,搞著玩下,沒成想結(jié)果令人哭笑不得。之前有過考律師的念頭,所以我心問,考律師做法律職業(yè)前景如何?結(jié)果是中簽;求發(fā)財如何?中簽。最后我想起一件事,然后心問,學佛做法師講經(jīng)說法如何?上簽。看罷我苦笑。難道這也有命運安排?
學佛的生活,要解決的問題似乎比學佛之前更多。生活中做出抉擇時要考慮的也更多,真正灑脫之前,似乎會有更多的煎迫。生活并不容易,只是不再迷茫,有方法可循,直至解脫。
原本是就信仰需求問題談學習心得,一寫就扯遠了。不過也還是在這條線上,我的經(jīng)歷給自己的感覺是,信仰需求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原來我們不知道,是模糊的,等到機緣成熟時,真正的信仰就開始了。
第二個方面,迷信的問題。書里導師對迷信的定義,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迷信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迷信算命看相,迷信全能的主宰神,迷信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迷信權(quán)威等等。
這里我想比較的是:一是有些虔誠信佛的老人,沒什么文化,就信佛信因果,每天虔誠禮佛,菩薩的圣誕之類日子到廟里燒香拜佛,也求保佑家人平安,更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少F的是,即便家里出現(xiàn)重大人事變故,比如兒子早亡或者兒媳婦跑了之類,她們只是埋怨自己沒修好,不怨菩薩不保佑,反而激起更強烈的皈依佛陀、愿生極樂之心。二是較多的淺層次信佛的人,無論年紀,到廟里虔誠燒香拜佛求保佑,回家后殺盜淫妄照舊,有事時希望菩薩顯靈保佑,無視因果,心存僥幸。把供養(yǎng)菩薩當交保護費一樣搞交易。
這第二類肯定是迷信無疑了,第一類怎么看呢?乃至于西藏有過這樣的故事,老太婆把狗牙當佛牙供奉禮拜,虔誠至極而往生成就。
所以有時我想,只要接受因果,沒有做世俗交換的思想,無條件的單純的信,不能算迷信。
往高處說,佛祖說法八萬四千,為的就是隨類度眾,導歸解脫。隨緣任依一法,如實修持,都是佛陀的好弟子。
書中還談到了宗教與科學的關系、宗教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屬于導師針對社會現(xiàn)象做出佛教方面解釋的部分,本來就宗教與科學關系也想說點,限于篇幅就算了。書里最后談到了信仰現(xiàn)象的分析,在此引用導師的話做為結(jié)尾:“如果有正見的指引,再輔以出離心和菩提心,信仰就能不斷得到加強和鞏固,不斷得到深化和升華。”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nèi)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