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第五十五、佛陀的無記回答

  第五十五、佛陀的無記回答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拜訪佛陀。問訊寒暄后,外道郁低迦問:

  「瞿曇!世間有邊嗎?」

  「郁低迦!這是無記。」佛陀回答。

  「那么,瞿曇!世間無邊嗎?」

  「郁低迦!這也是無記!

  「瞿曇!那,世間是常呢?還是無常?生命的本體是身體呢?還是與身體異離的?真我在死后是存在的呢?還是不存在?」

  「郁低迦!這些都是無記!

  「瞿曇!您說這些都是無記,那到底您的主張是什么呢?」

  「郁低迦!我以自己正覺的體證宣說,使眾生得以和我一樣,徹底地脫離憂苦煩惱,盡苦而正覺解脫!

  「瞿曇!那您說說看,世間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體證的這條路出離解脫的呢?是半數(shù)?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沉默不回答了?v然外道郁低迦再三追問,佛陀都沉默以應(yīng),不予回答。

  這時,在旁邊的尊者阿難心想:不能讓郁低迦這位修行人,錯以為他問倒了佛陀,錯以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來!于是,尊者阿難就接下話題,回答說:

  「郁低迦!就讓我打個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國王,在邊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為了安全起見,只留有一道城門進出。城門有一位守門人,聰明黠慧,擅長辨認進出的人,能阻擋所有不應(yīng)當入城的人。守門人知道,城堡的外墻十分堅固,連個縫隙都沒有,所有的人、畜,只能從這道門進出,沒有第二個進出的可能了。郁低迦!世尊也是這樣,知道所有已經(jīng)出離的解脫者,不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都是走斷五蓋、修四念處、七覺支這條道路而成就的,至于人數(shù)的多少,到底是世間的半數(shù)或三分之一,那就不重要了,佛陀是不會在這方面用心的!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一○集第九五經(jīng)》、《雜阿含第九六五經(jīng)》。

  二、經(jīng)中常見佛陀以「無記」來回答的論題,共有十四項,后人稱為「十四無記」,即:(一)世間常(二)世間無常(三)世間亦常亦無常(四)世間非常非無常(五)世間有邊(六)世間無邊(七)世間亦有邊亦無邊(八)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九)如來死后有(十)如來死后無(十一)如來死后亦有亦非有(十二) 如來死后非有非非有(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異。這十四項,《大智度論》作:「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無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世界及我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亦非有邊亦非無邊?死后有神去后世?無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無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異神異?」(《大正大藏經(jīng)》二五冊七四頁下)比對來看,《大智度論》將「世界」與「我」并列,透露了這個論題的方向,是在論世間常住自性的有無。其中,「神」顯然與「如來」、「命」同義,透露了十四無記中的「如來」不是指佛陀,而是另一個印度慣用的含意:在輪回中如如(不變)而來的生命主體。神,即是神我、真我,指的是身命的主體,也就是「命」。

  三、這樣看來,十四無記的前十二項,其實只涵蓋了二個論題,即世間自性與真我的有無問題,因為「亦有亦無」骨子里還是「有」,「非有非無」骨子里還是「無」。而第十三、十四項也可以看成一個論題,但,嚴格來說,這個論題也不離「真我」的范圍,所以,雖有十四項,實際上只是二個論題。再進一步論,世間自性是真我(我的自性)的反射,這樣,十四無記的根本論題只在于「真我」而已。這類的論題,與佛陀主張的「緣起無我」格格不入。

  四、「無記」就是「無可奉告」,為什么佛陀會以「無可奉告」回答呢?因為這些問題的本身(真我、自性),就是個錯誤,是「顛倒之見」,是「戲論」,是「邪見」(《增支部第十集第九五經(jīng)》譯作「成見」),所以,答「是」不對,答「不是」也不對,只能以「無可奉告」回答。當然,去駁斥所問的問題本身也可以,但那是離開本題,導(dǎo)入另一個問題,或許不是印度當時共許的答問方式。舉個例子來說,過去以為地球是不動的,太陽和月亮都繞著地球轉(zhuǎn),這是「顛倒之見」。如果現(xiàn)在還有人以此為前提,問:太陽繞地球比月亮繞地球快還是慢?那要怎么答?答快或慢都錯,那就答「無可奉告」!

  五、佛陀不是什么事都知道,像外道郁低迦所問人數(shù)比例的問題,就不是佛陀所關(guān)注的?梢哉f,佛陀只關(guān)注于生命的解脫,以及如何教導(dǎo)眾生解脫而已,其它不與生命解脫「專業(yè)領(lǐng)域」有關(guān)的,佛陀就不會投入,不會回答了。如果臆想佛陀「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或者臆想「如果佛陀活在現(xiàn)代,他一定也能造航天飛機」,那是「神化」的無明投射罷了,無關(guān)生命解脫的佛法。

  六、另外,在《相應(yīng)部第五六相應(yīng)第四一經(jīng)》中,佛陀曾告誡比丘們不要去想十四無記這類的議題,為什么呢?因為這類議題與佛法的修學(xué)不相應(yīng),不能幫助我們離貪、瞋、癡,不能對我們?nèi)は蚪饷撚兴妗?/p>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