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一生 第一章 誕生前的概況
佛陀的一生 第一章 誕生前的概況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由來
我們首先要知道,釋迦牟尼是怎樣的人和如何成佛的,因為十方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就叫作“釋迦牟尼佛”,那一定就有他的道理,但為什么是這個名字呢?
釋迦漢譯為“能仁”,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眾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所俱足的悲德。牟尼漢譯為“寂默”,是說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俱足的智德。佛俱足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叫作“釋迦牟尼佛”。
可是,釋迦牟尼佛智悲二德、;莊嚴(yán)的名字,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據(jù)說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位古佛名叫釋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方,能夠因機施教。普度眾生。有一天這位古釋迦牟尼佛,觀察到有一位大光明陶師,名叫“廣熾”,他的善根已經(jīng)成熟了,應(yīng)該得度。于是佛就帶了阿難、迦葉二個弟子,到大光明陶窯里去教化他。這位陶師一見到佛和二位弟子來到他的瓦窯,心里十分激動,心想:窯里到處都是爛泥與灰塵。非常臟,這樣偉大莊嚴(yán)的釋迦牟尼佛到我這里來,怎么辦呢?當(dāng)下急中生智,趕快拿了許多稻草,把陶泥蓋了起來,鋪了三個座位。佛在中間,二個弟子在兩邊坐了下來。大光明陶師就恭恭敬敬地向佛頂禮。在禮拜時,他心里想: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俱足悲智二種功德,;矍f嚴(yán),實在太好了;就發(fā)愿說:愿我將來成佛時,名號也叫作“釋迦牟尼佛”,同樣也有阿難與迦葉二位弟子。后來他經(jīng)過多生多世,勤修苦練,依愿修行,到了這一生,坐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就叫釋迦牟尼佛。
另有一種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去燃燈古佛與他授記的,據(jù)《金剛經(jīng)》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于來世、當(dāng)?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rdquo;傳說在過去無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正巧遇到燃燈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發(fā)現(xiàn)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這污水一定會弄臟佛的雙腳;于是頓發(fā)大心,親身撲在地上,把自己的寶貴頭發(fā)鋪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燈佛從他的頭發(fā)上走過去。當(dāng)時,燃燈佛看到善慧童子這種布發(fā)掩泥的情景,就授記說:“善男子,汝于來世。當(dāng)?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rdquo;
上面所講的兩個故事,深刻說明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隨心所感,隨意所成,有感必應(yīng),所以《法華經(jīng)》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能有真心實意、懇切摯誠、發(fā)菩提心、精進修行,沒有不成功的。
省庵大師在《勸發(fā)菩提心文》里,首先就講到:“聞入道要門,發(fā)心為首,修行急務(wù),立愿居先。愿立則眾生可度,心發(fā)則佛道堪成。茍不發(fā)廣大心,以堅固愿,則縱經(jīng)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無益。”這里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釋迦牟尼佛的得名因緣和得道成佛,都是從因地之中發(fā)廣大心。以堅固愿而精進修行成功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上無論何人,對于萬事萬物,各行各業(yè),能夠取得偉大成就、立名、立德、立功、立業(yè)皆由最初一念發(fā)廣大心,以堅固愿而努力爭取,達到圓滿的目的。
佛法世法,在這個問題上,事雖不同,理無二致。
在嵐毗尼園誕生的情況
誕生時的種種瑞相
釋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的人(就是現(xiàn)在的尼泊爾),為凈飯王的太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漢譯為“一切義成”,因為他是釋迦族里的一個人圣人,所以稱為釋迦牟尼。悉達多太子降生的時候,正是公元前六世紀(jì)中期,根據(jù)印度古代風(fēng)俗,女人生小孩一定要回娘家生產(chǎn),在摩耶夫人回娘家時,路過嵐毗尼花園,看到花園里有一棵十分美麗、鮮艷的無憂大樹,右手便攀上這棵大樹的樹枝。正在這個時候,悉達多太子就從圣母的右脅降生下來。嵐毗尼花園的遺址,現(xiàn)在由尼泊爾政府列為古跡加以保護,讓此佛教圣地方便群眾參觀瞻仰。
太子降生的時候,有很多吉祥的瑞相,根據(jù)《金剛仙記》里面說,有三種奇異瑞相,一是運用神通妙力,能夠凌空而行,二是自然出現(xiàn)七寶蓮花承接佛足,三是行走之時足底離地四指之高,使佛的足底千輻輪相,印映地上分分明明。東西南北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這二句話的氣魄多么偉大!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獅子吼,因為獅子是百獸中王,獅子一吼,百獸自然腦裂,身上的毛都豎起來。同時還有九龍吐出香水,像細(xì)雨一樣從空降下。地上又自然涌出了二個水池:一個熱水,一個冷水,供太子沐浴洗澡。至今,為了紀(jì)念佛的誕辰,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佛教寺廟都舉行一次規(guī)模盛大的浴佛節(jié),這是中國佛教傳統(tǒng)的最大節(jié)日。
悉達多太子降生時候,我們這個世界頓時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中國也看到五色祥光,入貫太微星。當(dāng)時周昭王看到五色祥光,感到奇異,就問各位大臣。有一位太史公名叫蘇由,他啟奏說:“西方有位大圣人出世。”大王又問,“這位圣人的威德如何?”蘇由說:“這位大圣人不必想方設(shè)法治理,天下人民自然而然地會順從和尊敬他;不必開口講話,天下人民自然會信仰和歸向他;他不必說法教化,天下人民自然會去修道行善。”真是巍巍乎,民無能名焉。釋迦牟尼佛的福德智慧不可思議,就像那巍巍高山一樣偉大,是無法來形容的。周昭王又問,“佛既是一個這么偉大的圣人,他的教法什么時候傳來中國呢?”蘇由說:“卻后千年,聲教流傳中國。”于是周昭王下令刻一塊大石碑,樹立在南門外天祠的前面,留給后代人們。
阿私陀仙的預(yù)言
悉達多太子在嵐毗尼花園降生以后,迦毗羅衛(wèi)國人人笑逐顏開,奔走相告,當(dāng)時有一個大臣,騎著駿馬飛快跑回宮去報喜,凈飯王知道摩耶夫人生了太子,心中萬分歡喜。又請了許多仙人,為悉達多太子看相。各位仙人都異口同聲:“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果是在家,一定會做轉(zhuǎn)輪圣王;如果出家,一定要成佛。”
大王說:“眾位仙人,太子究竟是出家成佛;還是在家做轉(zhuǎn)輪圣王?”仙人說:“我們大家智慧有限,無法決定;但全國聞名的阿私陀仙是一位長壽仙人,智慧超勝,他才知道。”大王說:“阿私陀仙人,他住在什么地方,怎樣才能請到他?”仙人說:“這位大仙人,沒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只要大王燒三支香,向天誠懇啟請,他就會到來。”
凈飯王馬上焚香啟請。正當(dāng)香煙繚繞之時,阿私陀仙人忽然來到大王面前。摩耶夫人將太子抱出來請仙人看相,阿私陀仙雙手捧著太子,從頭到腳仔仔細(xì)細(xì)看了又看,最后他把太子高高舉在自己頭上,立即哇哇地哭了起來,而且哭得非常傷心,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特別是凈飯王,他問仙人:“你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呀?難道太子的相有什么問題。”
仙人說:“不,太子的相實在太好了,真是;劬阕,相好莊嚴(yán),他具有三十二相,第一是肉髻頂相,乃至第三十二足下千輻輪相。因為世界上只有二個人有三十二相,一個是佛,一個是轉(zhuǎn)輪圣王,但是轉(zhuǎn)輪圣王的三十二相與佛的三十二相,是不能比的,F(xiàn)在悉達多太子的三十二相,相相分明,部位端正,將來一定是出家成佛的。我年紀(jì)已經(jīng)是一百二十歲了,等到太子成佛,說法度眾生的時候,我已經(jīng)死了,不能親見佛的金身,不能夠親聞佛的妙法,心里十分難過,自己業(yè)障深重,所以我深感悲傷。”
凈飯王卻希望太子將來繼承王位,傳宗接代,不愿他出家成佛,于足想盡辦法,用世界上最好的色、香、味、觸五塵欲境,來誘惑太子的清凈身心,不令他有絲毫的不愉快。但是,太子多生以來,勤修苦練,夙根深厚,智慧如海,面對這一切,當(dāng)然是一塵不染,六根清凈。
太子誕生經(jīng)過了十天,母親摩耶夫人,因為生了一位大福大德的釋迦牟尼佛,福德智慧大大增長,依因感果,就升到忉利天,也就是欲界第二層天,在須彌山頂上,又叫“地居天”。東南西北各八天,中間一天,是帝釋天主,名叫“釋提桓因”,漢譯為“能為主”,意即能為三十三天的天主。摩耶夫人升天之后,太子就由姨母摩訶波阇波提撫養(yǎng)長大。后來她也跟佛出家修道,是佛教四眾弟子之中的第一個比丘尼,后來為了紀(jì)念她,將比丘尼住的地方稱為“愛道堂”。
文武超群
悉達多太子八歲時,凈飯王聘請全國最杰出的文人和武士來教導(dǎo)他,太子不但是文章蓋世,而且武藝超群。
有一天,太子請問老師:“世界上的仙書和梵書一共有九十四種,現(xiàn)在你教我的是哪一種?”這位老師被太子問得啞口無言,心里生大慚愧。
后來凈飯王又為太子請了一位武藝高超的大力士,名叫羼提婆,這位老師想教太子所謂九十二種兵法,兩太子對這些兵法都非常熟悉,使羼提老師生大慚愧,當(dāng)下就反拜太子為師了。
有一次,太子和很多釋迦族的人比武,拿了宮中遺留下來最好的弓,一箭就射穿了七個金鼓。叉有一次與堂弟提婆達多和難陀二人比武,太子用左手提起一只大象,右手托住大象,把它擲于城門之外,大象墜落的地方居然陷成一個大坑。所以,古印度有象坑的遺跡。
- 上一篇:五大菩薩 第五章 地藏菩薩
- 下一篇:佛陀的一生 第二章 出家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