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新的信念
37.新的信念
兩星期后,凈飯王請佛陀到宮里與家人吃飯。舍利弗也同時被邀請。喬答彌王后、耶輸陀羅、難陀、孫陀莉難陀和羅睺羅全都在場。在一家人的親切氣氛下,佛陀給他們說教怎樣隨著呼吸觀息,如何向心內(nèi)細察自己的感受,和行禪坐禪的方法。他一再強調(diào),如果在日常生活里修習細察專念,他們便可以超越生活上的擔憂、困惱和煩擾。
羅睺羅坐在舍利弗的身旁,把一只小手放在老比丘的手里。羅睺羅很喜歡舍利弗。
當佛陀和舍利弗要返回寺院時,一家人都一起陪同他們行到大門?匆姺鹜右险葡蚋魅说绖e,難陀便替佛陀拿過缽來。當佛陀沒有把缽拿回,難陀感到有點奇怪。于是,難陀只好跟著佛陀步回寺院,希望找個適當?shù)臋C會把缽還給他。當他們抵達寺院,佛陀卻問難陀可否在寺里住上一個星期,以能深入一些了解比丘的生活。難陀一向敬愛長兄,因此便欣然答應。其實他也是真的有點向往比丘的閑恬生活。一個星期過后,當佛陀又問他愿不愿意在佛陀的帶導下出家數(shù)月,難陀也絕無猶疑的答應了。佛陀請舍利弗替難陀授戒和給他基本的指示。
佛陀曾與大王商討過讓難陀短期出家的事。大王也同意難陀雖然是個良好青年,但卻缺乏了未來君主的堅毅性格和決心。佛陀認為他能幫助難陀建立清醒的思惟和堅決的意志。大王也十分贊同。
可是,不到一個月,難陀便開始憶念他的未婚妻,美麗的阇羅芭達卡拉諾莉。雖然他極力隱藏他的思念,但佛陀很清楚的看到他的感受。一天,佛陀對他說:“如果你想達到你的目標,你首先必定要克服你對感情的牽掛。把你自己全然役入修行和鍛練你的心念吧。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成為一個服眾的君主。”
佛陀又囑舍利弗安排別讓難陀到卡拉諾莉居住的地區(qū)乞食。難陀獲悉后,心里真的對佛陀又感激又怨恨。他知道佛陀能看透他的思想和需要。
羅睺羅很羨慕叔叔可以在寺院里居住。他也很渴望自己可以道樣做。但當他請母親給他允許時。母親只撫著他的頭,告訴他要待他長大很多之后才可似成為比丘。羅睺羅問他母親怎樣才可以快些長大時,她便告訴他要每天吃得好和做運動。
一天,當耶輸陀羅看到比丘們在王宮附近乞食時,她便對羅睺羅說道:“你為何不走到下面叫聲佛陀?再問問他有什么要傳授給你。”
羅睺羅跑到樓下。他很愛母親,但也愛父親。一直以來,他都只是和母親一起而沒有和父親生活過一天。他很希望能像難陀那樣,可以在佛陀身邊。他跑過前院沖出南門,直至追上佛陀。佛陀笑著把手伸出來。雖然春天的陽光己開始猛然,但羅睺羅感到自己有父親的愛蔭庇保護。他抬頭望著佛陀說:“在你身邊很涼快啊。”
耶輸陀羅在露臺上看到他們。她知道佛陀會答應讓羅睺羅這天跟他回到寺院。
羅睺羅問佛陀:“您要傳授些什么給我?”
佛陀說:“你來到寺院,我便親自傳給你。”
當他們回到寺院,舍利弗把自己的食物分一些給羅睺羅。羅睺羅靜靜的坐在佛陀和舍利弗中間吃著。他很高興見到他的叔叔難陀。佛陀告訴他可以在舍利弗的房子過這一夜。所有的比丘對他都很熱情,使他真想在寺院永遠留下來。但舍利弗對他解釋說,如果他想留下來,他首先要成為比丘。羅睺羅拖著舍利弗的手,又問他佛陀可否讓他授戒。當他親自問請佛陀時,佛陀點頭首肯,便囑舍利弗給這個男孩剃度。
舍利弗最初還以為佛陀只是開玩笑。但當他見到佛陀的肅穆表情,他便這樣問:“但世尊,一個這么年輕的小孩,怎能當比丘?”
佛陀回答:“我們可以訓練他,替他準備將來受具足戒,F(xiàn)在就先讓他發(fā)愿成為沙彌吧。他可以負責在坐禪時替比丘趕走來騷擾的烏鴉。”
舍利弗替羅睺羅剃頭,又給他授三皈依。他教羅睺羅持四戒:不殺、不盜、不妄語、不喝酒。他拿自己一件衲衣,改成適合羅睺羅的大小,然后又教他怎樣穿衲衣和持缽。羅睺羅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型的比丘。他跟舍利弗睡在同一房子,每天又隨著舍利弗到鄰近,中午。雖然上了年紀的比丘都是日中一食,但舍利弗恐怕羅睺羅在這個當長的時期缺乏足夠的營養(yǎng),因此也給他晚上多吃一餐。在家的徒眾也特此為小比丘帶來乳汁和多一點的食物。
當羅睺羅披剃的消息傳到宮中時,凈飯王很不高興。大王和王后都很掛念羅睺羅。他們起初只以為羅睺羅到寺院小住幾天,他們沒想到他竟然留在寺院當小沙彌。沒有了孫兒在家,他們都感到異常寂寞。耶輸陀羅則是悲喜交集。雖然她也十分惦念兒子,但卻對兒子可以與父親相隔多年后有機會親近,感到很是安慰。
一天下午,大王與王后及耶輸陀羅一起乘御駕前往寺院。佛陀出來親迎。難陀與羅睺羅也出來向他們問安。羅睺羅興奮地跑到母親的懷里。耶輸陀羅把他親切的擁抱。跟著,羅睺羅又過去親親祖父母。
大王向佛陀鞠躬后,便用稍有不滿的語氣對他說:“你當初出家的時候,我已飽受焦熬。不久前,難陀也離開了我。我實在不可再忍受失去羅睺羅了。一個如我一般為家庭為重的男人,父子和爺孫的密切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你離開的時候,我皮如刀割。皮破之后,刀已割到肉里。肉爛之后,現(xiàn)在刀已入骨。我真認為你要對你的所為重新考慮。我希望你將來未獲人家父母批準,便不應替小童披剃啊。”
佛陀盡量對大王安慰,重覆解釋無常無我的真理。他提醒大王唯有不斷修習覺察專念,才是擺脫痛苦之門,F(xiàn)在難陀和羅睺羅都有這個機會了。佛陀勸喻他的父親應該替他們高興,更鼓勵他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修習覺察之道以達至真正快樂。
大王覺得舒服了一點。喬答彌和耶輸陀羅也都被佛陀這番說話安定過來。
當天稍后,佛陀對舍利弗說:“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沒有小童父母的批準,不要接納他們加入僧團。請在僧規(guī)里筆記下來。”
時間過得很快。佛陀和他的僧團已在釋迦國逗留了六個多月。比丘的數(shù)目已增加至五百小而在家眾更難計其數(shù)。凈飯王又再給僧伽一塊土地建寺。這就是在城北悉達多大子的故宮以及圍繞著那里的敞大園林。舍利弗尊者安排了一眾比丘在那里組織僧居。這新建的精舍替釋迦國奠下了道場的基礎。
佛陀希望可以趕回竹林精舍結夏安居,因為他曾這樣答應那里的比丘和頻婆娑羅王。佛陀離開前,凈飯王宴請他最后一次,并希望他能再為一家人和釋迦族的成員說法。
佛陀利用這次開示說教如何在政治上行道。他說大道能光明政界,幫助當政的入帶來社會的平等與公正。他說:“修行大道會令你增長智慧和慈悲,因而使你對民眾治理得更好。你全不需要靠暴力,都可以為國家?guī)砗推叫腋!D悴挥脤θ耸┬刑帥Q、酷刑或囚禁,也不需要充供財物。這并不只是一種理想,而是真正可以實現(xiàn)的。”
當一個政治家具備足夠的智慧去了解和愛,他才可以看到苦困、悲哀和壓迫的真相。這樣的人,才能有方法改革政制以拉平貧富的懸殊和終止施壓。
“朋友們,政魁和統(tǒng)治者都應該做好榜樣。不要生活在舒適的溫床里,因為財富只會成為你與人民間的壕溝。過些純樸而健康的生活,把時間服務人群,會比花在無聊的享受上更有意義。一個不作好榜樣的領袖,是不會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的。如果你愛惜和尊重你的人民,他們也會愛戴和尊敬你。仁政與嚴法之治不同。仁政不倚賴懲罰。依照醒覺之道,仁政才可導致真正的幸?鞓。”
凈飯王與在座眾人都留心的聆聽。佛陀的王叔,提婆達多和阿難陀的父親,斛飯王爺說道:“如你所形容的仁政,固然很美好。但我認為只有你才具備這樣的賢德性格來實現(xiàn)此道。你怎不留在迦毗羅衛(wèi)國來幫助釋迦國革新政制,以帶給所有人民和平、安穩(wěn)和快樂呢?”
凈飯王補充說:“我已經(jīng)年老了。假若你真的留下來,我必定立刻讓位予你。以你的德行、誠信和才智,我肯定萬民都會在你背支持。我們國家的振興便指日可待了。”
佛陀沒有立即回答,只是微笑。慈和的望著老父,他說:“父親,我已不再是一個家庭、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兒子。我現(xiàn)在的家庭就是眾生,我的家鄉(xiāng)就是大地,而我的崗位就是有賴所有人包容的僧人。我選擇了這條道路,并不是政途。我認為眾生服務之道。”
喬答彌王后和耶輸陀羅都知道她們不適宜在這種場合里發(fā)表意見,但她們都被佛陀的說話感動得涕淚俱下。她們都你道佛陀所說的很對。
佛陀才續(xù)對大王和在座入等宣說五戒,以及怎樣把它實行于社會和家庭中。五戒是幸福家庭和平定社會的基石。他把每一戒條詳解釋之后,作此結語:“假如你想人民團結,你必先得到他們的信任。如果政界領袖都受持五戒,人民的信任必定增長。具備了這等信任,國家自然事事能成。和平、幸福和社會平等必可保證。創(chuàng)造以覺察為本的生活吧。過去的教理和主義未能建立信任,更沒有鼓勵人人平等。讓醒覺之道供獻一條新道路和新信念吧。
佛陀答應他們這次離開摩揭陀后,一定會在將來的日子再回來迦毗羅衛(wèi)國。大王和眾人也為此感到快慰。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