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釋“如意”
試釋“如意”
覺真
如意,梵名anurddha,譯作“阿那律”,是佛教中起“表法”的器物之一,在講經(jīng)、傳戒、升座等大型法會上皆需持用。
說起如意的來歷,頗具色彩。依《釋氏六帖》卷二十二“助道資身部第四十六”所引:
《凈名經(jīng)義抄》云:牛呵羅漢說法時,以有口病,恐大眾生輕,龍現(xiàn)爪以遮——因作如意,猶象龍爪。
以上所引,雖有些姑妄言之的意味,但卻為我們作出一些提示。說明了“阿那律”在未被定名為“如意”之前,在古印度早已有之,其形狀就如同人手。這在《音義指歸》當中曾有具體描述:
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虮秤邪W,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上面這段文字,已然將印度的爪杖,定名為如意了。但需要說明的是:如意一詞,卻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吉祥詞語。查《漢書》當中,西漢的趙隱王、廣宗王、封斯侯,皆名劉如意。而重要的是,在我國古代已經(jīng)存有類似于印度爪杖的如意了。在高承所撰《事物紀原》當中認為,如意應始于戰(zhàn)國,但尚無文獻佐證。較早可見“如意”記載的當推《晉書》,說征南大將軍王敦,挾制朝庭,受到皇帝懷疑,于是便:
每酒后輒詠魏武帝樂府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為節(jié),壺邊盡缺。
《晉書》卷九十八,《王敦傳》
由此,我們可以了知,當佛教傳入我國,那些佛經(jīng)翻譯家們,于是便借用了這一名實俱符的現(xiàn)成詞語,來對譯梵文,也就顯得更加“稱心如意”了。
無論是印度的爪杖,還是中國早期的如意,在現(xiàn)在人看來,無外乎是一種搔癢的工具。一個“癢癢撓”,顯然無法充當表法的工具,于是佛教對這一物品又賦予了全新的內(nèi)涵!夺屖弦[》卷中,對此有比較詳盡的闡釋:
誠嘗問譯經(jīng)三藏通梵大師清沼、字學通慧大師云勝,皆云:“如意之利,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zhí)之,狀如云葉,又如此方篆書“心”字故。若局于爪杖者,只如文殊亦執(zhí)之,豈欲搔癢也!又云:今講僧尚執(zhí)之,多私記節(jié)文祝辭于柄,備于忽忘,要時手執(zhí)目對,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家之手版——備于忽忘——名‘笏\’也。
對于這段文字,日僧無著道忠禪師又加了按語:
忠曰:‘文殊豈欲搔癢也!’是亦不然。世尊尚示有圊便、疾病,既同凡受五蘊色身,何無復背癢耶?余竊謂:凡佛菩薩所執(zhí)器物,動有所表。蓋說法到人疑處,令彼能通曉,猶如爪杖搔癢處,痛快!故執(zhí)此表其相。若依此義,則文殊雖執(zhí),亦何妨焉。
至此,如意這一器物,無論在思想內(nèi)涵方面,還是具體用途上皆具有了深刻的含義,完成了從印度到中國,由爪杖到如意真正意義上的轉變,從而成為僧人講經(jīng)、付法不可或缺的佛道具。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下面這段引文:
南岳造金字《般若》,命師(智顗)代講。唯“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咨審,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臨席贊之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
《佛祖統(tǒng)紀》卷六《智顗傳》
需要進一步探究的是,如意的形制,從最初的手爪狀,何時演變成佛道具的云頭狀呢?針對這問題,我們可以從《祖堂集》卷四的“石頭希遷”條中看出一些端倪:
六祖遷化后,(希遷)便去清涼山靖居行思和尚處,禮拜侍立。和尚便問:“從什么處來?”對曰“從曹溪來”。和尚拈起和癢子曰:“彼中還有這個也無?”對曰:“非但彼中,西天也無!”
這是一個“機鋒”。大和尚還手執(zhí)爪形如意,尚有表示身份的用意,但是從希遷看來,不過是個和癢子罷了!這一回答語意雙關,于是人們推測,在當時已經(jīng)有不是和癢子的新式如意出現(xiàn)了。
這一推測,已經(jīng)得到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實。一九八七年四月,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便出土了一件唐代鎏金銀如意。(見插圖1)此如意柄扁長,中空,頂端作云頭狀,正面鎏金,上面線刻有一尊釋迦佛,及二童子朝拜紋樣,這一重要文物的面世,向人們昭示了最遲早在唐代,作為佛道具的云頭狀如意已然出現(xiàn)。
自從如意的形制二水分流后,那種云頭裝如意的身價便直線上升,這種發(fā)展到了清代,達到極致。據(jù)清宮檔案記載,在慈禧太后六十“整壽”期間,僅官員所貢如意就多達千柄,有人最多一次送了81柄,此時的如意,已演變成固定的三大類型:
一類是“單頭如意”,(見插圖2)頭部為鑲嵌珠寶玉石,或以金銀來雕鏤花樣的云頭、靈芝等形狀,以彎曲的柄部承接。執(zhí)持部分可直,也可略呈彎曲,因為它便于在一頭執(zhí)持,所以大部分的塑像、畫像以及戲曲演員中多用之。
另一類是“兩頭如意”,(見插圖3)就是兩端各出頭部,頭部形制與前一類略同。常常是一個頭大,另一個頭略小些,柄部則常為弓形小彎曲。執(zhí)持時必須用雙手,呈遞給對方時,地位低的人小頭側向自已,而帝王賜則反之。
再一類是“三鑲如意”,(見插圖4)它在大大拱起的弓形柄部,再安上一個如意頭,總共形成三個部分。正因其有三頭,所以必須將柄部做長才行,相應地頭部也要加大。一般來講,這種如意要比前兩種大和長些,主要用來充當擺設。
在佛教法事當中,執(zhí)持如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豎持,大多用在行進或行問訊禮的時候。以兩手合攏握住如意柄部中央,云頭部分正面朝外,向上,兩手大拇指居于柄后,在問訊禮后一舉齊眉即可;另一種是橫持,大多用在禮拜的時候。以兩手分別托住如意首尾部分,云頭部分正面朝上,頭部稍大的一方居于身體右側(即佛像左側),拜下去時,平放在拜墊前方,起身時一舉齊眉即可。
因為如意的名字好聽,象征著吉祥。延至后世,如意早已脫離了佛教的內(nèi)涵,人們都想借著它好聽的名字,預示著一個好的兆頭,所以此時的如意,早已成為一件送禮佳品。
- 上一篇:佛誕公眾假日的偉大歷史意義
- 下一篇:《仁王護國經(jīng)》的般若思想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覺真法師:什么是善惡?善與惡都是一種人的存在
- 覺真法師:心是什么?人的本體、生命力
- 覺真法師:忍辱功夫的真正成就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護生論是佛法中一切倫理規(guī)范的終極精神
- 覺真法師: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學而又偉大的
- 覺真法師:慈悲與感恩,緣起論的人文關懷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宿命論是什么意思?緣起可破除宿命
- 覺真法師:無因論是什么?四門邪見之一無因生
- 覺真法師:緣起論是什么?佛教緣起的基本內(nèi)涵
- 覺真法師:內(nèi)心創(chuàng)造和諧才是真正的解脫
- 覺真法師:真如佛性本在自心 頓悟成佛何假外求
- 覺真法師:佛陀的慈悲喜舍 比寶石更珍貴
- 覺真法師: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 因為布施之人受益更大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佛與人生]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學常識]佛教常用動物形象譬喻點明佛法
- [哲理故事]反穿襪子真實心
- [生活故事]婚姻幸福的秘訣
- [凈土論著]凈土宗所依據(jù)的經(jīng)論有哪些?
- [禪宗公案]這是什么禪義?
- [黃茶]君山銀針是一種什么茶?君山銀針的簡介
- [人物故事]不生病的人
- [佛教法器]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達摩祖師]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禪宗五家]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生活故事]叫一聲爸爸媽媽
- [哲理故事]善不等于被傷害
- [佛與人生]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佛學常識]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在家修行]在家自修佛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