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十)-海仁老法師(3)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此四有邊論中之第四,于行陰生滅分位,妄計有邊無邊。是人欲窮行陰空,即行陰生住異滅四相中之滅相。是人于定中,見行陰滅相,及出定后,又見行陰生住二相。因此以其在定非定中所見,便用妄想,心路籌度,謂一切眾生,一身之中,咸有一半生、一半滅;正報如此,依報亦然。故世界中,一切所有,皆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此是總結(jié),于行陰立四種有邊無邊論,墮落兩句,解釋如前。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辛五計矯亂論

  初四句結(jié)前想陰盡,次三句明行陰相;解釋如前。于知見中,生計度者,謂是人于三摩地中,觀于行陰,常擾動元之相,所知所見,不能決定明了,而妄生周遍計度,成為以下四種不死,矯亂虛論。外道妄計生天,即得涅槃,謂之不死。外道對于問者,報答無定,謂之矯亂。外道于行陰生住滅四相,一一計度,是名遍計,彼所計執(zhí),但有其名,都無實義,謂之不死矯亂虛論。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xù)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xù)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xù)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于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此是四矯論中之第一種,于行陰生滅相,分別而成八種邪見。行陰為一切變化之根元;故觀變化元,即觀行陰,此人觀行陰遷流不住之異相時,名之為變;見行陰生生滅滅,相續(xù)不斷,便妄計為恒;見八萬劫內(nèi),有能見之眾生,及所見之世界,便執(zhí)為生;于八萬劫外,不見有能見之眾生,及所見之世界,即名為滅。相續(xù)之因,謂前行陰已滅,后行陰未起,中間必有相續(xù)之因,此即第八阿賴耶識,去后來先作主翁,舍生趣生之間,另有中陰身。行者不知,但見其性不斷之處,名之為增;行陰正在生滅相續(xù)中,中間所離之處,名之為減;又于行陰生住二相中,見諸眾生,各各生處妄計為有;行相生住異滅,各各滅時,妄計為無。以上變恒,生滅、增減、有無之計執(zhí),雖以行陰之生住異滅而觀,但行者用心不正,致有前后差別之見。設(shè)或有來求法之人,問其有關(guān)修證之義,皆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亦變亦恒。于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來,問法之人,遺失章句,以其所答模陵兩可之間,無以受持,故曰遺失章句義理。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

  此四種矯論中之二,于行陰生住二相,妄計一切都無;セo處,即行陰生住二相滅時,是人諦觀第七識心,生住已滅,一切都無。既無所見,亦無所證。遂以為悟得一切法皆無之理,妄計為無。有人問法,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

  此四種矯論之三,于行陰生滅相,而妄計一切有。因是人諦觀其第七末那識心,于行陰四相中之生相有所見,因有所見,亦有所證得,以為悟一切皆有。故有人來問,唯答一字,唯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此中答是,而非答有,其意以為自己所見,既遍一切法,一切法無不皆有。則前人有所答莫不皆是,故作是答。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此四種矯論之四,于行陰生滅相而妄計亦有亦無。有無俱見:有謂生相,無是滅相,謂其既見行陰之生相,亦見行陰之滅相,以其所觀之境,既已開枝,能觀之心,亦復(fù)昏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以其見生相必歸于滅故。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以其滅相不一定更生故。執(zhí)拗違理,言無一定,一切時處,言皆兩可,故曰一切矯亂。若有人詰詢其詳,則謂彼境界,高深莫測,非人所能知,無容再問。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此結(jié)成外道矯論。四種計執(zhí);皆違真理,謂之顛倒,余釋準前可知。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有相,發(fā)心顛倒;蜃怨躺,云色是我;蛞娢覉A,含遍國土,云我有色;虮饲熬,隨我回復(fù),云色屬我;驈(fù)我依,行中相繼,云我在色。

  辛六計十六有相

  前七句結(jié)前起后,想盡行現(xiàn)。是人便于行陰四相,相繼無盡,遷流不息之中,妄生計度,遂墮入死后有相;即計三世有相,違背正理,名發(fā)生顛倒之心。或自固身,謂是人于定中,固守身形,妄執(zhí)四大之色,皆是我身而執(zhí)即色是我;蛞娢覉A三句,是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因其見行陰圓明,含遍十方,以為一切色法,皆我所有故。或彼前緣三句,是計離色是我;前緣指根所對之境,意謂一切色法,但隨于我,回旋往復(fù),為我所運用,故色屬我,為我所有,離色之外,我為能有,故曰離色是我;驈(fù)我依三句,是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意謂我于行陰,生滅異滅中,得以相續(xù),是則我在色中。

  皆計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環(huán),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并驅(qū),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后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有相,心顛倒論。

  前四種妄計:即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皆同是計度,死后有相。謂因過去流轉(zhuǎn),故有現(xiàn)在,由現(xiàn)在流轉(zhuǎn),而有未來。色身雖死,我猶存在。如是三世循環(huán),于色受想行四陰中,各各計有四種我,遂共成十六我相。從此或計,謂邪見增勝,又轉(zhuǎn)深一層計度,楞嚴文句云:‘意謂由造作,故有煩惱,由造作故有菩提,造作即是行陰,行陰不可盡,則煩惱菩提,亦不可盡。故兩性皆悉驅(qū)入盡未來際,亦復(fù)不相陵蔑。依此見解,則修行將永不能斷煩惱,證菩提矣。故文句斥云‘此則錯解,性具圓實,無作妙旨,差之毫厘,謬逾天壤者也。’

  由此計度以下,結(jié)成常見外道。佛言煩惱本空,因妄念有;菩提本寂,妄滅即證。眾生起心動念,作業(yè)流轉(zhuǎn),菩提便成煩惱;妄念頓歇,歇即菩提。故煩惱菩提,僅系于當人之一念,何來實法,互相對立。此實迷惑菩提真性之顛倒妄計。故佛云: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后有相,心顛倒論。正結(jié)成外道。文中雖曰五陰,但唯依前四陰,雖依前四陰,其義惟在行陰,因見行陰,遷流不息,而計死后有我,是依顛倒之心,所立顛倒之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于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后無相,發(fā)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復(fù)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zhì)現(xiàn)前,猶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無,如是循環(huán),有八無相。

  辛七計八無相

  即于色受想行四陰中,妄計現(xiàn)在斷滅,未來斷滅,謂之八無相。此即斷滅外道。又三摩中等七句,如前釋。于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因是人于定中,先曾破除前色、受、想三陰。今行陰現(xiàn)前,遂生妄計,前三陰先有后無,以此例知,行陰現(xiàn)有,將來亦歸于無,因計死后,終歸斷滅。是人墮入,死后無相,成為斷滅外道。此皆因其發(fā)生顛倒之心所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