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百日念佛自知錄(八)

  第九期佛七(自民國四十年正月初一至初八)

  本期為加行期第一周,所以改訂課目,以念佛為主要正行,其余拜佛靜觀為輔助正行,俾得一心念佛,不疲勞,不偏枯,趨入般舟三昧,故以時間計,則十分之八為念佛時間,拜佛靜觀,不過占十分之二。其實正在拜佛或靜觀時,六字宏名,丈六金身,亦朗朗炳炳在唇齒心眼間也。茲為修行方便,提出幾個口號,以資警醒,紀錄于左:

  一、老實念佛

  印光祖師云:‘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素,其他看經(jīng)亦然’。余反省自己念佛最大的毛病,就在念佛時,不老老實實的,一直念下去,胡出主意,妄想紛馳,若如印老所說,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則妄想自然減少,正念容易歸一,自今以后,痛改前非,以老實念佛為圭臬。

  二、一心念佛

  此次正修期滿,懇請慈老恩師開示,蒙答‘一心念佛,耳中只聽得佛聲,即是三昧現(xiàn)前,其他瑞應(yīng)聽其自然,所謂在我不在他’。余掩關(guān)念佛后,雖無存心希求瑞應(yīng),而瑞應(yīng)的影子,有時映演于心目之間,以致念佛不真切,更不能一心。今蒙開示:‘一心念佛’四字,不啻預(yù)門一針,腦后一錘,乍聞之下,汗流浹背,深愧一往念佛,所以不能一心者,皆由佛號內(nèi)夾雜種種妄想,及瑞應(yīng)影子,甚至名聞利養(yǎng),亦在其中,可恥孰甚。自今以后,服膺師訓(xùn),以‘一心念佛’四字,作座右銘,果能念佛于喧鬧時處而一其心,遇喜怒時而一其心,以及饑寒、病痛、疲勞、一切逆境、而皆一其心。則何患三昧不成耶?

  三、長跪合掌

  凈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dǎo)和尚,一入佛堂,即長跪念佛,不至力竭不止。其集記般舟三昧經(jīng)云:‘于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xù),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xù),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誦,數(shù)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按初學(xué)念佛,必須念珠記數(shù)以策精進。至念熟之后,果能心不離佛,不記數(shù)亦可。尤其入般舟三昧道場,行人口中念佛,心中作觀,實無再捉數(shù)珠之必要。余自入加行期后,即合掌念佛,每次功課,最初誦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及最后回向,悉皆長跪佛前,以表虔誠。

  四、發(fā)露懺悔

  余自入加行期,實實覺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yè),行不善法,廣造五無間,及一切重罪,無量無邊,若不切實發(fā)露懺悔,決不能承受佛法。故每日四次,在佛前至誠懺悔,除過去不憶外,凡今生三業(yè)罪行,能記憶者無不盡量發(fā)露,畢竟清凈后,重發(fā)誓愿,自今以后,生生世世,專心弘揚念佛法門,實現(xiàn)人間凈土云云,大事未明,不淚不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