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論 >

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洝肥轻屽饶材岱鹪趹x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略解【圣一法師】(一)

  圣一法師主講

  各位善知識,今天在沙田大會堂講經是寶蓮禪寺主辦,何故只講三晚?因為初時發(fā)起人是說講開示,后來覺光法師說:何不講經,我隨口答曰:若講經就講阿彌陀經。

  三日時間講完此經,惟有簡略而說之。

  先說經題。

  【佛說阿彌陀經

  古德解釋經題,是以七種立題:

  一、以法立題,如大涅槃經。

  二、以喻立題,如大寶積經。

  三、以人立題,是佛說阿彌陀經。

  四、以人法立題,文殊師利問般若經。

  五、以人喻立題,如來獅子吼經。

  六、以法喻立題,妙法蓮華經。

  七、以人法喻具足立題,大方廣佛華嚴經。

  此經名佛說阿彌陀,能說是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所說是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說者、悅也,佛贊嘆阿彌陀成就度生功德,只要眾生往生其國,便受記作佛,眾生成佛暢我佛本懷,故名為悅。

  又佛說此經在般若之后,解般若者,在法華會上,全體受記作佛,而未解未受記者,或恐有退,故佛說西方凈土彌陀宏愿,只要信具足,愿生其國,乃至十念,彌陀定來接引,一生彼國,見佛聞法,得不退轉,此法圓成度眾生未竟之志,暢佛本懷,所以名為悅。

  大乘起信論云:住此娑婆世界眾生,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見于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見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此乃如來度生不退殊妙方便,暢佛本懷,故名為悅。

  又六祖壇經,惠能說:世尊在舍衛(wèi)城中,說西方引化經,即阿彌陀經,因此土難化眾生,如來以善巧方便,接引其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彼國,便離五濁,常見佛聞法,常親近善友,即得不退轉豈不是悅我佛本懷。

  經者,徑也。從凡入圣,背塵合覺,返家見慈父之捷徑也。

  略解經題已畢。

  次釋人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云:鳩摩羅什是七佛如來譯經法師。七佛者: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既是七佛翻譯之師所翻經典,悟達佛意,臨終火化獨舌根不壞,是以其所譯經典,諸佛護念,龍?zhí)鞊硇l(wèi),人人歡喜受持

  略解人題已畢。

  解釋經文

  【如是】

  如是是指法之辭,即是這個未落言詮,如金剛經,世尊答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須菩提領會如是義,答曰:唯然世尊,愿樂欲聞者,請佛用語,言為眾詳說。又法華經,世尊出定,告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惟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未究竟等,世尊只說如是性、如是相,后來詳細解釋如是義,故有七卷靈文。又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示指如是,惟迦葉破顏微笑,領會如是,如是之義,惟彼師徒兩人心心相印,別人不得而知,后來世尊用言語解釋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摩訶迦葉為第一代祖。所以如是是指法之辭,不落言句名相。

  【我聞】

  是阿難尊者耳提面命,親從佛聞。

  【一時】

  眾生根熟,感佛說凈土法門

  【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

  標說法之處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彌陀法會聽眾與金剛經相同,既聞般若,空一切法,離一切相,得一切智,便應十方世界,承事諸佛,盡學諸佛無量道法,此是當機眾。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此是嘆德,內秘外現(xiàn),權教聲聞。

  【長老舍利弗】

  智慧第一。

  【摩訶目犍連】

  神通第一。

  【摩訶迦葉】

  頭陀第一。

  【摩訶迦旃延】

  論義第一。

  【摩訶俱烯羅】

  答問第一。

  【離婆多】

  入定無倒亂第一。

  【周利槃陀伽】

  義持第一。

  【難陀】

  儀容第一。

  【阿難陀】

  多聞第一。

  【羅侯羅】

  密行第一,法華經云:我為太子時,羅侯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羅侯羅密行,惟我能知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