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在家修行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1、在佛門中,眾生平等是講:不但人類之間大家互相平等,六道、十法界之間大家也是互相平等的。六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也叫六凡道。十法界包含六凡道,四圣道。四圣道即:聲聞、緣覺、菩薩和佛。

  聲聞,也就是羅漢,是指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那個時代,跟著釋迦牟尼佛修行的人,他們因聽見佛講法的聲音而開悟,所以叫聲聞,平常也叫羅漢。緣覺就是沒有聽到佛的教法和教化,自己修行證果的,這為緣覺。他們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辟支佛實際上是在菩薩位,達(dá)不到佛位。菩薩也屬于四圣道,菩薩分十地,有初地菩薩,也叫初發(fā)心菩薩,一直到十地等覺菩薩。菩薩以上就是佛道了,這為四圣道。六凡道、四圣道合起來為十法界。

  這十法界的眾生,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說我們?nèi)祟惻c佛是平等的,與菩薩是平等的,與聲聞緣覺也是平等的,區(qū)別只在于覺悟和不覺悟。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沒覺悟的佛,凡夫。大家都平等,我們不只和四圣道平等,和六凡道中的眾生也是平等的,和畜道里的驢馬牛羊蒼蠅蚊子是平等的,和餓鬼與地獄鬼,也是平等的。這是佛教主張的眾生平等。之所以平等,是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2、第二個基本理念就是因緣果報,也叫因果報應(yīng)。佛教認(rèn)為一切事務(wù)都有因緣果報,種什么樣的因,就會得什么樣的果。平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非常淺顯的因果報應(yīng)說法,講的就是因果報應(yīng)。比如說誰殺了人,那抓到以后,就要被判刑,就要償命。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也是因果報應(yīng),也即因緣果報。為什么有人富有,有人貧窮?為什么有人很幸福,有人有很多災(zāi)難?這都是種了不同的因,得到了不同果報的結(jié)果。果報有的是善報,有的是惡報。作惡多的就要受惡報;行善多的就得善報。另外,佛教講三世因果: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是三世因果,不是一生一世的。有的是現(xiàn)世受報,有的是來世受報,但是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世受報。為什么有的人生下來幾個月就得不治之癥,一兩歲或者是十幾歲就得了絕癥,這都是因為前世殺業(yè)太重。《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中講地藏王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他們得不治之癥,幾歲、十幾歲就死亡,或是得重病,都是因為前世殺業(yè)太重,才得了宿殃短命報,這是千真萬確的。

  實際上,不單是佛教相信因果報應(yīng),其他宗教,比如道教,也是相信因果報應(yīng)的。像道教的典籍《太上感應(yīng)篇》,它的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報應(yīng),如影隨形。”這也是講因果報應(yīng),因緣果報。

  因緣果報,是客觀存在的。佛門中講“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因為菩薩懂得因果報應(yīng)的道理,不敢種下惡因,怕受到惡報。但是凡夫呢,因為不懂因果報應(yīng),就不斷的做壞事、作惡,還以為沒有因果報應(yīng)。實際上不管你信與不信,它都是客觀存在的。因為有了造作,就隨業(yè)流轉(zhuǎn),到惡報來了,才害怕,這就是凡夫畏果,果報來了才害怕,但是已經(jīng)晚了。那么我們呢,現(xiàn)在知道了因果報應(yīng)的道理,就不要再做壞事。佛門中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這個道理。

  3、第三個基本理念就是神識不滅。無始劫以來,每個人都在六道中輪回,隨業(yè)受報,隨業(yè)流轉(zhuǎn),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報;那么作惡多的呢,就要下地獄,做餓鬼,或者做驢馬牛羊,償還人家的債務(wù)。在六道中輪回,只是生命形式的改變,神識是不滅的。按佛教唯識宗的講法,神識也叫第八識,也叫藏識。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是第六意識,還有第七意識。執(zhí)著于這個“我”的,叫第七識。第七意識也叫末那識,也叫獨頭意識。第八識也叫藏識,我們無始劫以來所做的善的惡的所有的種子,都在這個第八識里頭儲存著,也叫八識田。它是個倉庫,隨著因緣際會,該受報時,或是善報,或是惡報,它就要受了,業(yè)報就會現(xiàn)前。這個報分為正報和依報,正報就是生命形式的改變。比如現(xiàn)在,我們是人,如果經(jīng)常做好事,非常善良,那么命終之后,這個身體,這個肉體,四大分散了,神識就會上天上去,做天人,或者是再轉(zhuǎn)生為人,受人天福報。如果是做惡多,比如說欠債不還,那么這一期生命結(jié)束之后,來世這個神識就會去轉(zhuǎn)成驢馬牛羊,或是做豬,或是做羊,或是做驢做馬去還人家的債。

  佛教基于這三個基本理念,所以要求大家要修行,要做好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同時還要自己凈化自己的思想意識,這叫自凈其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