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無比!十一位得道高僧圓寂前留下的珍貴開示
慧能大師
公元712年7月,六祖惠能大師集徒眾,預知他們:自己將于8月離世。徒眾聽罷,多皆痛哭。唯有一人,神情不動。此人,便是神會上人。
對痛哭者,六祖斥之:數(shù)年山中修道,修得什么?你等悲泣,為誰悲憂?難道,是悲傷我不知到哪去嗎?為此,六祖為徒眾說了“真假動靜偈”,闡述“一切無有真”,認為“若見于真者,是見盡非真”。
同時,說明了動即不動,生即不生,去亦不去,滅亦不滅的道理。六祖與徒眾作最后的告別時,說: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說:自見本心,自成佛道。說:法身報身與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認為,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六祖的最后遺偈是: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無無著。
虛云祖師
農(nóng)歷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時半,公喚侍者一起進來,舉目遍視,有頃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勞有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只想為國內(nèi)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guī),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lǐng)大衣。即此一領(lǐng)大衣,我是拼命爭回的,你各人今日皆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經(jīng)過的。
你們此后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lǐng)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說畢合掌道珍重。諸人含淚而退。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凈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yè)往生。”
此后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夜里一時半,大師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說完,于是大聲念佛。二時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來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fā)愿,要生西方。”
說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點左右,妙真法師來了,大師對他說:“你要維持道場,弘揚凈土,不要學大派頭。”之后不再說話,只唇動念佛。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茗山長老
茗山長老法相茗山長老坐缸荼毗的時間是六月十日凌晨三時。此時,萬籟俱在沉寂之中。天空突然飛來三顆金色的光圈,眾弟子們驚呼起來,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蓮花,有的看似曼陀羅花,有的看似白鶴、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鳥,有的看似妙音鳥………
大家只是歡呼、驚叫、念佛,卻不及打開相機、錄相機,這時,天現(xiàn)奇跡,降下兩道光柱,把山頂?shù)娜f佛塔照得通明,奇異的是兩道光柱并不垂直,而是有孤線的飄落而下,竟與蓮花缸前兩支點燃了的小小蠟燭相連。出現(xiàn)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
長老臨終遺偈寫道:“一旦無常到,方知幻化身。勸君多念佛,念念息貪嗔。”這是勸勉大眾的。還有一首寫道:“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愿再來,何須悲泣。”
這是說自己成就道果,往生極樂的,會再來度生,安慰徒弟無須悲泣。第三首:“我佛遺教,以戒為師,依戒修定,因定發(fā)慧。由戒定慧,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趨向解脫。”
這一首開示大眾要以戒為師,精進修行,才能得出輪回苦海。最后一首:“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歸,信此信彼,信仰自由。
相互尊重,不立門戶,六和無諍,團結(jié)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攝六度,逐步修煉。”這是告誡大眾各人修習適合自己的法門,不要互相排斥,團結(jié)互助,依教奉行。
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交給侍者妙蓮師。“悲”是悲憫眾生,大師往生是一九四二年,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涂炭,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大師對于民眾無限的悲憫,“欣”是歡欣、喜悅于自己終于修成正果,往生極樂。
大師臨終之前,還交待侍者五件事,其中之一:“ 遺骸分為兩壇,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開元寺普同塔。在未裝龕以前,不須移動,仍隨舊安臥床上。
如已裝入龕,即須移居承天寺。去時將常用之小碗四個帶去,填龕四腳,盛滿以水,以免螞蟻嗅味走上,致焚化時損害螞蟻生命,應須謹慎。再則,既送化身窯后,汝須逐日將填龕小碗之水加滿,為恐水干后,又引起螞蟻嗅味上來故。”
大師為人心行細密,弘揚律宗,持戒之嚴,令人景仰。遵佛祖之芳規(guī),作人天之師范。弘一大師病危前手書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ㄖΥ簼M,天心月圓。”其中最后兩句隱隱透露出大師自己修行成就已經(jīng)功德圓滿。
- 上一篇:佛弟子為何要吃臘八粥?佛教臘八粥的來歷
- 下一篇:出家是逃避問題還是厭離世俗?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 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人生苦短,應學會善待自己
- 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佛教的世尊是誰?
- 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人生自然會越過越快活
- 如何在修行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在家修行]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 [佛學常識]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在家修行]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佛與人生]人生苦短,應學會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明海法師]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漢傳人物問答]如何平衡努力和舍,怎么判斷自己已經(jīng)足夠努力了?
- [人物故事]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在家修行]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生活故事]施者的放下
- [佛經(jīng)故事]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佛學常識]佛教的世尊是誰?
- [妙法蓮華經(jīng)]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綠茶]乾隆與龍井茶的故事
- [漢傳人物問答]怎樣觀察自己內(nèi)心的念頭?
- [佛化家庭]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