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華嚴經(jīng)經(jīng)首 第八卷

  華嚴經(jīng)經(jīng)首 第八卷

  海云繼夢和上

  我們再看這段經(jīng)文的最后一句,就是“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這一句也是我們很容易“想當然爾”的依文解義,一念之間要包法界怎么包啊?探究一下,那就是不可思議嘛,反正“一念之間”我也不懂,“悉包法界”我也不懂,不懂加不懂,等于懂,對不對?負負得正嘛。

  他有一些消息你可以感受得到,用文字你容易掉入大腦的意識形態(tài),我們再看圖形好了,給各位看看,你怎么看這些圖案。那一張“釋迦出山圖”給大家先看一下。假如我們再用圖案來做重迭給各位看,你應(yīng)該就比較容易了解到它是什么樣一種狀況。這里有個“釋迦出山圖”,這個是我們老前輩叫黃水土,還是黃土水,黃老先生做的。這個聽說是,他做一尊真的,五尊翻制的,這是其中一尊。我們也有仿冒、偽造的一尊,不過這一尊是真的。

  給大家看這么一個圖像,你把那一張法身佛的放上來。假如這兩張放在一起,這是法身的,剛才那一張是化身的,都是像。假如這兩張一再重復(fù)重復(fù)重復(fù)出現(xiàn),那你的腦筋里頭就會有個影像,一念之間,兩個影像同時出現(xiàn)。對不對?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重復(fù)出現(xiàn)的情況,它是什么現(xiàn)象?——叫錯亂。因為它是物理現(xiàn)象,物理現(xiàn)象會錯亂,對不對?但是在法身里頭,他不錯亂。那么這個不錯亂,又要怎么表達呢?他就用另外一個表達法。

  這張是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給各位了解一下我們在做表達的時候,你是怎么認識的。我們看圖案比看文字好看,因為文字就有點像看電視一樣,你要從頭到尾,慢慢一幕一幕看,一字一字看,可是看圖的時候不一樣。這是我們齋僧籌備的一個圖案,這個部分,你可以看到,這里有沒有很多的好像火焰光,有沒有看到?這是個塔,這個塔有沒有很多火焰光,有沒有?他就用這個火焰光表示“重重?zé)o盡”,其實這每一重,就每一個,你注意看看,這每一條線就是一重,那每一重呢,它有一個狀況,就像剛才,一個化身、一個法身,那么一個地獄、一個餓鬼、一個畜牲,那么一個畜牲里頭,那畜牲很多啊,有貓、狗、雞、鴨,還有你喜歡吃的,還有你討厭的,有蟑螂、鱷魚這些天下間最丑的動物,然后也有天下間最美的動物,什么孔雀、鸚鵡這些,它一層一層的這樣表達。它表達是要做什么呢?因為在這個時候表達,他當然沒有細畫出來,但是每一重是這種表達,它全部一起呈現(xiàn)。這個一起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這個地方你還看不出來,這個只是告訴你每條線都出現(xiàn)而已。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地方,光是看這個部分,你看到,這個是行者,對不對?這是佛,是不是同時出現(xiàn)?哦,這一個。那么看看這里面,桌子上面這些,這個桌子里面是所有要供養(yǎng)的東西。那我相信啊,我們?nèi)嗽谔幚硎虑椋遣皇沁@個擺了,再擺這個,再擺這個………一個一個這樣擺,是不是這樣布置?你布置的時候是這樣,有次序嘛,對不對?可是你現(xiàn)在看是不是全部都出現(xiàn)?這個全部都出現(xiàn),叫“一念之間,悉包桌面”,對不對?它只有桌面而已嘛。這物理現(xiàn)象,眼睛只能照這樣而已,可是在法界里頭,“一念之間,悉包法界”了。

  我們是用你所能知道的這種物理現(xiàn)象界來透視,其實你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這是要訓(xùn)練,但你每一次訓(xùn)練的時候,都要one by one,one by one,那這就麻煩了。你要同時能夠動,但是要放松,你要記得,隨時提醒自己,修行就是要放松。

  我記得跟各位談過,以前我在上班的時候,我們同事們常常會請吃飯,輪、輪、輪,輪到一個同事,我們下了班到她家去,十幾個人,她在半個鐘頭之內(nèi),可以弄十幾道菜給我們吃,有這種歐巴桑,她是喜歡做菜給人家吃。我們看她這個人家里,廚房就那么大,我們一般的家庭而已,她就買了一個電子,電爐有九個還是六個,應(yīng)該是九個,我記得是這邊也三排,那邊也三排,這樣九個,她同時做。

  我就看她,她怎么講“馬上就好,馬上就好”。因為我們下班的時候,她才去菜市場里從冰庫里頭把她所訂的菜、魚、肉通通帶回去,我們還幫她一起拿回去,都還新鮮的,她說半個鐘頭就好,我就很懷疑她怎么半個鐘頭。結(jié)果我看她右腳踩地上,兩手在天上,然后左腳可以關(guān)門,她全身都動起來。我就看她厲害了,她有興趣做這件事,她就完全投入去做這件事。那我們不會做的,你說要蹲下去關(guān),你就蹲下去,裙子拉一下,然后關(guān)起來,然后站起來,裙子再拉一下,那給你弄到好就天黑了,不要吃了,但是人家能干的,就是這樣子。

  這種能干,你要弄清楚,等弄好的時候,她請大家吃飯了,當然半個鐘頭她準時弄好了。你看一次就九個菜出來啊,對不對,所以她只要那當中弄兩回的話,就十幾個菜沒有錯啊,是這么快啊。好,她出來了,我們大家開始吃了,“你怎么不吃?”“你們先吃,我吃不下,太累了。”這叫緊張,一緊張啊,那就是我們講的——精明能干的就是業(yè)力重。她欠大家,前輩子講一講沒請,這輩子要請,所以她自己忙得要死,自己都沒吃。我們吃飽了,大家說“好,再見啊”,她也很高興“再見”。大家走了,我看那一桌十幾道菜她怎么消化,光是洗那些碗盤,跟垃圾的處理就好,你說她業(yè)不業(yè)?

  會緊張就是業(yè),不緊張那就不是業(yè),就在修行,你知道嗎?要是你真的有辦法,十幾道菜請十幾個朋友,半個鐘頭能做好,然后坐下來,你吃的會比別人多,這個修行成功。因為他不緊張嘛,所以他能夠吃得多啊,他是因為自己喜歡吃才弄那么多。但是你今天因為是業(yè),所以你弄給人家吃你吃不下,這個區(qū)別你知道嗎?所以同樣在做一件事情,你是業(yè)力大呢還是修得好呢,就看你到底緊張不緊張,這很簡單的區(qū)別。

  你要是會緊張,你就吃不下,對不對,你不緊張當然很好吃啊。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雖然都很高興。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人其實還債的時候比借錢的時候,你去留意看看,還債的人他很高興,借錢的時候他很痛苦,沒面子嘛,跟人家借錢,對不對,還債的時候我解除了,解脫了嘛。所以當這業(yè)力顯前,他在還這些業(yè)的時候,他也是很高興的,但是他畢竟不是修行。

  你留意看看,一念之間,他顯現(xiàn)的狀況是這個狀況。那么我們可以顯現(xiàn)你精進修行的狀況,你也會顯現(xiàn)業(yè)力現(xiàn)前的狀況。那么在這一念之間,十法界全部現(xiàn)前,這個“悉包法界”就是十法界全部現(xiàn)前,也就是六凡四圣現(xiàn)前,這只是一部分而已。佛菩薩現(xiàn)前的時候,傾向于智正覺世間,其它聲聞緣覺到六凡(六道眾生),通通是眷屬世間。另外,器世間還沒算,器世間也算在這里面,在“悉包法界”當中,器世間也算進去。

  所以我們通常在畫這佛像的時候,我們叫法界人中像,就在佛身上面畫法界,要畫這法界的時候,那三世間都要畫。所以通常呢,這里是畫佛,胸部這里,有時候是畫兩個佛,菩薩。在肚臍以上的地方,是四圣的地方;背后的地方畫的,那就是風(fēng)雨雷電,山河大地;肚臍以下的地方,就六道眾生。

  這個佛像有沒有看過?以后有機會再弄給你看。因為那些佛像,都是古董,我們買不起,我是想說看有沒有仿制品,可是那東西沒人要仿制,因為仿制沒人賣,我們想要啊就要不到。我弄了兩尊小小的,以后找機會請人家照相,照相放大來看才看得到。那就是透過佛身,把法界的一切狀況全部表達出來,這個所呈現(xiàn)的就是這一句話“一念之間,悉包法界”。而這法界要完全呈現(xiàn),他有一個前提,叫做“諸佛神力所加”。那么從佛的立場,在這個地方,佛還要一切佛的神力所加,有沒有?所以你可以留意到一個問題,一個人要覺悟的時候,其實他是有很多的覺悟因緣,來共同加持你這個覺悟啊,這個覺悟才叫圓滿。

  你把這一句話聽得很清楚,一個真正的覺悟就大徹大悟這種大覺悟,一定有很多的覺悟因緣,諸佛嘛。所以覺悟的因緣通通靠過來了,這因緣一成熟,砰!你那個大覺悟就起了。所以不是你一個人坐在那邊,就憑空想象你會覺悟的。那個不叫覺悟,那個叫“秀逗”(短路),“秀逗”是什么,叫秀透是嗎?不是。所以覺悟本身也要因緣具足,諸佛神力所加,每一個佛,就“佛神力故”嘛,每一個覺悟,他都有不思議的力量,那么一切覺悟,他的不思議力量那就更大,但是你要把它聚集起來并不容易。

  各位做過這樣的游戲吧,拿放大鏡在太陽下照著一張紙,“嘶嘶嘶嘶”紙會變黑,然后起火了,對不對?那是一個放大鏡,那你假如兩個放大鏡,它燒起來更快,兩個放大鏡可以,因為你兩個手嘛,那要四個放大鏡,那就麻煩了,三個還可以,嘴巴咬一個,對不對?要四個來弄哦,那你屁股要抬起來,不然不行啊,那你要怎么弄呢?好,當這因緣越多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是越難辦。兩個人弄四個還可以,三個人弄六片,那就困難了。而且焦距要同時移到同一點上,當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時候,我告訴你,即使一塊玻璃放在那里,它也很快會破掉,因為你把那么多的光聚集在一起,溫度很高,不是紙燒掉而已,要把木頭燒掉都很快,那更何況像玻璃這種東西,一下子就破了。這個就是“諸佛神力”,要把它聚在一起,是不容易,但是當你聚在一起的時候,那股力量是相當大的。

  你不要看這文字很簡單,是很簡單,但是呢,它也是不可思議啊。當你從文字上去解釋的時候,那沒什么,給你解釋過就完了,所以你弄到最后會說,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行善。佛教在這個地方,不只勸人行善,它在改造你的生命,要使你達到止于至善,要你把這凡夫的生命改造成圣人,他在教我們的是這一套工程。你看看,你要進行這個部分,要下多少的功夫。

  大家在看《華嚴經(jīng)》,我期望各位的是,不要把《華嚴經(jīng)》當做一般的經(jīng)書,尤其不要把《華嚴經(jīng)》當做普通的書籍看。佛經(jīng)里頭的任何一部經(jīng),都是從生命中向你交待的,你不要把它看成這外面書店——臺北書店,聽說統(tǒng)計每個月出四千多本書,全世界就更不用說了,當那么多的書擺在一起的時候,其實都是浪費自然資源,都是浪費。你不給他出,叫做思想牽制,你要給他出,破壞地球生態(tài)。這個叫做我們這個世界的共生結(jié)構(gòu),我是叫共犯結(jié)構(gòu),共同犯罪的一種結(jié)構(gòu),他們說這樣不好,他聽了會生氣,就改成共生結(jié)構(gòu),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制度。

  印那么多書,各位看幾本,我們當中有沒有人,每年看一本書的?我看都很少啦,要講說每個月看一本書的,大概沒有啦。每天看報紙大概就看那幾版,報紙都已經(jīng)浪費了,雜志更不用說,書籍更不用說,但是每個月出那么多。你想怎么辦?這個叫做——知的權(quán)力,是嗎?不是。這個我們不談,但是我們要告訴各位,經(jīng)本是不一樣的、經(jīng)本是生命的,尤其《華嚴經(jīng)》,它是解讀你生命奧秘的百科全書。什么書都可以毀,這本書不能毀,因為它是生命體現(xiàn)的一個——我們叫作地圖。你要解讀你的生命,這部經(jīng)講得最清楚。我們要改造自己的生命,你也按照這部經(jīng)來,它是非常好的。我常跟各位講,這部經(jīng)打開,基本上我們看不懂,不要緊,你不要看它,你給它看,可以吧?你把經(jīng)本打開,給經(jīng)本看看嘛,把你自己給經(jīng)本看看,你沐浴其中,就好像給爺爺看,看你一樣,給爸爸媽媽看著你一樣,真的佛光普照。你自己要去感受這個部分。

  叫你看書,你看不懂;要不然就是一切空白,嘴巴是念過去了,腦袋一片空白,那你干脆就給它看,靜下來,那種幸福感很殊勝的,非常殊勝。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師父怎么叫我給書看,我應(yīng)該看書才對啊。反正你看了等于沒看,干脆給經(jīng)本來看你,它看你,那種佛光普照,你還能感受到那一份幸福跟殊勝。這是提供給各位了解這個《華嚴經(jīng)》的殊勝。

  這里是講到宮殿,到這個地方,從“其地堅固”到“其菩提樹,高顯殊特”,然后呢,他的“宮殿樓閣廣博嚴麗”的這種狀況。再來呢,就講師子座,“其師子座,高廣妙好”,這師子座非常好,第一個,高,第二個,廣。我們一看,從前面跟各位談的,他在菩提樹下,怎么跑出這些東西來啊,這個就是佛經(jīng)里頭很重要的一個關(guān)鍵。

  講宮殿,你比較感覺不到,現(xiàn)在在菩提樹下,我們再看剛才那個圖案。好,我們先看這個地方。這一張,佛陀在菩提樹下,有沒有?他坐什么,坐草地座,對不對?坐草地座,誰看到草地座?你我他肉眼看的嘛,對不對,你也不會說他是佛,你只是說他是個人,那個修行人,那個和尚,對不對?西藏人會說,那個法王、仁波切;南傳佛教的人會說,那個比丘。對不對?就坐在樹下,這個時候啊,這個看他的人,假如是說,他在這個樹下成佛,這樣的話,這個人叫做阿羅漢。我們現(xiàn)在假設(shè),各位都是阿羅漢,阿羅漢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坐草地上,這個佛呢,叫做劣應(yīng)身佛。

  另外一個呢,他不是坐草地座,他坐天衣座,這個地方是天衣,那么你同樣是看他一個人在這里,看到他坐的地方有天衣,這個叫做勝應(yīng)身佛,這是圓覺人看的,勝應(yīng)身。勝應(yīng)身啊,這看佛的話,他就不是單純一個瘦巴巴的人,你會看到他氣質(zhì)出來了,所以呢,他所坐的不是草地而是天衣。那么第三個,他看那個佛坐在那里,這個佛,天衣座上有蓮花,坐在蓮花座上,這是大乘始教。然后大乘終教呢,看到佛坐在金剛座上,天衣覆蓋著蓮花,蓮花下面那還有金剛座。

  我們這里這一尊,這個叫做蓮花座。這一尊,蓮花下面有個金剛座,有沒有?這個叫做金剛座,這個是終教的佛。受過大乘終教訓(xùn)練的人,看到佛成佛是坐這樣。那么你假如是頓教,就大乘頓教,禪法訓(xùn)練所看到的佛,那么佛坐在法性座上。法性座啊,就沒辦法表達了,就是這個那個這個,那叫法性座。那么最高層次的呢,那就是學(xué)華嚴的,普融法界師子座。我念給你聽,你記一下,我也沒看過。那個佛所坐的位置,那很殊勝很殊勝,那個法座,普融法界,所有的法界都到師子座里面來了。

  那我們?nèi)龢怯幸蛔?a href="/remen/mil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彌勒菩薩,我叫他畫了畫了………他也畫了一點,反正藝術(shù)家沒修行,跟他講他也搞不懂,反正他就畫了一堆就對了。這個背光有畫,這個背光也有畫,就是要把那個境界畫進來不容易。那我們在大陸上找了很多這些古老的寺院,明朝、宋朝的這些佛像塑造里頭帶有這些影子,這些我們統(tǒng)稱為華嚴造像法。他在一個佛身,包括他的座,包括他的背光,要充分地表達那個境界,這一種表達方式的造像方式,我們統(tǒng)稱為華嚴造像法。他就不是單純的那么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而已。

  像這個地方是修法用的,但是呢,他的整個境界表達不出來,不完整。那真正要制作的時候,不只頭部這樣制作,你看這帽,有沒有?這寶冠,這個地方,十一面觀音這里,你看這個光頭根本什么都沒有,這寶冠上面還有佛,有很多,十一面觀音這里呀,這個就是開始在做變化。我一直要找一個——這天冠菩薩的天冠要把它做好一點也是沒有辦法,我們自己不會做,只有拜托藝術(shù)家做,藝術(shù)家反正聽不懂就變成這個樣子。

  我們?yōu)槭裁匆占敲炊嗟臄?shù)據(jù),包括這種佛畫,包括書籍,一堆一堆的,為什么?因為要找這些數(shù)據(jù)出來,不然……你要知道,古人在經(jīng)典里頭所耗下去的功夫呈現(xiàn)出來的,那都是人類文化遺產(chǎn),F(xiàn)在我們能夠用現(xiàn)代的科技,把那些相片捕捉下來,那我們大家可以分享得到,這是很難得的。你能夠買到那些相片,就已經(jīng)不得了了。要不然你憑空怎么去想象?你根本想象不起來。

  你看看古代大德,他們在造像上所下的功夫怎么樣。所以我跟各位鼓勵說,以后我們要去,我希望大家一起參加。不是說你不要跟別人去,因為跟別人去你可能看不到,看到大概你也不知道。我們會跟你解釋說,那些殊勝的佛像,他殊勝在哪里。像他這個地方就是講師子座,師子座在講些什么,那個整個佛像,他代表整個法界的意義,就從師子座背光跟佛身上面來表達。

  那么你到大殿去,大陸的大殿,我們是正在模仿。大殿里頭,除了佛身塑像的這個部分以外,他還沒有辦法充分表達,那他就畫壁畫。所以大陸的佛寺大雄寶殿,那個佛像的背后都還有壁畫。我們沒有,我們很少,很少去表達這些。我們這里算是比較特別,用經(jīng)文來做背景,來襯托。

  那些壁畫,大雄寶殿的壁畫,通通叫做經(jīng)變。經(jīng)文啊,把它畫成圖畫,這個叫做經(jīng)變,經(jīng)文變化出來的圖畫。那都是很殊勝很難得,看看兩千多年來,祖師們、大德們,在修法上,在護法上,他們所下的功夫是什么。今天我們有這個因緣,那應(yīng)該要感恩,要能夠珍惜,所以我們往后會一再地到大陸各地,去看看這些佛寺。那么也希望各位,有機會,時間許可,你就盡量來參加,大家一起參加。

  好,我們來跟各位解釋這個部分。師子座高廣妙好是怎么個高廣妙好?第一個,“摩尼為臺,蓮華為網(wǎng)”。摩尼,為臺,臺啊,反正你現(xiàn)在坐的就是臺,你也看不到。我們這個地方有做了兩個,這一個所做的這個部分,它是花蕊。大家對于蓮花有沒有概念?中間是蓮蓬,那花蕊在旁邊,所以當蓮花枯謝的時候,蓮蓬外面會有花蕊,有沒有看過?沒看過?這些都是“都市俗”,不是“鄉(xiāng)下俗”,蓮花都沒仔細欣賞過。蓮藕長在哪里。可徟壕烷L在蓮花下面。那他的臺就是蓮藕的部分,簡單講,摩尼為臺就蓮藕的部分是摩尼所成。那蓮花編成網(wǎng),這個時候你要留意到,他的這個臺,我們這樣講說,他的蓮藕是摩尼做的,你不能體會了。這臺是這個臺啊,因為他的那個普融無盡的師子座嘛,這個臺,這個部分為臺,摩尼做的臺。那么蓮花呢,它應(yīng)該不只一朵蓮花,它才會為網(wǎng),才會織成網(wǎng),所以它是用蓮花織成的網(wǎng),而不是一朵蓮花。

  現(xiàn)在這個工藝我們沒辦法做。沒辦法做,他就做這個樣子,用這個千葉蓮花,這個叫千葉蓮花,但這個是不到一千葉,要做一千葉,工程就大了。這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用這個來做表達,這個也是華嚴造像法表達的特殊性。那么,你沒有辦法用一千朵蓮花,那就用一千葉的蓮花來做表達,這個是我們在這個物質(zhì)世界里,表達的極限,它產(chǎn)生的變化。你知道嗎?一千多蓮花它上面要怎么連起來,他沒辦法連。

  現(xiàn)代應(yīng)該可以做,用不銹鋼還是中碳鋼,用鋼把它架起來,做一千朵蓮花,然后來鍍金、鍍銀,然后或者鍍什么,再上彩,那可以,現(xiàn)代的科技是可以?墒枪糯鷽]有鋼,然后用生鐵來做的話也不好處理。所以古代在鑄造業(yè)上面他有困難,現(xiàn)代可以,可是現(xiàn)代還沒有人做。我們要去做是我們倒霉,你又要開模子又要弄什么,然后不一定成功,弄失敗還要再做啊,可是我們叫人家做,弄失敗也要出錢。所以這里面有很多問題,工藝、技術(shù)等等,我們還是基本上用木頭來刻,會比較好。這是一個,摩尼做這個臺,這個蓮花,千葉蓮花,應(yīng)該千朵蓮花,簡單來講,是“蓮花為網(wǎng)”,編織的網(wǎng),這樣來做。

  那么“清凈妙寶,以為其輪”,這個輪,我們在做解釋的時候,沒辦法解釋,就以這個輪來做蓮藕,就是里面的部分,蓮花后面的部分,大家可以有空的時候,你自己看看。

  “眾色雜花,而作瓔珞”,這個花上面,我們現(xiàn)在這個部分是用畫的,這畫的是很漂亮。這個藝術(shù)家是很用心去畫了,不能夠再說他畫不好了?墒悄,要把這“眾色雜花”把它做為這個普融無盡師子座上的瓔珞來莊嚴它,那我看也不好做。畫,畫是好畫,要做成實品出來,那不好做,不好做。不過,我想在這樣的科技時代里,往后的世代,在兩三百年后,我相信這法義展開以后,我們的子孫會有福報的,他會把這個師子座做得很好。這個“眾色雜花,而作瓔珞”,在這個花上,座上,這普融無盡師子座上,他會有很多很美的,很偉大的裝飾,這個瓔珞是做裝飾的意思。

  “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在這個寶座上,還有堂榭樓閣,不但是堂榭樓閣,階砌戶牖都有。這里面還有窗戶哦,那你就知道,這個寶座有多大,F(xiàn)在我跟各位講你體會不到,我舉個例子你看看。我們現(xiàn)在你看不到古代有沒有很多大佛,有沒有?臺灣應(yīng)該很清楚,你去看彰化大佛,你到里面去,那大佛也沒有寶座,沒有辦法,他只有坐在蓮花上。坐在那朵蓮花上,那個大佛好像縮在那個地方,他應(yīng)該座要很大,那個大佛才會大嘛。那么佛身的比例,跟這個座的比例,座的比例應(yīng)該是佛身的兩倍高。假如佛身是五公尺的話,那個座就要十公尺高,那你就知道他這個堂榭樓閣,階砌戶牖是怎么做起來的,對不對?

  你說要做一尊大佛有多大,假如大佛是二十米高的話,二十米高,那他的座就要四十米高。但是,告訴各位,我們現(xiàn)代人都是佛大座小,而且都喜歡做站的。站的佛假如是一百米高的話,他的座就要兩百米高,你不照比例來。所以這個時代不可能有佛來,也很難會有成就者。因為成就者他坐著成就,臺灣話說“屈”,屈,屈就在那個地方。一個成就者應(yīng)該能夠把法宣揚出來,可是現(xiàn)代的成就者,他就屈就在某一個環(huán)境,某一個條件之下。你去留意到,這個成就者,佛法告訴我們,這個成就者,他是要突顯出來的,突顯出來他的座就要高起來,他才會突顯,座不高起來怎么突顯。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是很麻煩的,拿藥給師父吃,師父一定要吃,師父不能吃好東西,“修行人吃那么好做什么?”給你藥你就一定要吃。所以送藥給師父吃的特別多,不能送好吃的給師父吃。這個觀念,真的是很奇怪的一種現(xiàn)象。

  你想想看,一個修行有成就的人,要把生命的寶藏分享給眾生,對不對,可是現(xiàn)在呢,是不容許的。所以你有成就的話,最好是火化以后,舍利子交給眾生就好。那我請問你,他如何教導(dǎo)眾生?這個對一個修行者來講,是一種委屈。當然他不會跟你計較。

  我跟各位講文志法師,我沒講你也沒聽過這個人,然后他燒出四千多顆舍利子來。我相信很多人說,“你告訴我在哪里,我也想去看一下。”四千多顆舍利,我要能燒出四顆就不得了了,對不對?他有四千多顆怎么不去景仰呢?可是,他假如生前二十年,能夠跟我們弘法的話,那不是不得了嗎?他為什么要屈就在那個角落里頭呢,對不對?都是身后才名揚世界那有用嗎?跟那些藝術(shù)家一樣,死后畫才會出名,還沒死畫都不出名,為什么呢?這個時代就是這個可悲。

  所以古代這些東西他是有原因的,為什么座人家要做那么高?要把佛托高嘛,F(xiàn)在我們是要把佛躲在那個地方,修行人就算有成就,你也沒辦法。所以我們大家都在找善知識,你找的一定是假善知識,為什么?因為他不能突顯出來,突顯出來的,是假的,沽名釣譽。真的有修行就要守在那里,等到燒出來,!他舍利子那么多,早知道也早點來!早知道就太晚了,來不及了。這個就是,你看這個座你就知道,現(xiàn)在大陸做了很多大佛,都不如法,都是身那么長,然后下面只有一朵蓮花而已。這個就是關(guān)鍵。

  我們現(xiàn)在沒有辦法去體會,剛好有經(jīng)文在這里,我是籍著經(jīng)文,講給你聽做參考,他不是“高廣妙好”而已,“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你就知道這個座是什么樣的座了,所以它叫普融法界師子座,應(yīng)該全名叫普融無盡法界師子座。這個書讀太多,有時候都會忘光,所以我在講的時候,詞句不太準,萬一你有看到,你自己自動調(diào)整,我們這是全自動的。從這里你就看到,佛覺悟的殊勝成就是多么不可思議。

  那么,在這個世間,人家對我們的誤會、不了解,對修行者來講,他不介意,你要留意到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人家對這個修行人的贊美如何,他也不介意。你要留意到,修行人對這些是不介意的,這些都是世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所以他不介意。可是問題是眾生的福報,關(guān)鍵是在這里。你真想修行的話,那你就要好好的親近善知識。

  你要從真實相上看,你不要到時候好像押寶一樣,“。∥已簩α,我?guī)煾笩錾崂耍?rdquo;然后,“我沒辦法,我押錯寶了,輸了,我?guī)煾笡]有舍利。”是從舍利看成就,還是從教法看成就,那你自己要能夠拿捏得好。不要到時候,像吃角子老虎一樣,全贏、全輸,這個不對。這個不是輸贏的關(guān)系,你自己好好的去修。這個地方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所以你要如何好好修。

  我跟各位講,善知識,中國這一句是用得很好,他不講人。你記得,善知識,你跟這個人,人只是一個形象代表,你要從他身上學(xué)到善知識,聽懂嗎?人,這個人是假相,從這個人的身上學(xué)到善知識,那么尊稱這個人為善知識,這樣才有意義。你不要看這個人,你看這個人怎么樣?“啊,他今天又去補牙齒了。”你要看到他的法,你得到這些法的善知識,你才尊稱他為善知識。他不是知識,他是人怎么會是知識啊,對不對?所以你要留意看清楚,用善知識來形容一個人,是指你從這個人身上獲得了善知識,是不是這樣?要不然他是人他不是知識啊。因為這個人有知識,他傳遞給我,我有用,所以叫善知識嘛。那也因為這樣,我來尊稱他為善知識嘛,是不是這樣?

  所以你要看到善知識,你不要看到種種是非。我不是說我啊,你跟任何人都一樣啊。是以這樣的一個原則,你才能夠獲得善知識。不是把他占為己有,或者是因為你跟他在一起,所以你感到光榮,那個都是占有欲。師父多跟你講兩句話,你就心開怒放,師父跟別人多講兩句話,“都偏心,都跟他講,都不跟我講!”那你是學(xué)佛嗎?你在修行嗎?這個不叫修行、不叫學(xué)佛,這個叫吃醋,醋桶發(fā)酵,這都不對的。你到底是看到什么,學(xué)到什么?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跟我們講過很多了,依止善知識要怎么樣。你是要求善知識,不要弄錯啦!搞清楚這些狀況。

  好,你假如能夠這樣的話,那你就容易修學(xué)成就,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那么你因為從他人身上,獲得這些善知識而感恩,那也是籍相感恩,真正感恩的,是把那個法學(xué)好、修好,那是真感恩,那個DNA傳承是指這個地方。那么你籍著相感恩,供養(yǎng)、護持等等,你都不要在意,那是籍相修行,歷事練心。所以我們一再跟各位講,隨緣、隨分、隨力、隨喜。你不喜,那個緣不成就,因為你隨喜,所以緣才成就。

  緣成就看實力啊,你有多少供養(yǎng)多少,沒有,無所謂。那個喜心要有,疼惜、尊重、感恩的心,這是最重要的。你不要看人家供養(yǎng),你心里毛毛的,“好吧,以后啦,以后我賺錢再還給你。”不要,不要有那種心境。人家供養(yǎng),你很高興就好。有能力,那我們盡力,沒能力,不要緊。

  這一點,我們跟各位講清楚,最主要是你要突顯對佛法、對生命啟發(fā)的這一份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把這份知識叫善知識。知道嗎?關(guān)鍵是在這里。那你要看得到學(xué)得到,那你要把這個知識放在所有知識的最前端,那個叫善知識。所以佛經(jīng)一定在群書之首,《華嚴經(jīng)》又在群經(jīng)之首,它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

  所以古代人因為東西比較少,他們很莊重、很恭敬,經(jīng)本上面不壓其它的書。我們現(xiàn)在什么雜志、報紙……“我剛才誦的經(jīng)哪里去了?”然后翻箱倒柜,從垃圾堆里頭找出來,你東西太多了。這樣的恭敬心你就會消失。你要懂得那個恭敬、尊重,透過人,我獲得,我既然獲得,我要把它推為第一,有沒有?一切事,這個為第一。

  所以每天早上起來,你先做功課,做完再去料理其它的事。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刷牙、洗臉,這些盥洗完畢以后,就是早課先做完。早課做完,再去上班,賺錢,那沒有關(guān)系;貋砹,弄完了,要睡覺前,再做晚課。這每天,你最重要的時段,就做最重要的事,那就把善知識這件事當做第一要務(wù)。你其它的事,得失利弊,是非毀譽,通通可以放下,這件事情提起來。告訴你,臨命終時,瑞相連連,你會好死的,而且會很殊勝。

  你記得,把這件事當?shù)谝患拢?a href="/remen/renshe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人生第一件事,你要在每天中實踐出來,早上起床,先做早課。做完早課,開始忙一天的事,不要緊,那個應(yīng)該忙的。忙完了以后,晚上,晚課。晚課做完了,睡覺。其它世間的這些林林總總,是非毀譽、成敗得失,通通放下,通通不要在意,你會成為人中師子,一定會有,你記得把它當?shù)谝患戮秃昧恕D阋墙裉焯哿,明天再做,明天我再跟菩薩請假,后天有空我就做兩次,補還你。你用這種心態(tài)就不行,不行!你去注意看看這個意義。

  這是講到這個師子座高廣妙好的情況,我們要留意,這不是講地理風(fēng)水,說一定要幾倍幾倍,你盡量把他突顯出來就對了,大約來看是兩倍。就你假如是坐像,坐像是十五公分的話,你的座應(yīng)該三十公分;你假如是立像也一樣,也一樣,你慢慢去體會。你透過你的美感去調(diào)整那個部分,可以,那個比例不一定,但是美感,也就是要讓它突顯出來。

  那個竹南華嚴寺,有沒有感覺到?怎么看那個佛像怎么矮一截,對不對,坐在那里好像塌到窩里頭去了。我看看不對,剛好我們天宮要放的那三尊,我一看,不是這個樣子,原來座做得太小,他就只有仰臉覆臉而已。我要求他要把它架高起來,架高起來剛好高度加一倍,差別就在這里,因為你沒留意。他在做的時候,看我們是,你做功課的時候,擺在桌上的那個佛像做,因為那個時候的比例就已經(jīng)夠大了,可是你現(xiàn)在坐到大殿就不一樣,就顯得不夠。所以這個是我們要留意。

  好,這個是相關(guān)的部分,提供給各位作參考。因為這些都跟曼陀羅有關(guān),布局啊,曼荼羅是個有形的東西,它局勢一布,局一布,勢就高低就出來了。有局有勢,這個,我們在密法修法上就比較在意這些,那透過這個部分,剛好把這個知識等等,跟各位做個介紹。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