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最早著錄于隋代法經的《眾經目錄》,列在“失譯經”類下,也就是不知譯者為何人。直到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首次記載本經譯主為后漢.安世高,并指出此說法系根據《寶唱錄》.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詳情]

略述《佛說八大人覺經》

\

  略述《佛說八大人覺經》

  ◎鄒相

  “佛法深似海”,足以體現(xiàn)出佛法的博大與深奧。近來,末學研讀佛經時,讀到后漢沙門安世高所譯的《佛說八大人覺經》,為其簡潔而意味深遠的內容所折服。經文中提到:“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于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由此可以見出該經文的殊勝之處,念念不忘而功德無量。

  佛教里提到,世人總是活在貪欲與執(zhí)取當中,稀里糊涂地過日子。因為愚癡、貪求、迷惑而不能覺悟的人稱之為凡夫;而佛稱為覺者,就因為佛能夠徹底地覺悟、了知宇宙萬有的真理,證得人生的究竟,尋得真如本性。佛在成道之際,便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的道理,立志“上弘下化”、普度眾生,把已經證得自在解脫方法,教化、傳授給廣大眾生,使眾生也能得到自在解脫。這就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覺覺人”的使命之所在。當然,“覺人”需要方法,需要法門,而《佛說八大人覺經》就是八種法門,就是指導眾生學佛修行、用功辦道的八種方法。下面,末學與各位同修一起感受與參悟這八種殊勝的法門。

  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即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均是變化無常的,沒有永恒,就連眾生的住所,也不過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假合的產物,也是危險而脆弱的。生生死死、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都是平常的、自然的,而我們的心是罪惡之源,我們的色身更是聚集一切罪惡的地方。只有時時觀照自心,洞悉“諸法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才能漸漸擺脫六道輪回的桎梏,而達到了生脫死的境界。這一法門是在告誡三寶弟子,不要為“六根六塵”所擾,不要為七情六欲所動,要時時牢記“般若性空”的佛理,照顧心念,調伏自己的心靈。

  二、“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生活在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的我們,在面對“色、聲、香、味、觸”這五欲時,常常不能自控,而滋生無限煩惱,更為財、色、名、食、睡所困,陷入痛苦的境地而不能自拔。“多欲為苦”,人生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也皆因貪欲而生。只有“少欲無為”,善于控制住自己的貪欲,“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才能身心自在。比如我們在單位里工作,不能貪得無厭,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還有與人方便,利益他人。這一法門是在告誡三寶弟子,不要為欲望所纏繞,要跳出貪欲的囹圄,求得身心的自在。

  三、“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yè)。”佛教里講到,心是一切罪惡的種子,特別是人的貪心,“欲壑難填”,永遠也不能知足。因為貪欲,我們肆意妄取,而造下諸多惡業(yè)。但是那些佛菩薩們,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卻不一樣。他們將“知足常樂”作為座右銘,安于貧困而堅守道業(yè),最終尋得自性般若。這一法門是在告誡三寶弟子,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莫與別人攀比吃喝玩樂,而是要一心學佛修行,“安貧守道”,把光大佛法、振興佛教、利益眾生作為自己所追求和奮斗的事業(yè)。

  四、“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常言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學佛修行同樣是這個道理。一旦松懈、懶惰,就會墮落、沉淪。唯有日日精進、時刻精勤,才能破除諸煩惱,摧毀、降伏“四魔”(指惱害眾生而奪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種魔類,即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掙脫“陰界獄”的牢籠。這個“陰界獄”的“陰”,就是指“五陰”,又稱五蘊,即“色受想行識”;“界”即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它們就像是牢獄一樣,成為阻礙我們修行的巨大障礙。試想,若一個佛弟子,在修行之路上不思進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會煩惱叢生,無法破除魔障,苦不堪言。這個法門是在告誡諸佛子,只有勇猛精進、不斷努力,才能對治懈怠,破除種種煩惱,降伏一切魔障,出三界,了生死。

  五、“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佛祖說,眾生因愚昧無知、不辨是非、妄自清高而陷入六道輪回之中,生死流轉,難逃痛苦的厄運。而佛菩薩呢,則博學多聞,不論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罷,均能認真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成為博聞強識的大智者,然后再教化眾生,“拔苦予樂”。這就是凡夫與佛菩薩的區(qū)別。這個法門是在告誡佛弟子,不能貪戀紅塵世事,不能冥頑不靈,而應時時充實自己,圓成佛法,普度眾生。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唯有身懷智慧,才能幫助眾生脫離苦痛之境,得到身心的自在。

  六、“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信佛之人首先需深信因果、不昧因果,“如是因如是果”、“種甚因結甚果”,堅信“因果不可思議”之說。我們若因貧苦的環(huán)境而積蓄怨恨的念頭,由怨恨而生嗔恚之心,必然會結下惡緣。所以,我們要效仿佛菩薩,善于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一切眾生,而不分怨親,一律平等的恩施,才能種下善因,結下善果。比如我們看到街上的乞丐,不能鄙夷他、喝斥他,而應施以財或物,救度于他,讓其得到布施的快樂。而我們在布施的過程中,不僅做到了利益眾生,同樣也能感受到布施后的法喜。這個法門是在告誡諸佛子,要深信因果,踐行“布施平等覺”,無分別心,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才能廣結善緣,收獲善果。

  七、“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佛經上說,色、聲、香、味、觸這五欲,害人不淺,它也是影響我們學佛修行的障礙。即便是我等俗世之人,也不能為“五欲”所俘,受其毒害。我們應該皈依三寶,一心向佛,恪守佛教戒律,過著清凈淡泊的生活,慈悲一切眾生,才能遠離五欲,自在灑脫。古德曰:“最勝兒,出家好,‘出家’兩字人知少。”這即是說,出家是大丈夫之所為,也是安身立命、清凈自心的殊勝路途。這個法門是在告誡諸佛子,出家學佛是莊嚴神圣的事業(yè),我們應該以此為殊榮,堅守這一清凈梵行,才能為眾生做出更多、更好的善事與善行。

  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眾所周知,要想干好一件事情,都要有決心、有信心,這就是要發(fā)心,發(fā)心做好那件事情。當看眾生受盡苦難與痛楚時,地藏王菩薩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他發(fā)的心,這就是他的悲心愿力。而我們這些佛弟子,同樣要發(fā)心,要發(fā)大乘心,不僅要“自利”,還要“利他”;不僅要“度己”,還要“度人”。這個法門是在告誡佛弟子們,只有發(fā)大心、發(fā)大愿,才能在學佛修行之路上走得更遠;只有發(fā)大心、發(fā)大愿,才能將“拔苦予樂,利益眾生”的佛教事業(yè)做得更好。

  綜上來看,《佛說八大人覺經》為三寶弟子傳授了學佛修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八個法門,可謂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值得我們悉心品讀、用心參悟。“一念迷即悟,一念凡轉圣”,若我們能依法奉行,深入經藏,必能“轉識成智”,證得般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