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西林居士感應(yīng)記(文白對照)
原文
觀音大士,恩周法界,隨類現(xiàn)身,尋聲救苦,多有深蒙加被,而不自知者。今夏五月,以所印之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yīng)頌,寄蘇州西林居士陸壽慈。彼閱至第二卷救苦門,不禁有感于中。方知幼時難地獲生者,皆大士慈力加被也。遂略敘其事,函致于光云,予家太倉,少孤,賴祖母寡母教養(yǎng)。母持觀音齋,常誦觀音經(jīng),大悲咒。咸豐十年,予年十四,值粵匪屢陷各城,從母胡太君,挈(qiè)吾家三口居鄉(xiāng)間伊宅,未幾城陷。予攜篋(qiè)有大悲懺,從母之妣張?zhí)?命予鈔其咒文,由是記誦不忘,日念若干遍。及從母他徙,即依三圖毛姓親戚住。至秋,賊大出,肆掠焚殺。一日午餐,適賊至。祖母年高不能逃,予隨母逃向后園竹叢中,賊持矛后追,予母子急跳于河,適有樹根,且捉以待,見賊向竹中亂戳一陣而去。聞背后人聲,回顧見數(shù)賊立河干,搖旗呼哨,若絕不見吾母子者,少選賊去,乃出。及今思之,猶不勝惴惴焉。次年十月,將絕糧,貸錢千四百,雇船往璜涇訪族祖竹樓翁。未至而日已暮,船夫推予上岸,并擲所攜物于岸而去。日暮途窮,無可為計,不禁痛哭。村媼袁太君憐之,令宿其家。次日命其子伴予謁竹樓翁。翁固貧士,急公好義,有聲庠序,聊借行醫(yī),以期糊口。一見甚歡慰,許為設(shè)法,令多待幾日,遂居袁氏月余。及翁資籌妥,送登海船,因到上海,承親戚引至南門外翠微僧舍,時李相國統(tǒng)兵駐此,得由傭書以進。太平后遷居蘇州,勉成家業(yè),得免為溝中胔(zì),幸哉。感念從母,袁媼,及族祖之恩德,不啻生死肉骨,終身不敢忘,猶不知經(jīng)咒之感應(yīng)也。今讀大士感應(yīng)頌諸事跡,始知脫離鋒鏑(dí),每遇急難,輒逢善人,皆由吾母持齋誦經(jīng),感菩薩大慈悲神力覆護之所致也。普門品云,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信然。爰追述之,冀一切善信至誠念菩薩名,及觀世音經(jīng),大悲神咒,自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以及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生入圣賢之域,死登極樂之邦云。愿法師愍我愚誠,作感應(yīng)記,附入文鈔,普令同人,咸生正信,共沐慈恩。夫西林居士,宿植德本,現(xiàn)行淳淑,多年以來,長齋奉佛,修持凈業(yè)。年已八十,精神強健,遇有公益,雖數(shù)里遠,皆悉步行,人力車等,概不肯乘。目力甚好,能寫小字。光四月至蘇,數(shù)來談敘,其謙卑自牧,為現(xiàn)今所無。彼自幼屢蒙大士冥垂加被,故有今日,然猶未徹知其所以然。則世之受慈護之恩而不知者,蓋多多也。譬如杲日,普照萬國,盲人雖荷日光生成,以未曾親見光相,遂謂為無,則其負照臨之恩也大矣。愍世愚迷,錄以為記。(民國十五年孟秋)——《印光法師文鈔》之《陸西林居士感應(yīng)記》 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譯文
觀音大士,對于眾生的恩德圓滿周遍法界,隨著眾生的類別為之現(xiàn)身,尋著苦難的音聲為之救度,有很多人深深蒙受菩薩加被、護持,而自己卻不知道的事跡。今年五月份,將所編印的《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yīng)頌》,寄給蘇州的陸壽慈居士。他閱讀到第二卷的《救苦門》時,不禁心中有所感觸。才知道小時候在危難之時得以生還,都是觀音大士慈力加被的結(jié)果。
于是他大略敘述這件事情,寫信給印光說:我的家在江蘇太倉市,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幸好有祖母寡母的教導養(yǎng)育,才得以長大。母親持觀音齋,常常念誦《觀音經(jīng)》、《大悲咒》。咸豐十年(1860年),我十四歲,正值太平天國的軍隊攻陷各個城市。姨母胡太君,帶著我家三口人居住在她鄉(xiāng)下的房子里,不久城被攻陷。我攜帶的小箱中有《大悲懺》,姨母的母親張?zhí)?令我鈔寫其中的咒文,因此我能記憶念誦不忘,每天念好些遍。等到姨母遷徙到其他地方,我們?nèi)谌司鸵揽咳龍D村姓毛的親戚家居住。到了秋天,賊軍大批出城,肆意地掠奪焚殺。一天在吃午飯時,正遇到軍隊進村掠殺。祖母年紀大了,不能逃走。我隨著母親逃到后園子的竹叢中,賊軍拿著長矛在后面追趕,我們母子二人急忙跳到河中,正好河邊有樹根,母子倆就暫時在河里抓住樹根靜靜等待,只見賊軍向竹林中亂戳了一陣,就離去了。聽到背后有人喊聲,回頭看見有很多賊軍站在河對岸,搖旗高呼大叫,好像根本看不見我們母子二人似的。不久賊軍離去,于是我們才從河中上來。
至今想起來,心中還是非常的不安。第二年十月,家里就要斷糧了,借了一千四百元錢的債,雇了一條船,我獨自前往璜涇鎮(zhèn),求助于族祖父竹樓翁。還沒有到璜涇鎮(zhèn),而天色已晚,船夫把我推上岸,并把我所攜帶的東西扔到岸上,徑自離去。天黑不認識道路,沒有辦法,我禁不住痛哭。附近村中的有一位袁婆婆可憐我,讓我住在她家。第二天,命他的兒子陪我去拜見竹樓翁。竹樓翁是個窮書生,熱心公益,崇尚道義,在當?shù)亟逃绶浅S新曂?靠行醫(yī)養(yǎng)家糊口。他一見我很是欣慰,答應(yīng)想辦法,讓我暫時在袁婆婆家多待幾天,于是我在袁婆婆家住了一個多月。等到竹樓翁為我籌集到錢款后,送我登上輪船,于是我來到了上海。
承蒙親戚的引薦,到了南門外的翠微僧舍。當時李鴻章統(tǒng)兵駐扎在這里,我以抄寫筆札的工作而被留用。太平后,遷居到蘇州,勉強成家立業(yè),沒有成為水溝中的死尸,實在是很慶幸啊!我感激懷念姨母、袁婆婆,以及族祖父竹樓翁的恩德,不異于再生父母的恩德,我終身不敢忘懷。但還不知道是誦經(jīng)誦咒的感應(yīng),F(xiàn)今讀到《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yīng)頌》中的許多感應(yīng)事跡,才知道能夠脫離賊軍的追殺;每每遇到急難,就有善人相助;在上海能夠找到工作,這都是由于我母親持齋誦經(jīng),感得觀音菩薩大慈悲神力覆護所導致的啊!
《普門品》中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蓖ㄟ^我早年遭逢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現(xiàn)在把我的經(jīng)歷追憶記述下來,希望所有的善男信女,都能至誠念菩薩名號,以及念《觀世音經(jīng)》、《大悲神咒》,自然可以逢兇化吉,遇難成祥。都能夠業(yè)力消除、智慧明朗,罪障盡除、福報增長;钪臅r候有圣賢人的修養(yǎng);臨終時往生極樂世界。祈愿法師憐愍我的愚誠,把我寫的這一篇《感應(yīng)記》,附入到《文鈔》中,普遍使得大眾,都能夠?qū)τ?a href="/remen/fo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共同沐浴菩薩的慈慈恩德。
陸西林居士,過去世中種植了善根德本,現(xiàn)世的行持仁厚善良。多年以來,他長齋奉佛,修持凈業(yè)。已有八十歲高齡,然而精神強健,遇到有公益的活動,雖然是數(shù)里遠的路程,他都是步行前去參加。人力車等等,一概不肯乘坐。他的視力很好,能寫小字。印光四月到蘇州,他幾次前來敘談。他謙虛謹慎的自我修養(yǎng),是當今世上所沒有的。他自幼多次承蒙觀音大士的冥冥中垂慈加被,所以才有今天,然而還沒有徹底知道菩薩感應(yīng)的所以然。而世間受到菩薩慈護的恩德,而自己不知道的人,實在有很多啊!譬如光明的太陽,普遍照耀天下,盲人雖然沐浴著陽光成長,因為沒有親眼見過陽光,于是就認為沒有太陽,這種辜負太陽照臨的恩德,實在非常的大啊!我憐憫世間愚迷的人,因此記錄下來,以啟發(fā)大眾對于觀音菩薩的歸投和信仰。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印光大師: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印光大師: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印光大師: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印光大師: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孩子?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印光大師: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印光大師: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印光大師: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印光大師: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印光大師: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印光大師: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印光大師: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印光大師: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印光大師: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回向法界眾生
- 印光大師: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印光大師: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印光大師: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烏龍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來的?
- [禪宗五家]萬松行秀是怎樣使曹洞宗宗風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
- [宗門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禪師的慈悲
- [佛與人生]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佛學常識]法相宗緣何而來
- [其他漢傳法師]眾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備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普洱茶名的來歷
- [禪宗典藏]《指月錄》是怎樣一部禪門經(jīng)典?
- [佛經(jīng)故事]世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
- [哲理故事]常釋懷,做人何必太較真
- [佛與人生]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六相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