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舍利的流傳

\

  在釋迦牟尼佛生活的時代,古印度有四種葬法。分別是火葬(梵言“荼毗”)、水葬、土葬、林葬(棄之森林)。而佛陀把火葬列為諸種葬法之首,其俗一直延續(xù)至今。如《毗奈耶雜事》卷十八中說:“佛言:苾芻(比丘)身死,應(yīng)為供養(yǎng)。不知云何供養(yǎng),佛言:應(yīng)可焚燒”。當(dāng)佛陀在拘尸那伽城涅槃后,隨即舉行了火葬。荼毗后,阿難等弟子從灰燼中得佛舍利“八斛四斗”。根據(jù)現(xiàn)在能夠瞻仰到的佛舍利以及佛教經(jīng)典中的一些記載,我們可以了知這些佛舍利大致又分為二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四顆牙(現(xiàn)人間僅存兩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部分頭骨及幾根頭發(fā)等;另外一種便是《釋氏要覽》中所記述的如五色珠般光瑩堅固的珠狀舍利子。只不過后一種存世較多,而分布亦廣。

  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不但在今世至尊至重,在佛陀時代也是極為寶貴的。當(dāng)時共有八個國家為了爭奪佛舍利,曾陳兵城下,并且揚言:

  吾等和議,遠(yuǎn)來拜首,遜言求分,如不見與,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在此,不惜身命,又而弗獲,當(dāng)以力取。在此緊急時刻,一位名叫香姓的婆羅門從中調(diào)解,曉眾人曰:

  諸賢,長夜受佛教誡,口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常念欲安,寧可諍佛舍利共相殘害,如來遺形,欲以廣益,舍利現(xiàn)在,但當(dāng)分取,眾咸稱善。建議均分舍利以避免引起戰(zhàn)爭,此議被八國國王所接受。于是佛舍利被分為八份,每國一份,各自請回起塔供養(yǎng),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八王分舍利”事件。佛舍利的流傳也就由此展開了。

  在釋迦牟尼佛滅度百年后,有阿育王出世,成為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統(tǒng)一了全印度,成為保護(hù)佛教最有力的統(tǒng)治者之一。從此,佛舍利也就有了向外的流傳。據(jù)《佛祖統(tǒng)紀(jì)》卷三十三所載:

  佛滅度后百年,阿育王取佛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寶末,造八萬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放光,八萬四千道,令羽飛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贍部界,在震旦國,一十九所。這一十九座塔的分布情況,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中有明確記載:1、西晉會稽鄖縣塔 2、東晉金陵長干塔3、石趙青州東城塔 4、姚秦河?xùn)|蒲阪塔5、周岐州岐山南塔 6、周瓜州城東古塔7、周沙州城內(nèi)大乘寺塔 8、周洛州故都西塔9、周涼州姑臧故塔 10、周甘州刪丹縣故塔11、周晉州霍山南塔 12、齊代州城東古塔13、隋益州福感寺塔 14、隋益州晉源縣塔15、隋鄭州超化寺塔 16、隋懷州妙樂寺塔17、隋并州凈明寺塔 18、隋并州榆社縣塔19、隋魏州臨黃縣塔

  在這十九座佛塔中,未經(jīng)瘞藏而能流傳至今者,只有西晉會稽鄖縣塔。即今浙江省鄞縣鄖山阿育王塔。據(jù)《鄞縣志》記載,寺內(nèi)供奉的佛舍利塔,是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今山西太原)僧劉薩訶(法名慧達(dá))發(fā)現(xiàn)的。印光法師在《阿育王佛舍利塔記實》一文中,對塔的形狀及佛舍利的靈異,均作了生動的描述:

  塔高一尺四寸,周圍亦尺余,塔中內(nèi)空,中懸一實心鐘,鐘底正中有一針,舍利附于針端,四面有窗,華格攔遮,手不能入,即于華格孔中睹之,其舍利之形色,大小、多少、定動,均無一定,不獨人各異見,即一人亦多轉(zhuǎn)變不—。該寺建筑規(guī)模宏大,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之莊嚴(yán),在國內(nèi)首屈一指。因為此塔是傳來我國十九座佛塔中唯一幸存者,所以更加彌足珍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