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問答(各地合輯)

濟群法師在南澳竹林精舍秋令營

  2000年春,濟群法師應南澳竹林精舍的邀請,主持了為期一周的“佛學秋令營”。在秋令營期間,法師為澳州的信徒們開講了《學佛與做人》、《生命的回歸》等講座,并為聽眾解答了學佛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本文根據(jù)現(xiàn)場錄音整理。

  問:法師,“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中的業(yè)是什么意思?

  答:當我們的善行或惡行發(fā)生之后,會構成一種能量儲藏在生命里,這種力量就是業(yè)。業(yè)是推動生命延續(xù)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動衛(wèi)星上天的作用一樣。

  人的一生在這個世界奮斗的幾十年,許多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業(yè)、地位、財富等,應有盡有,令人羨慕?墒钱斔x開這個事業(yè)的時候什么也帶不走。正像一個人來到世界光著身體來的時候一樣,走的時候兩只手也是空空的。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所能帶走只是我們這一生造下善惡業(yè),以及生活中養(yǎng)成的各種好壞習慣。

  問:善和惡應如何區(qū)別?比如說,當病人得了不治之癥,病情惡化到只能依靠儀器來維持時,我作為醫(yī)生該怎么做?我既不想結束他的生命,因為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意味著殺生的惡業(yè);可如果繼續(xù)提供藥物來勉強維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為嗎?

  答:善和惡并不完全是絕對的。經典中說到的十善和十惡是佛法中判定善惡的標準,但這標準也不能適用于所有的情況。在菩薩戒里,特殊的情況下的殺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壞人為非作歹,菩薩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墮地獄的惡報,也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于這樣慈悲心去殺他,不但沒有罪過,反而功德無量;如果袖手旁觀,則是犯了菩薩戒,因為他沒有將利益眾生放在首位。同樣,如果你是出于對病人的慈悲而去幫助他結束生命的話,不應等同于一般的殺生。

  換一個角度說,作為醫(yī)生,你有義務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比如罪犯因為觸犯法律而被槍斃,那是他罪有應得,執(zhí)行槍決的人也不等于說就是干了壞事,因為他只是在執(zhí)行使命而已。

  問:就剛才的問題來說,如果我是那個醫(yī)生,我應該怎樣做?結束他的生命還是繼續(xù)他的生命?

  答:你指的是安樂死的問題嗎?如果從聲聞的戒律上來說,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不能殺生。作為業(yè)報身,疾病產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調之外,還是對于業(yè)債的償還。作為佛弟子,要守持不殺生戒,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斷眾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薩,有菩薩的發(fā)心,情況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這么痛苦,寧愿自己殺了他,替他承受報應,也不讓他繼續(xù)遭受痛苦。如果是本著這樣的愿望去解決問題,那又另當別論。但我們作為一個公民,還需要遵循法律的規(guī)范,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行事,還需參照法律的有關條文。

  問:我也想請教關于安樂死的問題,如果疾病是由于業(yè)障現(xiàn)前的話,病人在醫(yī)生的幫助下實行了安樂死,可他的業(yè)還沒有還清,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答: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造業(yè)感果有如欠債還錢,如果你一期的果報沒有償還完,你就人為的結束他的生命,我想這個債還會延續(xù)到來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償還。

  問:關于捐助器官的問題。我們的神識要在身體冷卻之后才會離開我們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還有體溫的時候進行,那樣的話,對捐贈者本身是否會造成很大的痛楚?會妨礙到他的往生嗎?

  答:我們的生命體由壽、暖、識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壽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長或短的幾十年,到時間就要結束;暖是我們色身的溫度;識是指精神系統(tǒng)。當身體敗壞,壽終正寢后,識會離開我們的色身,體溫也會隨著識的離去而消失。一般來說,死亡之后身體很快會變涼的,就說明識已經走了,那時的色身不過是我們廢棄的一間屋子而已。可假如識還沒有完全離開的時候,對亡者所采取的解剖行為會構成傷害。

  對死亡的人來說,臨終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時生起了嗔恨心,就會墮落到惡道之中;如果是帶著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處,所以,臨終一念對未來生命的走向有著關鍵的作用。佛教為什么提倡臨終助念?就是要為將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圍,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應,使他帶著歡喜、祥和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

  問:被殺的人以后可能也會變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將來的變化,又怎樣判斷自己殺他就是正確的行為?

  答: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此時不殺他的話,他當下就會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會不會變成好人則是另外一回事。作為菩薩,在這樣的危急關頭要挺身而出,寧可自己承擔殺生的業(yè)報也要制止他造下罪業(yè),使他未來的生命免遭無窮無盡的地獄苦痛。

  問:很多留學生面臨考試的時候,總要來寺院拜一拜,求菩薩保佑他們考得好一點,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這樣做是和菩薩做生意的話,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來燒香了。

  答:祈求佛菩薩幫忙固然是可以的,但關鍵還是要自己用功讀書。到考試的時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著佛菩薩幫忙的話,恐怕是不行。但是我們通過靜坐、誦經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內心平靜,如果靜下心來再去讀書,效果一定會更好。如果通過拜佛開了智慧,對讀書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是說,完全放棄自己的努力,而將所有的希望寄托佛菩薩身上,那樣就流于迷信了。

  問:天人的智慧應該比人高,而且他們都有神通。能夠做到天人,他們的阿賴耶識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報,可為什么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聞不到佛法呢?還是佛菩薩不想度他們?他們的智慧比我們高,應該是相當容易得度,為什么他們反而難度呢?

  答:天又分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樂里,根本想不到去接觸佛法,他們覺得享樂才是最要緊的。經典中有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個叫耆婆在家弟子,是個名醫(yī),僧團里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醫(yī)術非常高明,藥到病除。耆婆因為這樣的功德,死后就升天了。一天,僧團里又有一個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讓耆婆再來人間幫忙治病。目見連尊者找到耆婆時,他正率領眾天女去參加舞會,遇見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車都沒停就揚長而去。目犍蓮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師傅,覺得耆婆很無禮:我到天上來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將車定住質問耆婆,結果耆婆回答說:師傅呵,享樂要緊,我念在師徒一場的份上還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連看你的功夫都沒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報雖大,但往往沉溺于享樂,早已將修道置之度外。

  那么,而色界天的情況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樂里中,沉浸在禪定帶來的喜悅里,也不能進一步修習解脫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業(yè)帶來了極大的福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樂,不像在我們的娑婆世界,到處都有天災人禍,有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所以,他們缺乏修行的動力,而智慧要通過修行和磨練才能引發(fā)出來。天人雖有善根、有福報,但對于欲樂和定樂的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蓋了,不再產生作用,并因耽于享樂而無暇開發(fā)智慧。相反,世間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脫,通過聞思修而修習解脫道,更容易得度。

  問:兜率內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么區(qū)別?

  答:兜率內院是個特殊的地方,是補處菩薩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還在說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發(fā)愿往生兜率內院,一則可以親近彌勒菩薩聽聞佛法,二則可以追隨彌勒菩薩直到人間成為一片凈土。

  問:升天需要什么條件?

  答:升到欲界天要通過布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則是要通過禪定,即四禪八定。

  問:請問隨緣不變的含意?

  答:隨緣不變是菩薩的修行,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什么地方都去,酒肆、賭場、青樓,可是他的心不會被染污。他去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用各種不同的身份和社會接觸,利用各種因緣去度眾生,這就是四攝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點則是隨緣隨變,一旦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心也就跟著發(fā)生變化。而菩薩通達世間因緣,五欲塵勞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種染污的因緣,心能不被染污,如如不動。

  問:為亡者所燒的紙錢及其他用品能夠起到什么作用?

  答:其實,這只是活著的人出于對死者的報答而采取的一種儀式,覺得應當讓死者將生前的用品都帶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這些用品?你給他帶汽車,那里沒有修公路還是開不了;你給他帶電視,那里沒有電視臺也同樣派不上用場。我們總覺得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有同樣的物質需要,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真正對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誦經、供養(yǎng)三寶、救濟社會,并將所修的共德回向給他,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利益。

  問:如果升到天上也會墮落的話,我們應當為自己選擇什么樣的去處?

  答:升天并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學佛是為了趣向解脫--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過智慧的開發(fā),通過對佛法的證悟而獲得究竟的解脫,我們整個的修行,就是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以持戒、修定來開發(fā)智慧。而菩薩道的修行則要在自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救度眾生。

  對于學佛的人來說,往生西方是比較穩(wěn)妥的捷徑。凡夫在六道中流轉,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們要深信彌陀凈土,深信彌陀愿力,一心念佛,因為往生極樂世界能夠使我們不再退轉,不再流轉生死。

  問:在修行中發(fā)愿如此重要,那怎樣發(fā)愿才如法?

  答:發(fā)愿是為我們樹立學佛的目標。每個人的發(fā)心不同,所以,發(fā)愿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天臨睡前,面向西方合掌發(fā)愿:“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如果我們是行菩薩道的,不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聽聞佛法、解脫生死,那每天就要這樣發(fā)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只有樹立了人生目標,我們的所作所為才會有針對性。比如我們要買房子,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會努力地賺錢、存錢;反之,如果缺乏目標,錢一到手就會隨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錢也無法積攢下來。對修行來說也是同樣,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我們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會有明確的歸宿,才會日益增長。

  問:《道次第論》怎么解釋?

  答:這是一部論的名稱,全稱是《菩提道次第論》,是十四世紀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師所造,包括《廣論》和《略論》兩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覺悟之道,這條道路應當怎么走呢?這就是次第所要講的,初學佛時應如何入手修行,然后,如何從人天乘至聲聞乘進而菩薩乘,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講述得非常清楚;論指的是論典。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討論成佛次第的論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礎、人天乘、聲聞乘、菩薩道。要領有出離心、菩提心、性空見。

  問:法師講到做人要中觀,假如一個人本身很樂觀,同時也能了解到別人的悲觀。而因為他樂觀,所以做事很積極,想要幫助悲觀的人,那不是更好嗎?

  答:我們剛才也說到,很多樂觀的人其實只是屬于盲目樂觀。如果按照佛法的標準來說,一個人只有見道以后才能真正樂觀,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的時候,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你的人生里還有太多的煩惱、太多的業(yè)力,你對自己生命的未來還沒有能力把握有什么資格樂觀呢?而中觀是屬于如實觀,即如實地、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對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問:一個人的樂觀或是悲觀和他的物質生活是否有關?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觀,是不是和我們的宿世有關?

  答:我剛才講過幾種情況,和物質都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樂觀和悲觀和我們的世界觀有關,和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有關,和我們的天性有關,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和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也和我們的思想深度有關,物質條件雖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悲觀發(fā)展到極致者往往會走上絕路,很多哲學家和藝術家都是聲名卓著后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找不到未來的歸宿,因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來支撐他們的人生,可見,所謂的悲觀或樂觀與物質生活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問:金剛經里說,誦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以三千大千世界財寶布施,請法師開示。

  答:財布施功德雖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們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決我們人生的煩惱。我們以財富去扶貧濟困,雖然能解決他們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錢再多也用得完,有時錢多了甚至還會使人墮落,會滋長受施者的依賴性。而佛法的布施則不同,它能夠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煩惱得到解脫,因此,法布施的功德更大。

  問:士兵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作為佛弟子,若遇到戰(zhàn)爭該怎么辦呢?

  答:如果從聲聞乘的戒律來說,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殺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理由,哪怕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如果從菩薩乘的角度來說,戰(zhàn)爭就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若一個和平的國家遭受侵略,作為菩薩來講,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惡業(yè),也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純粹是出于對眾生的悲心去參加戰(zhàn)爭,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明確的是,出發(fā)點應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謂非正義戰(zhàn)爭,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別國,作為佛弟子來說,寧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參加這樣的戰(zhàn)爭,否則,就會給未來的生命帶來無盡的后患。

  問:在家學佛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當然還是可以正常地談情說愛,結婚生子,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在五戒允許的范圍內。吃素的問題也不定一非要堅持,能吃素當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話,只要不殺生,吃三凈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說,學佛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是沒有任何妨礙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佛使我們的道德得到了凈化,使我們的人格得到了升華,這對于維護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著根本的保障。

  問:對于學佛的人來說,誦經念佛和行善哪個更重要?

  答:誦經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養(yǎng)我們的福德資糧,而誦經念佛則能培養(yǎng)我們良好的心態(tài),使我們的心更寧靜、更自在,這樣才能將自己更好地奉獻給社會,否則我們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雖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夠做好,能不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相應的利益卻是個問題,有時甚至是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問:天堂和地獄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獄可以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當我們內心被喜悅充滿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天堂;當我們內心被煩惱占據(jù)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地獄。天堂和地獄也可以在人間,有些人過得無牽無掛,灑脫自在,就如同身處天堂;也有的人貧病交加,精神崩潰,雖在人間,就如同身處地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充滿愛心、充滿慈悲心,那么人間就是天堂,就是凈土;反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充滿痛苦,充滿嗔恨心,那么人間就是地獄。我們學佛,要關心當下的天堂地獄。

  問:怎樣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確的規(guī)定嗎?一定要誦經嗎?

  答:皈依三寶后就是佛弟子,區(qū)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標準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著取得佛教徒的資格的手續(xù),當然要想成為一個佛教徒還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誦經則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問:學佛是對現(xiàn)實人生的逃避嗎?

  答:很多人覺得學佛是逃避現(xiàn)實,什么是現(xiàn)實呢?我們一般人所說的現(xiàn)實,只是代表著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結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賺錢,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這樣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積極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棄這些,于是人們便覺得出家是逃避現(xiàn)實。事實上并不是這么一回事:一、學佛并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數(shù)的一部分。而沒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樣,過著常人的生活。至于出家人雖然放棄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現(xiàn)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論人生的追求來說,出家人則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應該是為追求真理、為成就智慧而活著,為利益眾生而活著。又怎么能說出家人是消極避世的呢?

  問:自從學佛后,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對一切看得很平淡,這樣的修行對嗎?

  答: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盡到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家庭中,要當好父親,當好丈夫,還要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系。除了這些責任之外,我們要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看世界?平淡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著冷漠,對一切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態(tài)度就不對了。學佛的人要能夠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現(xiàn)實人生,了知世事無常,如幻如化,但同時又要深信因果,發(fā)菩提心,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問: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么差別?

  答: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種差別,當然是不一樣的。

  那么,學佛究竟的意義在哪里?我們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通過工作和勞動可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通過學習和娛樂可以改善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為什么要學佛呢?關于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

  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去看電視就是解決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決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我們的痛苦得到暫時的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后依舊還是煩惱,可能還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會說,物質條件的改善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的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的財富和權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煩惱,可見,改善外在的環(huán)境并不足以究竟解決人生煩惱。

  也有人會說,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們的痛苦?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煩惱是來自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來自我們往昔做造下的惡業(yè),所以,我們只有鏟除這一切產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內心的困惑。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里都會自在,學佛和不學佛的根本區(qū)別就在這里。

  問:請法師講一講自己親眼所見的六道輪回的事例。

  答:六道輪回是人們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們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論的教育,人死如燈滅,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輪回的理論卻告訴我們:生命會在死亡后繼續(xù)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續(xù)。

  常人的特點是什么?就是眼見為實:我能看見的,我能感覺的就是事實,反之,則不能作為事實來接受,F(xiàn)代人總是跟著感覺走,但很少會對自己的感覺做一番考察,我們的感覺是否可靠?我們的感覺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根據(jù)佛法來看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覺既粗糙又錯亂:首先是粗糙,我們的能感覺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感知,比如微觀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放大鏡的發(fā)明,我們永遠都無法相信微觀世界的存在;我們也看不到宏觀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望遠鏡的發(fā)明,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廣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以為千真萬確是真實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觀的真實。何必一定要我親眼見到才是真實有的呢?

  問:我是個佛教徒,在春節(jié)期間家人殺了很多眾生,但又不會善巧地勸說,請法師說一下殺生的禍害?

  答:作為佛教徒,在別人殺生時,首先要勸說,盡到自己的責任,但有時也不是一下子就會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殺,就不會犯殺戒,所以,不必痛苦內疚。至于勸說家人的方式,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而定,可以從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上來說;也可以從人類的良知來說;可以從動物被殺的痛苦來說;可以從肉食對健康的影響來說;也可以從因果報應上來說,總之,要以對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勸說。

  問:萬一不小心做錯了事怎么辦?

  答:不小心做錯事的罪過特別小,佛教中講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無意的,罪過就比較小。就象我們在平時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別人的諒解。如果我們再能對自己不小心犯下的過錯有懺悔之心,并以實際行動來彌補,那么,就不必再耿耿于懷。但如果我們還自以為是,堅持己見,就會加重自己的罪過。

  問:我自己總是進香,為什么還是生病?

  答:進香和生病矛盾么?生病既是由于我們的業(yè)障,也是由于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調。如果我們暴飲暴食、生活毫無規(guī)律,再去進香去問菩薩:為什么我還會生?菩薩又如何來回答你呢?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己保護自己,光燒香還不行。如果只會燒香,那是和菩薩做生意,供兩個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這么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們學佛只是想在菩薩那里得到什么,那是凡夫的貪心,而貪心和佛法是不相應的,佛陀教導我們要放棄自己的貪著,學佛就是向佛學習,用佛陀的言行為榜樣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問:佛菩薩普度眾生,他們是否度化眾生的行為中得到某種滿足呢?

  答:佛陀普度眾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內容,就是悲、智、愿、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對世界上的眾生有無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無窮無盡的世界中去度脫眾生。佛度眾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應,不是我想要度才來度的,因為是無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處祈求千處應”,就象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人世間卻會顯現(xiàn)出千萬的月亮,何處有清凈的水,何處就會顯現(xiàn)出月亮,原因是什么?月亮有心嗎?我們有清凈的心,有虔誠的心,佛菩薩就會和我們相應了,就會達到感應的效果,不可以用我們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薩,古人云“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況是佛菩薩呢?

  問:自己不殺生,而家人殺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自己不殺叫別人殺,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樣,罪過是一樣重的,而教唆了一個人,還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讓家人殺的,也不是為專門為你殺的,這樣的菜邊肉在實在想吃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的,不犯殺生戒。

  問:為什么要燒香、點燭、燒錫箔給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燒香是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為了表示對我們的祖宗的不忘本,對人世間的道德的維持來說有相當積極的意義,那供品他會不會回來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們知道根據(jù)佛教來說,我們想要給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內,因為四十九天之內,他未來的去向還沒有定好,就象畢業(yè)后還沒有找到工作,如果要走后門就要抓緊,如果一切都已經定好了,已經在六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變就比較難了,你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于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對亡者的作用已經非常小了,只是對我們自己,為了表示孝道,為了表示不忘本,為了社會的道德有積極的意義。

  問:世界初成的時候,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佛教以為人是從外星球來的,當時光音天的人到我們地球,是以一束光來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連忘返,看到樹上的果實,就摘幾個來吃,吃著吃著就再也回不去了,后來我們的世界就有人了。

  問:什么是佛法?有什么作用?

  答:佛法最簡單的定義是:佛法是究竟解脫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人生的煩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決,這時就需要佛法。

  問:為什么進大殿我的眼淚不住地流下來?

  答:我想這是潛意識中善根的流露,這不是有意識的,是感覺不到的,你有這樣的感覺而不是無動于衷,說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學佛。

  問:世間人將佛教作為迷信,以為佛菩薩就是佛像、菩薩像,不聽也不信,怎么辦?

  答: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會說這種話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么,你就可以進一步問他,既然不懂,何以認為佛教是迷信?這本身就是種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里面就有正見,對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對宇宙人生的正確認識上,相反,世間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對金錢、對地位、對感情、對鬼神的迷信中。

  問:佛教對善與惡的定義究竟是什么?

  答:佛法對善惡的標準是什么呢?首先,善的行為不僅對眼前有利,更能對未來生命有所利益。我們說布施是一種善行,通過這一行為,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吝嗇,使我們的人格得到凈化和升華,同時,它還能為我們招感未來的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還是以布施為例,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了利益。所以,我們衡量一種行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而不善的行為同樣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凡是不能對自己的現(xiàn)在及未來都有所利益的行為,凡是不能對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們判斷行為的善與不善,主要是根據(jù)它的果報來判斷。

  在我們的生命里有一個清凈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的佛性,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清凈寶藏之外還有無明。我們的生命由清凈和染污這兩種東西構成,這兩者都是無始的。佛性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所謂“無始無明”。無始也就是沒有開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轉過程中,貪、嗔、癡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常說“一念不覺”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覺悟過,是“念念不覺”。當貪心現(xiàn)起的時候,我們常常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貪了,我們的嗔恨、妒嫉、煩惱習氣也都是同樣。我們的生命時常都是處在這種不覺的狀態(tài)中,學佛就是要將這不覺的根源徹底鏟除。佛法講因緣,因為有這無始的無明,才會有貪、嗔、癡,才會造業(yè),才會流轉。當生命中沒有了這些染污后,就不會再有貪、嗔、癡的產生,因為因已經沒有了,就象沒有種子也就可能長出樹來一樣。

  佛法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善惡的標準也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我們了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是以此來指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使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

  問:自我的回歸是不是不重視他人的感受?

  答:自我的回歸就是使我們的認識回歸到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錯誤的情緒里面,并非不重視他人的感受。學佛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四攝法門里有一條是同事,就是要我們學會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當我們面對一個殺人犯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他罪大惡極,很討厭他,可你設身處地去為他想一想,感覺就會不同了。他之所以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和他從小的教育環(huán)境有關,和他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有關,也許并不是他自甘墮落,而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夠客觀地來看待任何現(xiàn)象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認識。

  問:什么是因緣?常常聽人說要隨緣,這說法是否正確?

  答:隨緣是不是有緣就隨呢?不是的。因緣包括著善緣和惡緣兩個方面,惡知識要引誘你去干壞事是緣,善知識要帶你學習佛法也是緣,我們要懂得分析和辨別,要隨善緣而不隨惡緣。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佛法講因緣,其中有疏的因緣,也有親的因緣,用哲學的概念來解釋,就是主要條件和次要條件,主要條件為因,次要條件為緣。比如樹的生長,種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陽光樹木生長的條件,是次要的緣。我們來這里學習佛法,這一念發(fā)心就是因,法師為你們講佛法,竹林精舍為你們創(chuàng)造聽聞佛法的機會,這就是緣,好的緣能夠使我們的善根不斷增長,使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在此同時,你們也是我的因緣,因為有你們來聽法我才會講,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互為因緣,是相互的。

  若閑、馮德寶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