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開示問答(各地合輯)

濟(jì)群法師在蘇州定慧寺

  西園寺下院定慧寺每周安排弘法共修活動,濟(jì)群法師曾多次應(yīng)邀前往舉行佛學(xué)講座。2000年秋,法師再一次來到定慧寺講堂,為廣大信眾就修學(xué)佛法的要領(lǐng)作了開示,并回答了居士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本文根據(jù)講座的現(xiàn)場錄音整理而成。

  問:請法師詳細(xì)解釋一下“貪、嗔、癡”三個字的含義?

  答:貪是一種染著的心理,所謂染著,就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產(chǎn)生的貪念。貪的表現(xiàn)形式有很多,吝嗇就是其中的一種,貪財?shù)娜瞬坏岵坏脤⒆约旱腻X財與別人分享,甚至舍不得給自己享用;驕慢也是其中的一種,自戀的人自己的任何長處都引以為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諂曲還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地位就會去阿諛奉承。

  嗔恨是對討厭的人或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的排斥心理。它也有很多表現(xiàn)形式,有因厭惡而產(chǎn)生的嗔恨;也有因嫉妒而產(chǎn)生的嗔恨;或是因得不到而產(chǎn)生的嗔恨。

  癡就是愚癡,因為不明事理,不知道佛法的因果,不了解無常、苦空,不了解解脫之道,這些都屬于愚癡的表現(xiàn)。

  貪、嗔、癡,在佛教里被稱為“三毒”,就是三種生命的毒素。

  問:《金剛經(jīng)》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明不可以以某種形式來求佛,而現(xiàn)在到處有人拜佛求圣,是否就是以色求如來?它和行邪道有什么區(qū)別?

  答:佛陀在這個世界的示現(xiàn)有很多種形式,從他的法身、報身、化身一直到我們現(xiàn)在所禮拜的佛像,但《金剛經(jīng)》的思想?yún)s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么,佛像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拜佛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拜佛,主要是起到見賢思齊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三寶、對佛法生起信心。因為凡夫都是比較著相的,如果沒有那樣一個相作為對象,就很難對佛法、對三寶產(chǎn)生恭敬的心。所以,禮佛的意義在于幫助我們修行,在于啟發(fā)我們的信心和恭敬心。

  但這并不意味著執(zhí)著佛像,崇拜佛像,禮敬佛像就能使我們獲得解脫。真正的解脫,是要依靠佛陀所證悟的法,只有佛陀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是我們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如果概括地來說,整個佛法的修行就包括在八正道之中: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精進(jìn)、正念、正命。真正的解脫,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成就。所謂行邪道,是指一個人執(zhí)著于佛陀的色身或佛像,而不是根據(jù)八正道去修行。

  佛像有存在的意義,但佛像并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身相也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什么呢?是法身。因為色身是會毀壞的,佛陀八十歲就入滅了,就是告訴我們,即使身為佛陀,他的色身也不能脫離成住壞空的規(guī)律。所以,佛像的建立只是引導(dǎo)信徒的一種方便,而不是讓你去崇拜這個偶像。但一般人很容易著相,看到佛像就以為是佛的真身,只見佛像而不見佛法,這也是《金剛經(jīng)》要求我們不要著相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佛,是佛的法身。我們可以通過對佛像的禮拜而加深對三寶的信心,但一味執(zhí)著于佛像,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問:如何理解明心見性?

  答:明心見性,其實是超越了我們認(rèn)識和理解的一個層面。也就是說,不應(yīng)以我們常規(guī)的認(rèn)識和思維去理解,可以舉個禪宗的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求法之后,就離開了。五祖的弟子中有個慧明,是將軍出身,覺得六祖還是個在家人,怎么就把祖師的衣缽拿走了呢?他很不服氣,就去追趕。他追上之后,六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但衣缽是祖師傳下來的,不是誰想拿就能拿得動的。慧明拿不走衣缽,就感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于是就請慧能大師出來,說:“我是為了求法而來,不是為了搶衣缽而來的。”六祖說:“既是為求法來的,那我就給你說法!不思善、不思惡,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慧明聞言即刻開悟。

  禪宗里所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所見的性,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生命狀態(tài)。我們每個人都處在思維的狀態(tài)里,一念接著一念,當(dāng)我們的思維還沒有形成,當(dāng)我們的念頭還沒有產(chǎn)生時,我們的生命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當(dāng)我們還沒有出生之前,我們的生命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禪宗所要追尋的,就是我們生命的真正主人!我們現(xiàn)在都身不由己地被妄想和煩惱包圍著,沒有能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因而,六祖就對慧明說:你好的也不要想,壞的也不要想,你什么都不要想,最后看看你自己究竟是誰?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要你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去認(rèn)識。

  問: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是什么意思?

  答:在修行上來說,理一心不亂已經(jīng)達(dá)到了比較高的層面,或者說已經(jīng)見道了,如果按照禪宗的要求,就是已經(jīng)達(dá)到見性的程度。而事一心不亂則還沒有見性,只是獲得了相當(dāng)?shù)亩,感覺一句佛號念起來時,任何妄想都不再出現(xiàn)了。當(dāng)你念著念著,念到有一天,突然間你的意識一下子粉碎了,你的智慧隨之一下子打開了,這時候,就進(jìn)入理一心不亂了。

  問:如何理解禪凈雙修?

  答:禪,是禪宗,比較偏向于自力,也就是獨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修行上,也不走古人的老路。正如禪宗祖師所說的那樣:“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古人行處行”。而凈土宗,相對來說就比較傾向于他力,他力是誰的力量呢?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通過念佛,借助于彌陀的愿力。比如我們到上海去,如果步行去,就是純自力;如果坐火車、汽車去,就是借助他力。顯然,他力要比自力要方便些。

  在修行方式上,禪宗是無門為法門,入門比較難,相比之下凈土宗的持名念佛,就容易多了。禪宗因為依靠自力,畢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即使修行工夫很深,如果不往生西方,死后還有沒有把握呢?即使開悟了,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來生也還有可能迷失。只要生死未了,那么,流轉(zhuǎn)三界還是非常地不保險。所以很多禪宗祖師雖然修禪,但同時也回向往生西方;更有一些祖師會采用念佛的方式來修行,比如參“念佛是誰?”將念佛和禪宗的修行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

  而修凈土宗的人,如果只是念佛,又容易落入心外求法,境界也不容易提高。所以,凈土宗的一些祖師提出,要念自性彌陀。自性彌陀是相對他方彌陀而言,西方有阿彌陀佛,但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佛性,跟阿彌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一樣的!因此,念佛不僅要念西方的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為了開發(fā)我們生命內(nèi)在的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就不是一般的念佛了,念的是自性彌陀,是唯心凈土,因為凈土也不能離開我們的心。這么一來,念佛自然也和禪宗結(jié)合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禪凈雙修。

  邢曉彤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