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親自說要僧團尊敬的弟子是哪位?
釋尊親自說要僧團尊敬的弟子是:優(yōu)波離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優(yōu)婆離、鄔波離、憂波利。意譯作近執(zhí)、近取。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人。出身首陀羅種,為宮廷之理發(fā)師。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難等七人出家時,優(yōu)波離亦隨同出家。實為佛陀廣開門戶,四姓平等攝化之第一步。優(yōu)波離精于戒律,修持嚴謹,譽為“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經典結集時,誦出律部。有關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緣,載于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五。又中阿含卷五十二優(yōu)婆離經,記述優(yōu)婆離就律向佛陀請問;而同經卷三十二之優(yōu)婆離居士,與師乃同名異人。
在密教,為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諸聲聞之一,居于釋迦左方上列第七位。其形像,全身呈肉色,現(xiàn)比丘形,趺坐于荷葉上。
(一)眾僧上首
優(yōu)波離,漢譯上首,以其持律,為眾僧之首,故名。又譯近執(zhí),以佛為太子時,曾為親近執(zhí)事之臣,故名。優(yōu)波離出身于首陀羅族,是釋種的理發(fā)奴隸,為跋提、阿那律等王子理發(fā)。佛回迦毗羅省親時,他向舍利弗提出出家的要求。佛陀很歡喜地為他剃度,并說優(yōu)波離很有善根,將來一定能宣揚我的正法。優(yōu)波離出家后,很快證得圣果。他在生活上很重視行住坐臥四威儀。對佛制定的戒條,都能一一嚴加遵守,從不毀犯,被大眾推為持戒第一。
僧團中一些不持戒的人,對他不大歡迎,看到優(yōu)波離來了把門關起來,不予理睬,偷蘭難陀比丘尼竟當面罵優(yōu)波離說:你在僧團里興風作浪,提倡什么戒律,給我生活上增加了不少困難和苦惱。佛陀了知這一情況,把那些對優(yōu)波離無禮的比丘、比丘尼叫來,嚴肅的訶責說:你們對持戒的比丘不尊敬?還有誰值得尊敬?戒是汝等大師,戒住則法住。你們不尊敬戒,就說明有非法的企圖。
(二)持戒第一
優(yōu)波離在僧團中被公認為持戒第一,他常向佛問戒。如迦毗羅的釋迦族,法律規(guī)定:凡釋迦族女子,不得嫁給別族的男人,犯者治以重罪。當時釋迦族黑離車女,青年喪夫,有許多異族青年向她求婚?墒钦煞虻牡艿芟雽⑺紴榧河校辉试S她外嫁,并把她打傷。此人即逃到祇園隨比丘尼出家。迦羅國政府到處通緝此女。優(yōu)波離將此事報告了佛陀,并請示說:犯了國法的人,是否可以收留她出家?佛答說:假若有人犯了國法,在未宣判無罪之前,僧團不可收他出家。并把收留黑離車女出家的比丘尼叫來訶責一頓。清凈僧團內,對犯了戒律的人,還要擯棄出去。犯了國法,自應受國法制裁,僧團不能包庇犯罪分子,不能抵觸國法。有一天優(yōu)波離問佛:比丘、比丘尼是否可為社會上男女做媒?佛答說:若比丘、比丘尼持男意至女邊,持女意至男邊,乃至介紹一交會,就犯僧伽婆尸沙罪,須要悔過。戒是規(guī)范身心,防非止惡,而男女問題最易給人帶來煩惱和不安,所以在戒律中對此限制特多。
僧團擴大后,依法修行證果的人很多,犯戒的人也不少。像比丘中的迦留陀夷,提婆等,比丘尼中的修摩,婆頗,偷蘭難陀等。這些人常在僧團里挑起爭端,制造矛盾。佛就派德高望重,能辨別是非,主持公道的優(yōu)波離,到各處調解糾紛。如佛派他到拘單彌國,沙祗國去息諍。優(yōu)波離息諍的原則:‘彼處諍事彼處斷’。意即那里的是非那里了,不把爭端的事擴大,不將爭端的話傳播。優(yōu)波離調解糾紛的方法,重調查研究、重證據,從不偏聽偏信。他接受一個事件的處理,先召開不同物件的會議,曉喻大眾說:我奉佛慈命,為你們好爭者作種種羯摩、擯治汝等。有的比丘自知理虧,看到執(zhí)法如山的優(yōu)波離,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不敢相爭,這就使一場爭事,化為烏有。
(三)關心病比丘
有幾次優(yōu)波離乞食途中,見一病比丘臥在糞穢中,不能自起。又看到有一比丘見一病比丘臥于路旁,裝著不見,繞道而行,不愿照顧病比丘。還有的病比丘,認為患了病,即可不須持戒,隨意行事。優(yōu)波離將這些問題向佛提出來,請求開示。佛陀答說:生病比丘應住于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室中。弟子應常侍左右,灑掃房中,插花燒香,聽候呼喚。應以飲食湯藥,供養(yǎng)病比丘。如果病人無飲食湯藥,大眾應供給。大眾若無,應取病比丘值錢的衣缽等物易取飲食醫(yī)藥。若病比丘愛惜不舍,應由大德軟語說法,使其開解,然后貿易。若無貿易,大眾應乞化供給。如乞化不得,在僧食中取最好的給予。如僧食中沒有好食,看侍人應持缽到聚落中乞食,將好食供養(yǎng)病人。優(yōu)波離對病比丘的關心,說明持戒的出發(fā)點,是在于慈悲為人,使人們感到僧團的溫暖與幸福。
(四)關心僧團和結集毗尼
優(yōu)波離認為每個比丘、比丘尼都要關心的是僧團的團結。對僧團有利的話和事,要多說多做。例如禮拜、恭敬、隨順,如法如律的比丘,以及發(fā)心助僧、贊僧、和僧等,名為和合僧。和合僧的人,能在一劫之中升入天界享樂。說和做對僧團不利的話和事,名破和合僧。
破和合僧的行為有三:
(一)對比丘或僧團輕視、嘲笑、譏諷、毀謗者。
。ǘ┰诩信徒對出家僧團,妄分人我;蛱魮茈x間,或制造糾紛者。
。ㄈ┸娬藛T,以專政權力,干涉寺院,驅污僧尼者。破和合僧者,一劫之中墮在地獄受苦。
優(yōu)波離的一生,是在處理僧團的糾紛,為犯戒比丘懺摩,向佛陀請問戒律中度過的,堪稱為戒律權威。佛入滅時,他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王舍城結集,公推他結集律藏。當他誦律時,每一條目,都說明佛于何時、何地、對何人、以何因緣而制。犯了此戒,得罪的輕重程度等專案,都說得清清楚楚。參加結集的長老,對他記憶力的驚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的六種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傲慢的個性與不服輸的敵對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夢參法師]念經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