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三十頌》選

  《唯識三十頌》選

  【題義】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菩薩晚年的著作, 其撰論的目的在于「破執(zhí)顯理」, 彰明唯識中道的思想。 因當(dāng)時佛教界內(nèi)存在著不執(zhí)于有, 便墮于空的毛病, 故世親造論欲掃除偏執(zhí), 弘揚瑜伽行派中道妙理。 所謂「唯識」, 是此派重要的思想之一, 是指一切物質(zhì)及精神現(xiàn)象皆不能離開自己的心識而獨立存在。 即諸法是識所變現(xiàn), 離識以外無任何實體。 而「頌」就是所謂「偈」, 是印度佛經(jīng)的一種文章體裁, 以特定的音節(jié)與長短組成的韻文。 通常漢譯將一頌譯成四句, 每句五字或七字。 本論就是由三十頌所組成, 而內(nèi)容是發(fā)揮唯識的思想, 故稱《唯識三十頌》。

  【作者】

  世親菩薩又名天親, 古印度佛教名著名論師。 其生存年代據(jù)現(xiàn)代學(xué)者推斷, 大約為西元四、五世紀(jì)年間, 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論體系建立者之一。 生于北印度犍陀羅國富婁沙富羅城, 屬婆羅門種姓, 初從說一切有部出家, 曾到迦濕彌羅國精研《毗婆沙論》四年, 回國后著《阿毗達磨俱舍論》,批評說一切有部教義。 后由其兄無著啟示, 使人誦《十地經(jīng)》, 世親聽后感到其道理深妙, 于是追隨無著改信大乘, 弘揚瑜伽行派, 發(fā)揮一切唯識的理論。 重要著作有《大乘五蘊論》、《大乘成業(yè)論》、《十地經(jīng)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

  一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傳;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二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三

  不可知執(zhí)受、處、了。 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yīng)。 唯舍受。

  四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zhuǎn)如暴流, 阿羅漢位舍。

  五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zhuǎn)、緣彼。 思量為性相。

  六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余觸等俱。

  七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系, 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八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九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yīng)。

  十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十一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十二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

  十三

  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沉、不信并懈怠,

  十四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尋、伺。 二各二。

  十五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xiàn);或俱或不俱, 如濤波依水。

  十六

  意識,F(xiàn)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十七

  是諸識轉(zhuǎn)變分別。 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分析】

  本頌內(nèi)容只有三十頌, 無散文解釋。 首二十四頌說明唯識的相狀, 第二十五頌說明唯識的本質(zhì), 最后五頌說明修行的步驟及證果。 本文節(jié)錄其中首十七頌, 內(nèi)容主要是闡釋一切法皆不離而獨存的理論, 即一切客觀及主觀的事物皆由八識所變現(xiàn), 而能變現(xiàn)的各識, 大略可分成三類, 一是異熟能變識〈第八識〉, 二是思量能變識〈第七識〉, 三是了別境能變識〈前六識〉。 透過此三能變識的顯現(xiàn), 說明了那八識的本質(zhì)、活動情況、與哪些心所相應(yīng)及何時伏斷此有漏的八識或令不起現(xiàn)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