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化家庭 >

婚姻的四個層次

婚姻的四個層次

男婚女嫁 宿世因緣

  俗語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從男女的相親、相愛,進而結(jié)為夫妻,成立家庭,負起了生兒育女、撫養(yǎng)教導之責,這是大部分人對生活的共同選擇。有些夫妻十分幸運,彼此一見鐘情,終身相愛,建立了美滿幸福而溫馨的家庭,不過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發(fā)覺彼此性格不合,時常爭執(zhí),矛盾重重,以致一生為情所困,為愛所苦,甚至以離婚為結(jié)局,吃盡了婚姻的苦果。由此可見,婚姻是一種緣分的結(jié)合與延續(xù)。

  經(jīng)中有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是十分微妙和不可思議的,但緣分是從何而來?婚姻既是緣分,就應該知道此緣分是善緣(或叫報恩),亦有逆緣(或言討債)。

  善緣會促使婚姻更加美滿幸福,彼此相敬如賓,同甘共苦,終身相愛。逆緣將會導致婚姻破裂,因愛成恨,反目成仇,苦不堪言。神仙眷屬往往都是少數(shù),許多夫妻都是冤家聚頭,彼此相責,破口相罵,甚至對簿公堂,上訴法院,最后婚姻破裂,造成多少家庭悲劇,后悔莫及。

  另外更有一些人,有緣無分或有分無緣。在生活中,有不少人情有獨鐘,覺得自己所愛無怨無恨,可是因家庭環(huán)境或社會習俗,甚至是事業(yè)的因素,彼此之間只有見面的緣,卻沒有終身相伴之分,僅能在默默祝福心中的情人,卻永遠不能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夫妻。

  甚至有一些情侶將要結(jié)婚時,對方突然因病死亡或臨時變卦,而使另一方頓失依怙,悲痛欲絕。又有些情人既有緣亦有分,可惜婚姻如過眼煙云,剎那即逝,只有留下過去的記憶,卻不能終身相愛,永遠相隨。由此可見,緣分其中所包含的,也就是業(yè)力的牽引。

異體同心 宿命同福

  男女的婚嫁、結(jié)合,是正常的。家庭、夫妻是維系社會安定、人類發(fā)展的基本要素。沒有子孫,人類不可能延續(xù);沒有家庭,社會不可能成為社會。通過夫妻的恩愛,對家庭的責任,社會才能成為社會,才能向美好的、幸福的方向發(fā)展。

  家庭、夫妻是社會的基本要素,這是正常的,符合道德、倫理的,非常美好的事情。沒有家庭,就不可能有子孫,沒有子孫,就沒有出家人,就沒有人可以修道了。所以在這個層次上講,佛教肯定夫妻的關(guān)系、男女的愛情,這是可以成立的,是社會成立的必然基礎(chǔ)。

  經(jīng)中有言娶妻結(jié)婚有四因緣:一者“宿命同福”,享受前世共同創(chuàng)造的福報;二者“畢罪”,酬償宿債;三者“應當共生子女”,有共同生子女的業(yè)報;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有智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緣。

貞廉自守 夫妻相敬

  可見男女之情,其根源于在于我執(zhí)和貪愛,由此也產(chǎn)生了種種的過患如婚外戀等,不斷沖擊著正常的婚姻生活。因此,佛教對婚姻倫理道德首要的規(guī)范就是不邪淫,在這一基礎(chǔ)上強調(diào)夫妻之間互相忠誠和尊敬。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之一,是直接針對在家弟子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線。對在家居士來說,在尊重個人意志,合乎國家法律或社會公共習俗的前提下結(jié)成夫婦關(guān)系,是人口生產(chǎn)、人類繁衍的基礎(chǔ),也是人類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正當?shù)姆蚱奚钍欠鸾趟J可的!对鲆话⒑(jīng)》卷五十中,佛陀教人應“貞廉自守,一夫一妻,慈心不怒”,主張一夫一妻制。佛教反對婚外情、同性戀等。

夫婦共修 菩提眷屬

  佛教特別重視家庭的價值,強調(diào)維護家庭的穩(wěn)定;提倡夫妻間的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對于已婚者,如果有不軌行為,必須嚴厲譴責。經(jīng)中指出,妻子對丈夫要敬愛服侍,料理家務(wù);丈夫?qū)ζ拮右峁┓楋嬍,忠誠愛護。

  《善生經(jīng)》中佛陀教導青年善生說,要盡到夫妻之間的倫理責任,為每天應禮拜的六方之一。丈夫應敬妻,憐念妻子,妻子應愛念夫主、重愛敬夫、恭敬于夫。

  《玉耶女經(jīng)》中佛陀教導少婦玉耶說,為人妻婦,應做愛夫如母愛子的“母婦”、如妹事兄的“妹婦”、如良朋益友的“知識婦”,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婦婦”,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婦”,不做“怨家婦”、“奪命婦”。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對夫妻間的關(guān)系也有精辟的論述,他在《復周法利書二》中說,夫妻之間,當常以悅親之心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傷父母之心。

  如此的話,婚姻就會提升到第三層次,就是破和立同時存在。有些在家佛弟子,他們懂得了佛法后,明白到情愛與欲望的危害性,知道這是煩惱的根本,但他們不能離開現(xiàn)實社會中的家庭、夫妻、工作、人際等關(guān)系。

  所以他們以清凈的心,用人生智慧,從事人間的工作,履行人生的責任——在工作中把工作做好,在家庭中把家人照顧好,在朋友中與朋友相處好。在社會上不刻意追求金錢、地位,但亦不妨擁有地位、金錢,只要內(nèi)心是清凈的,用正確的思想,將兩者好好地結(jié)合,好好地運用,即不失為好事。

  夫妻生活仍然依舊,但不貪著──不以欲望為出發(fā),不以執(zhí)著心而行事,自己超越的同時,使對方慢慢地受影響,漸漸地也超越出來。這個轉(zhuǎn)變與凈化的過程,有些人比較快,有些人比較慢。

  如果是出家人,則完全離欲清凈,把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修行與弘法利生的事業(yè)中去,以自心的解脫無礙去攝受、度化一切有情。

  如是獨身的居士,則身居紅塵,其行清凈,身雖未出家,而心已出家,也就與出家無異了。

  最后,通過修證,完全超越男女、超越世俗,通達了世俗,通達了眾生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現(xiàn)象,對一切的存在都以道的智慧去體現(xiàn)。到這時候,他可以超越睡眠、饑渴、冷暖等生理的執(zhí)著,這些境界他都可以超越。而在超越的同時,他又在這世上做一切事業(yè),來接引眾生,教化眾生。這是第四階段,也就道的階段。

  以上四個層次,既可以分開,亦可以融和,四個即是一個,這取決于個人的智能,最終這四層次都是要超越的。要在紅塵滾滾的波浪中還能保持清醒與清凈,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與覺悟。

  祥和的氣氛、幸福溫暖的家庭,是需要以智慧來建立、以凈化的愛心——慈悲來維持。如果是真心相愛的配偶,就會心甘情愿,在任何時間與空間,盡自己的所有能力,去做每一件讓對方感到幸福與快樂的事,自然必定能從對方身上得到相應的回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