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初探

  作者簡介:釋定源,比丘,閩南佛學院第六屆本科畢業(yè)生,現(xiàn)為本院研究生。

導言

  在佛教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大乘起信論》可謂是一部與中國佛學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的論書,也是近、現(xiàn)代在佛學研究中爭議最大的論典之一,中國和日本佛教學者曾對它的真?zhèn)螁栴}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的評定,都發(fā)表過正反兩面的高見,直至今天,這些問題仍然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因此對本論嘗試性的論述,依然有其必要。有基于此,筆者不揣淺陋,秉著拋磚引玉的態(tài)度,略分以下幾點試作探討。文中忽略及失誤之處,尚祈方家予以指正。

本論的作者與譯者

  本論的作者

  本論的作者素來傳說為馬鳴(音譯為“阿濕縛窶沙”)菩薩所造。他是古印度佛教詩人、哲學家及大乘佛教著名論師。有關斯人,依《釋摩訶衍論》有“六馬鳴”不同之說,對于他所處的時代,歷來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根據(jù)現(xiàn)存材料記載,大約有以下幾種不同說法

  晉僧睿的《大智釋論序》(僧佑《出三藏記集》卷十,大正藏五五·七四下)說:“是以馬鳴起于正法之余,龍樹生于像法之末。”“正法”是佛教的時間概念之一。據(jù)《安樂集》等所載,正法為五百年,依此推算,馬鳴應是佛滅度后五百余年的人。

  蕭齊曇景譯的《摩訶摩耶經(jīng)》卷下(大正藏12~1013下)說:“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隋費長房所撰的《歷代三寶記》卷一中說:“馬鳴是佛滅度后三百年的人。”(大正藏49~28下)

  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大乘起信論》其中也說到:“佛滅度后五百余年,有鳴菩薩出興于世。”(大正藏32~583中)

  元魏吉迦夜與曇曜共譯的《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大正藏50~317上)和后秦鳩摩羅什譯的《馬鳴菩薩傳》(大正藏50~183上~184上)都說馬鳴是和迦膩色迦王同時代的人。然而,關于迦膩色迦王的年代,在佛教文獻中說法也不一致,有的說為公元十年至四十年間,還有的說為約公元七十八年至一百二十年間,還有說為公元一百四十四年至一百七十年間。因此一般說為公元一、二世紀間,而馬鳴也就是公元一、二世紀時人。

  西藏多羅那他所撰的《印度佛教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3月,張建木譯,96~107頁)中,曾說到印度龍樹再傳弟子名摩咥哩制吒(意為母奴),亦號馬鳴。并撰有許多贊頌體著作,如《四百贊》、《一百五十贊》等,其中《一百五十贊》在印度很有名,現(xiàn)在還留存一些梵文片斷。這個馬鳴的弟子名小馬鳴,是印度中期大乘學者無著之師。此二馬鳴在世時間約為公元四世紀,相當于佛滅度后八百余年以后的人。

  經(jīng)過近代學者研究,認為中國漢地所傳的印度佛教史上的馬鳴,只能是龍樹以前的大乘佛教學者。因為提到印度有六馬鳴之說的《釋摩訶衍論》,據(jù)考疑是古代朝鮮人的偽作,故無研考價值(參見《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印順著,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月正聞出版社302—304頁)。至于西藏傳說的摩咥哩制吒即是馬鳴的異名,這確實是提婆以后,無著以前的一位印度大乘佛教學者,但與中國漢地所傳的馬鳴顯然是兩個人。因此,馬鳴應該是公元一二世紀時的人,這一說法,已逐漸為近代學者所信用。

  另外,關于馬鳴究竟出身于哪個國家,佛教文獻中也有種種不同的記載:

  據(jù)陳真諦所譯的《婆藪槃豆傳》(世親傳)說:“馬鳴菩薩是舍衛(wèi)國娑枳多土人”。(大正50—189上)

  隋費長房的《歷代三寶記》卷一說馬鳴生于東天竺,屬婆羅門種姓。(大正49—28下)

  南宋志磐所著的《佛祖統(tǒng)記》卷五說馬鳴生于東天竺桑岐多國,早年游化于華氏城。(大正49—173下)

  元念常撰的《佛祖歷代通載》卷四(大正49—502上)和北宋契嵩著的《傳法宗記》卷三(大正51—725下),其中均說馬鳴菩薩是印度波羅奈斯人。

  后秦鳩摩羅什譯的《馬鳴菩薩傳》說馬鳴是中天竺人,后到北天竺小月氏國弘揚佛教。(大正50—183)

  由于佛教文獻中記載馬鳴出生地點有所不同,因而導致后世學者對此常有爭議。但《馬鳴菩薩傳》和《付法因緣傳》均認為馬鳴應出生于中天竺舍衛(wèi)國(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岸)婆枳多(摩揭陀)城,原是外道沙門,世智辨聰,特長論議。曾游歷各地與人辨論,無能勝者。據(jù)說他當眾宣稱,如果不能與他辨論,就不準為比丘受人供養(yǎng)。后有脅尊者從北天竺來,和他進行辯論得勝,因此禮脅尊者為師而歸信佛教。他生性酷愛文學,并擅長音樂,博通眾經(jīng),明達內(nèi)外。后到北天竺廣宣佛法,深受迦膩色迦王的尊敬,人們尊稱他為“功德日”。他在宣揚佛法時,據(jù)稱連馬都垂淚而聽,故名之為“馬鳴”。(《馬鳴菩薩傳》,羅什譯,大正50—184上)又據(jù)《婆藪槃豆法師傳》的記載,馬鳴還曾被邀請參加在罽賓國(今克什米爾)舉行的《大毗婆娑論》結(jié)集大會,擔任著文,并依會議所研定的義理解釋“八結(jié)”(即“八犍度”)經(jīng)十二年,編纂成《大毗婆娑論》凡百萬偈。(大正50—189上)

  本論的譯者

  本論現(xiàn)有兩種譯本,一為梁真諦所譯,簡稱“梁譯本”,一為唐實叉難陀所譯,簡稱“唐譯本”。下面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兩位譯者的生平事跡。

  真諦的生平事跡。

  真諦(499—569年)音譯“波羅末陀”,亦名“拘羅那陀”或“拘那羅陀”,意譯“親依”或“家依”。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原為西印度優(yōu)禪尼婆羅門族,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nèi)外,尤精大乘之學。后游歷諸國,到扶南國(今柬埔寨)時,適梁武帝派直后(官名)張汜等送扶國的使者返國,并訪請高僧大德及大乘經(jīng)論,因而被推薦來中國。他帶經(jīng)論梵本二百四十夾,于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八月到達南海(今廣州),旋即北上,途經(jīng)二年,于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始達建業(yè)(今南京),深得梁武帝的禮敬,使住寶云殿。本欲翻譯經(jīng)論,因逢侯景之亂,不果所愿,乃離建業(yè),于太清四年(550年)到達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富春縣令陸元哲迎住私宅,為之招集沙門寶瓊等二十余人,布置譯場,請他翻譯。先譯出《十七地論》,得五卷而止,后又譯《中論》、《如實論》,《三界分別論》等各一卷,不久因世亂中止。大寶三年(552年)應侯景之請返回建業(yè),住于臺城。旋侯景兵敗東遁,梁元帝在江陵即位,改元承圣,建業(yè)局勢漸平靜,真諦即遷住正觀寺,與愿禪師等二十余人,翻譯《金光明經(jīng)》。此后因戰(zhàn)亂頻繁,而游歷諸方,后到廣州制止寺,應其門下慧愷等之請,為譯《大乘唯識論》(即《二十唯識》)一卷,《攝大乘論》三卷,同時撰《攝大乘論義疏》八卷,前后二年方畢。陳天嘉五年(564年),他擬還本國,為廣州剌史歐陽顏父子所挽留,并應慧愷、僧忍之請,譯出《俱舍論》二十卷。時僧宗、慧愷等擬請他去建業(yè),因受當?shù)厝朔磳Χ垂,后于陳太建元年?69年)病卒。

  關于真諦翻譯《大乘起信論》的時間和地點在文獻中則有各自不同的記載。如: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十一載,《大乘起信論》一卷,真諦于梁太清四年(550年)在富春陸元哲宅出。(大正49—99上)

  唐智升的《開元釋教錄》卷六載,《大乘起信論》一卷,真諦于梁承圣二年(553)癸酉九月十日,在衡(衢字之誤)州始興郡建興寺出。(大正55—538中)

  梁譯《大乘起信論》智愷序說,真諦于大梁承圣三年(554)歲次癸酉九月十日,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譯出,首尾二年方訖。(大正32—575上中)

  唐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說,真諦以梁太清二年,訖承圣三年歲次甲戌,于正觀寺等,譯出《金光明經(jīng)》、《彌勒下生經(jīng)》、《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卷。(大正44—246上)

  正是由于佛教典籍中關于此論翻譯的時間和地點記載有所不同,因此有人懷疑《大乘起信論》并非真諦所譯。而相信《大乘起信論》是真諦譯的,則大都依據(jù)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訣》所說,認為是真諦于梁承圣三年在衡州建興寺所譯。

  實叉難陀的生平事跡。

  實叉難陀(652—712年),亦譯“施乞叉難陀”,意譯“學喜”。于闐(今新疆和田一帶)人,自幼聰穎,學通內(nèi)外。武周時,武則天派人至于闐求取完備的《華嚴經(jīng)》梵本,并聘請譯人。實叉難陀應聘攜帶《華嚴經(jīng)》梵本,來到洛陽,于證圣元年(695年)在大遍空寺同菩提流支、義凈、復禮、法藏等,重新翻譯《華嚴》,圣歷二年(699年)在佛授記寺翻譯完畢,是為唐譯八十卷《華嚴經(jīng)》,世稱《華嚴經(jīng)》新譯。久視二年(700年),他奉武則天詔在穎川(今河南許昌)三陽宮譯《大乘入楞伽經(jīng)》。后又在長安清禪寺和洛陽佛授記寺譯《文殊師利授記經(jīng)》等,長安四年(704年),以母老求歸,朝廷派御史霍嗣光護送回于闐,唐中宗景隆二年(708年)再度應邀來到長安,住大薦福寺,尚未翻譯即患病,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十月卒。遺體火化后由其門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將骨灰送回于闐,后人在長安火化處建造七層塔以為紀念,稱為華嚴三藏塔。

  實叉難陀重譯《大乘起信論》的時間和地點,僅見于未詳作者的《新譯大乘起信論序》,其中說:“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赍梵本至此。又于西京慈恩塔內(nèi),獲舊梵本,與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圣歷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乙丑,于授記寺與《華嚴經(jīng)》相次而譯。”(大正32—583下)但是,實叉難陀究竟是否重譯過《大乘起信論》,后人又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呂澂在《起信與禪——對于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一文中明確指出:新本(即唐譯本)《大乘起信論》“并非翻譯而只是禪家對于舊本的改作。”[1]因此,關于這一點還有待考研和證實。

本論思想概述

  本論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思想體系

  《大乘起信論》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一般佛典相類似而又有所不同。一般佛典大都分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而本論則分為五部分,即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和勸修利益分。

  因緣分,相當于一般佛典的序分,主要說明撰寫此論的原因。此中列舉有八種因緣。

  立義分,主要闡明大乘佛法的全部要義,顯示大乘實質(zhì)有二:一法,二義。

  解釋分,即對大乘佛法的全部要義進行詳細的解釋。

  修行信心分,主要論述起信、修行的方法,以堅定信仰大乘佛教的決心,指出通向涅槃解脫的途徑。以上三部分,類似于其它佛典的正宗分。

  勸修利益分,相當于一般佛典的流通分,著重講述聞持此大乘佛法的利益和功德。

  《大乘起信論》的思想體系,是由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所組成。

  一心:指“眾生心”,亦即“真如”、“如來藏”。

  二門:指“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

  三大:指“眾生心”或“真如”的體大、相大、用大。

  四信:指“信根本真如”、“信佛”、“信法”、“信僧”。

  五行: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五種修持。

  《大乘起信論》,顧名思義,就是要使人們對大乘佛法生起信仰之心。而對大乘佛法生起信仰之心的目的,則是為了通過修習大乘之行,最終達到成佛的境界。為此,本論提出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這樣的修行步驟和方法。這就是說,人們想要達到成佛的境界,首先必須掌握大乘佛法的理論。《起信論》的作者認為,宇宙萬有,無論是瞬息萬變的主觀幻想,還是光怪陸離的客觀事物,皆是“一心”即“眾生心”所造。而這種“眾生心”又是通過既相互聯(lián)系而又相互制約的“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的相互作用,故而生起種種差別變化的宇宙萬有。這就是本論所強調(diào)的大乘佛法的主要含義。本論成立大乘,是約法與義兩方面而說的。法指大乘自體,義是大乘法所含的種種義理。而本論所說的大乘法,不是別的,就是眾生心。換言之,信解眾生心,也就是信解大乘法。這就顯示了信仰佛法,修學佛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自心的清凈與自在。所以論中開宗明義地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梁譯《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5下)由此可見,本論非常著重內(nèi)心觀照的實踐方法,它從自心的根本立場下手去理解萬物,認為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心而又回歸于心。這也是為何把《大乘起信論》納入真常唯心系所攝的主要理論依據(jù)。

  本論的主要思想

  從宗教哲學思想立場來說,《大乘起信論》無疑包含了比較豐富的佛教唯心主義理論。它以一心、二門、三大為脈絡,對佛教的幾個重要理論概念,如真如、阿梨耶識、熏習等等,皆作了詳盡的闡述,而這些重要理論概念,又都是圍繞著“真如緣起”說而展開的,因此,“真如緣起”就成了《起信論》的立論基礎。

  “緣起說”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也是佛教闡釋宇宙萬法如何生起、形成及滅亡的重要教理,更是佛教區(qū)別于其它宗教的特質(zhì)所在。因此佛教的各種理論和各個宗派中,幾乎無不從“緣起說”作為自己的全部宇宙觀和宗教實踐的理論基礎。佛教認為,若要徹底擺脫生命煩惱痛苦,首先必須對“緣起”理論具有正確的認識。然而,隨著佛教思想的不斷發(fā)展,佛教各派對于“緣起”理論的闡明皆有各自不同的發(fā)揮。如華嚴宗結(jié)合了判教將緣起分為四種:即小乘佛教的“業(yè)感緣起”,大乘始教的“阿賴耶緣起”,大乘終教的“如來藏緣起”以及《華嚴經(jīng)》圓教的“法界緣起”。此外還有密宗所提倡的“六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緣起”,而《大乘起信論》所主張的則是“真如緣起”,亦就是“如來藏緣起”。

  所謂的“真如”是梵語bhūta-tathata或tathatā的意譯。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的真實之本體。佛教各派一般用以指無生滅、無變化的永恒真理、最高原理及世界本體。而《起信論》則把所謂先天具有的全部佛教功德而又永恒不變的真心當作真如,認為它是宇宙一切現(xiàn)象的本源,也是眾生得以成佛的主體及依據(jù)。因此可以說真如之概念在本論思想中是享有重要地位的。

  “真如緣起”系屬《大乘起信論》所主張的緣起理論。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佛教所特有的緣起理論,它是在印度佛教原有的“業(yè)感緣起”和“阿賴耶緣起”等理論基礎上,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特點所形成的。例如,有人提出論中“真如緣起”理論,是吸收了中國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其中的“眾生心”相類似于《老子》的道,或《易經(jīng)》中的“太極”,而“一心二門”又有如太極生二儀的含義。[2]這些說法,乍看之下似乎有其道理,然而,若仔細觀察,“眾生心”與“道”、“太極”的各自內(nèi)涵,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的義理及性質(zhì),還是有所不同的(從以上對“眾生心”的闡述可以了解)。所以,我個人認為這種相類對比解釋,頗為勉強。

  所謂的“真如緣起”意即一切諸法皆是從真如派生出來的。本論在闡述這一理論時,首先提出的是“一心”的概念,由一心再分出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此中令人費解的是,“真如”本來是一片清凈的,又如何分出二門呢?《起信論》的作者對此如是認為,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名為無明,由于無明的妄念執(zhí)著,從而生起生滅變化的森羅萬象(即“心生滅門”)?墒钦嫒绾蜔o明兩者的關系又是“二而一”的——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因為,真如是凈法,無明為染法,兩者有所區(qū)別;但真如忽然念起,名為無明,無明依真如而起,是真如的一種勢用,它本身沒有自己的本性,所以兩者又是一致的。故而真如就形成兩方面的含義,即“不變”與“隨緣”。不變意謂真如的自性清凈本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絕對平等,無有差別之相;隨緣意指真如不守自性,隨順無明而生起生滅變化,顯發(fā)出無限差別的現(xiàn)象。本論常以大海水為喻,海水因被風吹拂而波濤起伏,瞬息萬變,但海水的濕性卻是始終不會改變的,真如亦復如是,雖因無明之風而起生滅變化,但真如自性清凈的本性是永遠不變的,如此,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從而真如就成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及實體。這就是《起信論》的中心思想。

  接著本論依據(jù)魏譯《楞伽經(jīng)》又提出一個新的重要概念,即所謂“阿梨耶識”。它是依絕對平等的真如及起差別的無明妄念,然后真如與妄念相互和合而構(gòu)成另一種理念。論中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梁譯《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6中)所謂的不生不滅,即指絕對平等,無有生滅的真如本體。所謂的生滅,即指由無明妄念而起的相對差別,生滅變化的現(xiàn)象。說其非一,則指如來藏雖起動為生滅現(xiàn)象,然其性不變,故不生不滅的真如與有生有滅的現(xiàn)象是截然不同的;說其非異,則指生滅之心從不生不滅之心起,不生不滅之心舉體起動,又不離有生有滅的現(xiàn)象,此二者有如水與波一般,互不相離。本論在這里把真如本體和生滅現(xiàn)象描寫成“非一非異”的關系,這已涉及了事物的本質(zhì)和現(xiàn)象這一對主要的哲學范疇。它把“阿梨耶識”說成是真如本體和無明現(xiàn)象這一對矛盾對立而又相互統(tǒng)一的產(chǎn)物。本體和現(xiàn)象兩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本體決定現(xiàn)象,現(xiàn)象表現(xiàn)本體,即使是虛妄的假相也是本體的表現(xiàn)。這種描述顯然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意味。但是,這里把現(xiàn)象規(guī)定為虛妄不實的存在,把本體規(guī)定為不生不滅、永不變化的絕對東西,這就不是一般哲學概念所反映的本質(zhì)和現(xiàn)象的辯證關系了。

  由于“阿梨耶識”具有生滅、不生滅兩種屬性,從而又派生出“覺”和“不覺”這樣一對范疇。所謂“覺”,意謂覺照、覺明,即是覺了真如自體的智慧。所謂的“不覺”,意謂迷妄,就是不覺悟真如自體的無明。由它從細轉(zhuǎn)粗,千變?nèi)f化,而現(xiàn)出一切妄染境界;反之,若脫離不覺無明,徹底證悟真如自體,就能顯出清凈的境界。這樣,迷和悟,染和凈無一不是阿梨耶識所具有的。正由于有覺與不覺的二種含義,故而從不覺中派生出無數(shù)的妄念,本論把它分為“九相”,即所謂“三細”和“六粗”。三細即業(yè)相、能見相和境界相。這是由根本無明為因而生起的三種微細枝末無明,因其形相和作用微細難知,故稱為“三細”;六粗即智相、相續(xù)、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起業(yè)相和業(yè)系苦相,這是由境界為緣而生起的六種粗顯枝末無明。因其形相和作用粗顯易知,故稱為“六粗”。這九相皆是由根本無明不了解真如實相而逐漸生起的。本論認為一切染污之法皆是由“無明”而起的,是虛妄不實的,“無明”才是一切痛苦的罪魁禍首。于是《起信論》最終發(fā)展成“三界虛妄,唯心所作”的結(jié)論。

  除此之外,本論還用“熏習”的理論來闡明真如凈法和無明染法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凈法和染法相續(xù)不斷的道理。所謂的“熏習”是指通過一種事物的連續(xù)熏習影響作用,而使另一種事物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即如“如世間衣服,實于無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凈法和染法的相互熏習,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明熏習真如,使真如起染法之相,叫做“染法熏習”;一種是真如熏習無明,使無明起凈法之相,叫做“凈法熏習”。正因為這些熏習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染法和凈法相生不斷。

  《起信論》的“熏習”說,它所要指出的是內(nèi)因和外緣兩者之相互熏習的關系。若僅有內(nèi)在的正因熏習而缺外在的凈法熏習,想自斷煩惱,入般涅槃則無有是處,因此,本論的“熏習說”重點還是強調(diào)“外緣”的作用,因為熏習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這種思想除了進一步論述萬物皆由“一心”所造的根本理論外,其目的還是在于說明真如清凈之心之所以蔽而不現(xiàn),是由于無明的熏習而造成的結(jié)果。相反,只要眾生勤加修習,生起信仰大乘之心,使無明熏習轉(zhuǎn)為凈法熏習,如此則可顯現(xiàn)真如本性,趨向涅槃之道。

  總而言之,《起信論》是以“真如緣起”說為基本理論的,其余一些理論也是圍繞著“真如緣起”的內(nèi)容而展開論述的,它不僅在本論思想中占主導地位,并且對中國佛教各宗派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對本論真?zhèn)螁栴}的探討

  關于《起信論》的真?zhèn)螁栴},經(jīng)過近代學者七八十年的考證和研究,其爭論之風仍然回波蕩漾。但是,從近期一些學者所發(fā)表的文章來看,似乎多數(shù)人已傾向于是中國人的撰述,對此,本節(jié)也提出幾點看法。

  首先,從文獻的考證上來說,現(xiàn)存的所有關于馬鳴的傳記資料,都沒提到馬鳴曾作過《起信論》。如后秦鳩摩羅什所譯的《馬鳴菩薩傳》,元魏吉迦夜和曇曜共譯的《付法藏因緣傳》(實際上為曇曜所編),都是記載馬鳴生平事跡的主要傳記資料,但都沒有提到馬鳴曾撰《起信論》。其他談到馬鳴事跡的還有陳真諦所譯的《婆藪槃豆傳》,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義凈的《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等,也都沒有關于馬鳴作《起信論》的任何記載。同樣,有關真諦的傳記資料,如現(xiàn)存于《續(xù)高僧傳》卷一的《真諦傳》及其弟子《智愷傳》,也都沒有提到真諦曾譯過《起信論》。記載《大乘起信論》為馬鳴撰,真諦譯的是隋代以來的各種經(jīng)錄,如隋費長房的《歷代三寶記》,彥琮等的《眾經(jīng)目錄》和唐智升的《開元釋教錄》等,人們都是依據(jù)這些經(jīng)錄而說此論是馬鳴作、真諦譯的。筆者認為,僅僅依據(jù)這些經(jīng)錄來確定《起信論》就是馬鳴作、真諦譯,其根據(jù)并不是很充分的。因為所有的經(jīng)錄,都只是經(jīng)錄的作者根據(jù)當時已經(jīng)流行并受到信用的經(jīng)論匯集而成。至于該經(jīng)論是否真正是題名的作者所撰,經(jīng)錄的作者不可能完全判斷正確,其中會有一些錯謬。首次記載《大乘起信論》的是隋代第一部經(jīng)錄《眾經(jīng)目錄》,作者法經(jīng)根據(jù)“真諦錄無此”故編入“眾論疑惑部”。(《眾經(jīng)目錄》卷五,大正55—142上)后來費長房的《歷代三寶記》,在真諦條下收入《大乘起信論》時,沒有編入疑惑部。這并不是費長房確實已經(jīng)掌握了真諦翻譯《起信論》的新的可靠資料,恐怕僅僅是他看到當時《起信論》已經(jīng)流傳較廣,并已得到大家的信用,所以沒有把它編入疑惑部。實際上費長房對《起信論》是否馬鳴所作,還是存在一定的懷疑。因為他提到《起信論》時,并沒有明確的注明它是馬鳴所作。由此可見,費長房改變《法經(jīng)錄》的說法,也許是一種猜測和分析,沒有什么更多的事實根據(jù)。此后彥琮的《眾經(jīng)目錄》、道宣的《大唐內(nèi)典錄》等,都只是因襲《歷代三寶記》的說法。只是到了《開元釋教錄》才明確提出此論為馬鳴作,真諦譯,添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仍然沒有說明所以能夠判定此論確定是馬鳴所作的任何理由和根據(jù)。因此,可以認為,《開元釋教錄》的作者智升,恐怕也是對此沒有作更多的考證,而仍然只是一種猜測。所以,就單憑《開元釋教錄》等記載,就判定《起信論》的作者是馬鳴,譯者是真諦,其根據(jù)還是不很充分的。

  其次,就《起信論》本身的思想來說,也不象是印度人的撰述,因為《起信論》的基本思想與唯識論思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是根本對立。它所主張的“真如緣起”論,在中國佛教思想中獨樹一幟,這種思想,似乎在印度是不可能有的。印順法師認為,大乘佛法按其教義來劃分,可以分為三大系,所謂:“虛妄唯識系”、“性空唯名系”和“真常唯心系”。而《大乘起信論》則屬于“真常唯心論”一系的(見印順《起信評議》)。這種三系的劃分只能是中國佛教才可以這樣的。印度佛教恐怕至今還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除了中觀和瑜珈之外,還曾有一個“真常唯心宗”。至于太虛法師當年在他的《再議印度之佛教》一文中,曾說過大概馬鳴造《起信論》之后,因為法不當機,即暫為藏諸名山,以待來日,當時雖沒有大大的弘揚,但不能說沒有造等等。說是如此,但也沒有提出足夠的證據(jù)。依以上所敘,太虛法師恐怕也是依佛教的立場僅為一種猜測而已。

  《起信論》這部書,從其思想來看,它和《楞伽經(jīng)》有一定的淵源關系。從隋唐時代的太賢、元曉、法藏等開始,經(jīng)宋、元,直至明末的德清、智旭,這些注解《起信論》的大師,無一不承認它與魏譯《楞伽經(jīng)》的密切關系。呂澂在他的《起信與禪——對于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一文中,更是明確指出:《起信論》“只是依據(jù)魏譯《楞伽經(jīng)》而寫作”(見張曼濤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第一302頁),說其二者有雷同之處。因此他斷定《起信論》不是從梵本譯出,而是中國人的作品,F(xiàn)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在他《起信評議》一文中,也沒有正面談到《起信論》是否馬鳴所造,真諦所譯的問題,只是客觀地介紹他人有關這一問題的爭論。但他認為:“印度傳來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中國人作的不一定就錯”,所以他的結(jié)論是:“《起信》有它自己的價值,這不能和鑒別古董一樣,不是某時某人的作品,就認為不值錢。”(張曼濤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第287-288頁),但他又主張《起信論》是佛教的東西,只不過屬于“真常唯心”,與“虛妄唯識”的立場有所不同而已。我們從這些言論來看,似乎他也沒有反駁《起信論》為中國人撰述這一觀點。

  總之,《起信論》是中國佛教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它不是佛教以外的所謂外道之論,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教的理論著作。佛教自西漢傳入,傳播和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時,一些佛教學者不僅翻譯佛經(jīng),注解佛經(jīng),而且獨立撰寫佛教著作,發(fā)揮佛教的義理。于是南北各地開始形成各種佛教學派!镀鹦耪摗愤@樣的著作可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然而,有人看到《起信論》所闡述的義理與唯識思想有所不同,就懷疑它不是佛教的著作,而是附于佛教的外道的東西,這是不對的,因為在中國佛教史上出現(xiàn)過不少宗派在義理上與印度佛教思想有很大的差異,如天臺宗、華嚴宗等,都不象唯識宗那樣,忠實于印度的佛學思想,而是有所發(fā)揮,有所創(chuàng)新,帶上了中國佛教的特色。特別是禪宗,可以說基本上擺脫了印度佛教思想的羈絆,具有獨創(chuàng)的新義,它主張獨立思考,提倡“即心是佛”,“見性成佛”,可是誰也不能說禪宗的思想就不是佛學思想。只是禪宗的思想是中國特有的佛學思想而已。因此,《起信論》所闡發(fā)的理論,也只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教理論。《起信論》從它開始流行至今,一直被看作是一部大乘佛教的入門之書,其中所闡述的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法,因而大家勤加修習,弘傳不絕。近代以來,雖然對它的真?zhèn)螁栴}頗有歧議,但并未影響到它的繼續(xù)流行,因此,我們必須正確估價《起信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本論在佛教史上的影響與地位

  《大乘起信論》問世后,由于它內(nèi)容豐富,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密,文字通暢,很快就得到廣泛的流行,并影響及各宗學派,對中國佛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有很大的貢獻。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一些佛教學者對《起信論》竟相注疏。相傳梁真諦撰有《起信論玄義》二十卷和《起信論疏》,其弟子智愷作有《起信論一心二門大意》一卷,但此二人注疏均已不傳,故有人懷疑。至隋代,不僅有關《起信論》的注疏迭有出現(xiàn),而且其思想也逐漸影響到各宗各派。據(jù)資料記載,慧遠的《大乘義章》一書,是中國佛教學者最早運用《起信論》的思想而著述的。(見呂澂《起信與禪》)天臺宗的創(chuàng)始人智(538-597)和三論宗創(chuàng)始人吉藏(645—723)都對《起信論》的思想有所吸取,在他們的著作中,曾引用本論,并以此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特別是天臺宗,直到九祖湛然作《金剛錍論》時,還引用了不少《起信論》的思想。

  到了唐代,《起信論》對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影響更大,特別是華嚴宗和禪宗的傳人很多都受到本論的影響。

  華嚴宗創(chuàng)始人法藏,他不僅撰有《大乘起信論義記》七卷,還吸取了《起信論》中的許多思想。他的重要著作如:《華嚴經(jīng)探玄記》、《五教章》等,可以說處處都滲透著《起信論》的思想。在他的影響下,華嚴宗的宗匠,如四祖澄觀曾著《起信論玄談》,五祖宗密曾刪補、注解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名為《大乘起信論疏注》共四卷。

  由于《起信論》經(jīng)考研與《楞伽經(jīng)》關系甚密,而《楞伽經(jīng)》又是禪宗所重視的經(jīng)典,所以在思想上會存在相融通的地方,這樣《起信論》的廣泛流行必然就會影響到禪宗,如禪宗的南宗創(chuàng)始人慧能他所提倡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理論,可能就是受到“真如緣起”說的影響,并有學者認為:慧遠的思想在世界觀上就是一位“真如緣起”論者(見郭朋的《壇經(jīng)校釋》序言,1997年月10月中華書局出版,第4頁)。此后的禪宗,如宋延壽的《宗鏡錄》,其中都汲取了不少《起信論》的思想。于此可見《起信論》對禪宗的影響之大。

  降至宋明之際,佛教學者撰寫《起信論》注疏的熱情更是有增無減,從而出現(xiàn)了不少新的注疏。在宋代,有子的《起信論疏筆削記》二十卷,明代真界有《起信論篡注》,正遠有《起信論捷要》二卷,通潤的《起信論續(xù)疏》、德清的《起信論直解》二卷,智旭的《起信論裂網(wǎng)疏》六卷,續(xù)法的《起信論疏記會閱》十卷等。

  近代以來,由于楊仁山居士的大力提倡,《起信論》在數(shù)十年間風靡全國,因此論而起信佛之心者不計其數(shù)。其中一些佛教界人士也常為之注疏,著名的有倓虛、印順和圓瑛三人都各有《大乘起信論講義》、慈舟的《大乘起信論述記》、桂伯華的《大乘起信論科注》、徐文蔚的《大乘起信論科會》等。

  關于《起信論》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近代學者曾有精到的論述。如梁啟超在他的《大乘起信論考證》一文中曾指出,《起信論》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國佛教文化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也是中國佛教發(fā)展到最高階段的表現(xiàn)。他說:“《起信論》蓋取佛教千余年間,在印度、中國兩地次第發(fā)展之大乘教理,會通其矛盾,擷取其菁英、以建設一圓融博大之新系統(tǒng)。譬如七級浮屠,此其頂也。”[3]由此可見他對本論之贊譽。再者,眾所周知,本論是屬于大乘的論典,按三系劃分,本論則屬“真常唯心論”的,可是其余二系都有豐富的論典,唯獨真常唯心一系論典極少,本論可說是“真常唯心系”的代表性作品。本論所說的眾生心,含攝的生起的生滅雜染,而本質(zhì)是不生不滅的、清凈的,所以唯心而又是真常的,這與無著系的虛妄唯識學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佛教思想中,有它的獨到價值,值得我們深長研究。

結(jié)語

  拙文漫行至此,冗長無味,也理應掇筆了。筆者僅依以上幾點對《起信論》作了膚淺的分析,可說是遠遠不夠的,況且筆者對本論一鱗半爪的了解,不僅無法達到具有足夠的文獻和應有的深度,而且對許多方面的探討,也僅是如蜻蜓點水般地點到為止。因此對本論的研究,還有待賢者,做更擴大領域的探索及更深入的鉆研。

  注釋:

  張曼濤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第313頁。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張曼濤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3冊第145頁,羅時憲的《佛教緣起論》。

  張曼濤主編《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第41頁。

  主要參考書目: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印順著

  《續(xù)高僧傳》道宣撰

  《高僧傳》慧皎撰

  張曼濤主編的《現(xiàn)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本《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jīng)》考辨

  《大乘起信論講義》印順著

  《印度佛教史》西藏多羅那他著

  《歷代三寶記》費長房著

  《中國歷代名僧》何茲全主編

  《壇經(jīng)校釋》郭朋著

  《中國思想史》張豈之主編

  《佛教哲學》方立天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