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唯識的結構——《成唯識論》初讀
三 舉例略說五位百法
在唯識的世界里,基本的東西世親總結為一百樣,分為五類,即所謂“五位百法”。第一位心法,就是上述作為“能變識”的八識,其余四位分別是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而說到底,后四位并沒有能變之外、脫離心識的實存。世親的論著中有《百法明門論》一卷,玄奘的傳人窺基曾為作解,稱之為“論主急于為人,而欲學者知要也”(注:《百法明門論解》,金陵刻經處,頁一左。);此“要”乃是提綱挈領之要,尚非精微樞奧之要,其實是一張概念清單,本文甚短,不妨照錄: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入阿賴耶識。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可譯作“定”),五慧。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驕,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悔,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受想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以上“百法”,對初讀者來說,有些可以望文想義,有些則不知所云,為免枝蔓,這里不能一一說明,只能就其類別和某些要點略作解釋或例示。
心所有法,省稱心所,又作心數,約略相當于、但大大寬廣于心理狀態(tài)、心理機能云云。狀態(tài)、機能之類,通常是用形容詞或動詞表示的,與用名詞表示的“物體”有別;但在佛學里,狀態(tài)、性質、物體等等,統(tǒng)統(tǒng)叫做“法”(Dharma);“法”者軌持義,只要有點確定性、可以辨識分別的對象,統(tǒng)統(tǒng)屬于“法”。“萬法唯識”的意思是:“外境隨情而施設故,非有如識;內識必依因緣生故,非無如境。”外境不象內識那樣是有,故外境無;內識不象外境那樣是無,故內識有。“境依內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識是假境所依事故,亦勝義有。”(注:《直解》,第12頁。)外境也可說它是有,但那是“世俗有”;外境必須依托內識才能變現,所以內識是“勝義有”。在內識非無、且勝義有的范圍內,將心所有法,當作“東西”、當作“物體”來理解,較之理解為性質、狀態(tài)、機能,更符合唯識原義。而在外境非有、唯世俗有的范圍內,一切法都無自體,都只是假象,換言之,根本不存在“有體之物”,不存在“物體”。
內識勝義有,而“有”的方式,“有”的程度,又各各不同,《識論》對此分疏精詳。如煩惱心所(又稱惡心所)中,貪、嗔、癡(即無明)三者作用最為強盛,“起惡勝故”,(注:《直解》,第391頁。)最難伏斷,所以立為三不善根。然則與三不善根相對的善心所無貪、無嗔、無癡,是否可以立為三善根,以表明它們也有深度的存在呢?于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義:無癡即慧為性。”(注:《直解》,第390頁。)這種看法以為無癡的本性即是別境心所的“慧”,“為顯善品有勝功能,如煩惱見,故復別說”,(注:《直解》,第390頁。)只因為慧表現在善的方面、對善的增長有強大作用,就跟惡見(即不正見)對煩惱的增長有強大作用一樣,所以另立一目善心所“無癡”;這等于說,無癡雖善,卻不是根,非但不是根,連自己獨立的存在都沒有。但是另一“有義”則認為:“無癡非即是慧,別有自性,正對無明,如無貪、嗔,善根攝故。”(注:《直解》,第390頁。)無癡是無明的對立面,與無貪、無嗔一起,成為三善根。這種看法采用“圣言量”為證明方法!惰ょ鞄煹卣摗分杏幸痪湓挘“大悲,無嗔、癡攝,非根攝。”(注:《直解》,第390頁。)句中的“根”字明確指慧根;佛的悲愿,屬于無嗔、無癡,但不屬于慧根;如果無癡以慧為性,豈非佛之大悲,應該屬于慧根了嗎?這就與《大論》所說相矛盾了。“又若無癡,無別自性,如不害等,應非實物,便違論說十一善中,三世俗有,余皆是實。”(注:《直解》,第391頁。)《大論》中明明說,十一善心所中,除了不害、不放逸、行舍三者,它們是世俗有,(注:此處的“世俗有”,與大分類中與“勝義有”對立的“世俗有”應有區(qū)別;是內識勝義有的范圍內、“有”的方式稍欠定實的意思。說到翻譯的難處,陳寅恪曾謂:“此方名少”。猜想梵文原本中,此類細微的區(qū)別應較易表示。)其余都是實有;如果無癡以慧為性,別無自性,那么它應該和不害等一樣,不是實有,這就又與圣言矛盾了。所以此“有義”的結論是:“由此無癡,必應別有。”(注:《直解》,第391頁。)《識論》中各種“有義”的辯難,每每細膩如斯,注意及此,興味無窮。
色法,約略相當于通常所說的物質。通常人們對物質的認識多著重于質礙性,所以上物理課時要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場”、“引力場”之類也理解為“物質”就有點困難;但唯識學里相當于質礙性的,只是十一色法中的一法——“觸”。作為色法的眼、耳、鼻、舌、身,并非作為心法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重復;眼等五識是各自根、境、識三分的總和,而眼等五色只是其中的一分,即眼等五根,可相當于、但又并不等于眼睛、耳朵等肉體器官,眼耳等肉體器官另有一個名稱叫“扶根塵”,佛教輕視肉體,等如塵土而已;根則主要克就其精微的變現機制為言。根是能緣,境是所緣,故境有客觀對象的意思,眼等五根之所緣即色、聲、香、味、觸五境。五根、五境,皆屬色法。范圍最廣的是第十一色法——“法處所攝色”,即“法處”所包括的一切“物質”。這里“法處”是指意識所緣的境。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如是,則意“對”法。眼等五識所緣之境的成立,必有賴于意識的參與,然而克就純粹的意識而言,其所緣之境并不在外,故色法又分“有對”和“無對”兩類,前十法屬“有對色”,“法處所攝色”則屬“無對色”。(注:不妨將“有對”、“無對”之分,與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區(qū)別“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作個比較。洛克會特色、聲、香、味歸于“第二性的質”,因為它們乃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產物,顏色是光波的主觀反映,聲音是空氣波動的主觀反映,等等,沒有主觀感覺的參與,就不會有顏色、聲音等;而形狀、大小、堅固性則是“第一性的質”,沒有人和動物的世界里,不會有顏色、聲音、香臭和滋味,但仍然會有方圓、長短、堅硬和柔軟。若用佛語“格”洛克之義,則色、聲、香、味固是“有對”,但“觸”因為是“第一性的質”,就只能屬于“無對色”了。可見洛克很不徹底。洛克后來的經驗主義者貝克萊、馬赫諸人,根本不承認“第一性”、“第二性”之別,在他們看來,“存在即是被感知”,一切都是“感覺要素的復合”,所以給他們貼的標簽是“主觀唯心論”,那么,唯識的標簽可以同黑格爾一樣,是“客觀唯心論”了。如果說,唯識學所唯之心即阿賴耶識,則黑格爾所唯之心又在哪里呢?依鄙見,真不如用佛語說,貝克萊等人是“有執(zhí)的唯心論”,唯識學是“無執(zhí)的唯心論”,比較切當。)然而意根何在?意根卻并不如眼等五根屬于色法,并沒有其“扶根塵”;照現在的認識強為之說,意根之扶根塵應該是腦,但唯識學里并無腦這個東西。意識其實是以末那識為其“根”,意根即末那識。末那識是重要性僅次于賴耶識的心法,當然不屬色法。這是唯識結構的一個要目,下文當詳。
就常識的理解來說,唯識論最大的難點在于要把“色”歸結為“識”,致于認識到唯物論最大的困難在于要把“識”歸結為“色”,則需要比常識深一層的提問。小乘佛學的“我無法有”,“我無”這一層意思極關佛教宗旨,在小乘也是積極主張的;但“法有”這一層意思,小乘似乎是無可奈何,不得不承認;銅墻鐵壁擋在眼前,沒有一直往前沖,頭破血流也不顧的勇氣,說它是無,實在說不出口。小乘說“法有”,歸根結底是說“極微”(猶今之原子、基本粒子)有,“極微”是“能成”,色法(主要是有對色)是“所成”,所成即使無自性,能成卻怎么說也應該有!蹲R論》于是作一大片文章,專門來評破“能成極微”。此片文字首先從極微有沒有質礙、有沒有方分、極微是不是處于“共和合位”諸方面,揭露許有極微將會造成的理論上的矛盾和過失,由此證成極微“定非實有”。然后精辟地指出:“然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注:《直解》,第69頁。)識的“能成”和“所成”,并不需要通過“極微”,以為中介,“極微”是個多余的概念,唯識的結構中沒有“極微”的地位。
但是,為什么佛的教言中也有“極微”一語呢?回答是“為執(zhí)粗色有實體者,佛說極微,令其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注:《直解》,第69頁。)佛說極微,也是方便假言,目的在于破除執(zhí)“粗色”實有的謬見,本質上極微與形形色色的粗色一樣,都非實有。最妙的是最后一段話:“諸瑜珈師,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漸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說極微。雖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現,不名為色,故說極微,是色邊際。”(注:《直解》,第69頁。)將“瑜珈師”三字改為“科學家”,這段話簡直就是微觀物理學一幅維妙維肖的寫照。物理學家分析物質至于原子,并研究出原子的結構像太陽系,原子核居中,是太陽,核外電子繞核旋轉,是行星,此是“猶有方分”的“極微”;進而,量子力學取消了軌道概念,電子在核外是以能級分布,不是沿軌道繞行,則此時已無“方分”可言;表征微觀客體性狀的諸“量子數”,其意義只能在數學結構中確定,晚近物理學家更將核子“析”為“夸克”,夸克的性質無以名之,假言色、味,而有“色夸克”、“味夸克”之稱。至此,再要用常識的物質觀來“格義”微觀客體已絕不可能。《識論》說極微是“色邊際”,細味之,不能不嘆為神來之筆。陳真諦譯《俱舍論》,極微譯作“鄰虛”,同樣妙不可言。色處不虛,虛處無色,兩間何有,假言極微,望色曰邊際,望虛曰鄰居;文字之精確雅馴,至此極矣。粗糙的說法往往引用科學,作為唯物論的論據,事實卻是,科學至今的路向早已表明,科學不能、且無意于將精神歸結為物質,科學不能、且無意于代替精神現象學,倒是科學對物質結構窮原竟委的探究,使得物質越來越不象物質了。借用標榜“中立一元論”的羅素的說法:“物質正在喪失其物質性,精神正在喪失其精神性。”小乘說“我空”,是空卻個體人的精神性;大乘又說“法空”,更空卻極微之類的物質性。但佛學并不主張另一種本體論(羅素則以所謂“原子事實”為本體),或者說佛學的本體論就是一句話:無本體。
唯識學區(qū)分“勝義有”和“世俗有”,很多時候也說“實有”和“假有”。唯識說理的要義在于免除“增減二執(zhí)”:不知其假,而執(zhí)假為實,是為“增執(zhí)”;知其假,而承認假有,可免“減執(zhí)”,“惡取空”就是一種“減執(zhí)”。實有與假有、勝義有與世俗有,也并不總是非此即彼的劃分,就像家用電器上的鍵紐,有些是ON/OFF雙狀態(tài),有些是區(qū)分較細的格檔,有些則是連續(xù)性的數字標度。這層意思在“心不相應行法”的建立上表現得十分明顯。相望于瓶、衣等決定是假非有的外境粗色,“得”、“非得”、“命根”、“眾同分”等等對說明唯識義理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應說為有,但相望于心、心所法,以及按唯識理解的色法,則得、非得等又不如它們實有,應說為假有。“心不相應行法”這個名稱,已經表明,這些“法”與其他林林總總的內識不同,內識總是在心、心所、色法的相應關系中生起的,而得、命根、眾同分等則不是;之所以稱為“行法”,是因為佛教早有“五蘊”之說,而這些“法”都可為五蘊中的“行蘊”所攝。“行”者造作義,“心不相應行法”就是在心、心所、色法之“分位上假立”,造作而成的。造作可,執(zhí)著造作,以為實有,則不可。
例如關于“得”,人們如成語所說“患得患失”,就是將“得”與“非得”執(zhí)實了。小乘也執(zhí)“得”與“非得”為實,小乘有義還引經說:“補特伽羅成就善惡,圣者成就十無學法”,“異生不成就圣法,諸阿羅漢不成就煩惱”(注:《直解》,第77頁。),以為這些經文可以證明“得”有實體。《識論》破斥其“為證不成”,經過一套嚴密的說辭后總結說;“依有情可成諸法分位,假立三種成就: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現行成就。翻此,假立不成就名。”(注:《直解》,第78頁。)成就(得)、不成就(非得)都是假立,功名利祿,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說什么得不得?但是仍然對“得”與“非得”之類作一個安頓,將它們列為“心不相應行法”,納入內識范圍,假有為內識所變現的意思就突出了。又如關于“眾同分”(即眾生的共性),小乘也是引經說為證!蹲R論》指出其“為證不成”后,設言:“若同智言,因斯起故,知實有者”(注:《直解》,第80頁。),如果因為眾生都有智力和語言而說眾生有共性,那又怎么樣呢?回答極其巧妙:“若于同分起同智言,同分復應有別同分。彼既不爾,此云何然?”(注:《直解》,第80頁。)如果智力和語言相同還不夠,必須另有共性為其基礎,豈不是這個共性也須有別的共性為其基礎嗎?這樣就陷入了無窮遞推,止于胡底?可見“同分”也就是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相同而已,“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假立同分”(注:《直解》,第81頁。),并非另外實有一個同分之體。小乘與大乘關于不相應行法的看法分歧,頗同于西方哲學史上唯實論與唯名論之爭。
世親造《俱舍論》,已開列十四個不相應行法,造《百法明門論》,又增加至廿四個,《識論》行文中是為批評小乘執(zhí)不相應行法實有的觀點而分別論說該位諸法的,對增加的諸法則未作具體論述,只一言以蔽之:“執(zhí)別有余不相應行,準前理趣,皆應遮止。”(注:《直解》,第94頁。)而我們倒不妨嘗試用唯識觀點對省略的部分作些思考。例如其中的“時”、“方”二法。“時”是時間,“方”表空間。常識的觀點沒有辦法不把時間和空間看作實在和實有,即使沒有任何事情發(fā)生,沒有任何東西在里面,空間和時間也存在著;但是唯識論卻將其看作“行法”,即造作之法,所以是假有。這與康德的時空觀倒能夠相通。康德視空間與時間為“直觀的形式”,“屬于我們心靈的主觀的‘造性’”。(注:韋卓民譯《純粹理性批判》,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62頁。)康德承認“作為我們一切經驗的條件”,時空具有“經驗實在性”,但是否認時空具有“絕對實在性”,“時間無非是我們內部直觀的形式。如果我們從內部直觀除去我們感性的特殊條件,時間這個概念也就消逝了;它并不依附于對象,而只依附于能直觀對象的主體。”(注:《純粹理性批判》,第75頁。)梁啟超讀康德,將時空直觀、知性范疇喻為有色眼鏡,述康德意為“一切之物皆隨眼鏡之色以為轉移”(注:轉引自賀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8、89頁。),可謂既形象生動,又準確到位。唯識曰“行法”,康德曰“造性”,連用詞都相同。所不同者,康德的“造性”有明確的主體,唯識則并此主體也作為“假說之我”而消解空卻了。
《婆藪槃豆法師傳》里,無著請彌勒菩薩為眾說法,“彌勒即如其愿,于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集有緣眾,于說法堂頌十七地經,隨所頌出隨解其義”,白天彌勒回到他住的兜率多天,“無著法師更為余人解釋彌勒所說”,這樣“經四月夜解十七地經方竟”。(注:《婆藪槃豆法師傳》,新修大正藏經,卷50,第188頁。)兜率多天與閻浮提相距遙遠,彌勒菩薩夜出早歸,如同普通人上夜班,在普通人看來,彌勒是具有特異功能,他像飛機、火箭克服實在的空間距離一樣,能每天兩次克服天地之遙,只不過他的功能更大,幾乎能夠瞬息千里。這種見解,視空間距離為實有,須有異常的功能去克服它,但在唯識論看來,空間距離本非實有,只要不造作生起,它便無由假立,自然對治它也無須什么功能。佛書中極多能令眾生舌撟不下的神奇事跡,但其講法卻往往像講吃飯睡覺一樣平常,毫無特異功能的意思。質言之,“功能”一詞,在唯識學里并不表示主體的能力,只是“種子”而已。雜染法也有種子,只有伏斷了雜染種子,人才能回歸正常,佛菩薩只是正常人而已,何有于特異功能?金克木先生對印度古代文學作過一個極其精辟的概括,叫做“概念的人物化”。佛經里的“神話”,如果我們從其背后的義理去解釋,把“神話”只是看作義理的形象化,神奇也就化解了。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