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法戒錄 勸發(fā)心出世
第一卷 法戒錄 勸發(fā)心出世
勸發(fā)心出世(引經(jīng)十則,八法、二戒)
從前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舍時,有四個比丘在一起討論世間什么最痛苦,一個說是淫欲,一個說是饑渴,一個說是瞋恚,一個說是驚怖,互相爭論不休。佛說:“你們所講的,都沒能找到痛苦的根本。其實天下最大的痛苦,就是有這個身體。無論是饑渴、瞋恚、色欲、怨仇,所有這些痛苦的產(chǎn)生都是因為有這個身體。因此身體是眾苦之本,禍患之源。”(《法句經(jīng)》)
就拿淫欲來說,投生為女人之身,就愛慕男子。投生為男子之身,就愛慕女人。敗名喪節(jié),損福削壽,都是由此而起。即使有人能堅守貞操而得到富貴的果報,享受富貴的時候又不免造下惡業(yè),一天所做的壞事要用一萬劫的懲罰償還,所得到的遠遠不能與失去的相比。即使享福的時候又能勤修善業(yè),投生到天界,但所修的天福一旦耗盡,仍要進入痛苦的輪回。所以佛經(jīng)上說:“轉(zhuǎn)輪圣王統(tǒng)轄四大天下,飛行自在。但在福盡之后,卻成了一只牛脖子上的蟲子。”
因此可知,善惡因緣之中一切短暫的福報,都是導致墮落的原因。無論地獄還是天堂,同樣都是無盡輪回的處所。如果不能發(fā)起出世之心,走上徹底覺悟的大道,而只是庸庸碌碌的今天修善,明天改惡,輪轉(zhuǎn)于三途八難之中不能自拔,這絕不是一個血性男兒所當有的志向。然而曲調(diào)越是高雅,能理解欣賞的人就會越少,這句話可以送給那些具有善根智慧的人們。
如來降誕(《釋迦如來譜》。此條雖無與乎戒淫,然欲為下文張本,不得不述應化原由,庶使一段大事因緣不至泯沒耳。)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前,早已圓成佛道。為了救度更為廣大的眾生,所以化現(xiàn)出無數(shù)的身相,在無量的世界中處處示現(xiàn),降生于其間。以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而言,他是天竺國凈飯王的太子。未降生前在兜率天宮,名叫善慧菩薩。當時天竺國有位國王名叫凈飯王,王后名叫摩耶夫人,他們也都是過去的古佛,現(xiàn)身為國王、國母。菩薩乘著六牙白象,騰空進入摩耶夫人的右脅。圣母隨即感到身體安樂,如飲甘露,當下便擁有了智慧與辯才。諸天的精妙飯食,也會自然到來。懷孕的月份快滿的時候,圣母帶著宮女在花園中游玩,舉起右手,扶著波羅叉樹的樹枝。這時太子忽然從她的右脅誕生,放射出盛大的光明,遍照天地。無量諸天圣眾,都由衷地歡喜贊嘆;▓@的地上忽然涌出兩池香水,一冷一熱,給太子沐浴。虛空中有九龍吐水,澆在太子的身上。四大天王抱著太子,忉利天王用天衣捧護。此時太子向四方各行七步,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凈飯王正坐在寶殿上議論國政,忽然聽到大臣敲打歡喜鼓,奏報說太子誕生。凈飯王想用寶輦把太子載入宮中,這時毗首羯磨天神變出了七寶車,四大天王作為御者,諸天仙人在虛空中點燃奇妙的香供養(yǎng)太子。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概況,詳見《大藏經(jīng)》中相關(guān)經(jīng)典,這里不再詳盡敘述。
不染世緣(《佛本行經(jīng)》、《過去因果經(jīng)》)
當時凈飯王聘娶了耶輸陀羅作為太子的妻子,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接著又為太子娶了兩位妻子,一個叫瞿夷,一個叫鹿野,于是太子就有了三位妻子。凈飯王還建造了三座宮殿,選了三千名宮女,用于服侍太子。第一宮的宮女于前夜侍奉,第二宮的宮女于中夜侍奉,第三宮的宮女于后夜侍奉。宮中還演奏千萬種音樂,晝夜不絕。那時太子在宮中,無論行住坐臥都與他的妻子們在一起,但卻從來沒有世俗的欲念。在安靜的夜晚,他都在專心修習禪定,不曾有過夫婦間的性行為。
菩薩降魔(《觀佛三昧海經(jīng)》)
魔王波旬看到太子勇猛修行,想要破壞他的行持,于是四處糾集了天兵、毒龍、惡鬼,前往太子禪定的地方,個個手持刀槍火箭從四面圍攻。此時太子進入慈心三昧的定境,完全受不到任何傷害。
波旬大怒,又派自己的三個女兒,戴著天冠,身佩纓絡,容光煥發(fā),乘坐七寶車,車上有華麗的寶帳。無數(shù)曼妙的天女演奏著天樂,身上的毛孔散發(fā)著美妙的香氣。到了太子的前面,三個魔女下車合掌,姿態(tài)嫻雅,徐步向前禮敬太子。手里拿著寶器,里面盛滿天上的甘露獻給太子,說道:“太子出生時,萬神侍衛(wèi)。你為何放棄如此尊貴的地位,到樹下獨自忍受孤寂呢?我們是天王的女兒,在欲界的六天之中最為美麗,愿以我們的身體侍奉太子,望太子能夠滿足我們的心愿。”
此時太子身心不為所動,用眉間白毫旋轉(zhuǎn)放光,照向三位魔女。她們頓時看到自己身體內(nèi)部,只見體內(nèi)的膿液、血液、鼻涕、唾液、九孔、筋、脈、大腸、小腸、生臟、熟臟,里面有無數(shù)寄生蟲爬來爬去嬉戲著。三個魔女看到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況以后,當時就嘔吐起來。又見自己的頭部,一個變成蛇頭,一個變成狐貍頭,一個變成狗頭。身后各自背著一個老太婆,頭發(fā)花白,滿面皺紋,猶如僵尸。胸前還各自抱著一個死去的孩子,從六竅中流著膿液。三個魔女驚恐不已,匍匐在地上爬著回去了。
丑訶美女(《雜譬喻經(jīng)》)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婆羅門,他的女兒容貌端正,艷麗無雙。他在外面懸賞說:“如果誰能說我女兒丑陋,我就把賞金獎給他。”過了九十天,竟然無人提出異議。他把女兒帶到佛的面前,佛見到了就訶斥說:“這個女子非常丑,沒有一處好的地方。”阿難對佛說:“這個女子真的很漂亮,您為什么說她丑呢?”佛說:“人的眼睛不貪著美色,便是好眼。耳、鼻、舌,也都如此。身體不貪著細滑,便是好身。兩只手不偷盜他人的財物,便是好手。而這個女子眼睛貪著美色,耳朵貪著音聲,鼻子貪著香味,身體貪著細滑,兩手喜歡盜財,因此說她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佛破男欲(《出曜經(jīng)》)
拘睒彌國有一個人叫摩因提,他的女兒非常漂亮,就把她帶到佛前,想讓她來侍奉佛。佛說:“你認為你的女兒很漂亮嗎?”摩因提說:“從頭到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沒有不漂亮的地方。”佛說:“人的肉眼這么容易就受到迷惑!我看這個女子,從頭到腳,沒有一處漂亮的地方。你看她的頭上有頭發(fā),頭發(fā)就是一種毛,大象和馬的尾巴上也都長著毛。頭發(fā)下是頭骨,頭骨就是骨頭,這和屠戶家豬頭的骨頭也差不多。頭部中央有腦漿,腦漿就像泥一樣,氣味臊臭撲鼻,扔在地上誰也不愿踩到。眼睛像一個水池,里面流出來的全是淚水。鼻子里有鼻涕,嘴里有唾液。腹部有肝、肺等內(nèi)臟,氣味都很腥臊。腸胃、膀胱里面盛著屎尿。人的四肢、手腳,一塊塊骨頭彼此支撐。肌肉活動,皮膚收縮,全靠氣息來帶動。就像木人靠各種裝置驅(qū)動,所以能做出各種表演動作。表演完之后進行拆解,各個部件彼此分離,頭、腳等各個部位擺得到處都是。人的身體構(gòu)造也是如此,請問哪個部分漂亮呢?”
佛破女欲(《摩鄧女經(jīng)》)
佛對摩鄧女說:“你愛阿難什么呢?”摩鄧女說:“我愛阿難的眼睛,愛阿難的鼻子,愛阿難的嘴巴,愛阿難的耳朵,愛阿難走路的樣子。”佛說:“眼睛里只有眼淚,鼻子里只有鼻涕,嘴巴里只有唾沫,耳朵里只有耳垢,身體里只有屎尿,臭穢不凈。結(jié)為夫妻后,行房時便有不潔的津液。津液交合,便會生下孩子。有了孩子,就會有死亡。有了死亡,就會有悲傷哭泣。你所喜愛的這個身體,究竟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注】摩鄧女,又作摩登伽女,由于戀慕阿難,曾試圖用幻術(shù)迷惑他。后來被佛度化,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目連卻婦(《禪秘要經(jīng)》)
長老目犍連隨佛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位。他從前的妻子想與他重修舊緣,打扮得非常漂亮,前來引誘他。目犍連對她說了一首偈:“汝身骨干立,皮肉相纏裹,不凈內(nèi)充滿,無一是好物。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沙彌守戒(《賢愚因緣經(jīng)》)
釋迦牟尼佛涅槃后,安陀國有一位優(yōu)婆塞,供養(yǎng)一位比丘和一位沙彌,天天給他們送飯。一天優(yōu)婆塞全家都出了門,只留下一個十六歲的女兒在家,容貌非常美麗。由于優(yōu)婆塞匆匆離開,忘了給比丘、沙彌送飯,到了吃飯的時候,比丘便派沙彌去取。優(yōu)婆塞的女兒聽到敲門,知道是沙彌,心中非常喜悅,就請他進來,作出種種淫媚的姿態(tài),糾纏著沙彌說:“我家的財寶無數(shù),如果你現(xiàn)在能滿足我,我就作你的妻子。”
沙彌想:“我有何罪,遇到這種惡緣?寧可喪失性命,也不能破戒?墒且D(zhuǎn)身逃走,她一定會拉住不放,路上的人見到了,反而會受到侮辱。”于是就對她說:“你把門關(guān)上,我到房中歇一會兒,再滿足你。”女子出去把門關(guān)上。沙彌進入室內(nèi),看到一把剃刀,心中很高興,就脫下衣服,合掌跪下,對著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地方,流著眼淚發(fā)愿說:“我現(xiàn)在為了不破佛菩薩戒及和尚戒,決定舍棄自己的生命。愿我生生世世出家修道,圓滿成佛。”于是就自刎而死,鮮血流淌。
優(yōu)婆塞的女兒進來見到,欲心頓時息滅,極為悔恨,便將自己的頭發(fā)剪斷。父親回家敲門不開,讓人從墻上翻進去把門打開。他進來后見到女兒這個樣子,吃驚地向她詢問原因。他的女兒默不作聲,心里想:“如果說實話,太丟人了。如果撒謊說沙彌想侮辱我,將來必定要墮入地獄受苦無邊。”想來想去,還是說了實話。優(yōu)婆塞就進到沙彌死去的房中,向他的遺體合掌作禮。國王聽到了這件事,也親自前往禮拜贊嘆。耳聞目睹這件事的人們,都發(fā)起了菩提心。
抱眠罪果(《僧護經(jīng)》)
僧護比丘從龍宮出來以后,來到一個地方,見到種種可怕的情形。這里的殿堂的墻壁、柱子,以及各種器皿,都是血肉形成的,烈火焚燒,里面的人們受盡痛苦。共有五十六中情形,詳見經(jīng)文。其中有兩個沙彌,互相抱著睡在一起,猛烈的火焰焚燒他們的身體,沒有片刻停息。僧護比丘離開這里以后,就去請問釋迦牟尼佛。佛對他所見到的情形一一作了解答,并說:“你看見的兩個沙彌,正在地獄中受苦。迦葉佛的時候,他們是出家人,因為在一床被子里抱著睡覺,所以墮入地獄,在烈焰焚燒的被褥中互相抱著受苦,至今還沒有停止。”
業(yè)識化蟲(《法句喻經(jīng)》)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位信佛的居士,平日供養(yǎng)三寶,努力向善。臨終時,他的妻子守在一旁,非常悲傷痛苦。他聽了很傷心留戀,命終后魂神舍不得離開妻子,就在她的鼻孔中變成了一條蟲子。當時有位出家的僧人,見到居士的妻子悲哀痛哭,就說法勸導她。婦人一時涕淚交流,鼻孔中的蟲子掉在了地上,她看到后不好意思,就用腳去踩。僧人急忙制止說:“快停下,不能踩死,這是你丈夫!”婦人說:“我丈夫誦經(jīng)持戒,精進修行,別人都比不上他,怎么會是這個結(jié)果?”僧人說:“就是因為你舍不得他去世,在他臨終時哭泣,觸動他對你的戀慕之情,以致淪落為一只蟲子。”僧人為蟲子說法,蟲子聽后心生懺悔,命終之后生到了天界。
【按】臨終之時最為關(guān)鍵,一念之差,前功盡棄,因此要格外慎重。
- 上一篇:戒妄語的故事
- 下一篇:有債就認,逆緣消業(yè)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