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為惡獲福,行善遭殃」之因果

  世人稍遇災(zāi)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須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稂莠則不能嘉谷,種荊棘則勿望收稻粱。

  作惡獲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惡,則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而不即凍餒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縱有百萬之富,不幾年即便家敗人亡,掃地而盡矣。

  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業(yè)深也。若不作善,則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復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為輕。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盡赦免,又復封侯拜相,世襲爵位,與國同休。

  須知逆來順受,始名「樂天」。修身植德,方曰「盡性」。

  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jié)。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

  切不可怨天而尤人,切不可猶豫而退悔。宜學俞凈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