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托缽記
早飯時,在北京的精舍,我告訴侍者通師和小韓,他們今天放假,可于城內(nèi)任意游玩。
“那您中飯呢?”通師問。
“我自己到大街上去化!”
“啊?!”他們又驚訝又興奮。做飯的李居士聽到直樂:“師父,我讓我兒子遠遠跟著你。”她笑說。
“做什么?”
“讓他保護你呀!”
“哪有這樣乞食的!別別別,他跟著影響我收入!”我也開玩笑說。大家大樂。
因為是臨時動念,只能讓李居士找了一個大大的鐵缽,并張冠李戴地配了一個蓋和鐵勺。
上午待他們都走了,狠狠地睡一覺,驅(qū)除多日的疲憊。起來看時間已過十一點,遂把缽放入香袋,將香袋中的錢和多余的東西拿出,將腕上手表摘下,手機調(diào)到靜音。盡可能作樸素清貧狀。大褂是黃色的,沒補丁,光鮮了點。氣色形容不象苦行僧,好在身體欠佳,加上長時忙碌,別人看著會覺憔悴,再把那股子信心勁收斂一些,也湊合了。菩薩保佑吧!
一個人挎著瘦瘦的香袋,從住處走到大街上,向南迤邐而行。
今天天氣陰沉沉的,昨晚驟然降溫,冠蓋滿街的京華開始顯出些許萎靡。我提醒自己,現(xiàn)在要進入乞食的行腳狀態(tài)了。一個人,沒有錢財、人眾等任何依憑,全然生活在不確定性中。身邊碰到的任何一個人都可能給我溫暖和幫助,也可能給我冷漠與奚落。這時才體驗到一絲以平等的眼光看所有人的感覺。假設(shè)我現(xiàn)在托缽正走向指定的張家李家,眼前的其他人會被我忽略。佛陀讓我們比丘乞食大有深意呵……
記憶中,這條大街往南不遠處有一條東西街。應(yīng)該走到那里后,再向右拐,找一家餐館,在門口向進出的顧客乞討。這樣碰到熟人的概率會小些。
一路走,也會留意右手街面與餐飲有關(guān)的鋪子,多數(shù)旗幟鮮明地標著“牛肉”“羊肉”“泡肉饃”字樣。設(shè)想一個和尚站到這些店鋪門前托缽而立,那是一幅多么滑稽的畫面啊。不可取,不可取!……
走到了預(yù)想的大街向右拐,行約五十米,透過樹木隱約見街對面有幾家餐館,遂橫穿馬路,沿街往回走。到一家“土菜餐館”鋪對面,從香袋拿出缽端在手上,決定在這里解決問題。
步上幾步臺階后,我終于站在了這家餐館門口。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里面站著一位迎賓的服務(wù)員。我才一站定,她遂推門出來。
“你有什么事?”她很客氣地問。
“我想在這里要一頓飯。”我盡量以自然大方的語氣說。說完又擔(dān)心自己的神態(tài)語言缺乏一種原生態(tài)的樸拙味,會讓對方起疑。
“你只要飯,不要菜嗎?”她把“飯”作了狹義的理解。
“當(dāng)然也要菜。”我說。
“哦,你等一下。”她說完進去,似乎是到里面去請示某個人。
“可以給你炒個菜。”不大一會兒,她出來告訴我。
“哦,謝謝!”
“你到里面坐著等一下吧。”她邀請我進去。
“我站在這里也沒事的。”我擔(dān)心多占他們的座位,推辭說。
“還是進里面坐吧,外面冷!”她很友善關(guān)切地說。
“外面冷!”她說出這三個字時,我感受到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
我被引到離門很近的一個座位,背沖里,面向外坐下。另一位服務(wù)員拿來一個杯子,倒上熱水:“請喝水。”--完全是顧客的待遇,沒體驗到想象中的冷遇和盤問。
我一邊喝著水,一邊猜測店主即將布施給我的飯菜。飯是白米飯,沒得說。菜一定是炒白菜了,因為白菜最便宜。有一年夏令營我們有一項活動,是讓營員不帶錢上街自己找飯吃,回來后他們找到的飯菜豐儉不同,我還感慨說:人和人的福報不同啊!現(xiàn)在輪到自己,白米飯和白菜,福緣如此,只能認了。
坐了大約七八分鐘,飯菜還沒端上來。其間進來二三撥顧客。心里有些不耐煩:廚子要優(yōu)先照顧這些客人,我這乞丐大概要置后考慮呢……。正這樣打著妄想,服務(wù)員突然從我身后端上了飯菜。飯是紅色的,不是白飯!里面有花生、葡萄干、紅米等;菜是我所最愛:黑木耳炒豆腐。阿彌陀佛!外現(xiàn)乞士相,內(nèi)秘俗人心者,明海也!
我將飯菜倒入缽里,很仔細地吃完,之后以杯中熱水沖洗缽底后喝下。將缽收入香袋,起身向服務(wù)員致意后離去。
當(dāng)我走出餐館,置身大街上時,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心中多了一份凝定與收攝的力量。因為這短暫的乞食體驗,作為比丘的僧格意識覺醒并增強了。那似乎是對施主供養(yǎng)的本能回應(yīng)。設(shè)若我和其他顧客一樣進去消費呢,我所花費不也是施主的供養(yǎng)嗎?--由于以金錢為中介經(jīng)歷了轉(zhuǎn)折,心中的我所執(zhí)對錢財、身份等產(chǎn)生了虛妄的自我認同,并依之強化了我慢。正是這種細微的我慢將心包裹起來而逐漸鈍化了比丘本有的僧格覺受。
偉大的佛陀呀,他正是這樣以四兩撥千斤的善巧安立了僧團由凡入圣轉(zhuǎn)染成凈的修行之道!
這樣思維著,歡喜著,我緩緩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走回住處……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明海大和尚:請轉(zhuǎn)法輪的意思是什么?
- 明海法師:法俗眷屬是什么意思?
- 明海法師:佛有分別心嗎,為什么有的人生來就有錢、漂亮?
- 明海法師:紅塵自度,個人修行個人了
- 明海大和尚:如何跟沒有宗教信仰的家人溝通?
- 明海法師:只要有一定的旋律、韻律,都可以叫做佛教音樂?
- 明海法師:在原始佛教中,是否有音樂?
- 明海法師:如何修慈心禪?以什么為對象來修行?
- 明海法師:凡夫有情緒是正常的,不要過分地苛責(zé)自己
- 明海法師:什么是五戒?佛為在家弟子制定的行為規(guī)范
- 明海法師:佛教徒可以燒紙錢給亡人嗎?
- 明海法師:修行人要注意哪些問題?該怎么做?
- 明海法師:佛教的師父是只屬于某個弟子還是某些弟子?
- 明海法師:什么是出離心?真正的出離心
- 明海法師:佛教的忍辱是指什么?有智慧的忍耐
- 明海法師:原諒自己就是保護自己
- 明海法師:可以去道觀拜佛祖嗎?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