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范毗尼行愿無盡──弘澈大和尚示寂禮贊
弘范毗尼行愿無盡──弘澈大和尚示寂禮贊
覺真
題記:時值弘澈上人圓寂二周年之際,特刊兩篇短文,謹此紀念。
2006年6月4日,弘澈大和尚于潮州開元鎮(zhèn)國禪寺安詳示寂。噩耗傳來,驚訝而又悲切。6月12日,我從香港趕赴潮州,參加13日上午在方丈樓舉行的告別儀式與封龕大典。當時,開元路上,寺前廣場,大殿內外,人山人海。靈堂前更是擠得水泄不通。我?guī)缀跏强拷哟藛T“護送”才得以進入大廳,近立其側的。這也足見他在潮州市民和四眾弟子心中的地位了。望著靈柩中的遺容,依然那樣慈祥安和,我心內默誦佛號,眼中強忍著淚水。一代賢僧,人天永訣,能無憂傷?曾經在他身邊工作將近一年,凡情如我,豈不更有百般滋味涌來心頭!“泰山其頹,哲人其萎”,已不足以概括我此刻的悲痛之思了。
我不能不想起那件往事──
2000年7月24日,我隨恩師茗山上人到深圳弘法寺講經,這是早就約定的。是日到達仙湖,山門前和講經堂內,懸掛著巨額橫幅,上下兩行大字:上行:《楞嚴經·四清凈明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主講:茗山長老。下行:《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主講:覺真法師。25日上午,講經法會開始,師父上人講楞嚴經。下午,我開始第一講。我記得,我在序分講的是觀世音菩薩信仰的歷史發(fā)展與觀音文化的主要內涵。從下午二點開始,講到四點十分結束。抽衣,回寮,還未收拾講稿,忽然知客師來通報:潮州開元寺方丈弘澈大和尚來訪茗山長老。師父喊我一同出迎。迎至客堂坐下。一行人有四、五位。原來師父和他早有溝通,我卻不知道弘澈大和尚竟是親自來到深圳,就為了敦促我早日去嶺東佛學院任職。師父有意把這件事拖延了。師父表示歉意的說:“我不是不放覺真到您那里去,我身邊確實少不了他。他在我身邊的工作,可能要比您那里還要多,所以,我才沒有讓他走。既然您來了,我總得答應的。”從弘澈大和尚耐心、懇切的眼神中,我感受到這是一位多么關懷僧伽教育、對著名古剎潮州開元寺和嶺東佛學院傾注了多少心血的領導人啊。果然,深圳弘法寺七日講經結束,把師父身邊的幾件主要工作抓緊結束,我就在8月上旬來到嶺東佛學院報到,前來親近弘澈大和尚了。
掛牌、送位,都不在話下。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弘澈大和尚的行持。他言語不多,慈祥可親,待人誠懇、實在,道風嚴謹,是一位行菩薩道的大修行人。上殿、過堂、念佛、誦戒,處處為我們全院師生作出了表率。我對他十分恭敬,在教務、教學、學院管理方面的工作,我向他請示、報告,他都是謙謙君子、虛懷若谷,寬厚待人,長者風范。每一次到他那里去,不管帶了多少問題、多少疑慮去,而回來,卻都是高高興興,喜悅而歸。與這樣的領導人相處、共事,是一個人的極大幸福,你還能不兢兢業(yè)業(yè)、不主動盡心的去做好每一件工作嗎?我感到十分慚愧的是,我沒有能在弘澈大和尚身邊把嶺東佛學院的工作堅持下去,我實在有負他的重托和期望,我有了新的使命,我不能不遵從恩師的囑咐,又走上了新的一段弘法旅程。人,有時候并不屬于自己,只能屬于歷史。
弘澈大和尚舍報,過早地離開了娑婆,教界失去一位弘范毗尼、行愿無盡的大德長老,潮州市佛教界則失去了一位堪稱典范的卓越領導人,而四眾弟子,則失去了一位諄諄善誘的導師。化緣有定,無常難期,而弘澈大和尚中興開元寺,弘教安僧,興學嶺東,培育僧才的不朽功績,將永存人間。長江后浪推前浪,更喜達詮法師接續(xù)法席,悲智行愿,燈傳有人。而嶺東佛學院亦朝氣蓬勃,《人海燈》有達亮法師主持編務,妙筆生花,克紹宗風,法幢有繼。為寄哀思,而作頌曰:
緬懷大德,夙具慧根。禪凈雙修,堅心慈忍。
弘范毗尼,行愿無盡。緇素共仰,古剎重興。
作育僧才,宗風丕振。祈愿再來,濟世度生。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覺真法師:什么是善惡?善與惡都是一種人的存在
- 覺真法師:心是什么?人的本體、生命力
- 覺真法師:忍辱功夫的真正成就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護生論是佛法中一切倫理規(guī)范的終極精神
- 覺真法師: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學而又偉大的
- 覺真法師:慈悲與感恩,緣起論的人文關懷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宿命論是什么意思?緣起可破除宿命
- 覺真法師:無因論是什么?四門邪見之一無因生
- 覺真法師:緣起論是什么?佛教緣起的基本內涵
- 覺真法師:內心創(chuàng)造和諧才是真正的解脫
- 覺真法師:真如佛性本在自心 頓悟成佛何假外求
- 覺真法師:佛陀的慈悲喜舍 比寶石更珍貴
- 覺真法師:佛教是富人的真正救星 因為布施之人受益更大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佛與人生]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學常識]佛教常用動物形象譬喻點明佛法
- [哲理故事]反穿襪子真實心
- [生活故事]婚姻幸福的秘訣
- [凈土論著]凈土宗所依據的經論有哪些?
- [禪宗公案]這是什么禪義?
- [黃茶]君山銀針是一種什么茶?君山銀針的簡介
- [人物故事]不生病的人
- [佛教法器]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達摩祖師]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禪宗五家]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生活故事]叫一聲爸爸媽媽
- [哲理故事]善不等于被傷害
- [佛與人生]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佛學常識]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在家修行]在家自修佛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