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大安法師答疑:諸宗會通篇

  問:念佛人多是老頭老太太,年輕學(xué)佛人往往對禪、密感興趣,對凈土法門漠然,這是什么原因?

  答:年輕人學(xué)佛,多有好奇務(wù)勝者。是故一入佛門便對談玄說妙之法,頗有好樂。加之自己稍有些文化知識,常以上根利智自許(或口頭謙虛,內(nèi)心如是自肯),這是可理解的正常現(xiàn)象。而老頭老太太,文才不足以廣閱經(jīng)論,體力不能支撐長久坐禪。且桑榆已晚,感到臘月三十快到,渴求出離生死心較切,是故一聞簡易而究竟的念佛法門,便全身歸命阿彌陀佛,靠佛力帶業(yè)往生,了辦生死大事。這種心態(tài)與行持,乃是以他(她)們大半輩子人生苦痛經(jīng)歷為代價,所獲得信仰上的碩果,可慶可賀。這種愚夫愚婦實是根器深厚的念佛人,無量壽經(jīng)指稱為佛的第一弟子,所謂愚不可及也。而我們一些有點世智辯聰?shù)哪贻p人,看得幾本佛經(jīng),了解幾則禪宗公案,或密宗的神通感應(yīng)等,便空腹高心,輕視凈土,這山望到那山高,實則并未在心地上下過真實的功夫。大概等到學(xué)佛過程中碰得頭破血流,痛定思痛之余,或有浪子回頭之一時。待到那時,自認是愚夫愚婦,舍阿彌陀佛慈悲救度,莫能出離生死苦海,如是死心念佛,方是真正的上根利智,是乃人中芬陀利。

  問:修習(xí)禪宗求明心見性,那是否非得大慧根者才可薰習(xí)呢?

  答:在這個時代,要了生脫死的捷徑圓頓之法是念佛一法,禪宗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很難。如果說晉唐之際還有這些大善根之人的話,現(xiàn)在就很難尋找了。所以,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根機,還是一門深入,專門念佛,這句名號就是佛心,里面就包含著禪。所以經(jīng)典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你能念阿彌陀佛名號,這就是無上甚深的禪。禪是什么?禪是佛心,這句名號就是佛心,阿彌陀佛的心嘛,所以這句名號就是禪。那么你不要把禪和凈打成兩橛,它是不二的。所以古人云:身在含元殿,無須問長安。你的身體已經(jīng)在含元殿了(古代的皇宮在長安),你在長安的皇宮含元殿——最主要的一個宮殿里面,你還問長安在什么地方?現(xiàn)在政治文化中心不是在長安,就在北京,那換句話說:此身已在中南海,你還問北京在什么地方嗎?所以我們能安立在這句名號當(dāng)中,就安立在禪上,就安立在無上正真之道上。它是不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為什么這些禪宗的祖師大德最后導(dǎo)歸凈土,是看到了這一點,本質(zhì)上不二的特點:禪是凈土之禪,凈土是禪之凈土,是真空妙有的關(guān)系。所以還是老實念佛,里面禪也就得到了。

  問:大乘說:阿羅漢,證有余涅槃,不生不死,永脫輪回。但沒證無余涅槃,這有何分別?難道阿羅漢還要生死輪回?《阿含經(jīng)》說:羅漢所作已辦,不受后有。

  答:阿羅漢是小乘教所證到的最高的果位,斷見思惑,得人我空。但是,他距離大乘的涅槃還很遙遠,這《法華經(jīng)》稱為是化城,中間三百由旬到達的一座化城。那么,還要向前走五百由旬的那個地方,才是佛果的地方。這是比喻。所以,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十方諸佛會去循循善誘,不要讓他成為定性聲聞,定性聲聞他就是取證偏真涅槃,墮無為坑,飲三昧酒。這樣就是鈍阿羅漢。這種鈍阿羅漢如果取證的話,在大乘佛法就稱為焦芽敗種,就永遠不能發(fā)菩提心,永遠不能成佛。所以大乘佛法看鈍阿羅漢,那是寧可下地獄,也不能證偏真涅槃。因為下地獄你出來還能夠發(fā)菩提心,修菩薩道成佛。如果你取證偏證涅槃,成為焦芽敗種,就永遠沒有成佛的希望。所以諸佛都會殷勤勸勉他回小乘心向大乘心。法華會上,就是開權(quán)顯實,匯三歸一,以一乘法來度眾生。像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這些聞到大乘法,他悲喜交集,得未曾有,他們就會發(fā)起求佛果的心。所以沒有說他能生死輪回,他離開三界的生死輪回,如果他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世間也可以回小向大,繼續(xù)修菩薩道。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他有一個去處,在十方世界有一個方便有余土,這是阿羅漢所住的地方。所以《阿含經(jīng)》說:羅漢所作已辦,不受后有。這不矛盾,他所作已辦,確實他修戒定慧,九次第定,他已經(jīng)成就了,不再在三界六道輪轉(zhuǎn)了,沒有這樣輪回的中陰身了,但一定要繼續(xù)求大乘佛法,如果這些阿羅漢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快速的圓成大乘的佛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