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身心和樂,每個人都應重視的修養(yǎng)之道

如覺法師:身心和樂,每個人都應重視的修養(yǎng)之道

  每個人的身心世間就如同一本書,在成長及與人、事、物等互動過程中,由于個體所遇因緣的不同,故有著不同的經歷、愛好、性格,也有著千差萬別的價值觀、人生觀,大多數人會慢慢形成處世及待人接物的原則,也在博弈過程中有著化解煩惱與矛盾的辦法。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形成應對矛盾與煩惱的良好方法,當出現一些困境或受到創(chuàng)傷時,就會心事纏身,身心就會出現抑郁或焦慮,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理障礙。所以,身心和樂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應重視的修養(yǎng)之道。

  身心和樂之道,要認識自我的身心世界早已存貯了無盡的認知、經驗與煩惱種子,佛教稱其為阿賴耶識。它里面存貯的業(yè)力種子在碰到外在相應的環(huán)境時,就會互相發(fā)生反應而生起現行,表現在人的身口意三業(yè)行為中。這些行為產生的結果又會形成新的種子存回阿賴耶識,種子在反復的現行與回存過程中,會讓一些人的身心越來越矛盾,煩惱也越來越多,痛苦也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量后就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明白身心之道后,就應該在發(fā)現煩惱或矛盾時,不必強求結果,不要令身心隨其境而轉,而是選擇放下、原諒,以隨緣的心態(tài)去面對。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放下、原諒的并不僅僅是令身心痛苦的人與事,也是放下內心長久積存的心結、煩惱與痛苦,正所謂:“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放下包袱,解開心結,令身心和樂健康。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法海甘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