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法指導下逐步成長
起信之前
我十八歲之前是個無神論者,對一切宗教不屑一顧。甚至認為佛教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愛吃肉,特別愛吃魚。每次看到橙紅色的魚蛋總是興奮地舉起筷子。一有烤鴨,總是一個勁地猛吃?墒窃匠栽嚼,老打哈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若是一頓沒有葷腥,就沖媽媽發(fā)脾氣。家里就我一個孩子,父母都很疼愛我?晌铱傆X得父母一點也不理解我,他們只關心我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好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若是學習成績差,除了責罵,還要遭受父母的白眼?丛诟改傅拿孀,只有我學習成績好了,他們才在外人面前抬得起頭來。因此我不愛和爸爸說話,經常和媽媽吵架,家庭關系僵化?偦孟胫幸惶祀x家出走,遠遠離開這個可惡的家庭,F在回想起來,真是罪過呀!無始劫以來,我吃掉了多少眾生的肉!我用難得的人身,造了多少身口意的重罪!其實,做父母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父母親是很愛我的,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我理解錯了。有時候他們用過激的方法教育我,是希望我知錯能改,盼著我有出息,真是恨鐵不成鋼啊?蓱z天下父母心!他們除了生我養(yǎng)我,還要生我的氣,為我操碎了心,緊鎖眉頭都是因為我不爭氣。若是我沒遇到佛法,肯定還會一直錯下去,一味堅持自己錯誤的看法,多么可憐呀!
起信(2000年)
我十八歲面臨高考,處在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就在緊張的高考復習階段,偏偏業(yè)報顯現了。經常發(fā)燒,因此經常請假去醫(yī)院打點滴。期間雙腿還出現軟弱無力,步行緩慢的癥狀。使正值青春妙齡的我,活像個老太婆。經過驗血得知,是缺鉀癥。剛開始很慶幸,原來只是缺鉀而已,補補鉀元素就可以了,不是什么大病。吃完補鉀的藥,病情有所好轉。但沒過幾天,因學習任務繁重,又復發(fā)了,而且更加嚴重。
我拖著沉重的病體獨自往返于家、學校和醫(yī)院之間。爸媽不相信我有病,這么年輕,怎么可能會得什么大病呢?每次問媽媽要錢看病,我看出她埋怨的眼神仿佛在說:“你怎么老是有?”病得最嚴重的一次,我連樓梯都差點爬不動。雙腿撐不住,只好再加上雙手一起,吃力地爬向三樓的家。我一邊爬一邊流眼淚,為什么我要遭受這樣的苦!沒有人理解我,也沒有人可憐我。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還要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身心備受煎熬,每天仿佛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獄里。
我的父母親不知道,即使到現在,他們仍然不知道我的這段經歷。我不想告訴他們,不想讓他們分擔我的苦。而且即使我說了,他們未必會相信,還是不說的好。
漸漸地,我對醫(yī)院失去了信心。醫(yī)生救不了我,只有我自己才能救自己。于是,我從書上學到簡單的入靜方法,覺得比吃藥有效。
后來就對葷腥不感興趣,一到嘴里馬上吐出來,根本就咽不下去。有一次在廚房看到媽媽買回來的半只鴨子,差點暈過去。真想不通,我以前怎么這么愛吃這些東西呢?我不知道這個變化是怎么回事,沒有人教我信佛,也沒有人告訴我要念佛。我是個不吃肉的異類,為了避免被人視為信奉邪教,我說我什么也不信,只是不吃肉而已。
有幸得到佛菩薩的庇佑,大學考上了,我們一家人都很高興。
也是我到目前為止,對父母最大的回報。阿彌陀佛。
點擊“佛教在線”(2003年初)
經歷了挫折之后,終于找到了家門。大學期間比較有空,愛上網,無意中用雅虎搜出不少佛教網址,于是就成了“佛教在線”的常客。
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中得到圓滿的回答,對佛法的信心與日俱增。向有緣的師兄請閱佛書,在解脫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起來了。承蒙佛法熏陶,心變得柔軟起來,把佛法融入到生活中,身心無比幸福愉悅。
開始念“南無阿彌陀佛”
“讓我換個國土,在這浮世時,”這是一位日本鞋匠刻在木屐上的話?戳恕阿彌陀經》和臺灣郭惠珍醫(yī)師寫的《學醫(yī)與學佛》,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念誦“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不用知道這六個字的意思,只這一個名號,就足夠震撼人心、淚流滿面了。感慨幸得人身,聞佛名號。讓我的心安定下來找到回家的路。
我是如此幸運,相信有這樣一個美好凈土存在。并且僅僅只要一心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去西方極樂凈土了,就可以六道輪回,沉浸在永遠的光明和快樂中,不用再在這娑婆世界里受苦。于是我日復一日地念著,有時會歡喜得笑,但有時卻傷心地啜泣。
學佛是很苦的,正如認識自己,克服自己的欲望,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而且惡緣顯現得快,隨時都是磨練心志的時候。好象是約好了似的,學佛之后接二連三地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情沖擊,心情一度惡劣得很。同時也漸漸成長起來,能夠更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人,就是這樣長大的吧。
得遇恩師
學佛沒有師父是不行的,怎樣才能遇到有修為的師父呢?一位師兄指點道,師父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自己修好了,機緣一到,就遇上了。若是修不好,即使師父站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呀!
于是我就努力專心誦經念佛,懺悔自己的業(yè)障。在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吃飯和睡覺,也都用心做好。學習寬容和忍讓,展現謙和平靜的微笑。不再與人爭吵,即使不是自己的錯,仍然保持緘默。不再搬弄是非,說長道短。多替別人著想,與人行方便,盡量把自己忘掉。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行正是體現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師父終于遇到了。信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經歷再大的困難,只要堅持信、愿、行,就一定會成功。不管出世還是入世,這點都適用。
在師父的慈悲教導下,修行一天天進步,覺受一天天增長。通過禪坐逐漸看清自己,認識到我原來是個渾渾噩噩的人,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滿足于不好不壞。怎么以前竟渾然不覺呢?該是修習戒定慧的時候了。
感激師父不倦的教導,對我這個性情如此頑劣的孩子,即使再忙,也會抽時間和我交流。師父最高興的就是看到我修行的進步。因此,我只有認真修行,才是對師父如海恩德的回報。沒有利益的驅使,更無物質的回報。有的是信愿的摯誠和奉獻的心。
結語
以上是末學短短的學佛歷程。末學以后的路還很長,不知道還要經歷怎樣的挫折。但對于血淚澆鑄的信仰,對解脫永不放棄的追求,一定會幫助末學和諸位同修,披荊斬棘,實現回家的愿望!
有幸能世世修法,有幸遇到指引脫離苦海的師尊。時時沐浴法喜,聞到絲絲異香,念誦阿彌陀佛。
- 上一篇:放下執(zhí)著粉碎自我的修行
- 下一篇:如果阿彌陀佛今天來接我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