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全文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白話文解釋

[心經(jīng)] 作者:唐三藏 玄奘法師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指癡暗的意思。為十二因緣中的一支。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生"。是佛教"三世輪回"中的基本理論。這十二支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稱"十二支"。據(jù)《俱舍論》卷九說,十二支的關系是:

  1.無明緣行,"謂諸愚夫于緣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緣生法,所以起惑造業(yè)。

  2.行緣識,"由引業(yè)力,識相續(xù)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為,作為引導力量,使識憑附中有,而向與其相應的投生處轉生。

  3.識緣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諸"趣",善惡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結生"一剎那之"有身",謂此"有身"于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發(fā)育。

  4.名色緣六入,"如是名色漸至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為六處。"即胎兒由心身之混沌狀態(tài)發(fā)育至有認識器官的分工。

  5.六入緣識,"次與境合便有識生,三和故有順樂等觸。"六入,或六處與外境相合而生識,稱為三和,觸覺由此發(fā)生,此相當于幼兒的階段。

  6.觸緣受,"依此便生樂等之受。"由有觸覺便生苦樂及不苦不樂等受,此相當于所謂童年階段。

  7.受緣愛,"從此三受,引受三受。"由有感受,引生貪愛。三愛,指對世俗世界的執(zhí)愛,這相當于所謂青年階段。

  8.愛緣取,"從欣受愛,起欲等取。"由有貪愛,便生出狂熱的對世俗種種享受的追求,此相當于成年階段。

  9.取緣有,"由取為緣,積聚種種招后有業(yè),說名為有。"由貪愛執(zhí)取等思想行為,必然招致后世果報,就此能招后世果報言,這些思想行為總稱為"有"。

  10.有緣生,"有為緣故,識相續(xù)流,趣未來生。"由"有"產(chǎn)生后世之果報的思想行為,必然導致"來世"之再生。

  11.生緣老死,"以生為緣,便有老死。"此下二支為一個總的因果循環(huán)鏈條,每兩支間順序成為一對因果關系,而配合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又可以概括為兩重因果:由無明、行兩支作為過去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則成為現(xiàn)在果;由愛、取、有三支作為現(xiàn)在因,行、老死則為未來果。此稱三世兩重因果。佛教認為,任一有情生命個體,在未來得到解脫之前,均依此因果鏈條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間流轉,永無終時;而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不平等現(xiàn)狀,也都可以從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說明。

  總之,十二因緣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互為因果的,人類之所以陷于悲劇,人類的痛苦所以沒有終了之時,都由于它的桎梏。緣覺羅漢悟得生死轉回的苦趣能夠逆觀老死苦的境界以生為因,生以有為因,有以取為因,取以愛為因,愛以受為因,受以觸為因,觸以六處為因,六處以名色為因,名色以識為因,識以行為因,行以無明為因,而無明以真空妙性為體,本來是虛妄。若能返妄歸真,返本還滅,便無明滅,由無明滅,便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都隨之而滅。這是緣覺羅漢修行觀照的境界,叫做"還滅門"。緣覺羅漢認為十二因緣為實有,便用功去消滅它;而大乘菩薩以般若妙慧觀照這一境界,以為其未必是實在之體,應視同大虛空一般,因此說到底,凡夫流轉于十二因緣中也屬一種假說,從根本上看,仍是虛妄。只要達到了悟真實,掃除一切執(zhí)著,把握因緣起而性空的諦義,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緣。這才是大乘法門。達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脫,不至于在"個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會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會悲心大振,無意于擺脫個人的十二因緣桎梏,而是投入世間,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獄,誓不成佛

  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指四諦道理,也稱四諦法門。"諦"為"真理"的意思。"苦諦"者,是人對于社會及自然環(huán)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苦,指生死果報,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說法,簡而言之,大凡世間上一切逼惱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諦"是指造成世間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惱"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惱,都因為傾向于以"我相"為基礎和出發(fā)點,因有"我相",故執(zhí)著我有與我所有的妄想,一切爭奪欺詐、窮奢極欲無不因之而起,也無不因之而導致更大的痛苦。世間的快樂,說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謂"樂是苦因"。眾生因貪欲而造罪,招集眾多苦報,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這種煩惱業(yè)因的來源,自然就會思量厭離苦惱,并因此而行動起來,修善止惡,斷滅集的苦因。

  至于"滅"與"道"二諦,是出世間法,又叫無漏因果。"滅諦"指斷滅產(chǎn)生世間諸苦的一切原因。"滅"者,滅有為還于無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達于最終的寂靜;"道諦"是指脫離"苦"、"集"的世間因果關系而超入無苦有常無我清凈地的理論說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簡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及所謂"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業(yè)因,所以一定會招來苦果,自作自受。罪業(yè)只能自己為自己消滅,這是滅諦;要消滅罪業(yè),只有依據(jù)一定的方法,此為"道諦"。道諦為正道修習法門。這個法門又可以簡單地說成"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無智亦無得

  無智亦無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為能求的心;"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種,一緣覺、二聲聞、三菩薩、四佛。二乘菩薩修行六度法門,上求法于諸佛,下普化眾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澤潤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為以智慧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夠徹上徹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眾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來,入了菩薩階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經(jīng)很了不得;但在菩薩本人看來,這不過是還了本來面目,并沒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實,什么也沒有證得,不過是回歸本來寂寥而已。因為真心本來空寂,在般若真體當中,一念圓融,本來沒有修習的事,因此也就沒有什么可以證得。所以不見有知的大智,也就沒有所證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經(jīng)不是真空。知而無知,才是真知;得而無得,才是真得。所以歸結為"無智亦無得"。換言之,人人皆有本覺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別,也就復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觀自性本空,除去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礙一除,本心顯露,一切世間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從這個意義上說,修佛其實是復性。既然智慧本來就在心中,修般若也就不必執(zhí)為實有,否則也就成了迷妄,成了遍計所執(zhí)了。所以《中觀》上說:"大乘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于空,諸佛所不化。"道理大致如下:眾生執(zhí)有為病,證空是除病的藥草,有病既除,空也隨之消滅,正如病愈而不再用藥一樣。如果明白這點,為什么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諸法本性是空也就可以理解了。進一步,還可以說,緣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門,聲聞乘所修的四諦道理,二乘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都是空,都是假設,都是譬喻。但這是得了大道之后的返觀,是回首下看的結果。若眾生尚在修行路上,就宣布佛說十二部經(jīng)原本虛擬,那就是說胡話,信口雌黃,我慢如須彌山了。修行之人,依法修持,一步一趨,待到功夫圓滿,機緣成熟,自然真心常住不變,其中既沒有絲毫虛妄,也就沒有什么解脫無礙,生死惑盡,安樂現(xiàn)前。這就是大乘菩薩親證后的境界。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處的"以"說明原因和來由!洞蟀闳艚(jīng)》上有"佛果以無所得故而得也"。

  "菩提薩埵",全稱為"菩提薩埵摩訶薩",意為"大菩薩",梵文應為mahabodhisattva。直譯為"大覺有情"、"大眾生"。"摩訶",意為"大";"薩"為"薩埵"的略音。"薩埵",意為"有情"或"眾生"。摩訶薩指有大心,能救度極多眾生,便得度脫生死的菩薩!洞笾嵌日摗氛f,此種人心能為大事,指心能度大眾,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難修,能舍難舍,能忍難忍;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所求目標。這是區(qū)別于二乘菩薩的。

  "依般若波羅蜜多"的"依",作"依靠"講;大菩薩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脫智慧從所依持的修行法門中生出。

  "掛礙",的"掛"即牽掛;"礙"即妨礙。意謂由于物欲牽掛妨礙,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驚恐怖畏的意思,心中驚慌,當然不得安樂;"顛倒",不平順,不安定;"夢想",不符合真實的妄想,錯亂之想;"究竟",達到至極地位。

  "涅槃",無余涅槃與有余涅槃相對而言。先釋涅槃,涅槃為音譯,梵文名nirvana。通常譯為"滅度"、"寂滅"、"解脫",也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寂滅者,有無為空寂安穩(wěn)之義也。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yè)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wěn)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所譯'滅'即為正翻。僧肇之《涅槃無名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于虛無寂寞,妙滅絕于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流四度。"涅槃又分為有余涅槃與無余涅槃兩種。有余涅槃生死惑業(yè)已盡,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對之無余涅槃,謂更滅依身之苦果而無所余也。

  《大智度論》說:"涅槃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兩種:一有余涅槃;二無余涅槃。愛等諸煩斷,是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余涅槃。就大乘而論,變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斷除,則為有余涅槃;變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斷除,則為無余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滅度,大,謂其法身清凈圓滿,普遍顯現(xiàn)于一切方所。由其無處不存,所以為"大法身"。"滅"是解脫,擺脫世間一切事物的妨礙,心中沒有欲念,故謂之"滅""度",也即是"般若",為六度之一,即照破眾生長夜癡暗的智慧光明。菩薩依照般若法門修行,觀照真實,最終達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盡除。人空則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來依人的境?勉強地說,無人之境本來寂寥,蕩然無存,仍然是空;從法空一面說,觀境自然不見境,境不妨礙妙智,觀心也不見心,惑不礙心,心境兩空,于是心中沒有任何牽掛滯礙,也就不致生出驚恐,沒有死的怖畏,既已斷盡惡因緣,心便常定不亂,遠離七顛八倒,昏煩擾亂和幻妄,得解脫,得通達,證常樂我凈,得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者,此處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這一佛教用語,大致相當于今天我們所說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時空宇宙。十方,謂東南西北四方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遷流"之義,"有為"之義。用于因果輪回,它也指個體一生的存在時間。即:過去(前世、前生、前際),現(xiàn)在(現(xiàn)世、現(xiàn)生、中際),未來(來世、來生、后際)的總稱!对鲆话⒑(jīng)》卷四十八:"沙門瞿曇恒說三世。云何為三?所謂過去、現(xiàn)在、將來。"又說:"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云何現(xiàn)在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xiàn)在世。"

  "佛",即佛陀,意為"覺者"或"妙覺",這是出世的圣人的極果。"覺"有三種意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按佛教的說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種意義:而三乘菩薩所缺的是后兩項,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項具足。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譯。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只有佛才能夠有的能力,"正覺",就是佛智,或稱作"一切種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無上",指其至高無上,無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義;十法界同為一體。謂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見解,稱"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極佛果,自在菩提。菩薩雖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圓證究極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覺"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見性,但不能明了一切眾生心性平等,故猶只能自利,而不能覺他,只是"正覺"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諸多苦行,卻不明心性為何物,所以是"邪見";凡夫眾生,雖有本覺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稱"不覺"。只有佛陀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始覺與本覺合而為一,能轉生死為涅槃,化煩惱為菩提?傊,諸佛也是依賴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一段極贊般若功能。"故知"二字,總結前面說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說的般若利益。就是說:因般若波羅蜜多能夠了脫生死苦惱,驅除煩惱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咒,也叫"總持",梵文為dharani,音譯為"陀羅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語言","能成就除惡生善的事實"。

  佛教認為,不斷地念咒,就會受到這語言的熏習,便是一種熏修,不知不覺中就受到了教化。這里說佛陀以慈悲心說顯密法,以法味熏習一切眾生,愿他們?nèi)缤鹨粯右驳谜X,在潛移默化中超凡入圣。另一方面,又因甚深般若的道理難以顯明說盡,唯有密證一途,所以稱作"咒"。咒,已經(jīng)有"神"的意義。"大明咒",謂其能破長夜癡暗,照徹一切皆空,無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無上咒",指世間出世間無有一處超過此法門,若依此法門修行,便能證得"無上"的佛果;"無等等咒",說沒有一法能與般若相等,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依此修行是無等等的途徑。修般若法,能破色法心法,無牽無掛,不但明心見性,并可以徑此證佛果,盡除一切眾生所受的苦厄災難。所以說,般若法門"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為梵文咒語。本經(jīng)前面,從"觀自在菩薩"始,至"真實不虛"為顯說般若;此段咒語則為密說般若。佛法本來分為顯密兩種,顯明者,佛經(jīng)借世俗文字語言傳達道理,示現(xiàn)于人,導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則含有咒語這樣的方法,佛法的本質在至極之處是不可說的,佛只是為了眾生利益才不得不說法,那神妙不可說的秘密只有借咒語來教授了。秘密法門之一的陀羅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漢譯,但念誦仍是有效力的。

  按以往的說法,《心經(jīng)》中全部要義,完全包括在這四句咒語中。念誦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于誦讀此經(jīng)。

  依法藏大師所說,此四句分別可以釋如下:"揭諦"者,此處為"去"或"度"之意,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眾生于彼岸;重復"揭諦"二字,無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波羅"意為"彼岸";"波羅揭諦"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至于"僧揭諦"的"僧",意為"總"或"普",因而"波羅僧揭諦"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為"覺";"娑婆訶"即"速疾"也,意謂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覺。只要默誦此密咒,就在不覺不知的狀態(tài)下超凡入圣,所以才說,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

  《心經(jīng)》一卷,說盡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義理。佛教化眾生,隨機引導,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門因人而異。若眾生有迷于色法遠甚于心法的,佛為之說五蘊合色而開心法門;若有迷于心法而遠甚于色法的,則說六入十二處合心而開法門;若有眾生迷于色法與心法二者不能自拔的,則為之說十八界的虛妄義;若眾生有不迷于色法及心法的,又為之宣說一切諸法因緣而生,因緣而假,因假而得中道的含義。

  總之,眾生有異,是因為心不能照見諸法實相,所以不能照見,是由于根塵識顯現(xiàn)且相互糾纏,所以執(zhí)有執(zhí)無,失卻般若光明,起惑造業(yè),陷于六道輪回,受苦無窮。若能回光返照,依般若法修行,功夫純熟,自能自見本性,自顯圣性,從而照五蘊為當體空,照十二因緣為緣起空,照一切諸法為自性空。得三智,即一切智,一切種智,道種智!洞蟀闳艚(jīng)·初品》中所說的:"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上說:"此三智一心中得,若就其次第而言,則有道種智生一切智,由一切智生一切種智"!赌υX止觀》說:"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但這是配合《中論》的三是偈中的空假中來說佛智的。按照我們的說法,一切智是關于一切對象的認識能力,若就佛教而言,它所把握的是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共性!洞笾嵌日摗肪矶哒f"總相是一切智,總破一切法中無明暗"。《大乘義章》卷十八說"知一切如,名一切智";至于一切種智,那是關于事物個性或別相的認識!洞笾嵌日摗肪矶哒f:"別相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一切種智有時也被認為是綜合認識共直與別相,即共性與個性的智慧。《大品般若經(jīng)·三慧品》說:"一相故名一切種智。謂一切法之寂滅相;復次,佛如實知諸法行類相貌,為顯示故說名字,以是故名一切種智";而道種智是一切智和一切種智的基礎,貫穿佛教修習的全部過程!洞笾嵌日摗氛f:"初發(fā)心乃至坐道場,于其中一切善潛心產(chǎn)名為道;此道分別思惟而行,是名道智。"

  以此三智觀待諸法,可以了然,聲聞四諦法、菩薩六度法、大乘菩薩的究竟解脫、佛的菩提大覺,都是真空所攝。一切法空,一切圣解脫法空。因為一切法原本不生不滅,也就不需要解脫,無需轉染成凈。世間與涅槃,生死與煩惱、佛與眾生平等一如,了無差別。得此三智,強以了直空妙有,得中道之旨,這也就是摩訶般若。至此,也就顯出了眾生本有心性和靈光,其所照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正是觀世音菩薩修行甚深般若的親證境界,也就是全部般若經(jīng)類的義趣所在。

回向

菩提心極珍貴,諸未生者令生起,

令已發(fā)起不衰退,輾轉增上恒滋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