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華嚴經 >

《華嚴經·凈行品》漫談

7 月 22 日 早課

  昨天早上講到為什么善用其心,就是“若見什么,當愿眾生,如何如何”,為什么就能夠獲得那么多微妙殊勝的功德呢?講到這個原理,我剛把這個原理簡單地念了一下,也沒有完全開解,時間就到了。咱們今天就先介紹經文,在舉例介紹的過程中再把原理詳細地開示。

  這 141 首偈頌,有一個過程。從第一到第十一,主要說的是菩薩在家,妻子聚會,孝事父母,得五欲,或者娛樂活動種種,舉了十一偈;接著是出家的過程,列舉了 十一 偈;出了家以后受戒,列了四偈;后面是坐禪修行,列舉了九偈;坐禪之后下座、穿衣、洗漱、方便,從第三十六偈開始,舉了十一偈。過去正法時代的比丘,所謂的修習就是坐禪,前夜后夜精進,中夜有時獅子臥,在《四十二章經》中,中夜也是坐禪,沒有休息。從第 四十七 偈開始比丘托缽出門,乞食的過程,也就是行道的過程,遇到了山和水;遇到了平坦的路、坎坷的路;遇到了善人惡人;有的人給你布施,有的人不給;飯還沒打來時是空缽,打來了是滿缽;打來的飯味道好還是不好;乃至見到了大臣普通老百姓、各種身份的人;丑的、美的;有威儀的、沒有威儀的;好打扮的、不好打扮的,這都是在乞食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境界,種種景象,種種人,種種事,在這個時候,你在動什么心,列了 七十七 偈。回來以后呢?洗浴,印度那個地方比較熱,比丘下身著裙,上身著袈裟,洗浴完了以后頌經、禮佛、禮塔、修行,列舉了 十五 偈。到了晚上休息,早上起床,列舉了 三 偈;旧鲜且惶斓纳,菩薩在家時列了 十一 偈,出家以后列了 一百三十 偈。這是把經文的格式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現在從第一偈講,咱們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家的菩薩,前面列得少,只有 十一 偈,展開可以講很多。“菩薩在家,當愿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在座的諸位年輕人占大多數,對家的逼迫,年輕人理解得很少,結婚十年以上的人,對家的逼迫深有體會。咱們在座的年輕的太多,就不展開講了。

  “孝事父母,當愿眾生,善事于佛,護養(yǎng)一切。”這個地方我要詳細說,尤其對年輕人,四十歲以前的人,絕大多數不懂得孝事父母。有的人不承認,說我對我父母很孝順。事實上是這樣的,孔夫子也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到四十歲以后人才成熟了,“養(yǎng)子方知父母恩”,他才知道孝順父母,說話做事都比較寬容了,懂得了艱辛,懂得了大家的不容易。孝,孝敬,把你最好的東西給父母,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心粗,不注意,拿到好東西,沒想到父母,自己受用了。一般人能做到有好東西孝敬父母,只要他能想起來,但大部分人想不起來。比如他第一次孝敬的時候,父母說“不用不用,你自己用吧”,第二次也是這樣,第三次他就忘記了,不再做這個事,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實際上是必要的,每一次都應該。

  順者順從,不逆,這個絕大多數人做不到。古人言“百敬不如一順”,你無論對父母師長表現出多么恭敬,但你不順從還是不夠的,順從是非常關鍵的。對父母絕大多數人沒有順從,父母說一句他能頂三句,這個是很喪德的事情,大家以后要注意。尤其作為學佛的弟子,特別要注意孝順父母師長。這里面順的方便,要自己掌握。有的人可能說父母年老,對社會很多情況了解得少,他對很多問題的闡述沒有我自己清楚,所以感覺到我不能接受父母的看法。不過我這里要告訴大家,我們的父母經歷的事情比我們多,他希望把他所有的經驗都告訴自己的子女,所以不要忽視父母師長的勸告,即便是不能奉行,當時也要隨順。有的人說當面隨順,過后不按他(她)說的做,不就是虛偽嗎?你說這個話正是你虛偽。為了表示自己是真誠的直心的,所以就忤逆父母,你不對,馬上就駁斥,這種做法很天真。你自己在生活中,不管同學、同事,別人頂你一句,你馬上不好受,不相信試一試。我們都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贊嘆、順從,父母師長亦復如是,這個特別要注意。

  “妻子集會,當愿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妻子是自己最親近的眷屬,我們普通人都是這樣,貪愛自己的親眷,怨恨自己的仇人。一個人你有多大的貪愛,實際上與此同時你必然會有多大的怨恨,這個怨恨不一定表現在你的妻子兒女身上。“有多大的愛就有多大的恨”,現在顯不出來,再過十年,短則一年,結婚后十年,家家戶戶鬧離婚!咱們的父母是這樣的,到咱們手上還是這樣,過去的人是這樣,將來的人還是這樣,這是個規(guī)律。何以故?這里面有很多法是惡法,自然地會發(fā)生這種情況。這種情況現在很多人說還不理解,沒有關系,慢慢地多觀察身邊的人。說通俗一點呢,咱們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說話、吃飯,那見到我們的冤家,也這樣和氣多好?何必要對別人心中不平。這三首偈是這么個意思,我們遇到的是善的情況,還沒遇到逆境,能夠轉善的境界不貪染,你能夠于善境界獲得自在,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一般人特別注意逆的境界,在遇到逆境時,你能夠轉念,令心無有煩惱,這個就很不容易;如果能夠轉善的境界而不貪染,這個更不容易,在生活中特別要注意。

  咱們以后提問題,大家最好提你生活和修行中具體的問題。不要提那種廣面上的,撈一個很大的題目提出來,法師給你一講,一個小時就過了,后面人就沒得提了,而且泛泛地談很多東西,你沒有具體地受用。所以直接提修行與生活中具體的問題,這樣解答也比較簡單,大家的提問機會也比較多。另外頌完經后經本不要放在地上,經是法寶,它是我們的慧命,所以以后大家注意,捧在手上,不要隨便放在地上。另外在寺院里不論向哪位法師請教,我們出家人有一個規(guī)矩,就是不允許單獨地和異性講話,偶然問話,也不許超過五六語。所以有的時候你問法師話,法師可能很著急地答了兩三句就要走,大家要理解,這是我們出家人自己的一點規(guī)矩,提問題最好是兩三個人。同時不要單獨到師父寮房里去,這個是寺里的規(guī)矩。

  好,今天就講到這里,大家回向,合掌。

7 月 22 日 晚課

  今天上午有人遞上來一張條子,我簡單說一下。他問:“什么叫所知障?所知如何成為障?我們所知道的知識怎么會成為障呢?是一切概念思維心是嗎?為什么說分別已非意?這個意是什么意?障是不是執(zhí)著?”他后面還有,咱們一段一段講。

  所謂的所知障,咱們平常講障有煩惱障,有所知障。煩惱障是五蘊色身所升起的煩惱,對我們的自在解脫形成一種障礙。所知障呢?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對我們形成障礙。舉個例子來說:這個墻壁,它是不透風的,這是你所知道的,你就穿不過去了,它就成為障礙。知見也是一樣,你認為這一切法本來是有,而不是空,這種知見就對你的自在解脫形成障礙,這里邊說起來很廣泛,我沒有去查《佛學大辭典》,你們有機會可以查。有的法呢,同樣一個詞在辭典里有不同的解釋,我的理解可能跟詞典里的有些不同。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或者思維方式種種,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對我們的解脫造成一種障礙,所以經里講:“汝意不可信”,我們自己的這個心是不可相信的,“證得阿羅漢,汝意方可信”,你證得了阿羅漢果,才可以相信你的一切感受是正確的。

  “分別已非意”是什么意思?這個是指菩薩證到了無生法忍以后,離于分別,卻又能分別一切諸法的差別相,這個分別就“非意”,不是我們凡夫理解意義上的“意”。

  “悟有大小嗎?一悟是指佛地,又說大徹大悟,讀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句很歡喜,但是概念思維判斷心太嚴重了,怎么辦?”關于悟的問題,我們有機會請教老和尚,老和尚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我還沒有悟,我在這個地方坐其實是不應該坐中間的,應該稍微坐偏一點。登法座的人呢,有人印證,得了法的,才有資格登法座講法。所以我剛才稍微坐偏一點,表示還沒有這個資格,我們就是漫談。這個悟呢,還是要請問老和尚。“讀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句很歡喜”,如果你讀到這句話,覺得特別歡喜,身心一下子感覺到輕松了很多,有輕安之感,這個一般來說是有所契入了。具體的,因為我沒有悟所以不能給你下一個定論,只能從書上來講。有的法師呢,一聞即悟,一悟即至佛地,大徹大悟了。有的人卻不是,他讀到這一句話,哎喲這個東西我清楚了,很歡喜,可是過了一會呢,他又很著急,我得趕快找個法師印證一下我是不是悟了,結果到法師那里,法師說“你什么也沒悟”,他馬上就動搖了,歡樂也沒有了,心中馬上反應出來一個:“我看你法師也沒有悟!”(眾笑)這種想法實際上和你那個話已經不相應了,什么意思呢?可能你剛才那個是相應的,過一會又不相應了,沒有持續(xù),有的人可能持續(xù)一段時間,但那都不算是徹悟,真正的徹悟是人家說的不退轉了。具體的情況也是眾說紛紜,現在佛不在世了,沒有人去作一個肯定的回答,因為現在的法師絕大多數不具足五眼六神通,所以說一眾法會,有多少人發(fā)了菩提心,多少人得華嚴境,多少人證到了什么樣的果位,沒有人知道。但是,咱們在這里漫談三十分鐘,有沒有人發(fā)菩提心的,可以肯定地講,有;有沒有證華嚴境的,我可以肯定地講,是有。為什么這么講,這個是有經典根據的:“乃至末法,佛的經法,若有眾生,得聞歡喜,信奉受持,是人功德不可思議,然而其人不自覺知,唯佛知此。”我們普通的法師不能印證,只能是各說各的理解而已,你們也可以說說你們的理解,至于誰對誰非,我覺得沒有對非,只是各人理解的層次深淺不同而已。所以很抱歉這個地方不能作詳細的回答。這個問題就這樣作一個簡單的答復。

  下面接著今天早上的講。咱們就講一下“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沒有成家的可以了解了解,將來就能有所準備,不受逼迫。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因緣和合,這個因緣有合就有散,這是必然的情況,所以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首先要明白這是因緣和合的,《楞嚴經》講“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其性正為妙覺明體”,從五陰六入乃至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有滅,一切諸法悉皆如是。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家”就是這么個東西,成住壞空四相是不可避免的,合散是必然的,不要因為合散引起心里的種種煩惱和逼迫。

  第二個方面,家有差別,它是受外界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的,這也是必然的,有貧民的家庭,有工人的家庭,有小康的家庭,有官員的家庭,有王室的家庭,不一樣的,這有差別。“人比人,氣死人”,你不要把自己的家庭設想得非常美,總想跟那些所謂的高級的家庭相比,你要相比、要奮斗的話,這里面就有很多的逼迫,自己逼迫自己,而且往往很多事情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不見得。我們還沒有力量改變外在的環(huán)境,首先要改變我們內在的。雖然佛經里講,一切外在本來是我們內心的顯現,但是我們還沒有回歸、改變我們內在的時候,外在是改變不了的,對外在的這種堅固的執(zhí)著,是我們歷劫多生業(yè)力所形成的,不是一下兩下就能改變的。先返觀內心,等我們明心見性了,得到甚深三昧了,現證一切諸法無有障礙,現證一真法界,現證一切境界皆是內心的幻化,到那個時候你可以任意變現,現在還不行,所以這個要明白。

  第三是,我們用心所想象出來的美好家庭,這個東西只能在心中建立,不能執(zhí)著于外在的實用。一切外在的實用本來是具有四相八苦,四相是“成住壞空”,八苦和我們人的一樣: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這都在家庭里四處存在。家的物質結構有成住壞空,家的主體結構就是我們的父母、夫妻、兒女。這都是具有八苦的,這八種苦普通凡夫沒有辦法徹底解決,所以想讓家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美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了解它,你知道了,你才能不受其逼迫,我們往往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家里有錢、有聲望、丈夫要帥、妻子要美、飲食要高檔,這才是美滿家庭,這是絕大多數人包括在座的諸位都這么想,以為家庭的美好是建立在這些條件之上,實際不然。如果誰這樣認為的話,你肯定會受它的逼迫。

  所以我們要知其性空,這些東西本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編了個圈圈,把自己套住,我們詳細地觀察分析,這些東西都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本性,沒有固定不變的標準,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從自心里想象出來的,你知道它是性空的,你便能離開這種執(zhí)著,你才能免其逼迫。如果一個人在修學佛法時能夠獲得甚深智慧,解脫智慧,平等不二的智慧,那么你的心就常在歡樂之中,你的心常歡樂,你這個家就自然美滿。所以作為我們首先能做到這一步:“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我講的只是我想到的,我沒想到的還很多。讓其他的法師來講,也可能講出更多更微妙的道理,這都很正常。你們以后有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心中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邊念觀世音菩薩,你隨意看到哪一位師父,感覺到有緣,你就去問,我想你肯定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上講臺的法師里面,有水平的很多,這不是謙虛之語,是真實之語,真實是這樣的。

  下面我們講“妻子聚會,當愿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很多人不明白,冤和親如何平等呢?冤就是冤,親就是親,如何平等呢?妻子兒女顯然是我的親,我看到了非常歡喜,如果讓我看見冤家也有這樣歡喜的心情,我無法理解。這要分幾個方面來談。首先從法性上講:對上上根人來講,一切法性空,一切法一相,一切法平等不二。他一聞這個法之后,直見諸法實相,直入平等。心平等故,見法平等。但是普通人做不到,可以從第二個方面“思維觀察”上來講,這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里有講到,分析得非常詳細,就是說冤和親是相互轉變的,這個人這一世是我的親,他在過去可能是我的冤家,在未來世也會變化。有時候在現世,親也會轉成冤,這個是常見的。很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很好的夫妻反目成仇,父子也有反目成仇的。所以說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曾有過傷害,也都曾有過幫助,他們對我們的傷害和幫助是平等的。另外還有一點,一切眾生之所以傷害我們,其實是不由他自己作主的,他受煩惱的指使,有貪嗔癡慢疑,我們大家都有貪嗔癡慢疑,在互相相處的過程中,難免傷害。有時是無意的傷害,漸漸地演化成有意的傷害。比方說我們自己,別人對我們有一個無意的動作、聲音,你就受不了,心中生起嗔恚,以后就有意地以嗔恚心來對待他。他受到了你的傷害以后,他也會有意地來傷害你,這樣就由無意的傷害演變成了有意的傷害,而且雙方都不能作主。要是旁人勸解,說他只是誤會你了,你就不能原諒:“他怎么不誤會別人,偏偏誤會我呢?不行,我一定要報復!”,你都不能平息自己的這種嗔恚。所以說凡夫眾生都受這種五毒煩惱的指使,不能作主。將心比心,原來他也是如此,他也不能作無明煩惱的主,和我一樣。所以你要看到一切眾生本無冤親,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所使,妄加分別。你如是觀察,漸漸地就能“對冤離于瞋,對親離于貪”。

  從第三個方面,就是從現實當下的利弊覺受來看,如果你冤親不平等,你會有什么樣的覺受呢?你就會為親所牽累,為冤所傷害。親能牽累我們,世界上最親的是誰呢?小時候,我們最親的人是父母,成家以后,最親的人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以后最親的變成孩子。這些人是不是牽累了我們?我們自己可以去觀察。很多人小時候發(fā)種種抱負:我們家這么窮,我一定要努力為父母爭光;或者看到有人很富,心中不平,于是做出種種非法之事,希望提高父母的地位;再到成家以后,我沒有成過家,但我們可以觀察周圍成家的人,夫妻之間那是最親密的,然而爭吵打斗起來卻非常猛烈,周圍的人都是那樣。今天有位營員問我,法師您今天上午說“結婚十年以后家家鬧離婚”,真是這樣嗎?我說鬧是鬧,但真正離婚的人少,但鬧卻是絕大多數在鬧,不相信你們去觀察自己的父母鄰居。絕大多數是鬧,但沒有形成結果,我主要是說那個煩惱相,所以大家不要誤解。孩子出世以后,夫妻兩個為了孩子的未來,操爛了心,很多不必要的煩惱都是從為孩子操勞所引發(fā)的。這是親的牽累,它的可怕性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冤的傷害,冤冤相報無有了期,他傷害你,你傷害他,反復地傷害,越演越劇烈。所以你見不到平等,于是你就受他的牽累,受他的傷害。反過來說,如果你能相信文殊菩薩講的“冤親平等”,你的心當下就能處在一種寂靜,恒常的安樂之中。舉個例子,在我 95 年行腳的過程中,一路上是乞食的,有的人見了就非常歡喜,他一家人 都是 居士,看見師父一路勞頓,十分辛苦,心里覺得很過意不去,請師父回自己家里面休息,專門炒幾個菜供養(yǎng)師父,非常的好。這個時候就是一種親,你不能受這個親的牽累,你不能因為這個居士對你好就歡喜得不得了,你如果歡喜得不得了,說明我們的心不平等。同時會遇到很多不客氣的人,一看和尚又來化緣了,一句話:“滾!”。如果你心里冤親不平等,這一個“滾”字你就受不了。昨天還是在一家人的恭敬之下,請你坐上座,把好吃好喝的放在你面前,可是你從他家出來,走了幾十里路,在另一個地方剛把人家門敲開,人家第一句話:“滾!”,你能受得了嗎?你要受不了,說明你冤親不平等。這還是比較簡單的舉例,其實這也談不上冤,只是比較不客氣。但如果你要是冤親平等,別人說“滾!”,你說:“好好好,馬上滾!”(眾大笑,鼓掌)。所以說這法就這么受用,你要按這個辦就是這樣。不為妻子深情所癡狂,也不為冤的傷害而悲惱,這就是平常心,這樣你才能永離貪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