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請善知識應(yīng)具之心

  祈請善知識應(yīng)具之心

  如瑞法師

  從和同學(xué)們的座談中了解到,培訓(xùn)班、安居班的同學(xué)最大的一個心愿是:希望能祈請老和尚給講課。這得看大家的力量,得看我們和老和尚的因緣。基本上我見到老和尚,都會請老人家給大家上課的,但是老和尚確確實實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大大不如以前。不過既然大家有這樣的強烈的愿望,你們可以用這種方式,試試給老和尚寫上幾句話,派各班班長一起去頂禮,去祈請祈請,說不定能感動老和尚答應(yīng)。當(dāng)然你們要從內(nèi)心有那種殷切心。因為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jīng)驗。

  我們剛出家不久,上通下愿老法師,就生了一場重病,大夫號脈,都說是絕脈的。他說:你們就準(zhǔn)備吧!我當(dāng)時就有一種信心,心想:師父不能留下我們不管的。因為我當(dāng)時還是小眾,沒有受比丘尼戒,總是覺得師父還不是走的時候。但是從跡象上來看,確確實實是要走的樣子了——師父挺自在,在單上把披風(fēng)一披(當(dāng)時五臺山很冷),面向西方,在那兒念佛。我想:用什么樣的方法,能把師父留住呢?師父在那念佛,也不看我們,連話也傳不進去,更沒辦法進去見到師父。我很天真地認為:念阿彌陀佛是要送往生,如果念觀世音菩薩,就能把師父留下的。所以我拼命地念觀世音菩薩,并且想了一個留師父的辦法——我找到一張非常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像,一個鏡框,擦干凈,把像裝上鏡框。用雙手舉上,蹲著一點一點地挪到師父房間的玻璃窗下面,把像對著房間里面舉著。心想:師父在那念佛,一定會睜眼睛的,如果一眼見到觀世音菩薩像,肯定心里會驚奇:哎呀,從哪里來的觀世音菩薩,肯定是觀世音菩薩要留我了!最后不知道師父是看到了觀世音菩薩呢,還是念我的這顆虔誠心,師父就把我們喊進去了,告訴說:不走了。

  現(xiàn)在大家要請老和尚講課,如果我們有一顆殷重的心,我想,我們和老和尚中間也是會有法緣的。你們到時候該怎么說啊,是不是可以寫上一著偈:

  東西南北走風(fēng)塵,叩見善士清涼中。

  惜得成佛一段緣,畫龍點睛靠師成。

  意思是說,我們好不容易在清涼山見到善知識,說明我們和老和尚還是有一段成佛的緣,祈請老和也能珍惜,慈悲給我們教授。

  這樣看看效果怎么樣,如果沒有效果,就是大家的福報不夠,虔誠心太淺,只能怪你們,不能怪老和尚。

  我有次坐車的時候給同行的人講:

  一路菩提一路歌,談笑風(fēng)生故事多。

  天真爛漫佛性顯,眾生與佛有何別。

  修行需要我們有一顆天真爛漫、天真無邪的心,現(xiàn)在請老和尚也是如此。你不要想:哼!我來到五臺山了,老和尚還不給講上幾堂課?在五臺山呆三個月也沒聽老和尚幾堂課,這回去以后咋給人說呢!這是舉例來說了。這些心都不行的;蛘吣阆:唉呀,我聽老和尚講課,一定能得到利益。這種心態(tài)還不行。你要發(fā)足這種心:希望老和尚能夠指點迷津,我所得到的佛法真諦,一定毫不保留地去告訴眾生。老和尚的愿就是我的愿!因為老和尚是成佛度眾生的愿,我們也發(fā)如此的愿,相應(yīng)了以后,就會有感應(yīng)的。

  這是我今天跟中一級的同學(xué)座談,中一級的同學(xué)告訴我的。她說要感應(yīng)就得心和心能夠相通。

  所以希望同學(xué)們和老和尚的心能感通,能感得等會兒去老和尚那,老和尚一見大家就說:哎呀,我早就想給這些孩子們上課啦!

  這也是我們彼此的一個鼓勵。實際很多的不順心,很多的違緣來臨,對我們都是一個警覺。就像我們安居來到這里,可能心想學(xué)學(xué)戒,老和尚又給講講法,開示開示多好。是我們的福報不夠,感不得老和尚來給開示的,不是說老和尚的問題。我們就要生個慚愧心。如果以前你有其它的想法,要把它撥正過來,而是要確確實實珍惜和老和尚相遇的這段成佛緣,祈請老和尚能夠為我們做舟航,給我們一個引導(dǎo),讓我們在成佛的路上,更快地向前邁進。也就是我們的發(fā)心一定要正確。我想有你們的祈請,老和尚一定會被你們所感動。有感而動,這個事情就成功了。祝大家成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