溈仰宗祖庭——“小釋迦”
從山上的墓塔群下來,崎嶇的山道引領人們來到一個名叫塔坪里的地方。塊塊牛舌田環(huán)繞著一塊菜地,幾畦小白菜,還有一些油菜,金黃色的花朵正在怒放。這里就是慧寂禪師寶塔故址,曾立有“仰山小釋迦慧寂大通寶塔”的石碑,地表的墓塔雖然全部毀壞了,地下的部分還保存完好,在發(fā)現(xiàn)時用水泥封存起來了。一代禪宗巨匠的舍利子便安放于此;奂哦U師乃韶州湞昌(今廣東南雄)人,早在九歲(807年)時就出家住在寺院,年十四父母求其返家,想讓他成家立業(yè),他堅辭不從。十七歲時,又求雙親讓他回寺院念佛,父母堅決不答應。夜深沉,忽有二道白光從曹溪直貫其屋,這曹溪正是禪宗六祖慧能說法并圓寂之地;奂乓闳粩嘧笫譄o名指、小指,跪在父母前,力求準許出家。雙親知已不可留,含淚應允了。
慧寂再返廣州和安寺投在著名禪僧不語通門下,剃度成為正式的僧人,這中間的曲折過程已耗去八年了,真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不語通和尚不是佛門中一般的人物,他曾學禪于江西奉新百丈寺,是大和尚百丈懷海的弟子。史籍中記載了這樣一段關于不語通禪師與慧寂的公案:有一天,不語通要慧寂搬一張床過來。床搬過來了,不語通忽然大聲呼喊:慧寂!慧寂忙應諾。不語通問:床的那邊是什么東西?慧寂定晴一看,回答說:是枕頭。不語通又問:枕頭那邊是什么?慧寂再看,回答說:沒有東西。不語通再大聲喊道:慧寂!慧寂又應諾。不語通雷鳴般叫道:是什么?慧寂默然無對。不語通大聲喝道:去!
這段公案也許讓人讀得一頭的霧水。其實,不語通和尚所提問題帶著禪宗的機鋒,而老實的慧寂和尚每次皆以實情告知,這正落入了禪宗的所謂“法執(zhí)”。“法”意指一切觀念、概念、思想、看法,等等。人們執(zhí)著于“物”,于是有了“念”,有念即有了“行”,有行即有“無明”,此陷人于世俗無邊苦海之中。禪宗要斷人的“物執(zhí)”,認為先要斷人的“法執(zhí)”。不語通問這問那,皆是要啟發(fā)慧寂棄言語的邏輯、實指;慧寂沒有開悟,只以實情實事告之,這正犯了“言詮”,被“法”所迷所執(zhí),故不語通大和尚最后叫道:“去!”去者,意為慧寂僅在此處習禪修行已不夠了,需要四處游方,進一步參禪悟道。
于是,年僅十八的慧寂尊師命,打起行裝,托缽出了寺門,開始四方求法的生涯;奂畔葋淼浇鞯募莸⒃瓷,在應真禪師座下參禪。應真禪師是南陽慧忠的弟子,系六祖慧能門下二世。數(shù)年過去了;奂旁趹娑U師的指點下,已有所悟,收獲頗多。一日,他又收拾行裝,西行湖南。日夜兼程,風餐露宿,來到寧鄉(xiāng)縣西大溈山,求道于靈祐寺禪 師。
靈祐大師,生有異稟,曾游方浙江天臺山,途中偶遇著名的和尚寒山與拾得。寒山云:“千山萬水,遇潭即止。”靈祐遂往泐潭,即今之靖安寶峰寺,見懷海大師。懷海一看靈祐,便許之入室。后又隨懷海移住奉新百丈山,靈祐刻苦 修禪不題。
一日從江西修水黃龍山來了一位善察風水地理的司馬頭陀,他對懷海大和尚說:“我前在湖南覓得一山,名大溈,將來是一處可容納千五百禪僧之地。”懷海一聽,問道:老僧去得否?頭陀說不行。懷海又問:我座下有人住得否?頭陀巡看一遍,指著靈礻右 禪師說:此人正是溈山主人。懷海夜召靈祐入內(nèi)室,吩咐他去湖南溈山,傳其法嗣。
靈祐禪師尊師命去大溈山,在深山老林艱苦修習七八年,直到慧寂從吉州耽源山行腳來此。靈祐問:你是有主的沙彌,還是無主的沙彌?慧寂卻說:有主。靈祐又問:“主在何處?”慧寂一語不發(fā),只是從東過西而立。意思是,只要對他習禪有助,天下何人不是師尊?慧寂反問:如何才是真佛的住處?意思是問:佛在哪里?如何成佛?這是學佛之人都想知曉的問題。靈祐的回答實在是出乎慧寂禪師意料之外的,他說:“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這是說:如果人們用日常的思維和語言去體會佛法,是無法得其門而入的。這一點,慧寂禪師早在不語通大和尚處即已得到過警示。所以,人們必須脫去“思”方可得到“無思”之妙,不向外求佛,而返思自我之“靈焰”,意識到在本源上,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由自性而成佛。真正明白了“事”與“理”不二的道理,實際上也就找到了“真佛”之所在了;奂怕勓,頓時了悟,即執(zhí)弟子禮,這一住便是十五個春秋!度颂煅勰俊分姓f他們師徒倆:“父慈子孝,上令下從。你欲吃飯,我便捧羹;你欲流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墻見角,便知是牛。”師徒二人真?zhèn)是心心相印,志同道合,沉潛于參禪。
歷史上的慧寂大師就是以善農(nóng)耕聞名于世的。眼前累累梯田,不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灑下了大師多少汗水?又讓多少禪僧獲得了溫飽?農(nóng)禪并重的修行方法,是中國化佛教的寶貴法門,這避免了因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又不事生產(chǎn)而引起世俗政權的犯忌,甚至遭來“法難”。
有一天,師徒二人得閑游山,累了,靈祐坐在磐陀石上小憩,慧寂則垂手侍立一旁。天上,一只烏鴉一掠而過,“啪”,掉下一只紅柿子;奂琶ι锨笆捌,用清泉洗凈,遞給師傅。靈祐言:你在何處得來?慧寂答:這是因為您大和尚道德感動天地而獲。靈祐說:你也有份。說著便將柿子分一半給他。不要小看這個傳說,它蘊有兩層含義:一是禪宗溈仰宗是師徒兩人共同開創(chuàng)的;另一則意味著慧寂禪師將要告別溈山,別立道場,開創(chuàng)新的基業(yè)。
- 上一篇:溈仰宗祖庭——“仰山門風”
- 下一篇:溈仰宗知識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誰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惹塵埃的闡說
- 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度眾生要帶眾生業(yè)供養(yǎng)
- 從諗禪師《魚鼓頌》解讀,修道學禪也在于緣起性空
- 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白居易《僧院花》解讀,這是一首極饒意趣的禪詩
- 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禪門喝叫
- 你的心是滿的還是空的?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
- [智慧故事]保持一顆清凈的心
- [哲理故事]寵辱不驚,看淡世態(tài)炎涼
- [佛與人生]通過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壞習慣
- [佛教法器]古代比丘都用什么生活器具?
- [其他漢傳法師]事相般若心選慎重歌
- [綠茶]驚蟄喝什么茶?綠茶、花茶
- [禪宗公案]誰人束汝
- [生活故事]你舍是為你舍
- [哲理故事]折中處世,人生不必太執(zhí)著
- [佛與人生]十分福氣,享受三分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玄門
- [其他漢傳法師]著相苦難業(yè)障解扣難說歌
- [禪茶]喝哪種茶可以去濕熱?
- [禪宗典藏]《從容庵錄》有怎樣的禪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