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乾隆大藏經(jīng) > 此土著述 >
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yán)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科】(◎【疏】[第二正宗分]從此去至十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為正說。從正宗起。至標(biāo)經(jīng)名。是酬問正說分。由阿難正請。如來正說。解行圓備。不偏不邪。當(dāng)機得益也)。

  (○今謙益判經(jīng)。由前發(fā)起序起。至第三卷。阿難說偈贊佛。為經(jīng)之前分)。

  (○今按正宗經(jīng)文。阿難請修三昧。如來乘機廣演。為初首第一大科。次分大文有七。一顯如來藏心。二明修行方便。三辨離魔業(yè)行。四示地位階差。五出圣教名殊。六辨趣生因異。七陳禪那境界。第一如來藏心科下。生起破阿難滿慈二大母科。次下生起承起子母諸科。以次排定。各有標(biāo)識。今初。第一大科。文二)。

  (◎一阿難請修三昧二)。

  (CB17561初阿難悲請)。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疏】多聞習(xí)定。止觀雙修。若但偏攻。豈全道力。故涅槃云。先以定動。后以慧拔。定如縛賊;廴鐨①\。定慧雙運。目足更資。到清涼池。保無留難。佛與阿難?胀醴饡r。同發(fā)大心。為樂多聞。匪勤修習(xí)。佛今成道。我始入流。仍值惡緣。不能免脫。良由偏失。誠可悲夫。故下文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法華第九]佛言我與阿難。于空王佛所。同時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

  (△[柏庭云]一向多聞。由不能返自聞根。隨塵而出。故有未全道力之咎)。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疏】如來。極證人也。菩提。極證法也。人法雙舉者。揀所請行。非眇劣耳。([孤山云]得成菩提者。證茲圓果。由彼圓因。即一心三止。楞嚴(yán)大定。是諸佛一路證果之門也)。

  (○菩提。智論翻為佛道[肇公云]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zé)o言以譯之[生公云]實則體極居終智慧也)奢摩他云止。三摩云觀。禪那云靜慮。釋其相者。如圓覺經(jīng)。([資中疏]準(zhǔn)圓覺經(jīng)。奢摩他以寂靜為相。三摩以幻化為相。禪那俱離靜幻二相。此大義與一心三觀相應(yīng))此三種義。只在一心。非三而三。不一而一。舉一即具。故稱為妙。即天臺一心三觀也。此觀若成即證涅槃三德。名秘密藏。故舉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等。([私謂]長水疏稟承資中。和會臺觀。然皆準(zhǔn)圓覺經(jīng)。今略依圭峰疏。會異說一科通之。一即會圓覺三法。靜幻寂如前說。次三摩缽提。亦云缽底。即此經(jīng)之三摩也。孤山泥于古譯。解三摩為三摩提。即以阿難所問三摩釋佛告之有三摩提。合兩經(jīng)之解而知其誤也。二會涅槃三相。二名毗婆舍那。即此經(jīng)三摩。與圓覺三摩缽提之別名。苑公釋毗缽舍那。此云種種觀察。正此經(jīng)毗婆舍那。覺明分析義。故知三經(jīng)名異義同。而三摩無容錯解也。三會天臺三觀。圭峰判圓覺三門。與天臺三觀。義理同而意趣異。已闇簡資中之說矣。圓覺既爾。首楞亦然。此則長水疏破立未盡。竊以草堂為良導(dǎo)也)最初方便者。然方便多種。今問成佛妙行。復(fù)云最初者。意請成妙行之方便也。淺深雖異。俱方便耳。如圓覺經(jīng)方便隨順。圓攝所歸。即有三種。(即奢摩等三觀門)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經(jīng)佛問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請即通問。下文答即別說。如下文云。有大佛頂首楞嚴(yán)等。即許說成道妙行也。復(fù)先征詰發(fā)心。推遂妄執(zhí)。破群疑。顯藏性。令信解不謬。阿難因此了悟。發(fā)菩提心等。此即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若無此因?v歷多劫。修諸行門。皆成邪僻。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終不能得。故圓覺中。示三觀。顯諸輪。一一皆云悟凈圓覺。此經(jīng)亦爾。從初至第四卷半已來。則總明信解真正。為最初方便也。(第四卷大文第二。明修行方便。疏云。上來破執(zhí)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約依解修行。成就止觀。為入理之方便。按經(jīng)文從初至第四卷半已來?偯餍沤庹嬲。皆開示奢摩他路。明正修行路也。長水于此。蓋已克定奢摩他觀為最初方便。但義含未顯耳)悟解雖正。明識藏心。多聞無功。不逮修習(xí)。故請修行。從何攝伏。佛即具辯止觀。為正修法。止觀成處。為真三昧。(疏云。妙三摩提。首楞嚴(yán)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fā)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按長水此文確指發(fā)覺初心。二決定義。為最初方便。則舍止觀二門。別無最初方便矣。妙奢摩他。即觀之止。應(yīng)是發(fā)覺初心。修觀門第一方便。無可疑也)入此行時。須有方便。方便之法。不離根門。入一無妄。余皆清凈。故問二十五圣。復(fù)來文殊令揀。即以根門順機。為最初方便。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圣。誰當(dāng)其根。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此則的取從聞思修。為初方便。最初之義先解后行。無出于斯[或可]最初是無上第一之義。即指真定為方便耳。如別有說。吾弗知也([融室云]此經(jīng)修習(xí)三觀。所依之本。即大佛頂首楞嚴(yán)也。如法華云。諸佛第一方便。此即長水或可一科)。

  (△[吳興云]阿難所請。有通有別。通即奢摩他等。別則最初方便。經(jīng)從破心見已去。酬其通請。辨圓通本根。酬其別請。要惟觀音耳根圓通。是最初方便)。

  (△[海印云]阿難是轉(zhuǎn)法輪第三將。奢摩他三法。豈不熟聞。以多聞無功。愛習(xí)深厚。非仗三觀大法。不足以斷之。故問最初方便。要知下手功夫。從何而入耳。此正揀吳興問有通別之文)。

  (○[私謂]如來說法。有通有別。言通則教觀互通。此經(jīng)三門。即圓覺之靜幻寂。即涅槃之定慧舍。在馬鳴為止觀。在龍樹為空假中。本自圓成。何煩和會。言別則義門各別。圓覺威德章。差別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等。辨音章。廣明單復(fù)修奢摩他等。普眼章。則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一經(jīng)中開設(shè)觀門。先后絕待。則首楞嚴(yán)中。阿難所請觀門。不應(yīng)以諸經(jīng)之三觀。與臺家之三止。比量配合。亦已明矣。今依本經(jīng)。我今示汝奢摩他路等。又云。于奢摩他微密觀照。乃至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等。復(fù)引圓覺先依奢摩他行。乃至法界圓通。以為誠證。決定知奢摩他路。是入楞嚴(yán)大定。獲常住真心。為出生死之大路。束長水止觀之二門。歸奢摩寂靜之一法。最初方便?硕ㄓ谒。發(fā)覺初心。有誠證也。問曰。經(jīng)中一問一答。函蓋相應(yīng)。此經(jīng)三觀。阿難殷勤以請。如來未嘗指決以答。此最初方便。所以科判紛拏。都無楷定也。今將何以斷之。答曰。阿難多聞總持。得深三昧。豈于奢摩三法。尚有未了。今所問者。正于三法中決擇。問何法是最初方便耳。彼問既非通指三法。如來何從一一而。答之乎。一期法會。啐啄同時。阿難但啟請最初方便。如來但答示最初方便。今不于師資問答。對決分明。而影互測度。橫分科段。則岳師通請別請之說誤之也。智論明如來說法。有四種答。一決定答。二分別答。三反問答。四置答。如圓覺中。差別三種方便。及單復(fù)觀網(wǎng)。此分別答也。今經(jīng)阿難啟請。如來兩門示答。初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shù)取4舜罂傁喾ㄩT。第一決定答也。次言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此成佛道妙行。第二決定答也。此中對決。惟憨大師具金剛眼。學(xué)者其毋忽焉)。

  (CB17561二大眾愿聞)。

  于時復(fù)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愿樂聞。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疏】如渴思冷水。如饑思飲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聞甘露法。(華嚴(yán)偈)大眾欲聞。假其請主。三乘賢圣。八部王臣。([孤山云]通序不言菩薩。別序不言二乘。此中備三乘。驗前二序。影略互見)潔己虛心。收視反聽而寂默也([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于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論又云。阿羅漢所作已辦。譬如飽滿人。得好食。猶尚更食。云何饑渴人。而言不應(yīng)食。是故。羅漢雖所作已辦。常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

  (○正宗文中科行生起略例○長水排科入經(jīng)。州次部居。未免錯雜。泐潭標(biāo)指。始用畫線分科。列于簡端。線路重[疊-且+(彖-(豕-一))]。未能一覽分曉。今仍準(zhǔn)長水。依經(jīng)排列。大小科段。略有幖識。經(jīng)中大文七科。幖識用◎。大文下初分母科。用[○@●]。母科下初生子科。用[○@│]又復(fù)子科之下。別生懸起。更有多科。是中子重生母。幖識用[○@(│*?)]。母重生子。幖識用CB17564。若子母迭生。則仍用[○@(│*?)]用CB17564。若科中子母相生。上下承起處。用CB17561。承起之第二科。用卍。又經(jīng)文逐節(jié)開章。子母科下。生起細(xì)科。凡科文關(guān)鍵處。用CB17567用[○@卍]用CB17565。次下細(xì)科用○用CB17566。用▽。用CB17562。以次標(biāo)識。視文之繁簡為殺。經(jīng)文條列。庶不混淆。子母部居。自成倫序。觀者細(xì)心討求;蚩擅鈮m飛煙飏之患矣)。

  【科】(○三如來乘機廣演。次下大文有七。今先明第一大文。逐節(jié)科段)。

  (◎第一大文。顯如來藏心下。母科有二)。

  ([○@●]一破阿難認(rèn)妄迷真顯如來藏(從此去盡三卷經(jīng)文)二破滿慈執(zhí)相難性顯如來藏(從四卷初盡三十四紙經(jīng)文)初中生子科二)。

  ([○@│]一正約心見以破顯(從此去盡二卷破和合非合)二總約諸法以會通(從二卷中盡二卷終)初中子科下。承起科四)。

  (CB17561一審其發(fā)心。二彰其妄失。三勸其直心。四審其真妄。次下逐節(jié)分科。至文知之。今初。審其發(fā)心分二)。

  (卍初問發(fā)心之因)。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疏】慶喜是佛堂弟。祖父相傳。亦名同氣。兄弟相次。恩愛相屬。自然而然。故曰天倫([智論云]昔有日種王。名師子頰。其王有四子一女。一凈飯王。二子。悉達(dá)陀。難陀。二白飯王。二子[跂]提。婆沙。三斛飯王。二子。提婆達(dá)多。阿難。四甘露飯[悉]二子。摩訶男。阿泥盧豆。甘露味女。有一子。施婆羅)。

  當(dāng)初發(fā)心。(標(biāo)心)于我法中。見(標(biāo)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疏】父母妻子。恩愛之深者。世人以舍粗重恩愛。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見愛。尚是妄心。故審問之。后方推破([吳興云]阿難厭多聞而忻妙定。如來欲談實相。先詰妄緣。故問發(fā)心見相之由。為止散入寂之本)。

  (△[私謂]如來征詰阿難。先設(shè)心見兩關(guān)。問中云。當(dāng)初發(fā)心。心也。見何勝相。見也。答中云。我見如來三十二相。見也。常自思惟。心也。次下是心是眼。重重勘辨。乃至屈指飛光。卒以眼根得悟。如來說法。圓妙如是)。

  (卍二答舍愛之緣)。

  阿難白佛。我見(標(biāo)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

  【疏】如來大相。有三十二。謂足下安平。至頂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種。謂無見頂。至手足有德相。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為好。釋梵輪王。亦有大相。然無其好。暗昧不明。不名勝妙殊絕。形狀體質(zhì)。清凈無垢。喻琉璃也([法苑珠林]身道則光色一丈。眉間則白毫五尺。開卍字于胸前。躡千輪于足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

  常自思惟。(標(biāo)心)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fā)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疏】從戒定慧所成就故。故非欲愛。欲愛之生。純是不凈。大集經(jīng)中。具說受生。皆由為母與己識情;ド鷲塾。由是托彼赤白二滴。為識所依。一處和合。名歌羅邏。而漸增長。至于出胎。五谷長養(yǎng)。雖成人相。如革囊盛糞。故云膿血雜亂。閻浮提金。展轉(zhuǎn)比至迦葉身金。猶如聚墨。若比佛身。迦葉如墨。欲愛所招。終非如此。([智論云]佛作何等金色。若鐵在金邊則不現(xiàn)。今現(xiàn)在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xiàn)。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xiàn)。閻浮那金。比大海中轉(zhuǎn)輪圣王道中金沙則不現(xiàn)。金沙比金山則不現(xiàn)。金山比須彌山金則不現(xiàn)。須彌山金比三十三天瓔珞金則不現(xiàn)。三十三天乃至焰摩他化自在金比菩薩身色則不現(xiàn)。如是妙色。是名金色相。諸天光明。在佛光邊。不照不現(xiàn)。譬如焦炷。比閻浮檀金)勝相妙絕。知非愛生。思渴瞻仰故求舍愛。愿從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愛舍愛。轉(zhuǎn)增妄矣(按智論明貪法過者;驉圩陨硭。或愛善法。如愛佛菩提等。若依大乘。此皆是使。若依小乘。貪著非使。此即長水料簡舍愛之義)。

  (△[孤山云]見相實有。生滅宛然。緣此發(fā)心。安趨常果。故下經(jīng)云。若于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天如補注]阿難見相。乃緣塵分別之見。其所發(fā)心。即妄想攀緣之心。后文七征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

  (△[中川云]華嚴(yán)十住品。明發(fā)心見佛十緣。一形貌容儀。二顯色大相。三具隨好故。凈印經(jīng)明初發(fā)心菩薩。見相莊嚴(yán)而得清凈。乃至觀佛法身。離于二邊等。此經(jīng)將顯真心實際。對揀攀緣。非不以見相之故。而發(fā)起菩提也[私謂]如來征破。首言用諸妄想。見佛發(fā)心。復(fù)有何過。月公表我見猶在。孤山指生滅宛然。天如斥攀緣分別。人投一藥。殊非對癥。交光料簡天如。別指思惟為病。不聞佛教阿難。當(dāng)善思惟耶。群言淆亂。吾取中川也)。

  (△[溫陵云]答舍愛之因。意顯欲漏粗惡。能障妙明。欲復(fù)真凈。當(dāng)離愛染。棄濁染。發(fā)妙明。正此經(jīng)緣起。余說則疏矣)。

  (△[私謂]憨大師曰。見相生愛。愛習(xí)發(fā)現(xiàn)。阿難既愛如來。安得不愛摩登。竊疑此語未圓。僭易之曰。愛習(xí)種子。熏染鉤率。阿難既愛如來。登伽安得不愛慶喜。云棲云。見如來之相。與見登伽之相。其為相一也。亦僭易之曰。慶喜見如來之相。登伽亦見慶喜之相。見相一也)。

  (○[引證]付法藏因緣經(jīng)阿難比丘。智慧深妙?偝侄嗦劇V疗刨ぃ燮牛莩蔁o上道;T眾生。即自思惟。世間牢獄。不可愛樂。五欲如幻。無有堅實。甚可畏惡。過于毒蛇。盛年勇壯。顏容姿美。悉為老病之所殘害。無常迅駛。如瀑河流。吞滅一切恩愛集會。古昔諸王。威德自在。為無常風(fēng)之所吹壞。憂悲哀惱。眾苦相續(xù)。愛羅剎女。常欺眾生。我當(dāng)云何。得免斯難。復(fù)作是念。如來世尊本。從釋氏。出家學(xué)道。我今應(yīng)當(dāng)往為弟子。即至佛所。哀求出家。佛言善來。便成沙門。即為說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凈。出要最善。意即開解。成須陀洹。按阿難從佛出家。即證初果。此文及釋論具明。近德苦諍。若初果人。那得墮淫。舉此正之)。

  (CB17561二彰其妄失二)。

  (卍一總彰淪溺)。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dāng)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

  【疏】久成積苦也([溫陵云]眾生生死輪轉(zhuǎn)。由不自知常心妙體。妄纏愛想。阿難能知省厭舍。所以稱善)。

  (△[熏聞云]一切眾生。即下文十種異生也。正指六道。亦兼三乘。以六道受分段生死。三乘受變易生死。皆有輪轉(zhuǎn)義故[私謂]此中生死輪回。當(dāng)正指六道分段生死。以全經(jīng)十習(xí)因六交報等文。對決可了。指變易生死則迂)。

  (卍二別釋由因二)。

  (CB17567一迷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

  (CB17567二認(rèn)妄)。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

  【疏】迷自本真也。無始晦昧。故曰不知。([標(biāo)指]一念迷真。三細(xì)便起。此根本無明。曰不知也)不生不滅。名為常住。離諸妄偽。靈鑒不二。故曰真心。三德具足。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曰性凈明體。(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德具足;笳卟恢)眾生悉爾。故曰皆由。用諸下。認(rèn)他妄想也。下文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笕暾嫘。從無始來。認(rèn)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zhuǎn)。舉世修行。多同此計。故托阿難?傉闷涫。

  ○[宗鏡錄]心有二種。一緣慮妄心。隨染緣所起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逐境有無。隨情生滅。(唯破此心。雖云可破。而無所破。以無性故)二常住真心。無有變異。唯是真實如來藏法。即立此心。以為宗鏡。(識論云。心有二種。一相應(yīng)心。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jié)使相應(yīng)。二不相應(yīng)心。所謂常住。第一義諦。古今一相。自性清凈心)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回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于無想真元。轉(zhuǎn)作有情妄想。(釋用諸妄想)。

  (△[翻譯集]楞伽云。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此從真起妄也)如風(fēng)起澄潭之浪。似翳生空界之華。翳消空凈。浪息潭清。惟一真心。周遍法界。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罥。別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動深慈。倍生憐愍([私謂]宗鏡明緣慮妄心。即無常妄識。故知用諸妄想。即六七妄識也。禪源詮云。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宗鏡又云。無垢凈識。即是常住真心。即指八識如來藏心為常住也)。

  (△[合論]雜華曰。以不了第一義故。號為無明。棗柏曰。以真智無性故。不能自知無性。故名無明。倘能了知。則無生死。是以佛言不知常住真心。相續(xù)生死。為要決也。楞伽曰。前圣所知。轉(zhuǎn)相傳授。妄想無性。夫無性則無生。是以佛言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為明誨也)。

  (△[私謂]經(jīng)中累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又執(zhí)汝生死妄想等。皆未克指妄想生起。行相云何。此文首標(biāo)用諸妄想。經(jīng)后陰魔文。一一結(jié)云。堅固等妄想以為其本。知此經(jīng)始末。全為發(fā)明五陰妄想本因也。三細(xì)六粗。俱名妄想。開為五陰。區(qū)分為十二類。和合為八萬四千顛倒亂想。故曰用諸妄想。最后云。汝應(yīng)將此妄想根本。傳示末法。以五妄想。束五受陰。以一識心。束五妄想。故曰。一界五陰如尺。惟在識心如寸。一經(jīng)中修行辨魔大義。圓攝于此)。

  (○[引證][宗鏡云]萬類之中。惟心為貴。如金翅鳥。命終之后。骨肉散盡。惟有心在。難陀龍王取此鳥心以為明珠。轉(zhuǎn)輪王得以為如意珠。一切眾生心。亦復(fù)如是幻身雖滅其心不壞。祖師云。百骸雖散盡。一物鎮(zhèn)長靈。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獲于如意珠寶)。

  (CB17561三勸其直心三)。

  (CB17567一正勸)。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fā)明性。應(yīng)當(dāng)直心。酬我所問。

  【疏】下文識精元明。即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此體非妄。無有變異。故云真性。研。究窮也。凈名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今推本意。豈得異想發(fā)言。欲正修行。當(dāng)須確實。故今勸也。

  (CB17567二引證)。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疏】諸佛同道。脫苦得樂。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種。一發(fā)言無虛假。如此文所勸。凈名道場。二向理之心。無別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論云。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為二行根本也。今此經(jīng)意。須具二焉。始令發(fā)言無妄。終成向理心絕方為十方同道([私謂]按肇公解凈名無虛假云。直心者。謂內(nèi)心真直。外無虛假。斯乃基百行之本。直心入行轉(zhuǎn)深。則變?yōu)槠刑嵝囊。起信成就發(fā)心者。發(fā)何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賢首云。謂向理之心。無別岐路。即自利利他二行之本。合而言之。凈名四心。起信三心。皆一直心為根本。從心發(fā)言。因苗辨地。發(fā)言無妄。即直心向理中。無虛假之相也。疏以言直心直。開直心為二。未知是不)。

  (△[智論十三]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先出)。

  (○[凈名經(jīng)云]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fā)行。肇曰。夫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后能發(fā)跡造行。然則始于萬行者。其惟直心乎。是以始于直心。終于凈土。譬猶植栽絲發(fā)。其茂百圍也。直心。樹其萌。眾行因而成。故言隨也)。

  (CB17567三結(jié)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疏】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茍或反此。罪非輕小。如下經(jīng)云。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發(fā)心曰始。究竟名終。彈指能超。故無委曲(下經(jīng)云。心地不直。果招紆曲)。

  (△[孤山云]三諦真常。故心直了義頓說。故言直)。

  (△[柏庭云]五十五位。始于干慧。則己中中流入。以至直趣薩婆若海。中中流入者。從中入中。不從偏中入。皆以直心之相也)。

  【科】(CB17561四審其真妄為正約心見破顯之承起科。是中子科下出生母科二)。

  ([○@(│*?)]一推妄所在(從此去盡七征經(jīng)文)二破妄顯真。(起七征訖后盡破和合文))。

  (CB17564初中生子科又三初推征心目所在。二審定心目討除。三推征計心無在)。

  (CB17567初中分科二)。

  ([○@卍]一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dāng)汝發(fā)心。(問心)緣于如來。三十二相。(問見)將何所見。(審見)誰為愛樂(審心)。

  【疏】心見兩門。由茲所問。下既認(rèn)心不迭。指見謬稱。故成二障為纏。三空罔契。故下征詰。俾識妄源([熏聞云]如來身相。乃因緣所生法也。隨機所見。四種不同。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見雖異。一境是同。今欲破生滅之心。顯無作之理。故舉所緣之境。以問能緣之見。如醫(yī)設(shè)藥先審病源)。

  (△[論補]此經(jīng)破妄顯真。先審色心二法所見即色。愛樂即心)。

  ([○@卍]二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單牒雙指。巧略故也)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雙答心見)故我發(fā)心。愿舍生死。

 。圪Y中疏]此正陳妄體。由乎心目。故下破此。乃成心見兩門【疏】目即眼根。心即意識。根識虛妄。猶如空華。若執(zhí)有體。能見能樂。豈惟迷于法空。亦起人我見愛。故下文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無始虛習(xí)。住地?zé)o明。皆由根識。更非他物。想相為塵。識情為垢。生死輪轉(zhuǎn)。莫不由斯。故下推征。令知虛妄。

  (CB17564二審定心目討除三)。

  (CB17567一牒前以詰)。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牒)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審)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疏】心目是本。塵勞為末。若迷本之依處。群末難除。染污故名塵。擾惱故名勞。即通指二障也([圓覺鈔]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名塵勞)。

  (CB17567二舉事以況)。

  譬如國王。(真性也)為賊所侵。(煩惱迷真也)發(fā)兵討除。(用智也)是兵要當(dāng)知賊所在(兵。人所執(zhí)器也)。

  [宗鏡]生死所起。不出根塵。因不覺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潛現(xiàn)。從此執(zhí)人執(zhí)法。立自立他。隨對待而順逆牽情。逐分別而愛憎關(guān)念。遂乃伶俜五趣。匍匐四生。今欲返究妄源。順明起處。故知心為群妄之源。目是諸見之本。是以生死之本。起惑之初。因迷內(nèi)心而作外塵。為執(zhí)妄識而成內(nèi)我。由我而強為主宰。從想而建立自他。抱幻憑虛。遂成顛倒。一心顛倒。二見顛倒。三想顛倒。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是賊腳。根塵是賊媒。內(nèi)外勾連。劫盡家寶。是以見劫眼根善。聲劫耳根善。香劫鼻根善。味劫舌根善。觸劫身根善。法劫意根善。法財傾竭。智藏空虛。如怨詐親。誰有知者。如或識賊。賊無能為。若了境識心。終不為外塵所侵。內(nèi)結(jié)能縛([圓覺疏]因?qū)ν饩。驗得?nèi)心。我執(zhí)猶堅。潛攻相續(xù)。雖慧軍數(shù)舉。魔眾頻摧。且阿賴耶城。難攻主宰。末那常侍。防護牢強。意識謀臣。經(jīng)營內(nèi)外。旁監(jiān)五識之將。以鎮(zhèn)六根之門。由是賊主。頻通游戲。時時偷號;笪曳ㄍ。往往侵疆。擾我觀境。雖外怯般若。晝伏夜行。而內(nèi)挾無明。晝夜不斷)。

  (△[補遺]知賊所在。立陰境也。發(fā)兵討除。修止觀也)。

  (CB17567三示過以問)。

  使汝流轉(zhuǎn)。心目為咎。(示過也。汝合國王。心自合賊)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總問所依也)。

  (○[合釋][海印云]心目二妄。攝盡五蘊八識。論從生滅門入真如門云。推求五蘊。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十方求之。終不可得。長水云。先觀色者五蘊之首。最初現(xiàn)故。大般若亦復(fù)先明受想行識。諸心心所。名為四陰。俱屬于心。以此印定經(jīng)文。此大教之綱宗也)。

  (△[中川云]前已開宗。次當(dāng)顯義。欲夷道梗。先沮心怨。故推七處攀緣。以為入觀方便)。

  (○[私謂]經(jīng)云。發(fā)兵討除。要當(dāng)知賊所在。賊之所在。心目是已。而可以不知國王之所在乎。下文征心初首。阿難計心在內(nèi)。如來且未推破。卻先摩頂慰囑。告示三昧者。以謂推窮妄心。正是發(fā)兵討賊。要必先知國王所在。正位居體然后可以利用行師也。國王者何。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王是也。是為心王。亦為三昧王。亦為金剛王。心有真王。則五眾魔軍。無明賊師。一一皆批根搗穴。何憂乎六賊之媒劫也。經(jīng)舉國王為喻。以此)。

  【科】(CB17564三推征計心無在七)。

  (CB17567一破在內(nèi)三)。

  ([○@卍]一正立二)。

  (CB17565初引他例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標(biāo)識心)居在身內(nèi)。縱觀如來。青蓮華眼。(標(biāo)目)亦在佛面。

  【疏】下文有十二類。今舉大數(shù)。([定林云]十二類生。除空散消沉。土木金石為十。是二非心眼倫故。張無盡指四圣六凡。四圣豈可目異生)凡夫造業(yè)不同。感果差別。名為異生。([清涼云]異生即是凡夫。梁攝論中。明凡夫性)一切世間者。舉依顯正也。前舉凡夫在內(nèi)。后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已。亦復(fù)然也([標(biāo)指]圣凡心目亦同。譯人巧略。凡夫眼亦在面。文略其眼。圣人心亦居內(nèi)。文略其心也)。

  (△[私謂]永明曰。阿難以推窮尋逐者為心。遭佛訶之。推窮尋逐者識也。若以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也。如來初征心目。阿難即云。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nèi)。如是識心。實居身內(nèi)。此十類異生識心之總計也。以是緣慮心。通八識故。次云。眼能發(fā)識。見是其眼等。以是眼識緣生故。又心居身外。身觸身覺等。皆是身識合離知故。是則阿難被佛征詰。逐處推尋者。皆是此識心也。如來七征牒結(jié)。皆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又云。汝言覺知明了之心。此是第六明了意識。依五根門同緣五塵者。故知如來七處征心亦征此識心也。故曰推求五蘊。色之與心。識陰者。心是也。阿難此問。首標(biāo)識心。一經(jīng)中推征宗要在此)。

  (○[釋文][凈名經(jīng)]目凈修廣如青蓮。肇曰。天竺青蓮華。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大論]真青眼相。如好青蓮華)。

  (CB17565二指已結(jié)答)。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nèi)。

  【疏】以眼根凈色。是不可見。故指浮根四塵。標(biāo)眼所在。(資中文)圣凡既爾。在己必然。面與身中。心眼定處也([資中云]浮虛不實;梏枵嫘浴9试桓m)。

  (△[攜李云]浮根四塵。即外五根。名浮塵根。內(nèi)外五根。皆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風(fēng)。所造四塵。色香味觸。今浮塵眼根中。能造四大不可見。故指所造也)。

  (△[熏聞云]浮謂粗浮。塵以染污為名。染污真性故。根以能生為義。能生五識故)。

  ([○@卍]二正破三)。

  (CB17565一舉事定見三)。

  (CB17563一問境內(nèi)外)。

  佛告阿難。汝今現(xiàn)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一問)世尊。此大重閣。清凈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初答)。

  【疏】堂在園中。林居堂外。內(nèi)外既分。計宗危矣([直解]觀祇陀林。今何所在。要明自內(nèi)及外。先見內(nèi)。后見外。當(dāng)次第見也)。

  (△[孤山云]此三問。將破心目之執(zhí)。故先定之)。

  (CB17563二定見先后)。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二問)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次答)。

  【疏】定先后者。欲破阿難在內(nèi)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見故([溫陵云]欲破在內(nèi)之心不先見內(nèi))。

  (△[直解]佛與眾生。見雖先后?傇谔脙(nèi)。如是下。次見外也)。

  (CB17563三審見因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三問)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yuǎn)瞻見(終答)。

  【疏】講堂。身也。阿難。心也。如來大眾。五藏也。戶牖。根也([溫陵云]汝矚等。且引事辨定。下方牒破)。

  (△[直解]阿難執(zhí)見由眼。故問因何有見。使其答出。后乃牒破。下經(jīng)云。汝在室中。門能見不。此中已含下文。見性是心非眼之義)。

  (CB17565二告示三昧)。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疏】以慈攝也。如父囑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慰其心。令無恐懼。二囑其諦受。令無忘失。三示今許說。無有虛妄。故舒其手,F(xiàn)慈相也([清涼鈔]楞伽云。二者灌頂神力。即智灌心頂。手摩身頂。頂受摩者。上稟尊力故)。

  (△[融室云]佛摩頂者。為說大佛頂故)。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牒上得成菩提)一門超出。妙莊嚴(yán)路。

 。廴谑覐V注]三摩提。即非阿難所請三觀之一。乃是一經(jīng)總相法門。與圓覺經(jīng)宗。大體是同。彼經(jīng)云。有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此云。有三摩地。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王。準(zhǔn)大般若經(jīng)云。遍攝持者。陀羅尼門相。遍攝受者。三摩地門相。謂攝持一切諸法。持令不失。則是陀羅尼門。故知圓覺一經(jīng)。所詮總相陀羅尼門。名為圓覺。遍攝受一切諸法。受而不拒。則是三摩地門。故知楞嚴(yán)一經(jīng)。所詮總相三摩地門。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地。彼經(jīng)有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今經(jīng)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王者。首楞嚴(yán)王。是諸佛菩薩修因究果之事。故云具足萬行。大佛頂。是諸佛所證極果。故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yán)路。當(dāng)知一經(jīng)大旨。具于經(jīng)初。其后征心辨見。示富那妙覺明性。證觀音真實圓通。從始至終。若奢摩他三摩禪那等法?傉撍鶜w。不出于此([藕益云]阿難所問三摩。即圓覺三摩缽提。略去缽提二字。此云三摩提。即是三昧。梵音楚夏耳。與阿難所問三摩不同)。

  (○[孤山曰]阿難向以三名為請。今如來但舉三摩提者。圓融三止。舉一即三故。下文奢摩他路。其意亦爾)。

  (△[私謂]自孤山圓師。不知三摩提。是楞嚴(yán)一經(jīng)大總相法門。誤以阿難所請三名。舉一即三為解。后學(xué)承訛踵謬不復(fù)知此經(jīng)綱領(lǐng)。吳江行師。特標(biāo)三摩地為一經(jīng)所詮總相。證明長水克示真三昧之義。其唱言曰。三摩提。即非阿難所請三觀之一。圓師誤解。有無窮過。一言以蔽之矣。蒙于咨決。少有發(fā)明。今復(fù)略而言之。明三摩地為遍攝受總相法門者。大般若經(jīng)。及瑜伽顯揚諸論也。明三摩地三摩缽底為別相法門者。瑜伽三摩呬多地中。標(biāo)列四種。及華嚴(yán)七地品云。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皆得現(xiàn)前也。明此經(jīng)三摩地。非三觀中之三摩者。準(zhǔn)寶積經(jīng)云。佛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觀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xí)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提。回向佛勝三摩地。大般若亦云。世尊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故知此經(jīng)真三摩地。即寶積之勝三摩地。大般若之妙三摩地。斷非阿難所請之三摩也。明三摩地與三昧。名異義一者。智論釋三三昧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則直。應(yīng)法師云。此云等持。等持。即三摩地也。隢法師釋三昧。此云正思。瑜伽云。三摩地者。謂于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故。故知長水懸敘。謂克示真三昧者。亦默擯孤山之繆解也。近師以一經(jīng)三名。橫分三段。謂經(jīng)初但釋奢摩他。不應(yīng)標(biāo)大佛頂三摩提總相。而曲為之說曰。隨便寄居于此也。舛繆無稽?蔀檠诳。而猶未免疑誤后人。今遍攝受法門。對決分明。此等邪說不攻而自熄矣)。

  (○[釋文]三摩。即圓覺經(jīng)三摩缽提。彼疏云。亦名三摩缽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又等謂齊等。離沉掉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應(yīng)法師云。三昧。莫蓋反。正言三摩地;蜓匀μ。三摩帝。皆訛。清涼云。地音田夷反。又音提字也。蓋梵音奢切。地與提帝。皆語轉(zhuǎn)耳。清涼又云。論三摩提。即三摩缽底之古譯也。略一跋字。具云三摩跋提。此則梵音古譯。三摩缽底。亦可譯三摩提也。然三摩地自有正譯。無容以此相濫耳)。

  【疏】下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直道無異。通至寶所。故云一門。([溫陵云]首楞三昧。千圣共由。故曰一門)清凈果海。從德具足。故曰莊嚴(yán)。([藕益云]圓修妙悟。如印頓成。故名超出。稱性所起;二嚴(yán)。還莊嚴(yán)一性。性修不二。名妙莊嚴(yán))真三摩地。因行所履。故名為路([熏聞云]由因通果。妙莊嚴(yán)海。由此而至。故謂之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圓覺疏]戒令審諦。勿雜余緣。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

  (△[私謂]涅槃中佛告獅子吼。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yán)三昧。以不修。行故。不能得見。夫以首楞嚴(yán)三昧。十住菩薩不知是常住法。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能了。而如來于征心初首。詰難方興。隨于語次摩頂。慰喻唱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yán)王。不惜鄭重標(biāo)示者。良欲使阿難大眾。了知首楞嚴(yán)三昧。即在亂心惑障。六情暗濁。無明覆結(jié)之中。宛然具足。奉此心王為宗。則主宰牢強。國土安隱。然后可以發(fā)兵討除。搜窮心賊之窟穴也。華嚴(yán)出現(xiàn)品曰。奇哉奇哉此諸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dāng)教以圣道。令其永離妄想執(zhí)著。自于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與涅槃之旨同也)。

  (CB17565三引例舉失三)。

  (CB17563一引例正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yuǎn)矚林園。(牒前計案定)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反難)。

  【疏】反常理以致問。引慶喜以直答([孤山云]欲破執(zhí)心在內(nèi)。故泛指其人以例之。案定阿難之答也。身喻內(nèi)心。堂喻人身。林喻外物)。

  (CB17563二依理以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順答)。

  【疏】只知據(jù)理直申。不覺計宗危矣。

  (CB17563三合喻奪破三)。

  (CB17566一正奪)。

  阿難。汝亦如是。(總斷前計。心在身內(nèi)。如人在堂)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xiàn)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nèi)。爾時先合。了知內(nèi)身。(牒前正破。如人在堂。先見如來)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后觀外物(牒汝在堂。先見如來。外矚林園)。

  【疏】心能靈鑒。內(nèi)外俱緣。故云一切明了。向外既了萬緣。在內(nèi)合知藏腑。頗猶可也。亦語辭也。汝觀眾生?捎写苏(按字書。頗頭不正也。差多曰頗多。多有曰頗有。良久曰頗久。此文亦取差多之義)。

  (△[補遺]汝亦如是。舉阿難例眾生身在堂內(nèi)。必須先見如來。心居身內(nèi)。難以不見身中。以此案定而破也)。

  (CB17566二縱破)。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發(fā)長筋轉(zhuǎn)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疏】腑藏內(nèi)密。設(shè)使不知。筋脈膚淺。寧容難了([私謂]清涼明三十六物。一外相十二。謂發(fā)毛爪齒等。二身器十二。謂皮血筋脈等。故云筋脈外浮。三內(nèi)含十二。謂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等。故云心胃內(nèi)藏)。

  (CB17566三反責(zé))。

  必不內(nèi)知。云何知外(如人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園)。

  【疏】五藏同居。最為親昵。萬象離異。誠謂疏遙。若使不了身中。豈合能觀外物。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nèi)。無有是處。

  【疏】境風(fēng)外動。妄想內(nèi)熏。識浪潛生。為自心相?杖A幻化。起滅無從。不了本如。遂成久執(zhí)。及推所在。妄謂身中。反覆窮研。理無所據(jù)。故佛結(jié)指。令悟其非([天如云]但言此心無處卻不顯斥是妄。要引阿難。處處推呈。令情枯理訖始直告曰。此非汝心也)。

  (△[紫柏云]有內(nèi)則有外。有外則立潛根。有潛根則立中間。有中間。則立開眼見明。合眼見暗。立開明合暗。則立隨所合處。立隨處。則立一切無著。初征內(nèi)之辨。為六者之本也。內(nèi)為外待。外為潛根待。潛根為明暗待。反觀見內(nèi)為中間待。中間為隨合待。隨合為無著待。皆遍計橫執(zhí)。緣待而立七處也。眾生執(zhí)情。特執(zhí)在內(nèi)之情難破耳。了內(nèi)窮則外窮。虧一喪兩。此執(zhí)既破。余何有哉)。

  【科】(CB17567二破在外三)。

  ([○@卍]一正立二)。

  (CB17565一領(lǐng)悟喻顯前非)。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疏】身中無救。身外必然。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稽首于佛。謝非立是也([私謂]標(biāo)指首楞嚴(yán)王。推破心。不在內(nèi)。故云如是法音)。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于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nèi)從其室門。后及庭際。

  【疏】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鐘惺曰]燈光之喻。躡前心在身內(nèi)。必知內(nèi)身。此文字映帶處)。

  (CB17565二躡喻成立今義)。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疏】室外之燭。不及內(nèi)明。身外之心。何能反照。此計心有離身之過。故下破之。身外之理。法喻正齊。以此觀之。合無疑暗。佛說了義?傻猛([私謂]佛言心不在內(nèi)。我悟心居身外。故言同佛了義)。

  ([○@卍]二正破二)。

  (CB17565一引例立理二)。

  (CB17563一一多同飽問)。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疏】前云赴請。此云乞食者。乞食乃是常儀。泛舉為喻。又前雖赴請。未必僧盡。余人乞食。故舉此也。宿。預(yù)也([溫陵云]乞食歸林。乃舉現(xiàn)前方食之眾。故云我已宿齋)。

  (△[孤山云]我已宿齋。即我一人已飽也)。

  (○[釋文][摶食]凈名經(jīng)為壞和合相故。應(yīng)取揣食。什公曰。和合相即揣食。揣摶通。并徒官切。古譯經(jīng)律皆名摶食。說文。摶圜也。通俗文。手團曰摶。證真云。其義則局。如漿飯等。不可摶故。義凈易為段食)。

  (○[刪修][雷庵論補]佛言食飽。獨指比丘者。準(zhǔn)涅槃隨喜品。諸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如來。皆無所食。以佛不同凡夫食藏故。以大菩薩缽飯不儩故。恐有妨難。故先揀而遮之。揀佛不在受齋之列。故云我已宿齋。又揀諸大菩薩。故曰汝觀比丘。無盡不善遮揀之詮。刪去我已宿齋。及雖阿羅漢等句)。

  (CB17563二自他殊體答)。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疏】前問一食眾飽。今答軀命不同。反前問也。意顯心若離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飽。心知何關(guān)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資中文)。

  (△[溫陵云]彼食不能飽此。則外心不能知心矣)。

  (△[講錄]若言比丘一食。難令眾飽。即此知心若在外。自不知身。阿難之計。將負(fù)墮矣)。

  (△[融室云]比丘雖已證果。成阿羅漢。離欲無異。軀命不同)。

  (CB17565二據(jù)理推破二)。

  (CB17563一以理定相)。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牒也)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疏】定其相外。外。猶離也。心既離身。不相干涉。如前所答。一人食時。不令眾飽。則心下。釋成其相。心若在外。理合如是。文顯可見([桐洲注]心在身外。所知則心不能覺?v覺在身時。則心不能知。返復(fù)而破)。

  (△[私謂]今且以自他喻身。以飽食喻心。既知一食眾飽。了不相干。是中知食知飽。復(fù)是何物。阿難承問引伏。計宗危矣。如來姑就彼計。案定相外。更以眼見折之。眼見心知。決定相干。則一食眾飽。是誰了別。下經(jīng)云。必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yù)于汝。名味之知。此即一食眾飽之通喻。如來妙辨。所謂置我著兩處負(fù)門中也)。

  (CB17563二約見驗知)。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疏】眼屬身分。心若離者。合不分別。若分別者。應(yīng)不離身。以不離故。名為相知。故此責(zé)云。若相知者。云何在外。兜羅綿。具云兜沙羅。此云霜。佛手柔軟。如兜羅綿。三十二相中一相也([釋文]翻譯云。兜羅。此云細(xì)香。苑音義翻冰;蛟贫瞪场4嗽扑。皆從色為名;蛟贫柿_綿。妒羅樹名。綿從樹生。如柳絮也)。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科】(CB17567三破潛根三)。

  ([○@卍]一正立三)。

  (CB17565一述前所破泛立一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nèi)故。不居身內(nèi)。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雙敘別立。文顯易知)。

  (CB17565二問今所立答在諸根)。

  佛言。處今何在。(征其一處)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nèi)。而能見外。如我思惟。潛伏根里。

  【疏】知外而不知內(nèi)。非根而何。此即妄計識心。潛五根里([補遺]琉璃合眼。應(yīng)潛勝義根里)。

  (CB17565三舉喻所成復(fù)申潛里二)。

  (CB17563一舉喻合法)。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疏】璃璃喻眼。根喻于識。([溫陵云]琉璃籠眼。喻眼根籠心也)眼根色凈。不能礙心。同琉璃不礙于眼。隨照一境。心隨根知。([桐洲注]牒見佛手。心隨根知而分別也)若此成立。乍觀可爾。洎乎推破。同喻不成([手鑒云]同喻不成者。法喻不齊。此是因明家缺量也。比量者。須立三支。無過方能成立于法。既無同喻。即三支缺也;蛴凶谝驘o喻。或有宗喻無因;蛴幸蛴鳠o宗等皆名缺量。今既喻則遠(yuǎn)近皆見。法則但見山河。不見其眼。故不可以琉璃為同喻也)。

  (CB17563二據(jù)理成立)。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nèi)者。(雖不知內(nèi))為在眼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而能見外)潛根內(nèi)故。

  【疏】但知妄計。不覺隨語過生。下文即破([溫陵云]以在根故。不見腑藏。以根凈故。明見外境。是潛根也)。

  ([○@卍]二正破三)。

  (CB17565一躡喻定其端倪)。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nèi)者。猶如琉璃。(略牒語簡?梢砸庵)彼人當(dāng)以琉璃籠眼。當(dāng)見山河。(正當(dāng)見山河之時)見琉璃不。(亦復(fù)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dāng)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疏】遠(yuǎn)觀物象。近見琉璃。問答極成。故云如是。

  (CB17565二據(jù)法責(zé)其獨觀)。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躡)當(dāng)見山河。(當(dāng)汝見山河時)何不見眼(何不自見其眼)。

  【疏】喻則近遠(yuǎn)皆見。法則唯見山河。既失近觀。何成同喻。法喻不等。潛根理虧。下更縱破。令無所據(jù)。

  (CB17565三縱見不見咸失)。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疏】若使見眼。即成敵對。云何前言。隨即分別。此有自語相違過也([真際云]喻見琉璃。法不見根?v許見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隨。以前云彼根隨見。隨即分別故)。

  (△[云棲云]縱許見根。根乃成境。但可根見境。不可境見境。斯則隨義不成)。

  (△[講錄]彼根隨見。隨即分別。已含眼見心知之義。佛言眼即同境等。即暗點見非是眼也)。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里。如琉璃合。

  【疏】結(jié)成法喻不齊過也。二過既彰。潛根理喪。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科】(CB17567四破見內(nèi)三)。

  ([○@卍]一成立約見內(nèi)以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nèi)。是義云何。

  【疏】此中立意。復(fù)宗歸內(nèi)。最先所計。心在身中。佛即推征。不合在內(nèi)。以不能見身中物故。由此轉(zhuǎn)計。身外潛根。及至窮研。二俱不當(dāng)。再思理道。在內(nèi)義長。遂立藏暗竅明。貴無不見內(nèi)過。七竅明露。五藏黯然。開竅緣明。合眼對暗。明暗若見。內(nèi)外俱緣。由是在內(nèi)。決無所惑([熏聞云]初計心在身內(nèi)。以不見府藏為破。次計在外。復(fù)招身心相知之難。又計潛根。且乖琉璃籠眼之喻。今立內(nèi)外。欲免前三過也。有藏則暗。故見暗時。即名為內(nèi)。何必須見身內(nèi)之物。有竅則明。故見明時。即名為外。豈應(yīng)責(zé)外不相干。內(nèi)外若成。自顯此心不在一處。亦異潛根也。雖云見外。所執(zhí)心體。還成在內(nèi)。以開眼見明。心自居內(nèi)。不同燈在室外故)。

  (△[溫陵云]復(fù)計心在內(nèi)。故以見暗為見府藏也。下約三節(jié)破之)。

  (○[釋文][泐潭曰]白虎通云。五臟。即肝心肺腎脾。六府者。即五臟之宮府也。胃為脾之府。膀胱為腎之府。三焦為命之府膽為肝之府。大小腸為心府肺府。莊子曰。人皆有七竅以食息視聽。謂眼耳鼻口。今正言眼)。

  ([○@卍]二推破約對眼以推破有二。初難破前計。次難破轉(zhuǎn)計)。

  (△[通釋]此中總科。阿難約見暗以成立。如來約對眼以推破。初破前計。若與眼對已下。破內(nèi)見也。后破轉(zhuǎn)計。若離外見以下。破內(nèi)對也。破前計中有二。牒云。汝當(dāng)閉眼見暗之時。阿難雙立。意宗見暗。如來單牒。只破內(nèi)對。是為雙立單征。標(biāo)云。為與眼對。為不對眼。先約兩關(guān)按定。下方推破。月師云。對與不對。俱不成理也。是為雙征雙破)。

  (CB17565今初破前計二)。

  (CB17563一雙征)。

  佛告阿難。汝當(dāng)閉眼見暗之時。(單牒見暗)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征訖下破)。

  (若與眼對已下。破內(nèi)見也)。

  (CB17563二雙破二)。

  (CB17566初破對二)。

  (▽一對眼不屬內(nèi))。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nèi)。

  [資中疏]暗若對眼。暗在眼前。豈成于內(nèi)【疏】對眼在前。前豈成內(nèi)([融室云]對則非內(nèi)。在眼前故)。

  (△[講錄]若此暗相。在汝眼前。反成見外。豈成于內(nèi))。

  (△[溫陵云]此三節(jié)。汝當(dāng)下。問。若與下。難。若不對下。結(jié)也)。

  (△二外室成焦府)。

  若成內(nèi)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圪Y中疏]若成內(nèi)者。居暗室中。按定阿難。汝居室中。室在身外。無日月燈。內(nèi)外俱闇。室在暗中。應(yīng)是汝內(nèi)。責(zé)云。此室暗中。皆汝焦腑【疏】若謂不論前后。但是見暗。便即內(nèi)者。汝處幽室。無三光時。此室黯然。應(yīng)是汝內(nèi)。以同暗故。焦腑。即內(nèi)也。應(yīng)立量云。汝處幽室。應(yīng)汝焦腑。以是暗故。同汝見暗([合解]防彼計不以在前為內(nèi)。但以暗為內(nèi)也)。

  (△[鶴林曰]若暗與眼為對。又成內(nèi)者。則暗室之暗。亦與眼對。此暗亦汝阿難之焦腑也。若暗室之暗。對眼必非焦腑。則對暗之暗。亦不成為內(nèi)也)。

  (CB17566二破不對)。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疏】未曾見有境不對眼。而稱見物([講錄]若此暗相。不與眼。則暗與眼二相乖離。不成見暗。于何成內(nèi))。

  (CB17565二破轉(zhuǎn)計二。若離外見已下。破內(nèi)對也)。

  (CB17563一牒計奪破)。

  若離外見。內(nèi)對所成。

  【疏】牒轉(zhuǎn)計也。此計由前以暗室暗。例眼前暗。不合成內(nèi)?直擞嬙啤N宜姲。與暗室暗。二體不同。何也。彼暗室暗。是身外暗。名為外見。以是開眼之所緣故。我所見暗。是身內(nèi)境。名為內(nèi)對。以是合眼之所緣故。今取合眼所對之暗。名為見內(nèi)。非同所見室中暗爾。如何不得見暗名內(nèi)。故此牒也。然諸師敘計。殊不分明。蓋譯人巧略。但牒而已。有智請詳。無執(zhí)麻矣(按牒詞應(yīng)云。若離外見。非開眼所見。乃合眼所見而成內(nèi)對者。此文兩句。正是譯人牒詞也)。

  (△[講錄]我道閉眼見暗。不道開眼見暗。何論對與不對。只是離諸外見。返觀諸相。謂之內(nèi)對。此文重牒前計。為難詞耳[補遺]前計開眼見明。合眼見闇。乃是外見內(nèi)對不同。意明離于外見。內(nèi)對自成。今重牒之。欲使彼所計。外見內(nèi)對。兩相妨難。不得成立。故下破中。應(yīng)今所牒)。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nèi)對不成。

  【疏】奪破也。設(shè)許合眼見暗。名為身中。亦應(yīng)開眼對明。而見自面。內(nèi)屬于暗。尚許返見。面屬于明。豈無返見。一成則俱成。一破則俱破。破曰。若不見面。內(nèi)對不成([吳興云]牒計難之。若謂合眼見時。名為內(nèi)對焦腑義者。何不開眼見明。亦有外對面目之相。外相既無。內(nèi)義何在)。

  (△[補遺]前計閉眼見暗。逃于不見心胃之責(zé)。今準(zhǔn)此義。于開眼見明中。亦立外對見面之義。故曰何不見面)。

  (CB17563二展轉(zhuǎn)縱破四)。

  (CB17566一在空非內(nèi)同他破)。

  見面若成。([苕溪云]見面若成。即以前難?v其所計)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nèi)。若在虛空。自非汝體。

  【疏】設(shè)汝執(zhí)言。能見面者。汝心及眼。應(yīng)在虛空。以根境相對。方成見故。([補遺]見面若成。且縱汝成于見面之義?炙嬙齐m不灼然見面。既識心在眼根中。已與面作對。即是見面外對之義。故今且縱此計也。即破云。若作此計。須是心眼在空可也。若附在面。外對不成也)若許處空。顯是在外。如何復(fù)執(zhí)。心居身內(nèi)。([二楞云]若開眼見明之時。亦能中面。則汝心眼皆在虛空。亦不得反觀身見。名內(nèi)對矣)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之心體。(若心眼既在虛空。則應(yīng)虛空即是汝體。汝身反不屬汝)此之二過。(一者不成在內(nèi)過。二者不成汝體過)應(yīng)立量云。汝之心靈。定不在內(nèi)。見汝面故。猶如他人。破次過者。但改宗云。定非汝體。因喻如前。

  (CB17566二他見還同己體破)。

  即應(yīng)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疏】汝或執(zhí)言。雖見我面。定是我體。即復(fù)破云。佛亦見汝。應(yīng)是汝身。([講錄]若言雖在虛空。而見我面。亦應(yīng)是我之心體。不知汝眼所在。當(dāng)有汝身。則如來亦見汝面。亦應(yīng)即是汝身也)應(yīng)立量云。如來之身。定是汝體。見汝面故。如汝心眼。([補遺]若計在空。已非己有。全同他體,F(xiàn)今如來見汝之面。即應(yīng)如來亦是汝身之眼)設(shè)或不許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便同前文。自非汝體也([吳興云]身合云眼。以眼屬身分。故通言之)。

  (△[融室云]又復(fù)在空非汝。應(yīng)同彼身。則佛見汝。亦即汝體。按吳江科經(jīng)。以上段若在虛空自非汝體二句。連截下三句為一科)。

  (CB17566三根身[牙-(必-心)+?]闕。能知破)。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疏】又若汝心。能見面者。本分身處。應(yīng)無知覺。以在眼根。處虛空故。([吳興云]汝眼在空?占扔兄。知既離身。身合無覺)身若有覺。眼必?zé)o知。在一不在一。經(jīng)文巧略。故不言也。

  (CB17566四二覺應(yīng)成二佛破)。

  必汝執(zhí)言。身眼兩覺。應(yīng)有二知。即汝一身。應(yīng)成兩佛。

  【疏】必汝現(xiàn)今。眼根自知。身處自覺。非[牙-(必-心)+?]闕者。須有二心。知即心也。凡是有心。定當(dāng)作佛。豈汝一身。成兩佛耶。([溫陵云]既在虛空。即非汝體。若執(zhí)兩皆有知。即成兩體)。

  (△[補遺]若執(zhí)心眼各自覺知。應(yīng)有兩心。至成佛時。應(yīng)有兩人成佛)此之四段。展轉(zhuǎn)破逐。皆由前文內(nèi)對所成。見面之執(zhí)。妄情紛擾。執(zhí)計多端。故盡破之。令無所救。([鶴林曰]上來轉(zhuǎn)轉(zhuǎn)窮破。須逆推以明之。既不能成兩佛。則知是一也。眼知即是身覺。身既有知。云何更言心眼在空。眼既不在空中。則開眼焉能見面。開眼既不見面。則閉眼亦非對內(nèi)之暗也。既非內(nèi)對之暗。則閉眼見暗。不是身中。所計所立。一往負(fù)墮矣。按逆推解經(jīng)之法。出于清涼。此文展轉(zhuǎn)辨明。無返觀理。鶴林蓋得諸吳中講席。亦傳雪浪之緒言也)。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汝言見暗。名見內(nèi)者。無有是處。

  ([吳興云]不言見明為外者略也。及見外為成見內(nèi)。從正計結(jié)也)。

  【科】(CB17567五破隨合三)。

  ([○@卍]一成立)。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疏】引教也。([溫陵云]引楞伽經(jīng)義)第八本識。變生三境。故云心生法生。(由阿賴耶。一念不覺故。變起根身器界)境界風(fēng)動。能起識浪。故云法生心生(又復(fù)境界風(fēng)動。擊藏識海。波浪轉(zhuǎn)生)今雖通舉。要取后句法生心生以為據(jù)也([孤山云]心生法生。境從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遷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nèi)外中間三處。

  【疏】現(xiàn)今思惟。誠有緣慮。([直解]思惟是第六現(xiàn)行意識。以第六思。量勝故。今認(rèn)思惟體為自心性。則以第六攀緣為自心也)及推所止。三處元非。([孤山云]應(yīng)知阿難祗就現(xiàn)前分別事識妄計也。三處番前四計。在內(nèi)在外二處。兼見明暗內(nèi)外。中間即潛根)應(yīng)知隨境而生。心與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隨多。頗合佛言。必?zé)o虛論([溫陵云]以心法相生隨境思惟。即是心體。心法合處。即為心在)。

  (△[補遺]阿難意云。思惟之心。實在于我。若求所在。不定一處。但隨根塵合處。我心即依根而合前塵。如下文手挃心知。即是身根挃塵。生識心也。若根親塵疏。則心生于根。若塵親根疏。則心生于塵。不定一邊。故云隨合。不同下文中間。定在一處也。言亦非者。謂非定在此三處。但隨一而有也)。

  ([○@卍]二推破二)。

  (CB17565一正破無體)。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牒前計。揀心生法生)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疏】既言因法有心。應(yīng)知心本無體。([孤山云]心既隨合而有。則自無體)無體言合。理必不然。一法云何合。斯之謂矣([中論偈]云一法云何合。釋云。若一則無合。若指端不能自觸)。

  (△[溫陵云]以思惟體為心。特緣想耳。故難其體之有無也)。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疏】若汝堅執(zhí)無體能合。十九界。第七塵。體畢竟無。亦應(yīng)有合。故云不然([孤山云]以界但十八。塵惟六故)。

  (△[吳興云]體。猶性也。心性遍在諸法。假緣而生。如火性寄諸陽燧。因與日合。故能出火。若心無自體。假緣而合。狀似火無自體。乃出陽燧。豈應(yīng)爾耶)。

  (○[引證][凈名云]如智者見水中月云云。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大集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生無滅。無有造作)。

  (△[涅槃迦葉品]魔王化作佛像。語首羅長者言。我先所說真四諦者。是說不真。今當(dāng)為汝更說五諦。六蘊。十三入。十九界。長者聞已。尋思法相。都無此理)。

  (CB17565二難破有體二)。

  (CB17563一內(nèi)外出入不成破二)。

  (CB17566一正奪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挃陟栗切猶也觸)其體。汝所知心。為從內(nèi)出。為復(fù)外入。(雙詰躡破)若復(fù)內(nèi)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資中疏]若言有體。以手觸身。必先知覺。既言有體。不無所止。內(nèi)外二處。必從一緣。故今雙詰。難同前破。(長水文同)若從內(nèi)出。還見身中五藏。若從外來。合先見己之面(難同前破者。牒前文不見焦腑。何不見面之二破也)。

  (△[孤山云]既無來處。心體自無)。

  (CB17566二破轉(zhuǎn)救二)。

  (CB17562初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疏】轉(zhuǎn)救也。若如前難。令見面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鑒覺。但名為知。眼有照明。方稱曰見。若將心知為眼見者。必?zé)o此理。故云非義([真際云]意謂見自是眼。心但能知。不可以心為見。而不知根不自見。心依根見。故下文破其眼獨能見╳二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疏】引喻難也。如世間人。稱見外者。必待出門。方名人見。若人居室。門豈自見。門。眼也。人。心也。(人即汝阿難也)汝稱根見。理恐不然([真際云]門喻眼。人喻心。室中之門。所以通出入。見內(nèi)外者。必在乎人。今以眼自能見物。不假于心。正似不假于人。門自能見汝矣)。

  (△[私謂]門能見不。節(jié)璇二師解甚明。今師都未能了。下文云。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門能見不。猶云燈能有見也。次以死眼伸破。門死物也。死物不能見人。死人之眼。死眼也。死眼豈能見物)。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yīng)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疏】舉事破也。若眼名見。死者眼存。心識離體。豈說有見。有見非死。死必?zé)o見。稱見在眼。不其謬哉([溫陵云]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喻徒眼不見)。

  (CB17563二一多遍局非理破二)。

  (CB17565一總征)。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fù)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fù)遍體。為不遍體。

  【疏】一多。身體也。遍局。心體也。余文可知([講錄]復(fù)躡上心若有體一義。四分破之)。

  (CB17565二別破二╳一一體多體義失)。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yīng)覺。若咸覺者。挃應(yīng)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疏】破一也。心體若一。四處咸同。一處受挃。四應(yīng)俱覺。設(shè)許俱覺。失本挃處。故云無在。([孤山云]謂非定在一支也)若覺元所挃處。一體之義豈存[資中]挃應(yīng)無在。謂挃頭即是挃足。無所在故([補遺]若此心體一者。且如擊一支。其三支俱覺不。是則擊左。其右無恙。若云俱覺。則欲擊汝左。只須擊右亦可。故曰挃應(yīng)無在。若挃有所。則擊左必左。何成一體)。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疏】破多也。汝心惟一。豈合言多。若許多心。汝亦多體。多體之內(nèi)。誰為阿難。故云何體為汝([孤山云]若言四支各自有心。故挃一支。余支皆覺。則成四人。何支是汝)。

  (△二遍與不遍理非)。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疏】破遍也。挃一支時。四支應(yīng)覺。故云同前(同一體破也)。

  若不遍者。當(dāng)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yīng)無知。今汝不然。

  【疏】破不遍也。若汝執(zhí)心不遍身者。頭足之觸。同時而下。一合有覺。一當(dāng)不知。今汝咸知。孰成不遍。故云今汝不然([孤山云]既俱挃俱覺。則非不遍矣)。

  (△[補遺]防彼執(zhí)前一體之義。謂挃一支。四支不覺者。良由心不遍故。此復(fù)難俱挃俱覺。則不遍又破矣。此中妨難。為計不遍。其遍義同前一體。但相帶來耳)。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溫陵云]當(dāng)知真心。非一非多。非遍不遍。四義既非。則不可謂隨所合處。心隨有也)。

  【科】(CB17567六破中間三)。

  ([○@卍]一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nèi)。亦不在外。

  【疏】引教文也([熏聞云]應(yīng)是法華前。被機通說。阿難泛引為據(jù)[直解]談實相者。指諸法寂滅之相。為實相也。以方等般若二時。常談實相故)。

  如我思惟。內(nèi)無所見。外不相知。內(nèi)無知故。在內(nèi)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疏】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云外又相知?治恼`耳([融室云]內(nèi)無所見者?v不能見心肝脾胃故。外不相知者。身心相外。自不相知故。身心本自相知。在外則不。故云非義)。

  (△[私謂]內(nèi)無所見。外不相知。阿難總標(biāo)前二計也。內(nèi)無知故四句。阿難牒破二自計也。長水疑外不相知。要改又字。雷庵論補駁之。今以吳江解為正)。

  今相知故。復(fù)內(nèi)無見。當(dāng)在中間。

  【疏】正立中也([孤山云]相知故。不在外塵。內(nèi)無見故。不在內(nèi)根)。

  ([○@卍]二推破二)。

  (CB17565一就身處以推破二)。

  (CB17563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牒)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fù)在處。為當(dāng)在身(審定)。

  【疏】若心在中。中應(yīng)無惑。必有所在。何者為中。故舉身處。以定中位([溫陵云]此據(jù)根境以定中位。身即根。處即境也)。

  (CB17563二隨計斥破二)。

  (CB17566一在身無中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nèi)。

  【疏】若于汝身立中位者。身有中邊。若居身中。與內(nèi)何別。應(yīng)合見內(nèi)。([標(biāo)指]身中。如前執(zhí)心在內(nèi))若就身邊。邊則非中。便有自語相違過也([孤山云]在身邊。則中間不成。在身中。則同前在內(nèi)。蓋凡言中者。必對兩邊。而中之相貌可據(jù)。不至迷惑。今欲問阿難中之狀貌。故此問起也)。

  (CB17566二在處不定破)。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重審)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征意云。以何義故。言表則無定也)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yīng)雜亂。

  【疏】若身外處。立中位者。必須約表。何處是中。若不可表。則畢竟無。猶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東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亂。心應(yīng)混雜。理應(yīng)不然([融室云]心應(yīng)雜亂。言心無中位也)。

  (△[私謂]表者。即周官土圭測景立表之義。中時者。立時定中。如書言日中星鳥。以殷中春也。立表之法。千里寸差。華竺中邊。晷景迥異。斯則四望無憑。表體不定)。

  (CB17565二就根境以立中二)。

  (CB17563一救)。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于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圪Y中疏]身處二種。非我本意。眼色為緣。生眼識者。豈非尊言。眼有分別者。根能照境故。色塵無知者。境處無心故。今約根境兩楹之中。以立中位。心在此也(長水文同)。

  (△[溫陵云]謂非身處之中。乃根塵之中也)。

  (△[惟識第五]此中教者。如契經(jīng)言。眼色為緣。生于眼識。又契經(jīng)說。若根不壞。境界現(xiàn)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識)。

  (△[真際云]眼能發(fā)識。是增上緣。色能率生。是所緣緣)。

  (△[補遺]準(zhǔn)大論四緣。一因緣。謂相應(yīng)因。共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因緣。二次第緣。心心數(shù)法。次第相續(xù)無間故。三緣緣。名所緣緣。心心數(shù)法。緣塵生故。四增上緣。諸緣法生時。不生障礙故。準(zhǔn)今眼能發(fā)識。取無障之義。乃增上緣。從所緣之色。出生貪愛能緣之心。而論率生。是所緣緣也。眼色為緣。生于眼識。據(jù)經(jīng)。五識對五塵也。阿難言眼有分別。下文物非體知。謂眼根有知。眼根是四大色。如何能知。須知此是初剎那時。眼已發(fā)識。則眼有分別矣。不同上文。單以勝義為眼根也。曰識生其中者。乃是同時意識。阿難指以為心)。

  (△[二楞云]根境識三。各有能生種子。眼色二種。是生識之緣。非眼色二。即能生識也)。

  (CB17563二破二)。

  (CB17566一總征)。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定)此之心體。為復(fù)兼二。為不兼二。

  【疏】以此為中。為復(fù)兼帶根塵二法。為不爾耶([雪浪云]此之心體。為復(fù)兼根塵之二種。為不兼根塵之二種)。

  (CB17566二別破二)。

  (▽一破兼二)。

  (CB17562一若兼成雜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

  【疏】因心所兼。根塵相雜。塵亦分別。根亦無知。物即塵也。體即根也([標(biāo)指]物是境。亦有心分別。體是根。亦帶心有分別。世間不成安立)。

  (△[云浪云]若兼根塵之二種。則物體雜亂。物是色塵。無知也。體是心根。有知也。則知與無知。心體雜亂)。

  (△[天如補注]根塵是物。體是心體。知屬心體。不知屬根塵。佛明言此之心體。古人以體知為根者非也)。

  (△[私謂]準(zhǔn)大乘法師百法論釋云。體即是根。此五言根者。皆有出生增上義故。則以能造所造八法為體。乃識所依之根也。古師釋體為根。其義如此。天如執(zhí)佛言此之心體。以古釋為誤。殆非也。體一也。在境則言物體。在心則言心體。佛隨意語。安得拘泥如是。經(jīng)明言眼有分別。識依根立。根能發(fā)識。天如定判根塵屬不知。亦不應(yīng)理)。

  (CB17562二不雜非中破)。

  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圪Y中疏]物無所知。體有所知。故云物非體知。知與無知。相形而立。故云成敵兩立!臼琛拷袢舨浑s。物自無知。體自照境。宛成相敵。但有二相。中云何存([標(biāo)指]阿。難救云。雖兼于二。物體不雜。物不知。體自知。若如此。佛破云。物是境。境既無知。體是根。有知。一知一不知。成敵如牛角。安得兼)。

  (△[補遺]凡言中者。雙非二邊。今以心體兼二。則心同眼識之體。敵彼物塵。只成二邊。中義已失)。

  (△[王舜鼎曰]此二段。在后文十八界中。備細(xì)披剝。此特。引其端耳)。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疏】不兼根故。名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雪浪云]若不兼根。則非有知之根。若不兼塵。則非色塵之無知)二義既非。將何以表心之體性。體性不有。中位自無(所兼既非。能兼不立。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標(biāo)指]其義轉(zhuǎn)疏也。非知者。去根也非不知者。無境也。根境既無。非猶無也。自無中位。云何分中)。

  (△[孤山云]離知不知之外。復(fù)以何相。表心有體。若存根境?缮虚g之識。根境既無。教誰識得中之體性。體性既無。名(去聲)何為中。故云中何為相)。

  (CB17567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當(dāng)在中間。無有是處。

  (○[剛修]有人言。征心第五。說非內(nèi)外中間三處。不應(yīng)第六。又計中間。應(yīng)將五六錯簡。前后易置。今觀阿難設(shè)問。次第引經(jīng)。初云嘗聞。次云亦聞。連躡為辭。何容紊亂。推窮心地。義句玲瓏。豈須定破中間。方乃再征三處。盲師惡慧。自夸定本。轉(zhuǎn)相傳授。恐誤后人。不得不決定破斥也)。

  【科】(CB17567七破無著三)。

  ([○@卍]一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zhuǎn)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nèi)。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疏】既非內(nèi)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謬指其文。妄立無著。便謂合教。舉世修行。多住此計。但一切時。都無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執(zhí)此無著。亦是妄想。楞伽云。無心為心量。我說為心量。故下破之([宗鏡]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先圣教中。一一推破。如云一切無著者。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楞嚴(yán)會中。示愚起教。無上覺皇。已親訶破)。

  (△[直解]共轉(zhuǎn)法輪。指般若會上。佛令四大弟子。轉(zhuǎn)教菩薩。故大品云。般若是無住義。若不住著一切法。即是般若。方等會中。凈名亦云。心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等)。

  ([○@卍]二推破二)。

  (CB17565一牒計雙征)。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牒)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疏】汝言一切無著。一切不出水陸空行。即汝無著之心。決定于彼一切法上。為在不在。在即著也。若在不在。二俱有過。如下破之([私謂]為在為無。確指一切無著之心體。審其在不。非征物體之有無也。吳興云。欲破無著。先以外境定之。天如謂以一切物像。為有為無。難無著計。經(jīng)文明指水陸空行。一切物像。何以復(fù)云。為有為無。同于龜毛兔角。后人。釋此章者。遂有征心征物之諍。良非通義也)。

  (CB17565二展轉(zhuǎn)推破三)。

  (CB17563一不在同無破)。

  無則同于龜毛兔角。云何不著。

  【疏】無者。不在也。若此決定不著諸法。何處是心。名為不著。便同世間龜毛兔角。畢竟無體。體既全無。而欲名誰為不著耶([吳興云]無者。心不見境也。境既本無。心何所離。而云無著)。

  (○[引證][補遺]涅槃云。世間有四種無。第四畢竟無。如龜毛兔角。止觀記云。龜毛兔角見者。以此二物。喻于斷見一向全無。成論云。兔角。龜毛。鹽香。蛇足。風(fēng)色等。是名為無。大經(jīng)云。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角。等陰界入。是名世諦)。

  (CB17563二有體成著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疏】若此不著之心。是有體者。則不可言不在一切。無猶不在也([吳興云]有不著者。心見其境也。境若是有。心則成著。豈名為無)。

  (CB17563三雙指二過結(jié)責(zé)前非)。

  無相則無。非無即相。

  【疏】無相則無。指初過也。無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諸相。則是無體。如兔角等。非無即相。指次過也。非無。有體也。體若必有。即在一切。故云即相([吳興云]無相則無。謂境亡則心滅。非無即相。謂心存則境生)。

  (△[融室云]物無有相。則謂之無。物若非無。即為有相)。

  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疏】結(jié)前非也。相若有心。則名為著。云何妄立不著義耶([吳興云]夫相不自有。由心在故有。心不自無。由相盡故無。是以有相而言無著者。理不可也)。

  (△[融室云]有相無相。皆出汝心。相若是有。其心則在。心既在物。云何無著)。

  (△[紫柏云]以無著名心。有四種過。當(dāng)因成假時。已說不得無著。剎那而相續(xù)。剎那而相待。至于相待假時。已離不著三重矣。于熾然有待之后。而曰無著。非四重過乎)。

  ([○@卍]三結(jié)破)。

  是故應(yīng)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

  (○[合釋七征])。

  (○[宗鏡云]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爾心起。果報非虛。豈同外色前塵。性是無記。依心假有。體畢竟無。若緣慮心。即應(yīng)是有。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內(nèi)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覺了能知之心。如阿難妄執(zhí)。在其七處。世尊一一推破。俱無所在。然因依之處。不過此七。世人同執(zhí)。熏習(xí)堅牢。若非子細(xì)推尋。情見無由可脫。此七處既破。則一切處皆無。即今生滅身中。妄心無寄。現(xiàn)量所知。分明無惑?芍^頓悟真心。直了無明矣)。

  (○[長水疏云]然凡情所計。雖復(fù)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征雖有七。處則惟五。第四第七。無別處故。隨合無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詳之可見)。

  (○[孤山云]總此七番。似破四性。在內(nèi)潛根見內(nèi)。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間似共性。隨合無著。似無因性。如來七番征破。使介爾妄心。無逃避處妄賊既除。真王得顯。無生之理。于茲見矣)。

  (○[吳興云]若四性未破。此覺了心。世而非諦。破性執(zhí)已。乃名世諦。世諦虛假。猶存于相。若破此相。方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智者大師云。世諦破性。真諦破假。破假即相空。性破即性空。由是言之。經(jīng)文七番。義含二空也)。

  (○[寂音論云]心法之妙。不可以情求。不可以識辨。學(xué)者舍情識。則茫然而懼。世尊哀之。件件披剝其體段。而使之諦見。諦見則肯自住。今縱其詞。所以盡其解也。七處窮詰。不見歸宿。則情識自枯。善財童子。登妙峰頂。不見德云比丘。及見德云比丘。乃在別峰之上。法華會上。指示化城之人寶所。不言其方。而言在近而已。使峰頂便是德云。寶所決有定方。則心體應(yīng)有住相矣)。

  (○[中峰或問]如有一人。曾于七處住止。人問月出沒于何地。首則曰。月自水東出而水西沒。謂昔居水國。乃爾見之。又云。月自山頂出而山下沒。曾居山中見之。又云。自城頭出而城中沒。昔居城中見之。又或指月出沒舟之左右。樓之上下。村之前后。郭之東西。皆常居而見之。遂成執(zhí)于胸中。而智者咸不許具說。當(dāng)知彼所指處。未嘗非月也。月實不于此七處出沒。原其所指之謬。雖處處見月。惟未仰天一見耳。如阿難所指處不曰非心。但未回光一照耳)。

  (○海印憨山大師科經(jīng)總義或問)。

  (○問曰。楞嚴(yán)經(jīng)文。從初至二卷中。無推破五蘊之明文。憨山大師通議。判七處征心為破色受二蘊。下文以次破想行識三蘊。古人未有議及者。何也。答曰。如來出世。但為救度系縛五蘊。沉溺生死之眾生。楞嚴(yán)一經(jīng)。乃對治五蘊之方藥也。經(jīng)初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所謂用諸妄想者。即五陰堅固虛明融通幽隱顛倒諸妄想也。第三卷。反覆推征五陰六入等。皆如來藏妙真如性。第七卷。詳辨陰魔。正明五陰五濁。超越次第。經(jīng)末結(jié)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一經(jīng)始末。修因證果。全歸五蘊。寧有征心辨見。破妄顯真。重重開示。不以推破五蘊為宗致者耶。大師科判。乃如來說法切要之關(guān)鍵。雖古人所未發(fā)。實今人所未了。無怪乎諸方卷舌而不談也。然大師議解。出之悟后。信筆發(fā)揮。其中分支落節(jié)。容有貼釋未盡處。今以管窺之見。疏通證明。期不孤大師之智燈耳。問曰。經(jīng)文辨魔。先銷色陰。次盡愛陰。今約征心。乃云兼破色受二蘊者。何也。答曰。起信云。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色者。五蘊之首也。心者。四蘊之總也。如來征心。先征心目。目即色蘊。心即受蘊也。以八識具相見二分。最初見分。搏取四大少分。為我根身。迷此色身。取為內(nèi)我。色受二蘊。正是執(zhí)受所依之處。今推窮七處攀緣。使心目二妄。皆無所依。即破色蘊。而受蘊兼破。此灸穴倒根之法也。天親曰。色法者。識之所依所緣。夫言所依所緣。非受蘊領(lǐng)納而何。論又曰。從本已來。色心不二。傅大士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迷則兼迷。破亦兼破。故經(jīng)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曰從色除。則破色蘊時。不但破色蘊明矣。問曰。想行識三蘊。大師逐節(jié)推破?婆袣v然。其義云何。答曰。大師云。心即妄想。為六識想蘊。見乃八識見分。為七識行蘊。八識見精為根。為識蘊。故心目二妄。該盡五蘊八識。以起信綱要。印定經(jīng)文。此大師科經(jīng)之關(guān)鍵也。今循覽大師科判。參詳經(jīng)文。竊謂應(yīng)以七征了畢。阿難白佛。世尊放光。乃至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為第三破想蘊之文。大師判。(從上至二卷如來說為可憐愍者為斥妄心破想蘊之文)應(yīng)以世尊開五輪指。誨敕阿難。乃至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為第四破行蘊之文(大師判從二卷阿難承佛悲救深誨乃至于一毛端遍受十方國土為辨妄見破行蘊之文)應(yīng)以阿難言妙明真心。云何無還。乃至開示二種妄見。為第五破識蘊之文(大師判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乃至無得疲怠妙菩提路為非見精破識蘊之文)問曰。初破想蘊云何。答曰。經(jīng)文先示真妄二種根本。言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以前七轉(zhuǎn)識。名攀緣心故。言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以第八阿賴耶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故。論云。名句文身熏習(xí)為緣。種種名言。皆由于想。故知攀緣能生。皆想蘊功能也。佛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笕暾嫘。乃至皆由執(zhí)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此破想蘊之明文也。阿難重請三昧。謂由二障所纏。以分別俱生二見。根識相依?倢偻牍省7鹨匝垡姛粲^。種種詰辨。結(jié)以是眼非燈。是心非眼。正明見燈見眼。皆是前塵虛妄相想。所謂想念搖動。妄情結(jié)成。乃想蘊行相也。上文心目二妄。至是委破。色受二蘊。亦重結(jié)于此。問曰。次破行蘊云何。答曰。行以遷流為義。念念不停。初征客義。住名主人。不住名客。不住。非行而何。次征塵義。塵質(zhì)搖動。虛空寂然。搖動。非行而何。佛言以動為身。以動為境。乃至匿王自傷發(fā)白面皺。殆將不久。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移。漸至于此。后經(jīng)云。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生發(fā)長。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此皆行蘊之明文也。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nèi)搖。趣外奔逸。乃行蘊行相也。復(fù)次。又以寄宿旅亭。喻遷流不住。以掌亭不去。顯妙明不還。是故破行蘊之文齊此。問曰。次破識蘊云何。答曰。此中見精明元。即二根本中識精元明。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者。明暗通塞諸相。正顯此識精。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如來揩定見量。指示見源。從日月宮至七金山。種種物像。皆是八識現(xiàn)量。清凈見精所囑。將阿難于中推擇。領(lǐng)取見性。于是辨舒縮。定方圓。發(fā)明二種精見色空。見見非見。良以見精乃八識自體。亦即是根本無明。此所謂識蘊也。以二種分別妄見證之。山河國土。即梨耶識。能見相分。見病目眚。正屬無明。能了根本無明。見眚無咎。則五蘊實法不存。八識全體洞然。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了無覺后余疑。而五蘊皆為如來藏矣。如是乃為破識蘊。如是而后為破五蘊也。問曰。大師以五蘊八識。為所破之妄。于色受二蘊破五識。于想蘊破六識。于行蘊破七識。于破識蘊滅第八識。今但明五蘊。不言分破五識等。何也。答曰。五蘊色心。開合不同。開則色法惟一。心法有四。合之則惟一識蘊也。教家取五識等。分配四蘊。亦約略之談耳。若指五屬受。五由六而方生。生起處同是一識。五不定五也。若指六屬想。意識緣外境時。必依末那為染汗根。六不定六也。若指七屬行。第七緣六帶八。七無本位。七不定七也。若專指第八屬識蘊。賴那識起。必二識相應(yīng)。識蘊不俱第八也。永明言前五識及第八。俱緣現(xiàn)量。即現(xiàn)前不生滅性。六七二識。落在比非二量。即念念常生滅。故曰。識在根籠。猶鳥處羅。識之與根。乍出乍入。啄一舍一。不可執(zhí)常。境為識境。識為境識。如來說法。當(dāng)體相應(yīng)。如何執(zhí)有一蘊。能破一識。分疆畫界?硕ㄆ屏⒅ㄒ。仁王般若云。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于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根本。色名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蓋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以此文證舉。識蘊。則該五蘊矣。除破識蘊。別無破五蘊之法。則此經(jīng)除破五蘊。亦別無破八識之文矣。大師方便點示。為行人指迷。愚者執(zhí)為實法。斯認(rèn)指為月者也。問曰。大師立破識蘊。滅第八識。此義云何。答曰。論云。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惟識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舍。非舍一切第八識體。頌曰。大圓鏡智同時發(fā)。其可滅乎。大師意在破八識見精。顯如來藏。一真法界。即起信惟心相滅之滅。亦即惟識永失名舍之義。非可與近德破識用根之曲說。同條共貫也。佛明言五陰六入等。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永明云。首楞嚴(yán)經(jīng)。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依圣言量。楞嚴(yán)一經(jīng)。終始皆歸五蘊也。于大師之判奚疑)。

  (經(jīng)文。即應(yīng)如來。長水及諸本并同。溫陵本作為應(yīng)如來)。

  (即汝一身。應(yīng)成兩佛。定本云。佛字當(dāng)改物字義圓。今人繆妄如此。舉以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