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乾隆大藏經(jīng) > 此土著述 >
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yán)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八(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八(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躡上示地位階差科)。

  【科】([○@●]第二返妄歸真辨地位之相三。從此去盡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疏】初辨漸次修行者。前由無明。動彼靜心。從細(xì)至粗。遂成三相。及二顛倒。又由世界。和合相涉。根塵相對。成業(yè)性故。十二區(qū)分。類生差別。流浪苦海。如汲井輪。其猶空華。于湛精明。亂生亂滅。此皆塵勞煩惱污染真性。不得清凈。今欲轉(zhuǎn)染歸凈。返流復(fù)源。故立漸次修行。以為對治。下喻云。如凈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后貯甘露。由此漸次。以立地位也文二)。

  (CB17561一結(jié)前生后二)。

  (卍一結(jié)前顛倒因)。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fā)生。顛倒妙圓。真凈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疏】眾生妄心。無始熏習(xí)。業(yè)苦種子。如恒河沙。何啻十二八萬四千。故一一類。獲具十二。于妙圓中。皆是狂勞虛妄華相([標(biāo)指]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故一念妄動。諸相具足)。

  (△[孤山云]各具。即互具也。以一一類心。妄種皆足。一則現(xiàn)起名事造。余則冥伏名理具。以妄本無體。元是真心。是故妄具。元是真具。具無其相。一切皆空也[補遺云]準(zhǔn)止觀事理二造。今此各各具十二類。事造也。于事造中。眾生實造。三世業(yè)果各具者。各造也。所謂變造。猶如捏目。亂華發(fā)生。正顯變造之相貌也。然此事具。并由理具。故云真凈明心具足等)。

  (卍二生后漸次法)。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凈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后貯甘露。

  【疏】真心如器。顛倒即毒。湯水等即戒定慧。洗即修習(xí)。甘露即無生忍。若本無垢。亦無修證。既有修證。須具眾因。故此三種。皆為本也([吳興云]凈器喻伏惑行人。除滅亂想。身器清凈也。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及刳其正性也。湯水如正行;蚁闳缰。甘露喻所證之理)。

  (△[王舜鼎曰]既云一一類中。各具十二顛倒。虛妄亂想。如恒河沙。伏斷功夫。從何下手。故云。于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本因。即前文因明因動。所謂陀那細(xì)識。根本無明。亦即所謂結(jié)心也)。

  (△[私謂]凈名經(jīng)云。何者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乃至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fù)發(fā)阿耨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白-日+田)/廾]濕淤泥。乃生此華。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經(jīng)云。汝欲修證。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正此義也。故肇公曰。自非凡夫。沒命洄淵。游盤塵海。進無無為之歡。退有生死之畏。何能發(fā)跡塵勞。標(biāo)心正覺。拔斯無上之寶乎。經(jīng)從三漸次。安圣位。增進修行。必曰始于凡夫。意蓋如此)。

  (○[引證][凈名經(jīng)云]得甘露滅覺道成。什曰。梵本云。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名不死藥。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

  (△[智論云]若菩薩甘有三毒者。云何能集無量佛法。譬如毒瓶。雖著甘露。皆不中食。菩薩集諸純白功德。乃得作佛。若雜三毒。云何能具清凈佛法)。

  【科】(CB17561二正辨修行二)。

  (卍一征列)。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xí)。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xiàn)業(yè)。

  【疏】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今此第二。名正修行。故云真修。(以持聲聞菩薩戒律。是無漏之學(xué)。故標(biāo)真修。簡前修習(xí))五種辛菜。名為助因。以能資助煩惱業(yè)故。淫殺盜妄。名為正性。以是生死根本。解脫怨故。根塵偶對。流逸奔趣。正是無明,F(xiàn)行業(yè)用。是故除而去之。刳而空之。違而背之。茍三行漸著。功用漸成。六用不行。返流全一。妙圓平等。身心快然。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孤山云]漸次者。事偏理圓不同偏教之漸也。斷辛持戒。從粗至細(xì)。破惑入位。自淺由深。皆以菩提之心。即理而修。無非圓行也)。

  (△賀中男云。欲修觀音耳根圓通。當(dāng)立此三漸次。方得證入)。

  (卍二別釋三)。

  ([○@●]一除其助因二)。

  (CB17567一總指食為助因)。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言。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疏】皆依食住者。食以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xù)執(zhí)持。故有四種。(唯識文同)段謂分段。以欲界香味觸三。正消變時。有資益義。乃名為食。([唯識云]一者段食。變壞為相。香味觸三。于變壞時。能為食事。以變壞時色無用故)觸食。謂根境識三和合。能引意識。相應(yīng)觸起。觸對前境。能生喜樂。資益諸根。及心心所故。(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裁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識相應(yīng)。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證真云]觸謂觸對。取六識中相應(yīng)觸。對前境時。生喜樂故)思食。謂意識相應(yīng)思。與欲俱轉(zhuǎn)。于可意境。希望偏勝。有資益義故。(三者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zhuǎn)。?蓯劬场D転槭呈。此思雖與諸識相應(yīng)。屬意識者。食義偏勝[證真云]思謂意思。取第六識相應(yīng)思。于中意境。生希望故。相應(yīng)觸及相應(yīng)思。皆心所遍行中法。思想飲食。令人不死。亦名思食。冷暖等觸。亦名觸食。此乃分通。非正食義)識食。謂第八識。由前三食。緣助勢力。令此第八。體有增勝。故能執(zhí)持諸根大種。能與諸法為長養(yǎng)因。有攝受義。故名為食(四者識食。執(zhí)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能有故。由此定知。異諸轉(zhuǎn)識。有異熟識。一類恒遍。執(zhí)持身命。令不斷壞。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圩C真云]段食唯在欲界。以色無色界。無香味二塵。余三遍通三界)。

  (△[真際云]佛成道后。為除自餓外道苦行。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正覺正說。余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言正覺正知。佛返問食有幾種。外不能答。因說四食云云)。

  (CB17567二別示食辛過患二)。

  ([○@卍]一勸令斷)。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dāng)斷世間五種辛菜。

  【疏】有資益義。皆名為甘。不正消變。能壞身心。皆名為毒。是五性熱。氣葷味辣。修行者食。能殺法身。如食毒也。五辛者。謂大蒜茖蔥(一作革蔥。薤也。其形似韭。類山蔥也)慈蔥(乃蔥之正名)蘭蔥(即小蒜也。雜阿含云。非小蒜。木蔥是也。木蔥即韭也)興渠(興渠訛也。應(yīng)法師云。此云少。正云興宜。出烏荼婆他那國。慈愍三。藏云。根如蘿卜。出土辛臭。冬到彼土。不見其苗。此方無故不翻。石門云。此方以胡荽稱之)。

  (△[梵網(wǎng)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楞伽云]一切蔥韭薤蒜。臭穢不凈。能障圣道。亦障世間人天凈處。何況諸佛凈土果報)。

  (△[翻譯云]楞嚴(yán)開有五失。一生過。二天遠(yuǎn)。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卍]二示過患二)。

  (CB17563一現(xiàn)同鬼住)。

  是五種辛。熟食發(fā)淫。生啖增恚。如是世間。食辛之人?v能宣說。十二部經(jīng)。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yuǎn)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疏】生死根本。無過淫殺。此五能助。復(fù)加葷穢。引諸邪惡。唯增癡惑。污清凈道。故福德天眾遠(yuǎn)離。無益惡鬼同住也([智論云]行者欲令大德天來。惡鬼遠(yuǎn)去。故身心輕便。近諸惡鬼。令人身心漸惡。譬如近嗔人。能令人嗔。近美色。則令人好色情發(fā))。

  (△[私謂]龍樹言北方有雪山。雪山冷故。藥草能殺諸毒。所食米谷。三毒不能大發(fā)。三毒不能大發(fā)。故眾生柔軟。信等五根。皆得勢力。如是善因緣。北方多行般若波羅蜜。夫以雪山之藥草。其力能殺三毒。長五根。多行般若波羅蜜。則五辛能發(fā)淫增恚殺法身。障圣道。益可反而征矣。草木之滋。轉(zhuǎn)移如是。謂之助因。豈不信乎)。

  (CB17563二終作魔民)。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F(xiàn)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疏】臭辣葷穢。非可圣意。故不守護。魔不持戒。而修邪定。及修世福。遂感魔宮。以定福力。且順生報。其毀禁業(yè)。順后方受。

  ([○@卍]三結(jié)成行)。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私謂]禁食五辛?诟勾纸。庸夫婦孺。胥能遮止。如來特開為三漸次之一。居四十四心之前。此何以故。良以修三昧人。禪定專勤。修習(xí)猛利。欲以凡身。頓超直入。此諸佛菩薩之所愍念。亦煩惱四魔之所尋伺也。障濃智薄。觀弱境強。影明非真狂解旋起。依四食之妄因。忽五辛為小戒。有曰。三凈五凈。猶云神力化生。此五元無命根。何以不同草菜。有曰。食甘食毒。豈是生死真因。此辛即歸變壞。何云皆依食住。有曰。我誦十二部經(jīng)。身口意三俱凈。五葷入口。成甘露味。何用區(qū)分凈穢。有曰。我得妙三摩地。淫怒癡三無礙。五菜段食。非毒器蜜。安能發(fā)動貪嗔。邪見惡覺。盤互因依。舉心動念。罥觸魔網(wǎng)。由是大力魔王。乘便說法。破除律儀。埽蕩因果。生魔民而死魔眷。積劫沉淪。莫之返矣。起信辨魔事云;颥F(xiàn)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今經(jīng)現(xiàn)作佛身也。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六度。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今經(jīng)來為說法也;蛘f平等空。無相無愿。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今經(jīng)非毀禁戒。贊淫怒癡也。下經(jīng)廣辨魔事。于色陰盡。則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飲酒食肉。廣行淫穢。于受陰盡。則云。破佛律儀。潛行淫欲。如是魔事。行相微細(xì)。起信精辨于止觀雙照之后。此經(jīng)嚴(yán)辨于色受既盡之余。今于三漸次之首。特舉食辛一戒。豈偶然哉。三漸次中。一二皆名助行。助行者。正行之助也。正助二行。皆正修行之目也。今謂斷葷。但除辛食。不同第二。正名修行。則如來于此。何以特標(biāo)。第一增進修行漸次。后文何以結(jié)云。如是皆以三增進故。成就五十五位。真菩薩路哉。長水謂助因非正修。略標(biāo)疑義。近師列五十五位。遂敢于奮筆。簡去第一漸次。其過大矣。蒙是以詳辨焉)。

  ([○@●]二刳其正性二)。

  (CB17567一勸持戒二)。

  ([○@卍]一正勸止持)。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yán)持。清凈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

  【疏】正性者。以殺盜淫性是罪故。復(fù)是生死根本性故。然飲酒合是助因。今為正性者。以過惡深于辛故。以火凈食者。以淺況深。生果尚須凈食。何況酒肉。淫盜殺妄。涅槃護譏嫌戒。與性重等。故須防微。免致大過([熏聞云]中五果之屬。皆須凈人。以火觸之。然后得食。防壞生故。此名火凈。又凈食有五種;饍簟5秲。爪凈。鸚鵡嘴凈。子不生凈。出十誦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dāng)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怨一作冤)賊。

  【疏】豈有具諸功德。出離之體。而從淫殺盜妄中得。必不然也。毒蛇怨賊。能殺生身。不損法體。淫欲能損法身慧命。真修行者。必須永斷。涅槃經(jīng)說。菩薩觀愛。有九種過患。一如債有余。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華。莖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fēng)。九如彗星。下文云。十方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觀欲。如避火坑([智論三十五]欲如怨者。失人善利。亦如刺客。外如親善。內(nèi)心懷害。又知五欲。如鉤賊魚。如強害鹿。如燈焚蛾。是故說欲如怨。怨家之苦。不過一世。著五欲因緣。墮三惡道。無量世受諸苦毒[熏聞云]于四重中。略誡前二。又于二中。偏誡淫欲。刳性之意。斯為本。與法華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智論云。世間無不愛樂五欲。于五欲中。觸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墮在深泥。難可拔濟。若受余欲。猶不失智慧。淫欲會時。身心荒迷。無所省覺。深著自沒)。

  ([○@卍]二教行次第)。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zhí)身不動。后行菩薩清凈律儀。執(zhí)心不起。

 。圪Y中]入大乘道。而先學(xué)小者。如十輪經(jīng)說。學(xué)行次第。若不先學(xué)小乘。即學(xué)大乘。無有是處。乃至云。無力飲河池。詎能吞大海。是故。一切菩薩。皆先學(xué)三乘。唯不究竟證于小耳([標(biāo)指]小乘戒律。身觸為犯。大乘戒律。起心即犯。四棄。殺盜淫妄為性戒。謂之四根本罪。小乘比丘所持。因此生二百四十六條輕重之律。八棄如前四。亦二百四十六條。都五百也菩薩只十波羅夷也)后行菩薩清凈律儀。即梵網(wǎng)所制也。亦應(yīng)如地持及瓔珞所說。三聚戒相。謂攝律儀戒。十波羅夷。攝善法戒。八萬四千法。攝眾生戒。慈悲喜舍【疏】比丘四重。尼復(fù)加四。謂觸八覆隨。故云八棄。([熏聞云]觸八覆隨者。謂第五不得染心男身相觸。六不得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處。屏處并立共語共行。身相倚共期等。八事。七不得覆他重罪。八不得隨舉大眾供給衣食)梵云波羅夷。此云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猶如死尸。大海不受。故名為棄(棄從眾法絕分為名。眾法絕分者。四人已上。凡于羯磨。不任僧用。四分偈云。諸作惡行者。猶如彼死尸。眾所不容受。以此當(dāng)持戒)。

  (CB17567二明利益二)。

  ([○@卍]一遠(yuǎn)多過累)。

  禁戒成就。則于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yè)。偷劫不行。無相負(fù)累。亦于世界。不還宿債。

  【疏】三緣若斷。三因不生。故于世間。不相酬報。皆由持戒成就故爾([吳興云]不淫故無相生。乃至不妄故不還宿債)。

  ([○@卍]二獲多神用)。

  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凈。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疏】持戒清凈。魔事不生。觀行既成。故能發(fā)用。于父母所生之身。得相似五通。此同法華觀行持經(jīng)。于現(xiàn)身中。獲六根凈。文云。雖未得天眼。但用父母所生眼。徹見三千界等[資中]此如法華,F(xiàn)身所得。六根清凈。即相似位也([法華論云]眼能見大千。應(yīng)是天眼。那名肉眼。智者大師通云。此是圓教位。因經(jīng)之力。有勝根用。既未發(fā)真。不得稱天眼。猶名肉眼。是分段之身。故稱父母所生。雖云肉眼。具五眼用。見大千內(nèi)外)。

  (△[熏聞云]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別言。應(yīng)屬身根。即如意通?傉f者。六根清凈。皆神通故。智者指法華。并普賢觀。及菩薩處胎經(jīng)。皆以六根而為六通。則佗心宿命漏盡。同是意根凈也)。

  (△[中川云]三種漸次。以戒為體。戒屬奢摩他觀。寶積論曰。以戒故。于奢摩他分同。戒是三昧因故。以多聞故。毗婆舍那分同。能領(lǐng)得無漏智故)。

  ([○@●]三違其現(xiàn)業(yè)三)。

  (CB17567一返流全一)。

  云何現(xiàn)業(yè)。阿難。如是清凈。持禁戒人。心無貪淫。于外六塵。不多流逸。

  【疏】由前超后也。清禁既圓。觀行仍就。于六塵境。已知虛幻。終不信任。隨流奔逸。妄有取著([合解云]現(xiàn)業(yè)乃現(xiàn)行業(yè)果。即六根分別六塵。第二決定義。言逆彼無始織妄業(yè)流也)。

  (△[清涼云]勤習(xí)守心。不犯塵境。名不放逸。是修習(xí)相。涅槃云。不放逸根。深固難拔。因不放逸。一切善根。皆得增長)。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旋一。六用不行。

  【疏】正違現(xiàn)業(yè)也。既不隨塵。復(fù)歸元性。元性之中。本無根塵。夫何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唯一圓常。妙覺明性。此同觀音圓通。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也。故上偈云。一處成休復(fù)。六用皆不成。塵垢應(yīng)念消。成圓明凈妙([吳興云]因不流逸。由斷客塵煩惱也。旋元自歸。漸入如來藏心也。塵既不緣下。進破根本無明。前屬似位。但云不多放逸。今取真證。乃是根塵泯亡。逆無明流。純一真性。六用不行)。

  (△[阿含云]佛告比丘。當(dāng)修一行。謂他物莫取。比丘言。我已知已。謂色聲香味觸法。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辦。能得涅槃)。

  (CB17567二獲忍無生)。

  十方國土。皎然清凈。譬如琉璃。內(nèi)懸寶月。

  【疏】此敘證真相也。國土融真。圓明體現(xiàn)。故如琉璃。內(nèi)懸寶月。清凈者空義。琉璃寶月?占僦幸。故圓覺云。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乃至一世界。多世界清凈等([直解云]十方國土。即六塵境也。根塵不偶。妙湛旋復(fù)。則外六塵自凈。故云皎然清凈)。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

  【疏】前則世為圓明。此則身心圓明。本由迷倒。身之與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我妙明真心中物。今復(fù)本元。故身心世界。妙圓平等。更無差別。法界一性。創(chuàng)證此境。快然安隱。即分得涅槃安樂處也([論云]如來法身。遍一切處。能與眾生。作平等緣。所謂一切菩薩。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圓覺言。四大不動。當(dāng)知覺性平等不動。由不動。故安隱也)。

  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xiàn)其中。

  【疏】此獲圣德。即所證理顯也。現(xiàn)謂顯發(fā)。理智行三。名密圓凈。即涅槃三德也。(密。理也。圓。智也。凈。妙行也。即法身三德)一一德中。具一切法。三一無礙。故稱為妙。此三種法。諸佛所證。是佛果德。攝盡十方三世佛法。今日于此。一念顯現(xiàn)。通達(dá)無礙。故云皆現(xiàn)其中。

  (△[圓覺云]清凈奢摩他。如鏡現(xiàn)諸像。又云。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xiàn)。疏云。眾生心者。猶如于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xiàn)。心若有垢。法身不現(xiàn)[中川云]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xiàn)其中。即奢摩他觀也)。

  (△[熏聞云]獲大安隱。即涅槃也。皆現(xiàn)其中者。謂極果之德。入分真之性也)。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疏】結(jié)能證也。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熏聞云]忍謂忍可印持。決定不謬。即能證智也。無生法。從所斷惑得名[共]約所證。亦名寂滅忍)華嚴(yán)初住。余經(jīng)初地。是得忍位。今經(jīng)第三漸次。便得此忍。迥異余說。(無盡曰。表圓通之直截也)于此忍中。隨所證得。不異而異。即立諸位。故名圣位。此則初漸次。正修觀行。(觀行即。五品位)第二漸次。觀成入似。(相似即。十信位)第三漸次。既言獲無生忍。即同初住至等覺位(分證即。初住至等覺位)。

  (△[溫陵云]華嚴(yán)十忍。第三無生法忍。謂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離諸情垢。無作無愿。安住是道。名之曰忍。言法忍者。揀異二乘伏忍也)。

  (△[私謂]華嚴(yán)中七住。得不退轉(zhuǎn)無生法忍。天臺即入初住得也。清涼六地疏。仁王經(jīng)說有五忍。伏。信。順。無生。寂滅。前四各有上中下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三忍。十地及佛。得寂滅忍。又云。若約空無我理。為無生者。即初地證如。若約證實反望。則七地方得。若約契本常寂。即十地后得。此皆入地證無生忍之明文也。李長者言。經(jīng)云。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者。明八地已前。十住至十向。是地前隨行順無生忍。從初地至三地。總?cè)〉厍叭。作一法修行。名長養(yǎng)智悲。亦名順忍。直至八地。功用已終。得無生忍。以論配疏。則互有不同。今經(jīng)所云得無生忍者。以次位推。應(yīng)是順無生忍。而于三漸次即獲者。清涼云。上來諸門。多通始終。獨一無生。兼通頓教也。言從是漸修。隨所發(fā)行者。方山云。十忍等。是十地位終。入生死。利眾生之方便。亦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通修。正圓漸修證之旨也)。

  (△[賀中男云]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是人。指前清凈持禁戒人。功用至此。始得不生不滅果地覺。為因地心也。菩薩初入流時。即以如幻三昧。觀察俱空不生之理。故當(dāng)下即獲此理。諸經(jīng)入地方證無生法忍。今信前即獲者。此經(jīng)因地發(fā)心。與果地覺。名目相應(yīng)故。從是漸修等。通指后之諸位也。謂以此不生不滅。為因地心。然后圓成果地修證。由是信住行向。入地證位。皆以此位為基。此正答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也[私謂]長水指前文二者真修。為答修行之目。故后人有揀第一助行之說。今指漸修發(fā)行為正答修行。則問答分明。都無疑義。亦與蒙之小辨。相助發(fā)也)。

  (○[引證][法華玄義云]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圓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十信之位。伏道轉(zhuǎn)強。發(fā)得似解。正是伏道。未得入中。若入初住。正破無明。始名斷道。名圓教無生忍。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皆。破無明。同是無生忍位。妙覺斷道已周。究竟成就。名寂滅忍。若論通義。妙覺寂滅。亦名無生忍。仁王云。從初發(fā)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伏順既其通上。寂滅無生。亦應(yīng)通下)。

  (○[智論云]菩薩摩訶薩。上菩薩位。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于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名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即是阿鞞拔致。若得無生忍法。斷諸結(jié)使。此則清凈末后肉身。盡得法性真身。結(jié)使所不礙。不須教戒。如大恒中船。不須將御。自至大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是人得無生忍。一心直進。無有廢退。菩薩未得無生法忍。諸煩惱厚。雖有諸法。善心濡薄不集。故為煩惱所遮。得無生法忍。無復(fù)是事。未得無生法忍。用力艱難。譬如陸行。得無生法忍。用力甚易。譬如乘船。是故無生法忍。諸佛所貴。又論八十三。云何行般若。云何生。云何修。有人言。行者。在干慧地。得者。得無生法忍。修者。得無生法忍后。以禪波羅蜜修般若)。

  (CB17567三結(jié)顯正位)。

  從是漸修。隨所發(fā)行。安立圣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疏】從此第三漸次。隨起何行。隨行附義。以立位名。不離前來密圓凈妙。境智行也([海印云]三漸次中。已證無生。五十五位。從此建立。故云即獲無生法忍。隨所發(fā)行安立圣位)。

  (○[臺家柏庭月曰]凡明入位。必論用觀破惑。今曰返流旋一。六用不行。則觀莫妙于是真修妙觀。又令帶事兼修。故有除正因。刳正性等言。無非圓觀也。既而曰。獲無生忍。非破無明。其能至是。夫行為能階。位為所涉。未始前后也。經(jīng)言獲無生忍。又曰安立圣位。此并據(jù)行成而言。以文相不可并陳。故先行而后位。此后始正明位始終耳。今所明位。與一家教門異者三。干慧本是通位。今立為圓位初心也。四善根本三藏內(nèi)凡位。今立為妙圓加行也。等覺一生。即入妙覺。今言始獲金剛心中初干慧地也。通理論之。初立干慧者。約外凡位齊。非此無以入信位也。次設(shè)加行者。以入地為方便也。金剛心中。猶有干慧地者。等覺后心。既曰入重玄門。倒修凡事。則金剛心中。始獲干慧。正是重玄門也。況一家明位。以經(jīng)論異文。尚有借位之義。未始定論也。又曰。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者。以行顯位也。亦是以位明行之極)。

  (△[雪浪云]三漸次之文。不應(yīng)如臺家。分配觀行相似等位。隨所發(fā)行。安立圣位。謂從無生滅發(fā)行。即修進干慧信住等住。乃至等妙。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

  (△[無盡云]斷殺盜淫。修三漸次。六塵旋元獲無生忍。欲干慧發(fā)。有其地矣。則十信已去乃至二覺。隨行而證)。

  【科】([○@●]【疏】二明地位差別。夫論地位者。皆是諸佛菩薩。親證境界。約伏斷次第。發(fā)真妙用。功力淺深。以立位次。起信約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華嚴(yán)經(jīng)。智度論。約入大海。辨功用淺深。但遲速有異。分根性利鈍。如涉長途。非無里數(shù)。諸大乘經(jīng)。若就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無修無證。無迷無悟。則無地位可立。上文云。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此顯心真如門也。若依心生滅門。有迷有悟。熾然修證。差別不同。故華嚴(yán)云。不為鈍根下劣眾生。說于地位。仁王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此則異諸外道天魔。各自謂得無上覺道不說地位。今顯佛法。有不思議功德。曠劫修行。因圓果滿。方稱究竟。又諸經(jīng)論建立地位。多少不同。仁王五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華嚴(yán)四十一位。大品四十二位。此經(jīng)五十七位。下文復(fù)云六十圣位。圣說不同;蜷_或合。若約天臺圓教。對今經(jīng)者。有同有異。同故地前俱是證位。異故此干慧心。便是第三漸次。無生忍中。隨義建立。不同天臺初住。方證無生忍也)。

  (○[法華文句云]有言頓悟即佛。無復(fù)位次之殊。楞伽云。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真如。有何位次。而有四十二地者。是化鈍根方便。立淺深之名耳。然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淺孰深。既得論悟不悟。不妨論于淺深。究竟大乘。無過華嚴(yán)大集大品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自炳然。實相平等。雖無次位。見實相者。判位次何咎。大論云。譬如入海。有始入者。到中者。至彼岸者。若見真判位。如江河深淺。若實相判位。如入海深淺。論諸次位。非徒臆說。隨順契經(jīng)。以四悉檀明位何妨)。

  (○[宗鏡云]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錄上地行位。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jīng)論所說微細(xì)難知。臺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謮櫳下。執(zhí)解不修。皆是古圣所詮。不敢不錄)。

  (○[清涼十住品疏]若定位者。略有十義)。

  (○一依唯識五位。十住即當(dāng)初位。一資糧位。即是三賢。從初發(fā)心。積習(xí)福智。為道資糧。為眾生故。修解脫分善。二加行位。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復(fù)加修行。亦名順決擇分。三通達(dá)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三種見道。四修習(xí)位。始從初二。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為修道。五究竟位。金剛心后。解脫道中。盡未來際。皆此位攝)。

  (○二依攝論第六。說有四位。十住當(dāng)初位之初。一勝解行位。始從十信。終于地前。余三見修究竟。同五中后三)。

  (○三依瑜伽四十七。說十二住。十住當(dāng)。第二之初。一菩薩種性住。二勝解住。二極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慧。九無相有功用。十無相無功用。十一無礙解。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言十二住。依菩薩說。后加如來。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

  (○四亦依瑜伽。及顯揚第七。于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凈勝意樂地。即前十住。四行正行地。謂從第四。乃至第九住。五決定地。即第十住。六決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已后二住。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薩。第七菩薩如來。雜立為地)。

  (○五依仁王下卷。說十三法師。各住一位。十住即當(dāng)?shù)谝。一?xí)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善覺摩訶衍。五德慧。六明慧。七爾焰。八勝達(dá)。九,F(xiàn)真實。十玄達(dá)。十一等覺。即八地。十二慧光神變。即當(dāng)九地。十三觀佛菩薩。義當(dāng)十地及等覺。而佛非十三之?dāng)?shù))。

  (○六依仁王上卷。五忍之中。十住當(dāng)伏忍之下。言五忍者。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各有上中下。如次配三賢十地。等覺妙覺)。

  (○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十住當(dāng)?shù)诹。亦即上品五忍?藢嵨ㄎ迨弧i_等覺故。亦通諸經(jīng)。有五十二)。

  (○八依瓔珞四十二賢圣位。當(dāng)于下賢。十住不立十信。十信攝在十住中故。鈔云。但除十信。信未成位故)。

  (○九依瓔珞六種性。十住亦當(dāng)?shù)谝。一?xí)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圣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即總收大位為四。后二。因圓果滿為二)。

  (○若依楞伽等。不立地位。此非立位。不別為門。欲成五教。故此附出。以十門中。前四是始教。次五終教。此楞伽當(dāng)頓教。十即圓教。小非大位。故略不論)。

  (○十依華嚴(yán)。說四十二位。無別資糧加行等名。然所說位。依法性立。行布圓融。二俱無礙。雖言四十二。以具圓融行布。則融前九。一經(jīng)通明)。

  (○今別開四門)。

  (○大品四十二位。大品四十二法門。表四十二位。經(jīng)云。初阿后茶。中有四十。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所謂諸法不生故。即圓教初住。初得無生法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

  (○法華五十二位。天臺玄義。約七種以明階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于十信前。開五品之位。如此五品。所謂諸法初。圓信功德。雖是初心。而勝聲聞無學(xué)。如通教干慧地位。亦如伏忍位義推)。

  (○起信賢首疏。約息除生住異滅四相。寄顯四位。一滅相。論云。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位在十信。二異相。論云。如二乘觀智。初發(fā)意菩薩。名相似覺屬三賢菩薩位。三住相。論云。如法身菩薩等。名隨分覺。屬初立至九地位。四生相。論云。如菩薩地盡。名究竟覺。屬十地學(xué)窮位。圭峰科圓覺清凈慧章。依論中分齊。明證位階差。亦立四位。初信位。二賢位。三圣位。四果位。具如彼疏)。

  (○天臺六即。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此五品位。四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五分證即佛。此十住至等覺位。六究竟即佛。此極果妙覺位)。

  (○上來依清涼約經(jīng)論立位)。

  (○[私謂]謹(jǐn)按智者大師。辨法門行位之文曰。若明位數(shù)。須依瓔珞仁王。若明伏斷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jīng)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諸上圣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說。粗知大意者。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為銷經(jīng)文。引[怖]物向。不可[遍]執(zhí)。諍競是非也。竊謂天臺圓教。不同今經(jīng)者。以大師未見佛頂故。設(shè)使大師得見佛頂。此經(jīng)既不同華嚴(yán)。四十一地。不開十信。又不同諸大乘經(jīng)。及前四時般若。不正辨位。函蓋相合。居然可知。今山家諸師。執(zhí)一家教相?婆薪窠(jīng)。本非大師宗旨。而近德又欲橫埽臺教。終日是非。大師有言曰。末世學(xué)者。多執(zhí)經(jīng)論方使。斷伏斗諍。如水性冷。不飲安知。此乃諸佛赴緣。不思議語。隨機增減。位數(shù)不同。爾未證得?照姾螢。普愿法界眾生。歸僧息諍論。入大和合海。至哉圣人之言。懸鏡當(dāng)來。宜為克骨。柏庭月師論曰。以一家明位經(jīng)論異文。亦有借位之義。未始定論他。山家后人。持議若此。亦迥異乎無目諍日者矣)。

  (○已上總列地位竟。今正明安立圣位文九)。

  ([○@●]一干慧地)。

  (○[合釋][干慧地][智論云]大乘是為地。地有十分。從初地至二地。是名發(fā)趣。此中是何等十地。答地有二種。一者但菩薩地。二者共地。共地者。所謂干慧地。乃至佛地。但菩薩地者。歡喜地。乃至法云地。佛言菩薩摩訶薩。具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釋曰。干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清凈?叭问艿。分別集諸善法。舍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干慧地。于菩薩。則初發(fā)心。乃至未得順忍。菩薩地者。從干慧地。乃至離垢地。如上說)。

  (○[法華玄義云]今于十信之前。更明五品之位。一干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干慧。即是體發(fā)五停心。別相總相。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干慧地也[吳興云]大品十地。初名干慧。天臺圓教。立五品位。且曰義推如大品干慧地也。沇師亦謂。此經(jīng)干慧。是天臺五品位)。

  (○[殷邁曰]佛明三種倒因。顯三漸次。入無生忍。即階干慧。起行立位。是干慧。圣位之初也。而[而]吳興判為五品外凡。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是干慧。圣路之始也。而吳興揀為非真。是善男子。正指上三增進之人也。而吳興謂不躡上文。以別位當(dāng)無生法忍。經(jīng)云。從干慧心。至等覺已。從何增進。豈非過信他經(jīng)。反舍本經(jīng)耶。溫陵判信前立干慧。地前立四加。妙前立金剛干慧。為轉(zhuǎn)位之關(guān)要。則干慧當(dāng)居兩位。經(jīng)言五十五位。作何安立也)。

  (○[海印云]此明進趣因位。華嚴(yán)明因有二種。前三賢名差別因。地上名平等因。天臺判地前地上為五位。此經(jīng)總不如然。始從觀行。以干慧心即為圣位。無內(nèi)凡外凡之別。就圣言比量。明文較著。庶可依通耳)。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干枯。根境不偶,F(xiàn)前殘質(zhì)。不復(fù)續(xù)生。

  【疏】持戒清凈。遠(yuǎn)離貪淫。故名初干。即斷煩惱障也。干義有二。一欲盡。故曰干。二但慧。故曰干。今即初義。根境不偶。由三昧力。返流全一。破所知也,F(xiàn)前二句。報障盡也。亡欲愛。故無潤惑。根不偶故。無業(yè)性?v有業(yè)苦種子。無潤不生。盡此報身。更不相續(xù)。即生實報地也。此即惑業(yè)苦亡。無潤生理。即干義也([雪浪云]是善男子。即指上如是清凈持禁戒人。欲愛二句。即上文心不流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等,F(xiàn)前殘質(zhì)。不復(fù)續(xù)生。即無生法忍也)。

  (△[海印云]此觀行初心單約斷欲。故立此位諸經(jīng)所無。根境不偶。則發(fā)業(yè)不生。不復(fù)續(xù)生。則潤生永絕。此二不生。即真無生忍。無生忍。即不生滅心。以不生滅心。斷此二種無明。是以果地覺。為本因心。故從干慧。即名圣位。不比他經(jīng)。分破分證之旨)。

  執(zhí)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撌浇纭8捎衅浠。名干慧地。

  【疏】戒定既圓。從此發(fā)慧。即轉(zhuǎn)前三障。純成智慧;酃獍l(fā)明,(瑩鎣字同)十方界。即慧義也。([雪浪云]執(zhí)心虛明即是亡欲愛。根境不偶。故純是智慧也)末二句。結(jié)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云純也。既云隨所發(fā)行。安立圣位。故約欲枯返流。純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約無生忍中義說故爾。真謂圓融不礙行布。下皆仿此([中川云]忍獲則智圓。欲干則慧生。依慧住持。故名曰地)。

  (△[賀中男云]欲愛干枯。牒上旋元自歸一段。執(zhí)心虛明。牒上十方國土一段。故知此非別立一位。即攝在違現(xiàn)業(yè)中)。

  ([○@●][二十信位])。

  (○[合釋][天臺云]初以圓聞。能起圓信。因此圓行。得入圓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善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品。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愿心。瓔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為一切法之根本。入此信心。能破界內(nèi)見思盡。又破界外塵沙無知。能伏無明住地之惑。仁王云。十善菩薩發(fā)大心。長[。萑缈噍喓。亦此位也[瓔珞云]法內(nèi)者。所謂十信心。是一切行本。是故十信心中。一信心有十品信心。為百法明門。復(fù)從是百法明心中。一心有百心。故為千法明門。萬法同上。如是增進。至無量明。轉(zhuǎn)轉(zhuǎn)勝進。上上法故。為明明法門。百萬阿僧祇功德。一切行。盡入此明門)。

  (○[賢首品疏云]天臺智者。依此一品。立圓頓止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此中發(fā)心。該于初后。取其成德。乃是信終。取其為本。乃在初發(fā)。雖如輕毛。功如初簣。故十住初發(fā)。即是此終。成彼初發(fā)。其發(fā)心品。正顯十住初心之功德耳。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乘。以階彼岸。如瓔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說。二法界融攝門。謂此法界。圓融無限。隨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門。救無不盡?v有行布。亦皆圓攝)。

  (○[又疏鈔云]仁王不開十信。攝在十住。以十信自不成位。是住方便。攝在住中。故仁王云。善男子。初發(fā)相心。信恒河沙眾生修行伏忍。于三寶中。生習(xí)種性十心。信心乃至回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度眾生。已起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yǎng)十心為善胎。釋曰。此之十心。是習(xí)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藢嵨ㄎ迨弧S忠拉嬬笏氖t圣位。不立十信。有四義故。信不入位。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私謂]仁王瓔珞不開十信。清涼云。始教開十信。終教不開十信。開與不開。皆行布也。此經(jīng)五十五位。別開十信。所謂縱有行布。亦法界圓攝也。圓師依瓔珞。判十信。為初住開出?芍^固矣)。

  (○[李長者云]賢首品中。從凡夫位。以信為首。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法界乘中。以根本為信心。是隨信心中。理智現(xiàn)前。以信因中。契諸佛果法。分毫不謬。方成信心。以定慧進修。經(jīng)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法界如本不動。佛智如舊。因果不遷。時劫不改。方成信也。進修之中。雖經(jīng)十住十行十回向。還將十信之中。十個智果。以成十地之體。畢竟佛果。不離初信之法。十地之體。若無十信。能信自心初佛果者。十地亦不成故)。

  (○[起信記云]十信一位。有三種心。謂入住終。入謂始離異心。入初住位。終謂信心成滿。即第十信也。住心即中間八信。十信既爾余住行向等例然)。

  ([○@卍]文二。初躡前總示)。

  欲習(xí)初干。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疏】躡前干慧義也。創(chuàng)干欲愛。果法未沾。即用此心。為信方便。標(biāo)如來者。顯是果法([中川云]仁王于法忍位。修長養(yǎng)已。次起干慧。與此文同。而華嚴(yán)論于第七地。方入法流者。教觀不同也。以單觀真理。名曰干慧。止觀雙運。名入法流。十地論云。第七地菩薩。于一念中。奢摩他毗婆那。二行雙修。入法流水)。

  (○[引證][瓔珞云]三賢菩薩。入圣人位。但法性流中。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妙覺大海。解云。法流水者。即法性智流水中。任運至佛位。初水后水。一性水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于其中間。無初中后。不隔念故)。

  (○[清涼云]七地菩薩。本愿力故。諸佛世尊,F(xiàn)在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入法流門中。法流者。決彼無生止水。令起無功用行河。任運越佛智海。又法流者。即是行海)。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fā)真妙。

  【疏】此下總示。即以下三句。標(biāo)也。即用此干慧中智。合中道理。理智俱中。故名中中。又離一切二邊相故。雙照二諦。無不真實。又此中智。念念相繼。而進上位。故云中中流入。言流入者。顯無功用。任運而進也。以證中道。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則更增一番智斷功能。故云圓妙開敷。此即于干慧心。增明觀智。以為方便。得入十信。下二句。釋也。上句。釋此心流入。下句。釋圓妙開敷([吳興云]以觀行心。緣中道理。相續(xù)無間。流入初信智者偈云。實心系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

  (△[海印云]此十信位。即在干慧觀心中。以中道直觀八識。漸漸研窮。故曰。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心精發(fā)化。則圓妙開敷。此乃自心開悟。如蓮華開。真心忽現(xiàn)。大論云。性戒清凈。猶如蓮華開敷。發(fā)生自他善因果故)。

  (△[中川云]前枯欲愛。但有其慧。今深入法流;刂侨氡。則菩提生長。故曰開敷重發(fā)。圓覺云。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

  (△[雪浪云]圓妙。即上文妙圓平等。如來密圓凈妙也。從自心圓妙體上。重發(fā)真妙。則妙信常住[私謂]從真妙圓。重發(fā)真妙。正釋圓妙開敷也。溫陵云。圓妙開敷。猶余妄習(xí)。非真妙圓。必須重發(fā)。此中又多一層轉(zhuǎn)折。會解亦刊之矣)。

  ([○@卍]二正開十心十)。

  (CB17565一信心)。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疏】以中道智。證法界一體三寶。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冥合常住。清凈妙心。名為妙信。此信即理。亦名常住。([圓覺鈔云]準(zhǔn)大品中意。不信一切。名妙信也。妙信是能信之智。常住是所信之理)一切妄想滅無余者。即斷所知。無明住地。一斷遍斷。始因迷覺成不覺。今既圓妙智發(fā)。翻不覺成覺。故云一切滅盡無余。([吳興云]涅槃明須陀洹所斷見惑。如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渧。今約此義。故云一切滅盡無余)中道純真者。妙智決定。不偏不邪。是佛正因。不雜偽故。故云純真。以不住法。即住其中。故名為住。經(jīng)中多說地住二位。是發(fā)真處。今于干慧信位立之。表是證真。非是似解耳([圓覺鈔又云]亦可此妙信之心。但能常住。不退不失。即妄想滅盡)。

  (△[熏聞云]謂從干慧。真妙圓心。重發(fā)此位真妙信心。心與理冥。故曰妙信常住)。

  (△[中川云]此圓妙心。入流即住。名妙信常住。由此菩薩。已枯欲流。得干慧性。其心易住故)。

  (CB17565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蔭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shù)劫中。舍身受身。一切習(xí)氣。皆現(xiàn)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失。名念心住。

  【疏】躡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純一真如。故云真信明了。一切圓通者。了三科無不是如也。無明妄想既亡。陰界自然解脫。故云不能為礙。妄想若存。陰界為礙。妄失煩惱。隨此而生。今既妄滅陰消。過未如一。無遠(yuǎn)無近。所經(jīng)未經(jīng)。一念現(xiàn)前。此即過去宿命。未來天眼。明記不失。故名為念([吳興云]舍身受身即分段生死。一切習(xí)氣。是思惑正使。以下明五不還天。所斷欲惑。亦名習(xí)氣故。又應(yīng)通指二死為舍身?偰课遄榱(xí)氣)。

  (△[雪浪云]一切妄想是現(xiàn)行。習(xí)氣是種子。今言習(xí)氣。即妄想先滅盡者。經(jīng)文自明。勿依吳興。指五住等)。

  (△[海印云]初信圓成。七識不行。故舍身受身。欲愛習(xí)氣。皆現(xiàn)在前。見惑已盡。思惑漸斷。故能憶念不忘。名念心住)。

  (CB17565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躡上妙信純真等)真精發(fā)化。無始習(xí)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凈。名精進心。

  【疏】圓妙凈智。無二邊之雜。無妄想之偽。故云純真,F(xiàn)用自在。故云發(fā)化。乃能融通習(xí)氣。唯一精真。([吳興云]化變也。變諸妄習(xí)。純成真明。言其精也[直解云]此真實妙凈之信心。發(fā)化無盡。故無始劫中。生死習(xí)氣。化為一精明也)以真精智。修真凈行。故名精進([海印云]進斷思惑。故曰妙圓純真。由真精觀智。消融愛習(xí)。變習(xí)成智。故曰通一精明。是則習(xí)消智明。唯以精明。進趣真凈妙理。以盡聞不住。故名為精進心)。

  (CB17565四慧心)。

  心精現(xiàn)前。(躡上精明進趣)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疏】真精之心。明了顯現(xiàn)。此現(xiàn)前心。純是圓智。用名慧心。智之與慧。左右言耳([溫陵云]妄習(xí)既盡。心精現(xiàn)前。進趣云為。純智無習(xí)矣)。

  (△[海印云]從此智慧。二惑已除故)。

  (△[如說云]前云純是智慧。斷惑之智。如夜向曉。此云純以智慧。證真之智。如曉出日)。

  (△[法數(shù)云]善入佛法。造心分別曰慧)。

  (CB17565五定心)。

  執(zhí)持智明。(躡上純以智慧)周遍湛寂。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疏】智照凝明。無動無亂。照而常寂。湛然不動。名曰定心([溫陵云]慧既純明。須定以持之)。

  (△[補遺云]前言智慧。此言智明。智受覺明。湛而不流。故曰寂湛。妙而無作。故言寂妙。此定相也。故曰常凝)。

  (△[如說云]前因定生慧。是逆流之定。如器澄濁水。此先慧后定。是常光之慧。如燈貯密室)。

  (CB17565六不退心)。

  定光發(fā)明。(躡上智明寂湛)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疏】寂定慧光;ハ嗝靼l(fā)。于理于行。唯深唯進。故云不退([溫陵云]以定持慧至于寂湛。故性光發(fā)明。于道深入)。

  (△[如說云]定慧雙運。如車兩輪。三信精進。如馬見鞭。此位不退。如車得路)。

  (△[海印云]一向判位。當(dāng)七信為不退。斷見思惑。得六根清凈。今于三信。已斷見思。六根圓通。而六信得不退者。彼約先斷見思。以及塵沙。后及無明。今經(jīng)發(fā)覺初心。三漸次中。即以中道。經(jīng)破根本無明。任運粗垢先落。如澄濁水。沙土自沉。清水現(xiàn)前。單約中道觀智。故迥別也)。

  (○[引證][李長者云]此經(jīng)發(fā)十信心。俱以法界不思乘。一切智乘。而發(fā)其心。但無所依。發(fā)菩提心。入此信者。皆無有退。正信自己身心?偸欠ń绶鹑砣。一切境界。總是法界一真法身體用。理智。住在何所。退至何處。自了身心。本無依住本無所得。了如斯法。而生信解。即無退轉(zhuǎn)。有所依法而發(fā)心者。放卻所得所依著處。即有退轉(zhuǎn)。起信云。證發(fā)心者。多住退位。以有所得可證故)。

  (CB17565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躡上唯進無退)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疏】寂照增進。不動不退。故曰安然。保任護持。令此與佛。冥然通合。故云交接。由保持故。名為護法([海印云]前位不退尚有進趣猛利之相。至此進趣功純。定慧兩全。故曰心進安然。保持不失。見思緣影已盡。仗中道觀。分破無明。法身漸顯。故曰。十方如來。氣分交接)。

  (△[如說云]干慧未與法流水接。初信中中流入。安然坐進。始接法流。如江水海潮兩相交接之候也)。

  (△[熏聞云]圓位至此。斷三界思盡。即六根清凈之正位。配瓔珞屬七住。對大品當(dāng)佛地。約婆沙齊三十四心。智者云。三藏佛位。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是發(fā)真斷惑之大節(jié)。故特標(biāo)云。十方如來氣分相接。按此臺家判位之文。近師多不承用)。

  (CB17565八回向心)。

  覺明保持。(躡上保持不失)能以妙力;胤鸫裙狻O蚍鸢沧。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疏】由前寂照。互相顯發(fā)。保持無退。妙用強勝。能感果德。因心中現(xiàn)。故云回佛慈光。此寂照因。決能感果。無有乖失。故云向佛安住。果中現(xiàn)因相。因中現(xiàn)果相。因果不二;ガF(xiàn)互入。故云。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吳興云]覺明保持。即護法心也。上氣分交接。則自他心佛。相應(yīng)相冥。今回前覺照。住佛光中。所謂回因向果也。己智佛光。相照相對。故曰猶如雙鏡等。又約十方如來對照亦然)。

  (△[法數(shù)云]以護法之心。微妙之力。感佛光來照。又復(fù)回光以向于佛。如雙鏡之[牙-(必-心)+?]照也)。

  (△[雪浪云]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自己佛安住。自己與佛猶如雙鏡。光光相對。佛與自己。彼此相涉)。

  (CB17565九戒心)。

  心光密回。(躡上回佛慈光)獲佛常凝。無上妙凈。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疏】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圓定慧。離二邊染。斷性亦無。故曰無上妙凈。二邊不動。即無為作。故云安住無為也。得無遺失。戒圓明也。此則定道圓融。離妄想染。故云戒心([吳興云]回向既成。同佛常寂。常寂之體。即是無上妙凈明心。正防無明微細(xì)之患。故佛戒名)。

  (△[溫陵云]由回佛心光。而得之于我。故曰獲佛常凝)。

  (△[融室云]佛之慈光。即心光也)。

  (△[法數(shù)云]心回向佛。則于凈戒。安住不失)。

  (△[海印云]以憑觀之力。一念失照。即墮無明。故名戒心住)。

  (△[定林云]前言以妙力回。此言心光密回。前言妙影相入。此言獲佛妙凈。所謂密回者。機括獨運。非粗浮所見。經(jīng)言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今慧心在定心前。戒心在定心后。此所謂定。非發(fā)慧定。乃趣過慧境。周遍寂湛。寂妙常凝者也。此所謂戒。非生定戒。乃獲佛常凝。無上妙凈。無為性戒者也)。

  (CB17565十愿心)。

  住戒自在。(躡上安住無為)能游十方。所去隨愿。名愿心住。

  【疏】戒根圓凈。過累不拘。故云自在。以此為足。游履十方。妙用現(xiàn)前。隨欲利益。故名愿心([法數(shù)云]心住凈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瘜(dǎo)眾生。隨愿滿足)。

  (△[吳興云]準(zhǔn)天臺圓教。未斷無明。生同居者。名為愿生。又說十信出假。利益眾生。正符此文也)。

  (△[智論三十云]佛菩薩有如意疾速神通。如金翅鳥子。始從[穀-禾+卵]出。從一須彌。至一須彌。諸佛菩薩。亦復(fù)如是。以無生忍力故。破諸煩惱無明[穀-禾+卵]。即時一念中。作無量力。遍至十方)。

  (○[合釋][宗鏡云]此十信心。難發(fā)。難信。難入。聞?wù)呓栽。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設(shè)少分信者。即責(zé)神通道力。是故當(dāng)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行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力淺深。漸得神通妙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學(xué)神通)。

  (○[溫陵云]修行之初。必枯絕欲愛。使心性虛明。然后能入法流。開妙圓性。真性明圓。細(xì)習(xí)乃現(xiàn)。遂發(fā)行治之。使純智無習(xí)。又持之以定。使習(xí)湛發(fā)光。深入于道。護持不失。斯能回佛慈光。護佛凈戒。而涉塵不染。所去隨愿。此十信之序也。圣位以十信為初因。以十住十行十愿十地為漸次。而終于等妙。皆相躡而說。欲令行人從信趣入。住佛智地。而依智起行。濟行以愿由。是超賢入圣。躋于等妙。此修證之序也)。

  (○[海印云]信位雖列十名。實是觀行成就。圓成一心。以中道純真故。非相似比。向后三賢位只依此一心。研窮三觀。次第而入。故為差別因也)。

  (○上來信位竟)。

  ([○@●]三十住位)。

  (○[合釋]天臺云。二明十住位者。以從相似十信。能入十位真中智也。初住成就十德。應(yīng)是十信中十法。轉(zhuǎn)似為真。一住具十。細(xì)意尋之。對當(dāng)相應(yīng)。何者。十信百法。為一切法本。豈不得此釋耶。初住既爾。三觀現(xiàn)前。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一往大分。略為十品智斷。即是十住。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即是十番進修無漏。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約分別義者。伏順二忍。未是真因。無生一忍。未是真果。從十住去名真因。妙覺名真果。順忍中。斷除見思。如水上油。虛妄易吹。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nèi)乳。唯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此已去。乃判真因)。

  (○[華嚴(yán)十住品云]法慧菩薩言。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菩薩住三世諸佛家。疏云。今此住位。名住處者。若從增勝。則以深般若。住于真如。即復(fù)由此而為行愿之所住處。經(jīng)云。住三世諸佛家。準(zhǔn)論名不怯弱處。謂菩薩所住。即佛所住。故名佛家。進住佛家。是不怯弱。經(jīng)謂向言住處。何所住耶。謂住佛家。即是大菩提心。諸佛住此。生菩薩故。真如悲愿。究竟唯佛。方能住故。然住有二義。一約能所合釋。故言慧依于理。則理是所住;凼悄茏。二約唯慧釋。信未終極;畚窗沧。得入正位。位不動搖。故云得位不退。然位不退復(fù)有二義。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約終教。入初住位。即云不退。異輕毛故。今依后義。則通十住。位皆不退。從初受名)。

  (○[李長者曰]華嚴(yán)十方諸佛。根本智法。及差別智。大慈大悲。法出情塵。教深難信。要待入證十住之位。生在佛家。為佛真子。方是流通。如起信中。十住菩薩。少分見性。以誓愿力。能八相成佛。雖未圓滿。為如來真子。生佛家故。不同余教。假真如假智等。待于初地。方生佛家。明見性力。真勝余宗。少分如是。何況全得乎。十住者。生諸佛大智慧中。住入此位。永不退還。故名為住。此十住。入真見道初心。與后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為正覺之果。如人百歲。以初生為長故。人生十子。初生為長)。

  (○[十地疏云]藏中大十住經(jīng)。以古譯十地為十住。十住毗婆沙云。十皆住處。名之為地。仁王兼明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稱為地。故知十住即十地攝。如發(fā)心住。即歡喜地攝。對凡夫無修證故。稱之為賢。又瓔珞云?绽碇切摹A(xí)故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名為住。釋曰。學(xué)他非自有。故名住不名地。大鈔云。圓教十住。似十地故)。

  ([○@卍]文十)。

  (CB17565一發(fā)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fā)此十心。(躡上十信心)心精發(fā)暉。十用涉入。(十用即十信心之用)圓成一心。名發(fā)心住。

  【疏】圓融妙慧。名真方便。由此妙慧。發(fā)前十信。以此十心。本是一性。所具功德。由妙慧發(fā)。令一一心皆具十心。十用無礙。一多相即。唯是一心。心即秘藏。今于此藏。開發(fā)顯現(xiàn)。以不住法。即住其中。名發(fā)心住([吳興云]真方便者。謂真家之方便。又真即方便。皆以中道心修。故十用涉入。圓成一心)。

  (△[王舜鼎曰]此名十信。亦名十發(fā)心。圓成一信。方謂之真發(fā)心)。

  (△[海印云]華嚴(yán)每位。約觀行。有入住出三相。總躡前位以為勝進。此文云。以真方便發(fā)此十心。是則以三漸次。干慧地。為真方便。為入。發(fā)此十種信心。為住。至十信滿心。寂照雙流。圓成一心。為出。是以十信觀行。勝進功圓?偝沙踝∫晃灰病S杀居X顯本覺。發(fā)本明耀。故曰心精發(fā)暉。以此心初顯。名發(fā)心住)。

  (○[引證][十住疏云]瓔珞云。是上進分善根人。始從具縛凡夫。值佛菩薩教法之中。起一念信。便發(fā)菩提心。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修一切行。一切法門。乃至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chuàng)起大心。發(fā)心即住。名發(fā)心住。即信成就發(fā)心也[瓔珞云]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乃至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jīng)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fā)無量有行無行大愿。得入習(xí)種性中)。

  (○[李長者曰]發(fā)心有二種。一修信解發(fā)心。但修十信解故。二信滿發(fā)心。十住位初。名初發(fā)心住故。此中入初發(fā)心住者。住一切諸佛智慧大悲海境界中。住即五位通修。以初住及十地。不離一佛智慧境界故。但明生熟慣習(xí)勝劣。安立住地之名。于初發(fā)心住中。以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明。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契會悟入十住初心。以隨位進修中。安立五十佛果。次第方便法門。如是萬行。但為長初生佛家之智慧大悲。令慣習(xí)自在故。時亦不改。法亦不異。智亦不遷。猶如竹葦。依舊而成。初生與終。無有粗細(xì)。亦如小兒。長初生而為大。無異大也。佛果在于初發(fā)心。直以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為長養(yǎng)道之方便故)。

  (○[宗鏡云]臺教云。若人圓聞妙理。起圓信解。信一念中具十法界。欲依此心而修圓行。是名圓教初隨喜品。從此具修十法。得入圓教初發(fā)心住。分真即中。初阿后茶發(fā)心畢竟二不別。以行位念。三不退故。臺教接人。止住于此。爾后十行十向。十地二覺。所有智斷升進。任運無功。念念圓滿無上菩提)。

  (CB17565二治地住)。

  心中發(fā)明。(躡上心精發(fā)暉)如凈琉璃。內(nèi)現(xiàn)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平)地住。

  【疏】琉璃?找。精金。中也,F(xiàn)即假也。凈寶精金;ハ嘤超F(xiàn)。無礙融通。不一不異。以此妙心而為所依。然后出生無量德用。故名治地。

  (△[長沙岑和尚曰]如凈琉璃中。內(nèi)現(xiàn)真金體。以凈琉璃為法界體。以真金體為無漏智。體能生智。智能達(dá)體故)。

  (△[吳興云]能證心如琉璃。故顯性如精金。治。理也。依前心地。以觀治之。以前妙心。智也。智以照理。如履地然)。

  (△[溫陵云]履是妙心。以為真基。如將筑室。必先治地)。

  (△[海印云]以前微妙觀智。游履此心。凈治無明。履以成地。謂到此有歸著處)。

  (○[引證][瓔珞云]治地住者。常修空心凈。八萬四千法門。清凈潔白故[疏云]謂練治心地。使悲智增明。名治地住)。

  (CB17565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躡上妙心履地)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疏】法界心地。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溫陵云]由內(nèi)外精鎣。治成心地。所涉所知。俱得明了)理智行三。自在圓融。不以二邊之所住著。名無留礙。此真修行。名修行住([法數(shù)云]發(fā)心住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普遍修行。皆無礙故)。

  (△[海印云]由前治地。以智照理。理隨智現(xiàn)。故曰心地涉知。境智歷然。故曰俱得明了。智照既明。理境亦大。盡十方際。成一真界。故曰游履十方。理智冥符。不落空有?詹荒芰簟S胁荒艿K。故曰得無留礙。心心無間。名修行住)。

  (○[十住疏云]三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十皆瓔珞))。

  (CB17565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躡修行住)受佛氣力。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疏】智行微妙。冥通果德。故云行與佛同。自然合佛慈種。名受佛氣分。([孤山云]分真智與究竟智等。名行與佛同。分證理與究竟理等。名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權(quán)實二智。為父母故。凈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云冥通。入如來種(任運相合。名自求父母。密齊果德。如陰信冥通[海印云]初以智熏真如。真如漸顯。亦返熏智。智得所如。曰受佛氣分。以本覺種子。今被觀智。新熏發(fā)生。名生貴住。般若尊重。特以貴名。以智攝理。故如入胎)。

  (△[溫陵云]將生佛家。為法王子。故名生貴)。

  (○[十住疏]四生佛法家。種性尊貴故)。

  (○[李長者云]如經(jīng)所說。以信心為胎。至十住位。名初生佛家。今以東方為金色世界者。明金。正月胞。二月胎。三月成形。四月生于辛。五月養(yǎng)于午。六月冠帶于未。七月相。八月王。明金胎二月。表十信為圣胎故)。

  (CB17565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疏】以自行化他。一切種智。具足成就。名人相不缺([海印云]以始覺觀照。含育本覺。故曰親奉覺胤。觀行成就。故曰如胎已成。方便。即觀智也。謂非觀智。本覺不顯。乃由方具而具足者)。

  (△[講錄云]悲智具足。乃是如來人相)。

  (○[十住疏]五帶真隨俗。無量善巧;療o住故)。

  (CB17565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疏】一切種智。自利利他。相用顯現(xiàn)。名為容貌。無緣慈悲。名之為心。故觀經(jīng)云。佛心者。大慈悲是。此菩薩分得其用。名之為同([溫陵云]容貌外同。心相內(nèi)異。非正心也)。

  (△[如說云]心相。喻佛心不動之相也。華嚴(yán)明此菩薩。有十種心定不動。即此經(jīng)正心也)。

  (△[凈名經(jīng)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肇曰。實相之相。即如來相。故經(jīng)云。見實相法。為見佛也)。

  (CB17565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躡上容貌心相)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疏】一切種智。慈悲相用。和合成就。任運增長。無有退屈。名為不退([融室云]道胎中。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漸漸增長。故曰不退)。

  (△[海印云]理智冥合。理隨智增。故云不退)。

  (○[華嚴(yán)六住文云]欲令其心。轉(zhuǎn)復(fù)增進。得不退轉(zhuǎn)。無生法忍。疏曰。此如順忍。欲進后位不退忍故。十地配五忍。四五六地。配于順忍。七八九地。配無生忍。無生忍者。即不退忍。此七住得無生忍之明文也)。

  (CB17565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疏】十身靈相。十身盧舍那也。謂聲聞及緣覺。菩薩如來身。法智空業(yè)報。眾生及國土。又如來身。自具十種。謂菩提愿化力莊嚴(yán)。威勢意生福法智。此十妙應(yīng)。如隨色珠。顯現(xiàn)自在。即不思議種智之妙用。智體本具。隨障盡處而得顯現(xiàn)。既以權(quán)實二智。大悲熏修。功用頓顯。雖未全如于佛分得此相。(資中文問)即一身現(xiàn)無量身也。華嚴(yán)云。雖未具足一切智。已獲如來自在力([熏聞云]盧舍那。寶梁經(jīng)翻為凈滿。諸患都盡。故稱凈。眾德悉圓。故云滿。今以童真無染。與十身舍那。凈滿相似故)。

  (△[講錄云]淮華嚴(yán)八地。方現(xiàn)十身。彼經(jīng)云。十身相作。此言具足者。以分具故。皆圓位也。勿依岳師此圓彼別之說)。

  (○[引證][智論云]或有菩薩作愿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間愛欲。是名鳩羅伽地。又如王子名鳩摩羅伽。佛為法王。菩薩入法王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尸利。十力四無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鳩摩伽地。廣度眾生故。又如童子。過四歲已上。未滿二十。名為鳩摩羅伽地。若菩薩初生菩薩家者。如嬰兒得無生法忍。乃至十住地。名鳩摩羅伽地。應(yīng)法師云。鳩摩。正言究摩羅浮多。究磨羅。舊名童子。浮多。舊譯云真。言童真地也。表初入佛法故。亦顯非童行不能入故;蛟茖。亦是一義今應(yīng)為相。言童相也。經(jīng)順?biāo)酌。以童?biāo)八地已上菩薩;蛟品ㄍ踝诱。別號也)。

  (CB17565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疏】十身具足。故曰形成。出因顯果。故云出胎?叭卫^嗣。紹隆佛法。名法王子([孤山云]出胎。喻破第九住無明。又從理起用。亦如出胎)。

  (△[溫陵云]自發(fā)心至生貴。名入圣胎。自方便至童真。名長養(yǎng)圣胎。長養(yǎng)功終。名出圣胎)。

  (○[十住疏云]九從法王教生解。當(dāng)任佛法故。經(jīng)文勝進十法。法王處善巧。乃至法王贊嘆。皆言法王者。既言王子。仿佛之儀。合于法度。如世王之于父王)。

  (○[智論二十九]有二種菩薩家。有退轉(zhuǎn)家。有不退轉(zhuǎn)家。名字家。實家。凈家。雜家。有信堅固家。不堅固家。為不退轉(zhuǎn)家。乃至信堅固家。故言欲生菩薩家)。

  (○[妙嚴(yán)疏云]佛子者。一外子。謂諸凡夫。未能紹隆佛家事故。二庶子。謂諸二乘。不從如來大法生故。三真子。謂大菩薩。從大法喜正所生故。即九地已下。三種佛子)。

  (CB17565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疏】行愿內(nèi)充。慈悲外發(fā)。德相漸成;锕χ。故云表以成人。于十方界。次補佛處?叭胃秶。傳法利生。故如國王委政太子。陳列灌頂也(問。準(zhǔn)華嚴(yán)經(jīng)。初住菩薩。即能成佛。教化眾生。何故至第十住。方名陳列灌頂。表成佛耶。答。圓融之教。二經(jīng)頗同。以行布不礙圓融故。華嚴(yán)初住。便能成佛。圓融不礙行布故。今經(jīng)十住。方列灌頂。故彼經(jīng)云。菩薩住處廣大。與虛空等。又云。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了達(dá)諸法真實之相。所有聞法。不由他悟。具修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凈妙法身。湛然應(yīng)一切。亦同大品云。從初發(fā)心時。即坐道場。轉(zhuǎn)法輪。度眾生。當(dāng)知此菩薩為如佛。今經(jīng)云。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又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此上皆明一位具諸位。即行布不礙圓融也。又華嚴(yán)明第十地菩薩。方論受職。此經(jīng)第十住。明陳列灌頂。即圓融不礙行布也。圓融即橫論。行布即豎說。二無障礙。二經(jīng)頗同。故無疑也。言陳列灌頂者。華嚴(yán)云。轉(zhuǎn)輪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wǎng)縵。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nèi)。王執(zhí)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fù)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大智職菩薩。彼明第十地。方是受職。今此十住。既名灌頂。故說受職。彼約究竟。此約分得。又無生忍中。一位具諸位。故得[牙-(必-心)+?]說)。

  (△[無盡云]華嚴(yán)初住。即佛住也。十地灌頂。以轉(zhuǎn)輪王太子。受王職位。此經(jīng)第四住。行方同佛。比國王灌太子頂。分委國事。淺深之序可見[私謂]無盡之說是也。轉(zhuǎn)輪王之太子。受王灌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亦得名為轉(zhuǎn)輪圣王。經(jīng)云。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指轉(zhuǎn)輪王太子受職之事也。若十住菩薩之取喻則不然。曰彼剎利王。則剎利粟散而已。非轉(zhuǎn)輪圣王也。曰世子長成。則諸王之世子而已。非轉(zhuǎn)輪王所生太子也。曰陳列灌列而已。則亦未有象寶妙金。網(wǎng)縵幢幡種種莊嚴(yán)也。以陳列灌頂表其成人。則亦未即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王數(shù)也。此亦地住二位之行布。條然可見者也)。

  (○[十住疏云]十從上九住觀空。得無生心。最為上故。諸佛智水。灌心頂故)。

  (○[溫陵云]夫發(fā)心必治地。治地乃修行。修行然后生如來家。而具覺相。同佛心。長道體。圓十身。為佛子。任佛事。此十住始終之序也)。

  (○上來十住位竟)。

  ([○@●]四十行位)。

  (○[合釋][天臺云]即是從十住后。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德。與虛空等。故名十行位)。

  (○[十行疏云]釋名者。隨緣順理。造修名行。數(shù)越塵沙。寄圓辨十。仁王名為十止。故三學(xué)中。定心增故。梵網(wǎng)名為十長養(yǎng)。長道五根故。本業(yè)經(jīng)總明從住入行。云從灌頂。進入五陰法界空。亦行八萬四千波羅蜜。故名十行)。

  (○[李長者曰]世間以禾稼為資糧。長養(yǎng)有為之身。佛法以十波羅蜜行。為資糧。長養(yǎng)法身。十信十住?倿橐姷乐。十回向十地?倿榧有。總為資糧。如此十行。與佛果資糧。猶如黃瓜。果華同出。華果相資。以無功而為自在也。第四會夜摩天宮說十行者。為明從須彌山頂。至相盡處。證佛智身。至夜摩天下。依法空本智。起普賢萬行。以處表法。令易解故)。

  (○[宗鏡云]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別教但知十行第二行中。只斷十二品無明。為己家之極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

  ([○@卍]文十)。

  (CB17565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疏】初二句結(jié)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二義。故歡喜。一具足無量佛德故。如觀音云。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既云不思議。即是無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獲。今日具足。故云歡喜。二眾生受化故歡喜。十方者。現(xiàn)十界身。利眾生也。隨順有二。一眾生趣向不等。根行有異。菩薩隨順。以形以說。此明能化隨順也。二菩薩現(xiàn)種種化。眾生隨順。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隨順也。能所既皆隨順。機應(yīng)俱生歡喜。故以名焉([海印云]如來藏性。具有恒沙稱性功德。無明既滅。性德用顯。故云具足。不住果覺。故十方隨順。理滿心足。自他利備。機應(yīng)俱喜。名歡喜行。此躡十住滿心。融成一片生大法樂也)。

  (△[私謂]華嚴(yán)標(biāo)此菩薩為大施主。疏約三施說。施悅自他。故名歡喜。亦與此經(jīng)隨順歡喜相應(yīng)。然正不須配屬彼經(jīng)。判此行為施度也。余行仿此)。

  (CB17565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疏】如上隨順眾生。即是善能利益。始能歡喜生善。終能破惡入理。故名饒益([溫陵云]善推妙德。益以利人。名饒益行)。

  (△[私謂]十行疏云。三聚凈戒。亦益自他故名饒益。攝論云。若人住前二種凈戒。則能引攝利眾生戒。成熟有情。此言饒益。即饒益有情戒。與華嚴(yán)戒度相應(yīng)。今師必欲逐文配合。匣蓋差殊。非圓融行布之義也。清涼謂北京李長者。以十向配于十度。欲顯多涂。不礙行布。多分相似。故非正義。長水不取分配。意亦如是)。

  (CB17565三無嗔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疏】自覺。故無明不能拒智。覺他。故有情不能違化。障不能拒。物不能違。二利既兼。故無嗔恨([海印云]以觀眾生。隨順覺性。永無違拒。名無嗔恨)。

  (○華嚴(yán)名無違逆行。晉云無恚恨。經(jīng)云。此菩薩常行忍法。為眾生說法。令斷貪嗔癡等惡。令安住忍辱慈和。菩薩成就忍法。假使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生。一一眾生;靼偾|那由他阿僧祇口。一一口。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語。毀辱菩薩。又此眾生。一一各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執(zhí)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器。逼害菩薩。如是經(jīng)于阿僧祇劫。曾無休息。菩薩受此極大楚毒。身毛皆豎。命將欲斷。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動亂。則自不調(diào)伏。自不守護。云何令得他心清凈。我從無始劫。住于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惟。重自勤厲。令心清凈。而得歡喜。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今按此經(jīng)無嗔恨行。即全與華嚴(yán)忍度相應(yīng)也)。

  (CB17565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dá)。名無盡行。

  【疏】隨機隨感,F(xiàn)種類身。盡未來際。化復(fù)作化。三世下。釋所以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窮未來際。以達(dá)十方無礙。故能現(xiàn)種類身。若時若處。現(xiàn)化不絕。故云無盡([融室云]受化眾生。皆菩薩種類。大愿無盡。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亦復(fù)無盡。古今一念。則三世平等。中外一如。則十方通達(dá))。

  (△[孤山云]窮未來際。益物無盡。豎[偏]三世。橫周十方)。

  (○華嚴(yán)第四。名無屈撓行。晉經(jīng)云無盡。本業(yè)云。常住功德,F(xiàn)化眾生。故名無盡)。

  (CB17565五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疏】現(xiàn)種類身。即普現(xiàn)色身三昧。說無量法。不離四種辯才。若身若說。皆是智用。咸歸于理。華嚴(yán)云。此菩薩于一念頃。得無數(shù)三昧。(經(jīng)云。菩薩于一念中。得無數(shù)百千三昧。聞如是聲。心不惑亂。令其三昧。漸更增廣)了知此之三昧。同一體性。乃至得一切法。真實智慧。(善入一切諸禪定門。知諸三昧。同一體性。了一切法。無有邊際。得一切法。真實智慧)故能合種種法門。得無差誤。由無差誤。故離癡亂([孤山云]妙智了覺塵沙法門。異名別說。同歸一理。故離癡亂)。

  (△[雪浪云]不了種種法門。名癡亂行)。

  (△[海印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二界。故一切合同。鑒機說法。故無差誤。不著法相。名離癡亂)。

  (○[本業(yè)云]命終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正念。故無癡亂。經(jīng)云。于世間中。死此生彼。心無癡亂。入胎出胎。心無癡亂。乃至發(fā)菩提心。事善知識。勤修佛法。覺知魔事。離諸魔業(yè)。于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共八句。皆有心無癡亂四字)。

  (CB17565六善現(xiàn)行)。

  則于同中。顯現(xiàn)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xiàn)行。

  【疏】一中現(xiàn)無量。故云于同現(xiàn)異。無量中現(xiàn)一。故云異相見同。身說皆然也。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種種異說。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維摩云。能善分別一切法。于第一義而不動。故名善現(xiàn)([孤山云]同中現(xiàn)異。達(dá)理即事故。異相見同。達(dá)事即理故)。

  (△[溫陵云]由無癡亂故。能于種種法門。互現(xiàn)隨應(yīng)。圓融自在。所謂善現(xiàn)也)。

  (○[十行疏云]慧能顯三諦之理。般若現(xiàn)前。故名善現(xiàn))。

  (CB17565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F(xiàn)十方界,F(xiàn)塵現(xiàn)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疏】著謂住著。即留礙也。一塵現(xiàn)十方。是現(xiàn)界。不壞一塵相。是現(xiàn)塵。([吳興云]界全是塵名現(xiàn)塵。塵容界相名現(xiàn)相)世界微塵。各不相妨。此即大小自在。由此菩薩住不思議解脫。故得此用([融室云]十方虛空。遍現(xiàn)微塵。一塵不遺。名為滿足。諸塵各各,F(xiàn)十方界。塵界互現(xiàn)。如帝網(wǎng)珠。有何留礙。而成住著)。

  (△[溫陵云]此由善現(xiàn)。充擴圓融也)。

  (○[十行疏云]七不滯事理。故名無著。彼云。于我無我。乃至一切法空故。此即涉有不迷于空。謂于我而無有我也。若于我無我皆不著者。則雙不滯也。以有不舍不受方便智故。經(jīng)云。此菩薩。以無著心。于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于諸世界。心無所著。又于毛端。遍現(xiàn)世界。于一毛端處。盡不可說不可說劫。教化眾生。如一毛端處。一一毛端。皆亦如是。乃至不于一彈指頃。執(zhí)著于我。生我我所想)。

  (CB17565八尊重行)。

  種種現(xiàn)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疏】現(xiàn)塵現(xiàn)界,F(xiàn)身現(xiàn)說。不相留礙。故云種種現(xiàn)前。皆從圓融三德。般若之所發(fā)現(xiàn)。故云第一。此之妙行。超過一切諸法門故。名為尊重([標(biāo)指]咸是第一者。俱成佛行。從三德發(fā)現(xiàn)絕待。名尊重也)。

  (△[吳興云]大品言智慧輕薄。般若尊重。故以名焉)。

  (△[法數(shù)云]謂無著行中,F(xiàn)塵現(xiàn)界。皆般若觀照之力。至尊至重)。

  (○華嚴(yán)名難得行)。

  (CB17565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疏】如上所現(xiàn)無礙妙用。故曰圓融。一一皆能合佛如來。利生軌則。故名善法([法數(shù)云]謂于妙觀慧中。種種明現(xiàn)。以顯圓融之德。十方諸佛。莫不依此圓融。證入法界。以是成道利生。而為軌則也)。

  (○[十行疏云]九善巧說法。名善法行。瓔珞云。說法授人。動成物則故。同于九地法師位故。經(jīng)云。菩薩安住此行。為一切眾生。作清涼法池。能盡一切佛法源故。疏云。以清涼法池。即是行體故)。

  (CB17565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疏】依真起用。用不離體。體即真如。無漏清凈。一真法界。此法界體。本具如是無方妙用。故云本然。以即體故。名為真實。([吳興云]上善法行。全性起修。故成軌則。此真實行。全修是性。故皆無為)。

  (○[十住疏云]十言行不虛。故名真實。又稱二諦故。故瓔珞云。二諦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為真實)此之十行。皆是證真菩薩。自利利他。無礙自在。圓融妙行。一一皆破。微細(xì)無明。顯佛智德。漸漸圓滿。有此十番智斷功用。念念與薩婆若相應(yīng)。華嚴(yán)云。此菩薩行。與法界虛空等。以用諸佛不思議妙行故。故此十行。圓融無礙。即一論十。十不離一。故此最后。即云。一一皆是清凈真如。性本然故([溫陵云]如是十行。乃至后位。不離前法。而皆相躡別說者。一使行人。隨位增進。開擴性靈。凈治惑障。而成熟佛果也)。

  (○上來十行位竟)。

  ([○@●]第五十回向位)。

  (○[合釋][十回向疏云]回者。轉(zhuǎn)也。向者。趣也。轉(zhuǎn)自萬行;叵蛉。謂眾生。菩提。及以實際。上二皆隨相。實際即離相。回向不同。有其十種。謂回自向他等十。通論一一中。皆有三種回向。謂以善根回向眾生菩提實際。此三各有二義。故成回向。一以菩薩善根。必由眾生而成。是眾生之分故。由余二成。余二流故。菩提分故。稱實際故。法爾向彼。凡是菩薩必為度生。不爾。同二乘故。必求無上菩提。是家法故。不爾。同凡小故。必證實際。皆無明故。照二空故)。

  (○[天臺云]十回向位者。即是十行之后。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fā)。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厝肫降确ń绾!8C十番智斷。破十番無明。故名回向也)。

  (○[李長者曰]以十住初生諸佛智慧家。雖有第七方便波羅蜜。成大悲行。然為創(chuàng)始應(yīng)真。出世心多。十行位中。以智眼慧眼法眼。觀根利生;畛鏊。此十回向位中。明前二位。出俗心多。大悲行劣。以將十十住初心所得諸佛之智慧。十行之中。出世之行門。處俗利生;卣嫒胨。故名回向。大意以無作法身。無依住智。以十回向大愿調(diào)和。令得成就大慈悲利眾生之行海。令使一切思量分別。便為智用。令使一切知見。總為禪門本來不動。令使理性本寂定門。起差別智身慧身變易身。令使一毛孔中。安立一切佛剎眾生剎悉皆無礙。令使有為無為。一法界自在故。如是回向)。

  (○[溫陵云]十回向亦名十愿。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此須濟以悲愿。處俗利生;卣嫦蛩。回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是名回向。修進妙行至此備矣)。

  ([○@卍]文十)。

  (CB17565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yuǎn)諸留患。(結(jié)前十行)當(dāng)度眾生。滅除度相。回?zé)o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疏】依體起用。故云滿足神通。自利利他。妙行無礙。故云成佛事已。佛以度生利他為事業(yè)故。純潔精真。顯智德也。遠(yuǎn)離留患。顯斷德也。此十番智斷。皆是非證而證。非斷而斷。智本真故;蟊就龉。([海印云]本覺出纏遠(yuǎn)離空有。入空不留。入有無患)當(dāng)度下。正明也。約用就體。能所俱亡。眾生相空。本涅槃故。能化緣生。本無性故。故云滅除度相。般若經(jīng)中。亦同此說。亡緣之智。名無為心。無作妙理。名涅槃路。攝用歸體。名為回向。涅槃。果也。路即理也。履以成地。到究竟故。名涅槃路。結(jié)名可知。問。十行位中。豈有度相耶。答。前即依體起用。且論神通化物。未言滅除度相。今此攝用歸體。順寂滅義。故除度相。約義雖異。為行則同。豈有證真大士。猶懷度生之相耶([海印云]當(dāng)度眾生;叵虮娚。滅除度相。以眾生如故。本來平等;叵?qū)嶋H也;?zé)o為心。向涅槃路;叵蚱刑嵋)。

  (○[十向品疏云]一回向二字。皆是能回之愿。救護等名。皆是所回之行。故皆依主受名。二救護等名。皆回向之別相;叵蚨帧=詣e相之通名。當(dāng)名相望。救護等即回向。若[牙-(必-心)+?]相揀。是救護之回向。非不壞之回向。則通依主。第一救護等者。大悲廣濟。名為救護一切眾生。大智無著。故云離眾生相。即是廣大不顛倒心;叵蚴切小V^以善根回成救生離相之行。故名回向。從所向立名。故下文云。顯此善根。普能饒益一切眾生。明知救護非是所回。自以十度為所回向耳。又唯以離眾生相為能回者。則回向中無隨相也。將墜者護。已墜者救。救令脫苦。護令息惡。并以善根。愿能成此。又于初回向明十義者。一回自向他故。文云。若有善根。不欲饒益一切眾生不名回向。二回少向多故。大智導(dǎo)悲。能善緣故。如聲入角。少亦遠(yuǎn)聞。文云。善根雖少。普攝眾生。以歡喜心。廣大回向等)。

  (CB17565二不壞回向)。

  壞其可壞。遠(yuǎn)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疏】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故云壞其可壞。([海印云]可壞者。無明煩惱。雜染眾生相也)。

  (△[如說云]上經(jīng)言。諸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心如幻者。亦復(fù)遠(yuǎn)離。遠(yuǎn)離為幻。亦復(fù)遠(yuǎn)離。離遠(yuǎn)離幻。亦復(fù)遠(yuǎn)離。(圓覺文)故云遠(yuǎn)離諸離。得無所離。即合涅槃。(彼經(jīng)又云。諸幻既離。覺心不動)故云不壞回向([中川云]以生死涅槃為回向義?蓧恼摺I乐。諸離者。涅槃之心。俱舍。涅槃名離[什注凈名曰]心識滅盡。名為遠(yuǎn)離。肇曰。小離離世憒悶。大離離身心盡)。

  (○[十向疏云]于三寶等。得不壞信。以此善根。用將回向)。

  (CB17565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疏】本性覺體。未嘗起滅。故云湛然。此湛覺體。三世諸佛。無二圓滿。故云覺齊佛覺。此則得平等覺。與諸佛同。故云等一切佛([標(biāo)指]寂而常照。與三世佛無異)。

  (△[溫陵云]無壞不壞。無離不離。湛然齊佛。名等一切佛)。

  (△[中川云]即本始二覺為回向義湛然。本覺也。齊佛覺者。即等覺故)。

  (○[十向疏]三學(xué)三世佛所作回向。名等諸佛。下文云。如過去佛所行一切善根。我亦如是。即從所等立名。即等一切佛之所回向。以深入法性。行普門善。而為其體)。

  (CB17565四至一切處回向)。

  精真發(fā)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疏】精真發(fā)明。智顯也。地如佛地。理現(xiàn)也。智冥理體。無二無別。智遍理遍。名至一切處([吳興云]上覺言智。此地言理。因果體同。故言等至)。

  (△[溫陵云]覺湛。故精真發(fā)明。地如佛地。前覺等一切。則真如體遍也。此地至一切。則真如界遍也)。

  (△[中川云]真如隨遍為回向義。精真。即真如地。即所遍。佛地?zé)o所不遍。故真如隨遍而至)。

  (△[如說云]地即本覺境。地以因地心中。所含無邊境界。全同諸佛果地故。一月普照一切水。故曰至一切處)。

  (○[經(jīng)云]此菩薩。修善根時。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有為無為。愿此善根。亦復(fù)如是。遍至一切諸如來所。供養(yǎng)三世一切諸佛。乃至菩薩住此回向時。得至一切處身業(yè)。普能應(yīng)現(xiàn)一切世間故。得至一切語業(yè)。于一世界中演說法故。得至一切處意業(yè)。受持一切佛所說法故。乃至得至一切處法界。于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故)。

  (CB17565五無盡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疏】此菩薩得如來身。及國土身;ハ嗌嫒。無礙自在。此是如來藏心。諸功德法。受用無盡也([無盡云]圓覺頌曰。恒沙諸佛入我身。我身遍入恒沙佛)。

  (△[吳興云]世界即理。如來即智)。

  (△[融室云]至一切處。是世界。則約于如。等一切佛是如來。則約于覺。如來即一切處之如來。世界即一切佛之世界。世界如來。涉入無礙。曰如曰覺。功德無盡)。

  (△[中川云]約依正回向。如來名正。世界為依。此即依中現(xiàn)正也)。

  (○[十向疏]由緣無盡境行回向。故成無盡善根功德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從能回行及果受名;驘o盡功德之藏;蚣床。通二釋。以回向望行;叵驗槟懿亍o盡功德是所藏。以因望果亦然。并相財釋)。

  (CB17565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凈因。依因發(fā)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疏】同佛地。如來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來具足無漏性德。([如說云]此藏中功德無盡。六度萬行。萬德莊嚴(yán)。皆其本有。故言各各)此德能為萬行所依。故云清凈因。于諸佛理地。起萬行真因。依此真因。起趣果之行。發(fā)越揮散。周遍法界。以取究竟涅槃之道。故曰。依因發(fā)揮。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則萬德為萬行因。萬行為涅槃因。合理之行。行從理起。故云隨順平等。能生妙果。名曰善根([溫陵云]于一切處。各起凈因。取涅槃道。是為平等善根[無盡云]十方三世。諸佛果海。各各有清凈因。佛地即佛果也。如盧舍那十身。婆伽婆六義。各依其因。發(fā)揮證取故)。

  (△[海印云]既依正互入。圓融交涉。通為一真。草芥塵毛。皆是成佛真體。故云各各生清凈因)。

  (○[十向疏]經(jīng)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順理修善。理事無違。入于平等。本分名入一切平等。善入即隨順。平等即堅固。若順等理。則順諸善根。故下文云。則為隨順佛性等。謂舍住著故。隨順施善。無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