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第六天趣中)。

  (●二色界十八天)。

  (○初色界天合釋)。

  (○[疏云]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報色法殊勝。從勝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凈義。離欲染故。禪所生故。離散動故。此界總有一十八天。若俱舍云。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即除無想也。依大眾部。與今經(jīng)同。即加無想[翻譯云]若修根本四禪。離欲粗散。則生色界。然此色界。依薩婆多。但十六處。俱舍疏云。除大梵天。謂梵輔天。有高樓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無別地。除無想天。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非別有地。若依經(jīng)部。立十七天。俱舍即除無想也。頌釋云。謂大梵天。與梵輔等。處雖不別。身形壽量皆不等。故別立大梵。若上座部。即同楞嚴。謂無想廣果。因果別故。立十八天。分為四禪)。

  (○[瑜伽第四]色界有十八處。謂梵眾天。梵前益天。(即梵輔天)大梵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初靜慮故。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凈光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第二靜慮故。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第三靜慮故。無云天。(即福愛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第四靜慮故。無想天。即廣果天攝。無別處所。復有諸圣住止不共。五凈宮地。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xiàn)。及色究竟。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熏第四靜慮故。復有超過凈。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清涼云]瑜伽處有十八。謂色究竟外。說大自在。不言無想。意在廣果中收。今此即文而數(shù)。有二十二。然四禪初一。皆是總標。則初靜慮四。(加梵身天)三三各三。第四有八。還成十八。按瑜伽除無想。加大自在為十八。華嚴除無想[除]梵身為十八。皆與今經(jīng)別)。

  (○[婆沙云]此三十二天。二唯凡住。謂大梵天王。不達業(yè)因。說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圣人不與同居。無想天唯是外道。修無想定。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報畢。必起邪見。墮地獄。以故圣人不生其中。五唯圣住。謂五凈居人。凡生彼者。要是進向那含。身得四禪。發(fā)于無漏。起熏禪業(yè)。或起一品。乃至九品。方乃得生。凡夫無此熏禪業(yè)。故不得生。然此是欲界那含。生彼而得羅漢。非先是羅漢而生彼也。余二十五天。凡圣同住)。

  (○[世界名體志云]次第禪門云。仁王經(jīng)明十八梵。應有民主之異。又云。四禪中有大靜王。瓔珞經(jīng)明禪禪皆有梵王。楞嚴四禪四位天王。華嚴列眾三十九位。欲界天天稱王。色界禪禪稱王。今詳初禪。既以大梵為王。而三經(jīng)皆說四禪有王。則知光音遍靜廣果三天皆王。依大乘經(jīng)旨。初禪至四。立為四地。曰廣果為王。福愛為臣。無云為民。五那含。一外道。寄居廣果天中。已上九天。同居四禪。秪一地。二禪三禪例之)。

  (○次合釋四禪八定)。

  (○[清涼三地疏云]禪那。西音。此云靜慮。靜謂寂靜。慮謂審慮。靜能斷結(jié)。慮能正觀。諸無色定。有靜無慮。雖能斷結(jié)。不能正觀。欲界正持。有慮無靜。雖能正觀。不能斷結(jié)。故離色界。獨受斯稱。初四禪者。一有尋有伺靜慮。二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俱舍定品云。初具伺喜樂。后漸離前支。即斯義也)。

  (○[釋禪波羅蜜云]上所明戒相。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惡。未除細亂。若自尸羅皎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則色界清凈四大。自現(xiàn)身中。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wǎng)。果居色界。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蚍Φ叢林;蚍嘉┬。今但言根本者。以無量心。背舍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無漏觀慧等。種種諸禪三昧。皆從四禪中出。故稱根本)。

  (○[大集經(jīng)云]言初禪者。亦名為具。亦名為離。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足五支。余四同離五蓋。具支有別)。

  (△[智論云]行者除卻五蓋。其心安隱。清凈快樂。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煙云塵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為五蓋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若能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初禪。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禪名)。

  (○言八定者。一初禪定。二二禪定。三三禪定。四四禪定。五空處定。六識處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有想非無想定。后四名無色定。亦名四空定)。

  (○[私謂]準婆沙俱舍。四靜慮有二種。一修得。一生得。又云。一生靜慮。二定靜慮。定即修得也。修得者。應有二種。一菩薩修。二凡夫修。四禪既爾。四空亦然。華嚴菩薩住發(fā)光地時。即住初禪。乃至住非非想處。此菩薩修也。此經(jīng)所明。色無色界諸天趣。則凡夫修也。何以明之。清涼三地疏云。若約寄位。全同瑜伽。瑜伽中為順世禪。了欣厭相。即厭下苦粗障。欣上凈妙離。若約勤求凈菩薩行。則所聞法。必當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禪。今經(jīng)初文云。不假禪那。無有智慧。結(jié)文云。雖非真正修三摩地。及無為真不動地等。即同瑜伽欣厭等言。明歷別之相。不同華嚴深妙。故曰。是凡夫修也。清涼又明總修別修四句云。菩薩總修。下皆總發(fā)。若別修相。具如瑜伽智論等說。所謂別修者。謂偏修初禪。發(fā)于初禪。修二發(fā)二。修空發(fā)空等。今經(jīng)歷位增上。次第勝進。正別修別發(fā)之相也。長水疏依天臺法界。列五支林。而不引雜華三地之文。其義如此)。

  【科】([○@│]文三。一總標)。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疏】此總明修心之人。須假禪定。然后發(fā)慧。定慧均等。方稱靜慮。(資中文)若不爾者。不得名禪。意顯此四位中。皆因禪慧。然于其中。所伏惑習。差降有異。故分諸天。下自辨釋。([融室云]遺教云。譬如惜水之家。善修堤坊。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或可。此約世間人。不修無漏禪定。不發(fā)無漏正慧。遂感四禪果報。雖曰修禪。但是有漏六行事觀。不離虛妄。不名禪那。如下文云。此三勝流。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又云。但能執(zhí)身。不行淫欲等。又下結(jié)云。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fā)生。妄有三界等([證真云]但約不修無漏定慧而言。余同六行)。

  【科】([○@│]二列釋四)。

  ([○@│]一初禪二)。

  (卍一釋三)。

  (CB17564一梵眾天)。

  但能執(zhí)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疏】專意在此。故云但能執(zhí)身等。想念俱無者。由行六行。厭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凈妙離。故得欲界惑伏。名愛染不生。由是命終。即生色界。故云無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凈相現(xiàn)前。即是凈定。(下資中文)味此而生。名為梵眾。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手鑒云]。六行事觀者。是凡夫起世間道。伏惑之行相也[俱舍頌曰]世無間解脫。如次緣上下。作粗苦障行。及凈妙離三。論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粗苦障。及凈妙離。謂無間道。緣自次下諸有漏法。作粗苦障。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解脫道。緣彼次上諸有漏法。作凈妙離。三行相中。隨一行相。非寂靜故粗。非美妙故苦。非出離故障。妙凈離三。翻此應知。謂若精進。作此六行斷結(jié)之道。伏卻下地煩惱。命終即受上二界生。又六行忻厭各三。若所忻厭體。則隨何地。各各不同。如欲惡不善為初禪所厭。尋伺為二禪所厭。乃至無所有寂然而住。為有頂所厭。如次忻上。亦例可推。又初禪為下未至地心所欣。為凈妙離。為他二禪近地心所厭。為粗苦障。則欲界法。唯是所厭非欣。有頂?shù)胤āNㄊ撬梅菂。中間地法。通可厭可忻)。

  (○[釋禪波羅蜜云]六行觀者厭下苦粗障為三。即是觀欲不凈欺誑可賤。攀上勝妙出為三。(出即離也)即是觀初禪尊重可貴。言厭下者。厭欲界底下。色心粗重故。一厭苦觀。謂行者思惟。今感欲界報身。饑渴寒暑病痛刀杖。種種所逼。為果苦。于身中所起心數(shù)。緣于貪欲。如經(jīng)說。一切眾生。為愛奴婢。是因苦?嘁蚩喙。皆須厭惡也。二厭粗觀。謂思惟此身。三十六物。屎尿臭穢之所成就。為果粗。緣欲界五塵。散動起惡。是因粗。粗因粗果。皆須厭惡也。三厭障觀。思惟此身。為山河石壁之所質(zhì)礙。不得自在。為果障。為煩惱蓋覆真性。是因障。因障果障。皆須厭惡也。四忻勝觀。謂欲界樂為苦。色界樂為勝。得初禪味。為果勝。貪欲樂從外五塵。生惱熱怨結(jié)。以為下劣。初禪上勝之樂。從樂內(nèi)發(fā)。是因勝。得樂勝苦。皆須忻喜也。受得色界之身。如鏡中像。無有質(zhì)礙。為果妙。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因妙。貪欲樂心動馳散名粗。得妙勝粗。皆須忻喜也。獲得五通徹見障外。山壁無礙。為果出。心得離蓋障。至初禪。是因出。亦如石泉。自內(nèi)涌出。得出勝障。皆須忻喜也)。

  (CB17564二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xiàn)。于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疏】已伏欲惑。故云欲習既除。得上初禪。定心顯勝。故云離欲心現(xiàn)。此結(jié)上也。([補遺云]離欲心現(xiàn)。初禪發(fā)也。以初禪九品。故次第發(fā))于諸下。正明此天。于定共戒。愛樂隨順。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則兼護律儀。凈戒成德?镥鲨笾。故名梵輔([翻譯云]梵富樓。此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恒思梵天利益。亦名梵輔)。

  (CB17564三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tǒng)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疏】禪觀轉(zhuǎn)勝。受生細妙。故云身心妙圓。復具戒德。故云威儀不缺。此結(jié)前也。清凈下。正明此天。于定戒中。發(fā)慧明悟。斯則慧解過人。能為梵主。統(tǒng)攝梵眾。準俱舍說。威德光明。獨一而往。無尋無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尋伺。([熏聞云]論明三摩地有三種。一有尋伺。謂初禪及未至定也。二無尋唯伺。謂中間禪。三無尋無伺。謂二禪近地。乃至非想等。今天梵大即中間。定力所感)又劫末后去。劫成先來。外道不測。便執(zhí)為常。又因起念。見有天生。便執(zhí)能生世間。為一因生([證真云]劫初成時。梵王先生。猶住一劫。未有梵侶。后起念云。愿諸有情。來生此處。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zhí)梵王是常梵子無常)。

  (△[孤山云]已上三天。不顯修禪。唯明持戒。此經(jīng)扶律。勵未來故)。

  (○[十藏品疏云]梵天。正理初說有三。今加梵身。晉經(jīng)梵眾。名梵眷屬。若然。身亦眾義。則梵身。是外所領之眾。梵眾。則為內(nèi)眷屬等。梵輔。即大梵前行列侍御。大梵。即彼天王。獲中間定。初生后歿。威德等勝。故名為大。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相續(xù)。還愍眾生。好請轉(zhuǎn)法輪。故智光照物。不為污行。故身光發(fā)揮。若有遇之。身心悅樂)。

  (○肇公云。尸棄。梵王名。大論。秦言或翻火首。法華疏云。外道喚火為樹頭尸棄。此王本修火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經(jīng)律異相云。行禪離欲。修習火光三昧故。身出妙光。勝于日月。清涼云;蛟苹痦。以火災至此故)。

  (○[法苑珠林云]梵天無別住處。但于梵輔。有層臺高顯廣博。大梵天王獨于上住。以別群下。三天中。梵眾是庶民。梵輔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禪。有其君民臣庶之別。此上皆無[法華疏]梵王是娑婆世界主。在初禪二禪兩楹之中。毗曇云。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tǒng)御也。禪門云。初禪內(nèi)有覺觀。外有語言法。主。頜下地眾生為便。故作世主[智論云]天中有三天主。釋提婆那民二處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

  (○[佛地論云]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衣。禪悅為食。是大千世界主也[起世因本云]化樂他化二天。所著衣服。隨心輕重大小。色界天不著衣服。如著不異。頭雖無髻。如著天冠。無男女相。形唯一種)。

  (卍二結(ji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疏】已離欲界八苦。故云所不能逼。但是六行伏惑。故云非真三昧。凡真修禪者。不于三界現(xiàn)身意?v得勝妙。定相現(xiàn)前。了了自知。而無取著。今此雖得清凈。似三摩地。以不了故。味著受生。然能離欲散心粗動。故云諸漏不動。是故結(jié)云。此三勝流。總名初禪。([孤山云]禪有四類。一有漏禪。即今四禪。二無漏禪。謂九想八背等。三亦有漏亦無漏禪。謂六妙通明等。四非有漏非無漏禪。即此經(jīng)首楞嚴王。中道理定。今云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此以第一。簡非第四。清凈心中。正指初禪也。諸漏不動。正指伏惑也)。

  (△[溫陵云]有無明流。欲流。勝流。四果流。涅槃流。欲流趣于生死。雖至六天。未足為勝。此天已出欲流。背生死。趣勝凈。故稱勝流)俱舍云。離生喜樂地。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三地疏云]離生喜樂者。是修行利益。瑜伽十一明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樂及憂。不善所引憂喜。及舍彼五受。故生喜樂。言喜者。深慶適悅。樂者。身心適悅。慶離欲惡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脫之樂。是故名樂。唯識第六云。輕安者。謂遠粗重為輕。調(diào)暢身心為安)然此初禪。所得功德。有五支林。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支。行相如天臺法界次第中([法界次第云]支即支分。如樹根干是一。枝條有異。禪中支義亦爾。又支持義。謂定心淺薄。易于搖動。得覺觀等法支持。則定心安隱牢固。故名支也。初禪天定。五支功德。一覺支。初心在緣為覺。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發(fā)初禪。色界清凈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即生身識。覺此色觸也。二觀支。細心分別為觀。行者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欲界所未有也。三喜支。欣慶之心為喜。行者初發(fā)禪時。乃有喜生所舍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初禪天定。利益甚多。歡喜無量也。四樂支。行者發(fā)初禪時。喜心既息。恬然靜慮。受禪樂也。五一心支。心與定法。相應為一。行者初證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喜樂心息自然心與定一也[熏聞云]初禪修五法。離五蓋。成五支。具有八觸十功德相。若發(fā)此禪。則色界四大清凈。自然現(xiàn)于欲界身中。今經(jīng)正明凡夫隨禪受生。故不備說修證之相)。

  (○[智論云]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后夜。專精思惟。棄舍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偈曰。已得離淫欲。則入清涼定。如人大熱鬧。入冷池則冷。(律中喻以巧浴浸灌)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功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

  (○[天臺釋禪云]禪名功德叢林。欲界未到等。未有支林功德之法。雖復前發(fā)。不名初禪。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虛豁。坐中不見頭手。床敷猶若虛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禪故。即是初禪方便定。行者于未到地中。入定漸深。有十種善法眷屬。次第發(fā)動。故名初禪)。

  ([○@│]二二禪二)。

  (卍一釋三)。

  (CB17564一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tǒng)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疏】王為梵主。故云統(tǒng)攝。戒定慧具。故云圓滿梵行。此結(jié)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定心轉(zhuǎn)勝。故云澄心不動。定光明發(fā)。故云寂湛生光[資中]二禪已上。離覺觀故。無有語言。但以定心發(fā)光。以光勝劣。分其位次。([如說云]指身量光明。非言慧照也)此天喜相初生;酃馍辛印C俟馓([翻譯云]梵語廅安合天。晉云有光壽。亦云少光。于二禪中。光最少故[經(jīng)律異相]長阿含依品云。語言時?诔錾俟)。

  (○[智論云]經(jīng)言業(yè)報生身光者。欲界天以燈燭明珠等施及布施禪定等清凈故。身常光明。不須日月。色界[大]行禪離欲。修火光三昧故。身常出妙光明。勝于欲界。要而言之。是諸光明。皆由心清凈故得)。

  (○[瑜伽云]問初二靜慮。諸天光明。有何差別。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內(nèi)無光明。初靜慮身。亦復如是。外放光明。內(nèi)則不爾。譬如明燈。外發(fā)金光。內(nèi)自照了。第二靜慮。身亦如是。若內(nèi)若外。俱有光明)。

  (CB17564二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疏】從前少光。更發(fā)多光。光相轉(zhuǎn)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圓明。映十方界。境隨光凈。遍成琉璃。由定轉(zhuǎn)增。定光發(fā)照。必無涯際。名無量光([真際云]映十方界。約其定光。隨所受用東西處言之。非遍十方世界也)。

  (△[桐洲云]遍界虛[應]悉成琉璃。然無盡光)。

  (○[翻譯云]梵云廅波摩那。此云無量光。光明轉(zhuǎn)增。量難測故[阿含云]語言時口出多光)。

  (CB17564三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fā)化清凈。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疏】吸取任持。無量凈光。以表言詮。名為教體。此光表詮。離諸粗重。故云發(fā)化清凈。隨機開示。無不明了。故云應用無盡。([真際云]教體。即言詮也。以光為音。表了無盡。故云發(fā)化清凈等)以二禪界地。無前五識(外乘及凡夫。若在定時。俱不能起前五了境)但用光音以為言詮。以光為音。名光音天([孤山云]擘慧光之應用。為表詮之教體。以代言詮。故名光音。發(fā)化清凈者。十四變化心也。智欲圓光也)。

  (△[定林云]非特吸持圓光。又能成就教體。故名光音。吸言不散。持言不失。此天有內(nèi)凈支故)。

  (○[翻譯云]梵語阿波會。此云光音[清涼云]二禪第三天也。華嚴總標為光天。智論亦云。第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口出凈光故。有云。彼無尋伺。言語亦無。用光當語。故曰光音。瑜伽名極光凈。謂凈光遍照他處故。阿含云。光耀天。語言口出凈光無邊。王名樂光。樓炭云。阿披波天菩薩。又名光念。又名光音聲[世界志云]光音既以光為語。則上地諸天威儀進止。無非言教也)。

  (卍二結(ji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愁。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疏】二禪三天。又勝下位。以得極喜。故云。一切憂愁所不能逼。初禪雖得喜支。極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離苦。猶有憂喜相對。今此二禪。定水潤心;酃饷魈。喜支調(diào)適。憂愁不生。名為定生喜樂地也。([三地疏云]三定生喜樂者。初禪慶背欲惡。故名離生。今慶覺觀心息。故名定生。如凈鑒止水。故身心適悅。欲惡如泥。初禪之定。如靜動水。今無欲惡。復滅覺觀。如凈止水。是則初禪慶其所離。此慶其所得。得亡照故)粗漏已伏者。忻上厭下。但名為伏。以不斷故。不名無漏。([定林云]粗漏已伏者。有內(nèi)凈支故。然尚有喜支。但能伏下地粗漏。上地微細。未能伏也)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內(nèi)凈。二喜。三樂。四一心([法界次第云]二禪天四支。一內(nèi)凈支。心無覺觀之渾濁。名內(nèi)凈。行者欲離初禪。呵責種種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nèi)凈也。二喜支。行者初得內(nèi)凈時。得免覺觀之患。而獲勝定。內(nèi)證之喜無量也。三樂。四一心?芍垩勗疲莸爻终撃繛橄簿愣U。此定生時。與喜俱發(fā)故。初禪五支。已具于喜。有覺有觀。猶帶憂懸。今覺觀既盡。故受喜俱之稱)。

  (△[智論云]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譬如清水。波蕩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nèi)定。覺觀嬈亂。亦復如是。如是等因緣呵覺觀。覺觀滅。內(nèi)清凈。系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覺觀滅者。知覺觀罪過故滅。內(nèi)清凈者。入深禪定信。舍初禪覺觀。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系心一緣。故名內(nèi)凈)。

  (△[清涼云]言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者。一心釋于內(nèi)義。唯緣法塵。不同初禪有三識故。身子阿毗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初禪地中。心行四處。謂無鼻舌識。二禪已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無覺無觀。釋于凈義。不同初禪。有覺觀故)。

  (○[釋文]經(jīng)一切憂愁。紹興乾道溫陵本。并作憂懸。熏聞云。懸者系也。以離覺觀。故無系著;蛟。懸字之訛也。作愁為正)。

  ([○@│]三三禪三)。

  (卍一釋三)。

  (CB17564一少凈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fā)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凈天。

  【疏】初二句。躡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謂披能詮之教體,F(xiàn)所詮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補遺云]披去光音之教跡。露出此妙性之定。而發(fā)為妙行也[定林云]能披發(fā)音元。知教之所由成。能開發(fā)妙性。見光之所從生。此天有慧支故)由是三慧既發(fā)。妙樂攸通。定慧過前。支林轉(zhuǎn)勝也。(通寂滅樂。一心支也)言寂滅樂者。滅前喜相而生凈樂。以喜相粗動。此異熟樂。恬泊寂靜。故名寂滅。定相猶劣。故名為通。始得此樂。未廣周遍。名為少凈。([世界志云]離喜受樂為凈。未及上位為少)凈亦靜也。有處亦名小靜天故([吳興云]圓光成音。指前教體。披音露妙。即發(fā)化清凈。進修三禪。故發(fā)成精行。證得少凈。故通寂滅樂)。

  (△[融室云]發(fā)成精行者。即舍念慧三支。舍二禪粗動喜相。念慧觀察見寂滅而生樂。故云通寂滅樂。寂滅是凈。通而未成。故云少凈)。

  (○[清涼云]意地受樂?偯麨閮簟S谧缘刂。此凈最劣。故名少凈。華嚴總標為凈天)。

  (○[經(jīng)律異相]長阿含云。三天同學習無喜樂相應禪。生是三種天。以少方便相應。生少凈天。受樂亦少。以中方便生第二天。以上方便生第三天)。

  (CB17564二無量凈天)。

  凈空現(xiàn)前。引發(fā)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凈天。

  【疏】凈空。即凈樂也。([溫陵云]凈空者。離諸喜動。不緣物境之定相也)定心轉(zhuǎn)勝。引發(fā)此樂。令其無涯。樂既無涯。方是成就凈樂之義。此則名為徹意地樂。遍身輕安。名無量凈([清涼云]二凈增難量故)。

  (△[吳異云]既得少凈。空相現(xiàn)前。引證少相。令無邊際。望上未遍。望下則多。故名無量)。

  (△[融室云]凈空即寂滅。滅喜相故。名曰凈空。是空現(xiàn)前。引發(fā)凈樂。無有涯際。所樂既久。身心輕安。是成寂滅樂。由凈樂無際。故名無量凈)。

  (CB17564三遍凈天)。

  世界身心。一切圓凈。凈德成就。勝托現(xiàn)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凈天。

  【疏】前雖徹意地樂。止在身心。未名為遍。今則遍于依正。樂凈圓融。世界身心。無處不遍。殊勝妙樂。以成凈德。言勝托者。即此凈樂。是彼行者所依勝處。證此樂故。名之為歸([溫陵云]凈德成就。則性樂歸托于是矣)。

  (△[定林云]發(fā)成精行。通寂滅樂。能通而已。凈空現(xiàn)前。引發(fā)無際。身心輕安。然后樂成。勝托現(xiàn)前。則有所托地。故曰歸寂滅樂)。

  (△[清涼云]此天離喜。身心遍凈故)。

  (○[翻譯云]遍凈。梵云阿訶既那。樂受最勝。成凈周普故)。

  (○[手鑒云]外人所計。不過二天。一謂摩醘首羅。一謂毗紐。毗紐即韋紐。此翻遍凈。亦云遍勝。俱舍云。在第三禪頂。或云在欲界頂。摩醯首羅在色界頂。其行相廣如智論所說)。

  (卍二結(jié))。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圪Y中]具大隨順。意地異熟樂。隨順自在故。([證真云]異熟樂者。徹于意地。遍身適悅。與五識相應。不可分別也)

  【疏】具大隨順者。一是隨順勝定。二是離于憂喜。憂喜望樂。俱為所厭。但是違境。故非隨順。今此妙樂。世間第一。更無過者。方是隨順具足之義。安隱心中。歡喜畢具者。意地異熟。隨順自在。樂極于此。純一無雜。名為畢具。以此三禪。名離喜妙樂地故。([三地疏云]離喜者。是所離障。謂二禪利益支。喜心分別。想生動亂。三禪轉(zhuǎn)寂。故須除遣。如貧人得寶生喜。失則深憂。莫若雙絕喜憂。方為快樂。初禪喜樂。如土石山頂有水。初禪心樂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禪喜樂。如純土山頂而有池水。二禪已遍身心。如水遍山。無石礙故。然為喜覆。如土覆水。但是潛潤。三禪之樂。如純土山在大池內(nèi)。樂遍身外。身在樂中。是故心樂。亦名身受。三禪身樂遍增。如池水在外。水遍山內(nèi)。居然可知。(律中喻如蓮華出地而未出水根莖華葉無不潤漬))此地禪支。具有五種。一舍。二念。三慧。四樂。五一心支([法界次第云]三禪天定。五支功德。一舍支。離喜不悔為舍。行者欲離二禪時。以種種因緣。訶責于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fā)。若證三禪之樂。即舍二禪之喜。不生悔心也。二念支。念即愛念。行者既發(fā)三禪之樂。樂從內(nèi)起。應須愛念。樂即增長也。三慧支。解知之心為慧。行者既發(fā)三禪之樂。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yǎng)也。四樂支。行者發(fā)三禪樂已。若能用舍念慧三支。將護此樂。樂則遍身。若離三禪。余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智論云]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當舍離此喜。故行舍念智。受身樂是樂圣人能得能舍。一心在樂。入第三禪。舍者。舍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于樂生患。受身樂者。是三禪樂。遍體皆受。圣人能得能舍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佛說行慧果報遍凈地中第一)。

  (△[吳興云]地持目三禪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遍身樂俱發(fā)故。前二禪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而云歡喜畢具者。名同體別耳[定林云]言畢具者。是為樂支。非喜動也)。

  (○[智論云]問曰。初禪二禪。亦有樂愛。何以故但言第三禪答曰。樂有上中下。下者初禪。中者二禪。上者三禪初禪有三種。樂根喜根。五識相應樂根。意識相應喜根。二禪中意識相應喜根。三禪中意識相應樂根。是五識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意識已生。是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是故三禪中諸功德少。樂多故。無背舍處一切入。過是三禪更無樂)。

  (○四四禪天離釋[疏云]然此一地?倛髽I(yè)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無想天。但是廣果中別報。凡夫境界。上極于此。五不還者。自是圣人雜修靜慮。資廣果天故業(yè)。令五品殊勝。只于廣果總報之身。生彼五天。與凡夫不同。由是向下。別為一段。證真文同)。

  (○[十藏疏云]次廣天下。明四禪八天。初三是凡。離八災患。皆稱福廣。一少廣天。二無量廣天。三廣果天。異生果中。此最勝故。以上五圣居故)。

  (○[天臺四教儀云]梵王無想。及五那含。總在四禪。經(jīng)教別為三有者。為破外道。計梵王為生死之本。計無想無心為涅槃。計五那含為真解脫故)。

  (○[溫陵云]前之禪行。但是自利。至四禪乃兼修慈悲喜舍利人之心。名四無量善。無漏觀慧。諸禪三昧。悉從此出。故名根本)。

  (○[賀中男曰]四禪苦樂俱舍。任運自在。乃世間真福。故以福生等為名)。

  (○文二)。

  ([○@│]一四根本二)。

  (卍一釋四)。

  (CB17564初福生天)。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鄻范。俱時頓舍。粗重相滅。凈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疏】初五句。結(jié)前生后。俱舍論說。第四禪離八災患。謂尋伺苦樂憂喜。及出入息。又不為三災所動。名不動地。今云不逼。即離下位苦也?嘁蛳隆a尣槐扑。尋伺憂喜等。是苦之因。今既離之。故無逼迫。樂非常住者。別明樂支。以對前苦。三禪雖得徹意地樂。然不常住。必須有壞。壞即成苦。此明壞苦?鄻废。正明此天。今第四禪?鄻肪闵。以一一地。皆厭下苦粗障。忻上凈妙離。棄下苦樂。名粗重相滅。得上地定。名凈福性生。以此禪定。唯一舍受。是福之體。既離下染。故名凈福([吳興云]地持名此舍俱禪此禪與微妙舍受俱發(fā)。故名舍俱禪)。

  (△[融室云]樂支尚舍。況喜支等乎?鄻方源种叵唷I崮钋鍍。故凈福相生)。

  (△[二楞云]粗重。即六識種子)。

  (△[清涼疏]言粗重者。違細輕故。然粗重有三。一現(xiàn)起粗重。貪令心無堪任故二種子粗重。煩惱種子。障諸智故。三粗重粗重。實非煩惱。似煩惱故)。

  (○[世界形體志]四禪九天。一無云。下之三天。皆依云住。至此四禪。方在空居。業(yè)疏云。第四禪上。云居輕薄。如星散住。不同下天。如云密布。楞嚴謂之福生天二福生。俱勝福力。方得往生楞嚴謂之福愛天。寂音云。彌勒言無云天。此經(jīng)福愛天也)。

  (CB17564二福愛天)。

  舍心圓融。勝解清凈。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疏】唯一舍受。與定心圓融。舍諸一切苦樂等法。于舍心中。仍生勝解。于此決定。忍可印持。不為異緣之所引轉(zhuǎn)。故名勝解清凈。由勝解力。于此圓融勝定之中。愛樂轉(zhuǎn)順。令此勝定。得無留礙。任心自在。受用無窮。故云得妙隨順。窮未來際等。問。此有漏禪。壽命有限。何得窮未來際耶。答。此約得定。報數(shù)長遠。動緣劫數(shù)。云窮未來。非約報后所論也。([補遺云]前福生天。以舍樂為福。今舍心轉(zhuǎn)勝。愛樂此福。故名福愛。與前福生。深淺之別。因此愛樂不止。從廣果天。出生五那含。無漏之業(yè)。窮未來際。挹其源。蓋出于此福愛樂悅之心。于此言之者。明福愛之功耳)。

  (△[私謂]張無盡云。窮未來際。即從是天。修入廣果也。苕溪謂得大隨順。隨順下文二岐路也。斯解誤矣。若順下岐路。迂入無想外道。是則錯亂修習。何云妙隨順耶)又此善定。雖是有漏。而能隨順妙修行者依第四禪。引發(fā)此定。熏無漏禪。修愿智無諍邊際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無漏。雜修靜慮。若凡夫得。更不進修。即許壽命有限。若圣人修即得益未來際。通此兩向。圣凡同修也([瑜伽云]云何熏修靜慮。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謂于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xù)。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xiàn)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

  (△[智論十七]四禪中有練法。以無漏練有漏故。得四禪心自在。能以無漏第四禪。練有漏第四禪。然后第三第二第一禪。皆以自地無漏。練自地有漏。問曰。何以名練禪答曰。諸圣人樂無漏定。不樂有漏離欲時。有漏不樂而自得。今欲除其滓穢。故以有漏練之。譬如練金。從無漏禪。起入凈禪。如是數(shù)數(shù)。是名為練。復有愿智無諍三昧。愿智者。愿欲知三世事。隨所愿則知。此愿智一處攝。欲界第四禪。無諍三昧者。令他心不起諍。五處攝。欲界及四禪)。

  (CB17564三廣果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無量凈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圪Y中]于福愛中。分出二天。一廣果。二無想。此廣果天。以四無量心。熏禪福德。離下地染。廣福所感。名廣果天

  【疏】于福愛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廣果。二迂僻道。即至無想。此標也。若于下釋。若從發(fā)心已來。不帶異計。直修根本四禪。四無量善。熏禪福德。離下地染。備歷四位。至此福愛。更增勝定。廣福所感。得生勝處。名廣果天([二楞云]先心。即下地也。初禪戒勝。二三定慧皆勝。是凈德圓明。四禪全是福報。是凈福圓明。從福愛天。無量光中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證廣大果。色界天福感至此為極)。

  (△[補遺云]此中分二路者。良由舍心勝妙。若福德純厚。加四無量心。則生廣果。若資舍心。灰斷僻見。故生無想。良由空法誤人多矣。例如通教。三人證空。三乘取證。菩薩于空。自能化物也)。

  (○[王舜鼎曰]從福愛天。有二岐路者。以廣大心中得果。名廣果天。即后之五不還同分安居。直至發(fā)明智慧。成阿羅漢。入菩薩乘者是也。若修無想定。生無想天。此與廣果天為別路。不同五不還天。即與鈍阿羅漢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彼為定性聲聞。此則不免輪回之外道也。今按此解。廣果無想。正同有頂二種岐路。下鈔詳之[翻譯云]梵云惟于頗羅天。清涼云。于異生善果。此最廣故。所有功德。勝下二三故)。

  (△[法苑珠林云]三天是凡夫住。四無想天。外道所居。亦無別所。但與廣果。皆同一處。以外道所居。分二種別名)。

  (CB17564四無想天)。

  若于先天。雙厭苦樂。精研舍心。相續(xù)不斷。圓窮舍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jīng)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fā)生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后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疏】若帶異計。六行伏惑。漸厭漸舍。至福愛天。得舍圓融。舍心相續(xù)。遍窮舍道。舍心亦亡。不計身心。故名俱滅。(已下并資中文)此計無想為涅槃。以舍心為方便。入無想定也。初舍粗心。入于微心。后舍微心。入微微心。從微微心。便即灰凝。常修不息。便入無想。此皆修因也。心慮下。即無想報。命終果報。生無想天。壽命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故名灰凝。是人下。判成虛妄也。是人不了妄想體空。乃執(zhí)生滅以為勞累。厭此生滅。求不生滅。故云以生滅為因。舍生趣不生。未是真不生。但見第六識暫爾不行。如冰夾魚。不知微細起滅。妄謂涅槃。非真涅槃。故云。不能發(fā)明無生滅性。([清涼云]于有色中。有想天為粗。無想天為細。色界十八天。唯除無想。皆名有想。無想天與廣果天同處。外道取為究竟涅槃。修無想定。生于彼天。得五百劫無心果報。佛之弟子。不生彼中[智論云]無想有三種。一無想定。二滅受想定。三無想天。凡夫人欲滅心。入無想定。佛弟子欲滅心入滅受定。問曰。外道有無想定。以心數(shù)法都滅。無有取相。愛著智慧咎。答曰。無想定力。強令心滅。非實智慧力。又于此中生涅槃想。不知是和合作法。以是故墮顛倒中。是中心雖暫滅。得因緣還生。譬如人無夢睡時。心想不行。寤則還有)初半劫下。卻釋彼報行相。準俱舍引婆沙釋。彼生死位。多時有想。初生彼天。經(jīng)于半劫。始入無想異熟。名初半劫滅。欲無常時。從異熟出。經(jīng)半劫有心。后始方死。名后半劫生。生滅中間。一向無想。名無想天([熏聞云]百法論名為無想報。屬不相應行。彼疏云。由欲界修。感彼天[乘]名無想報。亦名無想異熟。此有三義。一變異而熟。要因成熟。方能招果。二異時而熟過去造因。今現(xiàn)得果。三異類而熟。由善惡因。感無記果)。

  (△[補遺云]初生至彼。未全無想。先經(jīng)半劫。方入無想。故曰初半劫滅。五百劫已。當報盡時。則自無想異熟而出。又經(jīng)半劫。乃有心想。心想現(xiàn)而后報謝。故曰后半劫生。再生心想。故曰生也)。

  (△[合論云]生死之間。四百九十劫。一向無想。甚矣末那之難除也。以無想定治之而復在也)。

  (○[引證][瑜伽云]云何無想三摩缽底。謂已離遍凈欲。未離出欲。永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所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惟謂無想。寂滅微妙。于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彼。惟入不起。其想若生。還從彼沒)。

  (○[唯識第七]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粗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生無想天。故六轉(zhuǎn)識。于彼皆斷。有義。彼天常無六識。圣教說無轉(zhuǎn)識故。說彼惟有有色支故。又說彼為無心[定]故。有義。彼天將命終。要起轉(zhuǎn)識。然后命終。彼必起下。潤生[受]故。瑜伽論說。后想生已。是諸有情。從彼沒故。然說彼轉(zhuǎn)無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涅槃疏云]論師云。心不可滅。而云無想者。爾時心細如蟄蟲冰魚。似無細心。而言無色想者。不復緣于粗色)。

  (○[禪門次第云]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心識生滅。欲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但覺心識。生滅虛誑。則厭患其心。既不知破色。斷色系縛。直以邪智。滅卻其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系縛。若舍命時。即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猶如阿那含人。修五品熏禪。為色界思惟惑未盡。寄生色界。亦名客天。此無想定。既是邪法。非佛弟子修。今欲具明是三界定。略示知邪正相耳)。

  (○[宗鏡云]問滅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答有四義不同。一約得人異。滅盡是圣人得。無想是凡夫得。二祈愿異。滅盡定者。作止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三感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果。滅盡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異。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盡末那。無想定滅識少。空滅第六識)。

  (卍二結(jié))。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境。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圪Y中]俱舍云。第四禪離八災患。所謂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亦不為水火風三災所動。名不動地【疏】此第四禪。離八災患。勝下地故。名不動地。然有劫數(shù)。壽盡須舍。故云非真不動。俱舍云。然彼器非常。情俱生滅故。(論云。第四定離內(nèi)災故。說彼名不動。然非常住。由不共一地相應。彼器體非常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舍苦樂。勝諸下天。名功用純熟([三地疏云]第四禪中。一斷樂。先除苦喜憂滅者。即是離障。三禪勝樂。于此為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遣。故云斷樂。得此定者。即于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故。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明五受內(nèi)。唯有一舍。是不動故。三舍念清凈者。瑜伽云。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出息入息。是故此中舍念。清凈鮮白。由是此禪。心住無動。俱舍等明此中禪離八災患。此論略舉六事。以從初禪來。下地災患已斷。憂苦現(xiàn)行。俱在欲界。故略不言也。四住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然上入色定。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下四空。如處虛空[智論云]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以是故說四禪舍念清凈。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四禪中。說斷苦樂)[應補疏云]此地禪具四支。一不苦不樂支。二舍。三清凈。四一心支([法界次第云]一不苦不樂支。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訶責于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fā)。故內(nèi)心湛然。無苦樂也。二舍支。行者既得四禪不動真定。則舍三禪難舍之樂。不生悔也。三念清凈支。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復思自己功德。方便將養(yǎng)。令其不退。進入勝品也。四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禪之定。用前舍念二支將護。一心在定。猶如明鏡止水。湛然常照也(此名舍念清凈地律中喻如沐浴被新凈衣又如密室中燈))。

  ([○@│]二五不還天三)。

  (卍初標示)。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于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鄻冯p亡。下無卜居。故于舍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圪Y中]五不還者。第三果人。已斷欲界九品修惑種現(xiàn)俱盡。更不還來下界受生。名為不還。苦樂雙亡者。又能進斷第三禪染。已離下地。未超色界。故于此中。安立居處([止觀云]次斷一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至第八品。名一種子。次斷第九品盡。名阿那含果。畢竟不復還來欲界。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脫道。名阿羅漢果[私謂]第四卷經(jīng)云。汝今已得須陀洹果。此阿難證初果也第八卷云。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此阿難證二果也。此文云。于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由此推之。則阿難后位。亦應次斷七品。至第八品。在阿那含向中也經(jīng)雖未指。尋文可知)【疏】九品習氣者。即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各九品也。([海印云]二乘斷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成阿羅漢。那含乃三果人。已斷三禪已下。四地各九品惑也)種現(xiàn)俱亡。名為滅盡。此是圣人。斷故名滅。非同凡夫。暫伏名滅。([溫陵云]習氣。種子惑也。與現(xiàn)行偕滅。故曰俱盡。此指欲界無續(xù)生業(yè)也)習氣既無?鄻冯p泯。離下界系。故無卜居。(苦樂雙亡。兼指四禪已下。無續(xù)業(yè)也。故云下無卜居)然未進斷四品禪惑。故于舍心眾同分中。別立居處。(此五天自四禪別立。通名舍念清凈地。故云舍心同分[海印云]斷欲界一地九品?嗤龆鐭o卜居。復斷上三地各九品。樂亡而色界無卜居。惟四禪是其同分)[資中]俱舍云。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凈居。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俱舍論云]色界有五種那含。頌曰。此中生有行。無行般涅槃。上流若雜修。能至色究竟。言五種者。一中般。謂住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二生般。謂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槃。三有行般。謂生色界已。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槃。四無行般。謂生色界已。經(jīng)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而般涅槃。此有二種。由因與果異故。因異者。有雜修。無雜修也。果異者。至色究竟。及有頂也。前是觀行。后是止行。樂慧樂定不同故。今五不還天。即樂慧者所生也。初二三禪。皆有九品修惑。故名為染[涅槃迦葉品]是四禪中。復有二種。一樂三昧。二樂智慧。樂智慧者。入五凈居。樂三昧者。入無色界。如是二人。一修第四禪。有五階差。二者不修。云何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處無小天。修上中者。處善見天。修上品者。處善可見天。修中品者。處無熱天。修下品者。處小廣天。復有二種。一者修重禪。入五凈居。二者不修重禪。生無色界。盡其壽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若欲入于無色界者。則不能修四禪五差。若修五差。則能訶責無色界定)。

  (△[十藏疏云]雜修靜慮者。謂漏與無漏。間雜而修。故名雜修。俱舍賢圣品論云。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生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一問。由何等位。知雜修成。二問。復有何緣。雜慮靜慮。三問。偈云先雜修第四。答第一問。成由一念雜。答第二問。為受生現(xiàn)樂。及遮煩惱過。答第三問。釋曰。初句明夫欲雜修。必先修第四靜慮。由第四靜慮最堪能故。二答成位。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成。由一念雜者。謂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xù)現(xiàn)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后復多念無漏現(xiàn)前。如是旋環(huán)。后后漸減。乃至最后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F(xiàn)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有一念無漏。次復引起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無漏。中間有漏。前后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修。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勢力。亦能雜修下三靜慮。三答何緣。云雜修靜慮?傆腥墶R粸槭苌。生凈居天故。二為現(xiàn)樂。受現(xiàn)法樂故。三為遮煩惱過。若不還修。由前三緣。若羅漢修。除受生一。從此第六明凈居處。何唯有五。論頌云。由雜修有五。生有五凈居。釋曰。由雜修第四。有五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無漏。次起有漏。復起無漏。二是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成六。三是上品。四上勝品。五上極品。亦皆同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次五品。感五凈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感五凈居。非無漏感)。

  (△[手鑒云]五品者。謂以有漏無漏。雜資廣果故業(yè)。令其殊勝。轉(zhuǎn)生五凈居天。故有五品。然何故須雜耶。謂五凈居無別引業(yè)。一切有情。法爾第四禪中。祗有三品總報引業(yè)。生彼三天。圣人既無煩惱。故須雜修下三天故業(yè)。生五天也。然所資故業(yè)是二。由能資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

  (○[智論云]有四種天。名天。生天。凈天。凈生天。名天者。如今國王名天子。生天者。從四王天。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凈[生]天者。三界天中。生諸圣人。所謂須陀洹。家家。斯陀含。一種或于天上得阿那含阿羅漢道。凈生天。色界中有五種阿那含。不還是間。即于彼得阿羅漢。無色界中一種阿那含。離色界。生無色界。是中修無漏道。得阿羅漢。入涅槃)。

  (卍二釋相五)。

  (CB17564初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斗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疏】苦樂心滅。敵對則亡。形待既無。故云不交。不交則無煩也。初滅苦樂二形待心。雜修初品。稍離定障。名為無煩。煩即障也。([釋要云]即下品心資也。修下品三心。有加行根本。如前說。亦名夾熏禪。以用無漏。夾熏有漏。色定轉(zhuǎn)明。果報轉(zhuǎn)勝。由此資于故業(yè)故。從廣果沒。便生無煩天)然下天亦離苦樂。不名無煩者。以凡夫人。忻厭暫伏。非是永斷。今約畢竟不生。故得此名([吳興云]苦樂相傾。是猶斗戰(zhàn)交于內(nèi)心也。又心受苦境。則與苦苦交斗。心受樂境。別與壞苦交斗。今既兩滅。故名無煩)。

  (○[翻譯云]無煩。無于見思煩惱雜故)。

  (○[十藏疏云]一無煩者。煩謂繁雜;蛑^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煩廣天中。此最劣故。此依正理。若順今經(jīng)。皆作無煩。則無廣義)。

  (CB17564二無熱天)。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疏】機。弩牙也。括。筈也。前受弦處也。皆喻唯一舍心?v任自在。游諸等至。故云獨行。不與違順二境相應。故云研交無地。([孤山云]以舍受獨行。譬若機括。所發(fā)必中。是以苦樂相磨。交斗之心。永無其處也。前箭弩欲發(fā)。必有研交之地故)。

  (△[融室云]舍心之所舍。如機括之發(fā)。故言舍心。即是機括唯一舍心進修。故云獨行。非但不交。研窮其交。亦復無地)此天以中品雜修靜慮;塾们逄。皆離定障。漸得清凈。名為無熱也([釋要云]即雜修中品。有六心。用前下品三心為加行。更引生三心。一無漏有漏無漏為根本。資其故業(yè)。從廣果沒。能超無煩。至于無熱[法數(shù)云]妍究此心與境之處。無依無處。則無熱惱也)。

  (△[十藏疏云]二無熱者。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diào)柔。離熱惱故;驘嵴。熾盛為義。謂上品修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

  (○[經(jīng)律異相云]無熱天身長四千由旬。細軟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見佛。變?yōu)閴m形。以禪為味)。

  (CB17564三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淵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疏】十方世界。唯一舍心。照了微妙。周遍澄寂。故云妙見圓澄。塵像;壅弦病I蚬。定障也。([法數(shù)云]一念在定。定能發(fā)慧。于慧心中。見十方界。圓遍澄凝。更無世界內(nèi)外塵像。心地昏沉之垢也)雜修上品。無漏功著。定慧障亡。故能妙見圓澄。十方世界。名善見也([釋要云]即雜修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為加行。更起三心為根本。從廣果沒。超于一二而生第三)。

  (○[引證][應法師云]須[(廿*廿)/(冗-幾+足)]天。按中陰經(jīng)。作須滯天。亦言善見天。定障微故。見極明徹。故言善見也。樓炭作須嚏天。應言須達犁舍那。此言善觀天)。

  (○[經(jīng)律異相云]華嚴云善現(xiàn)。樓炭云須陀旃[十藏疏云]今善現(xiàn)天。是第四品。第五善[現(xiàn)]是極上品。故障至微。善現(xiàn)者。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xiàn)。善見者。雜修定障。余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經(jīng)本先見后現(xiàn);蚩终`也。按華嚴及今經(jīng)。皆先見后現(xiàn)。清涼卻疑經(jīng)本有誤耳。詳之)。

  (CB17564四善現(xiàn)天)。

  精見現(xiàn)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xiàn)天。

 。圪Y中]定慧精明。镕煉自在。故云陶鑄無礙。([孤山云]如陶人之范土。爐冶之鑄金。言其作用自在也)【疏】陶鑄。镕煉也。圓澄之見既彰。定慧之功更著。故能融煉自在。顯現(xiàn)無盡。故云善現(xiàn)([釋要云]四上勝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于故業(yè)。超三生四)。

  (△[合論云]陶鑄無礙。能發(fā)化也。陶鑄水火而已。精性。水也。見性;鹨)。

  (△[補遺云]精現(xiàn)。指前善見。善見言體。善現(xiàn)言用。陶鑄。猶出生也。能起十四變化。自在故也)。

  (△[海印云]陶镕習氣。不為障礙故)。

  (△[經(jīng)律異相云]大善見天。華嚴善見。樓炭云須彌旃陀)。

  (CB17564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疏】究竟。鞠窮也。群幾者。群有之幾微也。即去無入有。有理未形之謂也。今此一天。窮到色理未形之際。故云究竟群幾。([海印云]眾色至微。故云群幾)窮色性性者。性體也。推至色性之元體也。([溫陵云]幾者色之微。性者相之本)。

  (△[吳興云]窮亦究竟也。變其文耳。心既熏多至少。色亦窮粗至細。粗細不同。故曰性性)二句一意。前多此例;蚩。前句窮緣色等識。后句窮所依大種。劑此一天。即入空處。故云入無邊際。以空又是大種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入無邊際。即色界與無色界。二邊之交際也。俱舍云。從此向上。無復所居。此處最高。名色究竟)如馬勝問佛。四大性當于何位。滅盡無余。佛云?仗幗。正在頂天也([吳興云]幾者。動之微也。研窮多念至于一念。故曰究竟詳幾。以雜修五品。初用多念無漏。熏多念有漏。乃至最后用一念無漏。熏一念有漏。名上極品。故俱舍云。成由一念雜。是也[釋要云]即上極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于故業(yè)。能超四天。生色究竟)。

  (△[無盡云]色究竟者。有色之窮處也。色性性者。性中之性。無體無相也)。

  (△[合論云]窮色性性者。色性空?招杂X。覺則所謂色性性也。若但窮色性。非色究竟也。色空互為性故。楞伽云。住色究竟天。離諸過失處。于彼成正覺也)。

  (△[十藏疏云]色究竟者。更無有處。于有色中。能過于此;虼艘训奖娍嗨郎。最后邊故)。

  (卍三結(jié)勝)。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圣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疏】梵云阿那含。此云不還。此天是彼圣所居故。亦名凈居。非同凡夫。有漏住故。以定力殊勝。依報亦勝。同在世間。境界各別。舉例可知([融室云]雖于四禪。同一舍心。舍心殊勝。諸天莫及。故不能知見)。

  (△[十藏疏云]無煩已上。名五凈居。謂離欲諸圣。以圣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凈。凈身所止。故名凈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圣所止。故名凈居)。

  (△[蕅益云]仁王經(jīng)言。十地菩薩。作四禪大凈天王。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眾生。今言于五那含。不能知見者。以菩薩示現(xiàn)。寄跡諸天。相與欽聞。發(fā)其出世善根也)。

  (△[智論第十]如手居士。從凈居天來欲見佛。其身微細沒失。譬如消蘇。不得立地。佛語居士。汝化作粗身。觀此地相。佛問居士。汝幾事無厭。生凈居天。答言。我三事無厭。一見佛供佛無厭。二聽法無厭。三供給僧無厭)。

  (△[宣律師云]入大乘論。尊者。賓頭盧羅睺羅等。十六諸大聲聞。散在諸山海中。又于余經(jīng)。亦說九十九億天阿羅漢。皆于佛前。蹓郏葑塾谑馈I⒃谌街T山海中。守護正法)。

  (卍三總結(jié))。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疏】純是禪定。善想所感。無有情欲所對。故云獨行無交。尚有色礙。故云未盡形累(言十八天者?偨Y(jié)四禪及五那含也)。

  ([○@(│*?)]三無色界天合釋)。

  (○[疏云]三無色界。此四無色。無業(yè)果色。定多慧少。厭下色礙。想無邊空。次厭空處。乃至厭無所有。以非想非非想。為究竟涅槃。有此四種。分其位次[溫陵云]此滅身歸無。定性聲聞所居;驘o想外道別報;蛏釁捥烊穗s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

  (△[瑜伽第四]若諸沙門;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驈陀幸粔嬓拌笮星笳摺榍罂諢o邊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肇公云]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jié)。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墮三途)。

  (○[疏云]雖無業(yè)果色。然有定果色。為識所依。此大乘說。實有處所。若俱舍說。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xù)。余經(jīng)說有無色有情。佛邊聽法。淚下如雨者。此約大乘有定果說。前文亦說無色界天。發(fā)愿護咒也)。

  (△[翻譯集云]大小乘教。論四空無色。其義碩異。且小乘教。如俱舍云。無色無身。依同分命根。轉(zhuǎn)令心相續(xù)。又世品云。無色界都無處所。以非色法。無方所故。謂于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于是處生故。婆沙云。四空離形。報無別處。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無色業(yè)者。若云都無處所。華嚴安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起世亦云。倍色究竟。有空處至非非想。皆諸天住處。若大眾部乃云。但無粗色。非無細色。故阿含說。舍利弗入涅槃時。無色界天?罩袦I下。如春細雨。此是小乘。宗計兩殊。若大乘教。如楞嚴云。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xiàn)前。無業(yè)果色。孤山云。無業(yè)果色。顯有定果色也。俱舍纂云。無業(yè)果色。非異熟身。輔行言。有比丘得無色定。定起模空。人問何求。答覓我身。人言身在床上。于此得定。尚不見身。驗知四空無業(yè)果色。而言顯有定果者。顯揚論名定自在所生色。謂勝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變起五塵境故。論云。變身百億。共立毫端。空量地界。故經(jīng)亦說佛邊聽法。座如針鋒。中陰經(jīng)云。如來至無色界中。諸天禮拜。楞嚴無色稽首。仁王列無色天眾。又說無色界天。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然涅槃云。非想等天。若無色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如是之義。諸佛[世]界。非聲聞緣覺所知。以聲聞經(jīng)。證所說空。遂謂極處。悉皆無色。大乘實說界外。尚受法性之色。豈此四天。唯空空然。故斥小乘非所知也。凈名疏云。若不了義教。明無色界無色。若了義教。明無色界有色)。

  【科】(○文二)。

  (CB17561初正明二)。

  (CB17567初指回心不入)。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

  【疏】此標也。有即是色。頂即究竟。色于此住。名色邊際。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回心人所履。二入無色路。即定性人所履。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即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三所履之限。如下自知([私謂]二岐路者。一出三界。疏云。即回心所履是也。二入無色者。一則定性聲聞。二則無想外道。下文所指不回鈍果人。窮空不歸者。是也。長水所判。有其二失。一則克定無想。不得上升。一則執(zhí)計廣果。同名無想。故云。凡夫外道。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次下釋舍心云。一者定性那含。二者若于廣果。用無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以福愛天中。二岐路證之。則廣果圓明修證。豈得與無想。圓窮舍道同科。請家辨證。廣有多義。具如下文所列)。

  (△[溫陵云]色究竟天。居有色頂。與無色鄰。名色邊際)。

  (△[吳興云]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鈍。故分二路。其利根者。發(fā)無漏智。斷盡修惑。從此有頂。即出三界。其鈍根者。復由定心。欣上厭下。生無色界)。

  (○[引證][釋迦方志云]此封疆周輪鐵山。山外是空。空不可測。山下是地。地下是金。金下有水。水下是風。其風堅實。逾于金剛。眾生心力。周業(yè)所感。能持世界。不令傾覆。有風以外。即是虛空。約此周輪從下而上。至無色窮。名為有頂)。

  若于舍心。發(fā)明智慧;酃鈭A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疏】此正明回心也。若于有頂禪中。故云舍心。發(fā)無漏智。頓斷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煩惱。便證無學。仍又回心向大乘道。更不入于空識等處。以無上地惑故。然回心入大。有深有淺。但隨破惑。有深淺耳。此類仍是樂慧那含。故得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溫陵云]四禪皆依舍念修定。此言舍心。舍有頂因心也。因心能發(fā)無漏智慧。斷盡塵惑。至于圓明。即出三界。不住小乘。入菩薩乘。是名回心)。

  (△[吳興云]慧光圓通。且約盡智無生智圓滿而言。謂見苦已斷。乃至道已修名盡智。不復更斷。乃至不復更修。名無生智。入菩薩乘。正約出三界后。勝進而說。斯亦今經(jīng)破定性之明文也)。

  (CB17567二辨入者類殊二)。

  ([○@卍]一別明四天四)。

  (CB17565初空處)。

  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疏】初二句。躡前也。舍心有二。一有頂。二無想。若于有頂。用無漏道。斷有頂惑。銷礙入空。此是樂定那含。即定性聲聞也。若于廣果無想。用有漏道。伏惑入空。亦名舍心。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二天。俱在舍心。共一地故。(無漏道。謂八圣種觀。有漏道。即六行觀。八圣種觀者。觀五陰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铡無我)覺身下。正明此天。銷礙之言。亦通前二。然行人厭患色法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破于色法。過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四相字。清涼疏作想)入無邊空定。心與虛空相應。名為空處定(疏過于一切色相已下。引華嚴三地經(jīng)文[彼疏云]經(jīng)言超一切色想者。超可見有對色也。滅有對想者。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故。此滅不可見有對色也。不念種種想者。不念意識和合相故。意識分別一切法故。說名種種。此滅不可見無對。即意識也。入無邊虛空者。謂三色想絕。則入空理。廓爾無邊。由厭色依空。名為空處。而言處者。順正理云。謂有情生長處故)。

  (△[天臺禪門云]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虛空。既與無色相應。故是虛空定[直解云]釋禪中云。行者深思色法過罪。所謂有身則有饑渴疾病。乃至一切色法。系累于心。不得自在。呵此色法罪過。贊嘆虛空無色。此訶贊行熟。名舍厭成就也。銷礙入空者。乃以虛空為智所緣。因入此定。于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如鳥在籠中。籠破得出。飛騰自在。證虛空定。亦復如是。名空處者。釋禪云。今此四空。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此中無形無質(zhì)。義同虛空。故四處俱名空定。以所觀之境為處也。此天初銷色質(zhì)。乍入于空。即以空為處故)。

  (△[溫陵云]厭己形礙。堅修空觀。滅身歸無。即厭色依空者。故報生修處)。

  (○[智論云]如佛說。過一切色相。不念別相。滅有對相。得入無邊虛空處。行者。作是念。若無色。則無饑渴寒熱之苦。是身粗重弊惡。虛誑非實。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種種苦惱之所住處。云何當?shù)妹獯松砘肌.斢^此身。身中虛空。常觀身空。如籠如甑。常心不舍。則得度色不復見身。如內(nèi)空。外色亦爾。是時能觀無量無邊空。得此觀已。無苦無樂。其心轉(zhuǎn)增。如鳥閉著瓶中。瓶破得出。是名空處定)。

  (○[經(jīng)律異相云]無量空入處天;蛟瓶仗幹翘臁翘吭铺摽罩翘。天壽百劫;蛴行p)。

  (CB17565二識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于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疏】初句結(jié)前空處。次句破空入識。銷礙之無亦亡。故云無礙無滅。此即唯觀于識。以破于空也。([真際云]諸礙既銷。厭色歸空也。無礙無滅厭空忻識。無礙之無。亦復滅也)其中下。正釋。唯留賴耶全于末那者。以七八二識。更互相依故。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愚法聲聞。則不知有。不愚法者信有。于彼入滅故)半分微細者。即第六識。(即第六厭空之識)今留一半緣識之分。不留緣色空分。故云半分。(已離色想。故言半分也)以此第六。色心俱緣。故留半也。([溫陵云]賴耶第八。末那第七。身根既銷。無復六識。故唯留二。而末那所緣。色空識三。此位厭色空而依識。則色粗緣已無。故惟全半分微細也)。

  (△[云棲曰]環(huán)師判六識既滅。則下文識心都滅。當滅何識此中六識粗分已滅。唯留根本賴耶。全分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nèi)緣之半分微細也[勖伊閑曰]諸解長水為當所謂半分者。乃緣識之細識。非謂識有全半也。第六識三界九地。一切時有。唯除五位不行。此處識定。非五位攝。如何言滅。環(huán)師之解誤也。二楞以分別俱生。伏斷二惑。判此中全半微細。尤不相蒙矣)行人入此定時。厭患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于定。即舍虛空。轉(zhuǎn)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故名識處定([禪門云]舍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處得名)。

  (△[智論云]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識多則散。能破于定。行者觀虛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嗫。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是實也。如是念已。舍虛空緣。但緣識。云何而緣現(xiàn)前識。緣過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無量無邊。如虛空無量無邊。是名識處定)。

  (△[合論云]八識之體。無同無異。六識之相分粗分細。末那行相難辨。雖以執(zhí)受我相。與慢癡愛見相應然推窮之。不見歸宿。古師以日中設水器為喻曰。水器。第八識也。日。六識也。日以器中之水為緣。故壁間浮動之影。末那也。于此言全分末那者。此識但內(nèi)執(zhí)。不外緣故。半分微細者。六識內(nèi)緣賴耶末那兩種之細識也。如人食卵。剝殼而瓜分之。視其黃處。賴耶也。白處。全分末那也。已棄之殼。六識外緣色空一切之粗相也。尚有其微膜白處。半分微細相)。

  (○[經(jīng)律異相]無量識入處天;蛟谱R處智天。樓炭云識知天)。

  (CB17565三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疏】空處無色而存空。識處亡空而存識。皆名所有。今此空識俱亡。故云?丈韧。識心都滅。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諸法也。所緣色空識心等法。一無所存。故云寂然。所緣既寂。能緣不存。故云迥無攸往。以行人厭患于識。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于定。故舍緣識。轉(zhuǎn)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無所有處定。([智論十七]是識無量無邊。以識緣之。緣多則散。能破于定。行者觀是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云云。非實有也。如是觀已。則破識相。是訶識處。贊無所有處。破諸識相。系心在無所有中。是名無所有處)。

  (△[三地疏云]前以舍外緣內(nèi)。故為粗念既無所取。能取亦無。故內(nèi)外俱無。正理云。見前無邊行相粗動。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舍。以于此中。不復樂作所緣行相。心于所緣舍諸所有。寂然而[往]瑜伽云。從識處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余境。都無所得。此意明識既為粗。識外復無。故無所有)然今修大乘者。多濫此定。但一切無著。心無所寄。都無一物。即是大乘。如頑空無異。而不知善能了達諸禪境界。斷伏歷然。道品次第。如大圓鏡。鑒于萬像。不差不錯。方是大乘。真修禪也([溫陵云]然此雖亡識心。未亡識性。行人見性不深。多滯于此。了知色空。灰滅心慮。逮無所有。而終于識性。幽幽綿綿。不能自脫生死窟穴。實存于此)。

  (△[交光云]識心即半分末那。而言都滅者。憑深定力,F(xiàn)行俱伏。例如無想之伏六現(xiàn)行。(彼伏五百劫此伏五萬劫)非如羅漢。種現(xiàn)俱伏也。寂無所往。滅識定中。所證境界。廓然冥然。不能前進。此外道昧為冥諦之處也)。

  (○[禪門云]此天亦名不用處。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nèi)外境界。外境名空。內(nèi)境名心。舍此二境。初修得名。故言不用。亦名少處。亦名無想處)。

  (○[經(jīng)律異相云]無所有入處天;蛟茻o所有處智天;蛟撇挥锰臁S袃(yōu)藍不受佛化。而自命終。佛記此人生不用處。若復舍身為邊地主。傷害人民。后生地獄中。天壽四萬二千劫。樓炭云阿竭若然天)。

  (CB17565四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疏】初二句。指所依體。初句雙標。識性者。標有細想也。不動者。標無粗想也。([溫陵云]識性者。識心幽本也。不動者。寂無攸往也)次句轉(zhuǎn)釋不動義。前無所有處。用心窮研。令不緣識。心與無所有法相應。今此一天。研窮心滅。伏令不動。故云以滅窮研。(既能不動。復研窮使滅。然依識滅之。竟非真滅)于無下。正釋行相。是依此識不動之處。故云于無盡中。辨為非想。故云發(fā)宣盡性。([吳興云]前無所有處。雖云滅識。而體性不動。但滅微細窮研之分耳。今于無盡性中。發(fā)宣盡性。即是從盡。復立無盡)。

  (△[海印云]識性不動。故滅窮研。依湛不搖處以為究竟。故云于無盡中發(fā)宣盡性)雖見盡而識在。故云若盡非盡。雖見在而不起。故云如存不存。由此義故。名非想非非想也。(如存不存。即非想也。若盡不盡。即非非想也[溫陵云]此又幽幽綿綿。至微之相也)此即第六識。粗想不起。仍有細分及賴耶。流注不息。故約此義。以立其名。([合論云]非想者。識性不動。第六粗識。俱不起故。非非想者。雖粗不起。第八流注。恒不息故。[王舜鼎曰]八識半依生滅。半依不生滅。非存非盡。正在識陰區(qū)宇中)準俱舍云。前三無色。從加行立名。此有頂?shù)。約當體立稱也。行人入此定時。厭患無所有處。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即舍無所有處。緣念非有想非無想之法。心與此法相應。故云非有想非無想也([三地疏云]彼次頌云?諢o邊等三。名從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壞色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厭空想識。厭識想無所有。準此可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慧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前三無色。加行受名。第四無色。當體受稱)。

  (○[智論十七]無所有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云云。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如病如癰如創(chuàng)如刺。第一妙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問曰。非有想非無想處。有受想行識。云何言非有想非無想。答曰。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為非有想。有想故非無想。凡夫心謂得諸佛實相。是為涅槃。佛法中雖知有想。因其本名。名為非有想非無想處。又曰。問曰。無想定其失如是。更有非有想非無想定。是中無一切妄想。亦不如強作無想定滅想。是中以智慧力故無想。答曰。是中有想。細微故不覺若無想。佛弟子何緣更求實智慧。佛法中。是非有想非無想中識。依三眾住。(眾即陰也)是四眾屬因緣故無常。無常故苦。無?喙士。空故無我?諢o我故可舍。汝等愛著智慧。故不得涅槃。譬如尺蠖。屈安后足。然后進前足。所緣盡。無復進處而還。外道依止初禪。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舍無所有處。上無所復依。則不能舍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謶质。畏墮無所得中故。準此文。則窮空外道。正從無想天中來明矣)。

  (○[釋禪中云]入此定者。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凈。如涅槃相。此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愛著此法。更不修習。即計此心。謂是神我)。

  (○[禪門次第云]此名解釋不同。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觀。所言非想者。非粗想。此則亡于粗想也。非非想者。非非細想。此則存于細想。下非字。作無字看易明。謂非無細想也。又解。謂前觀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今雙除上二想。非想。遣識處有想。非無想。遺無所有處無想故。又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想。佛弟子如實知有細想。依四陰而住。故云非非想。又古師解云。此定中不見一切相貌。故言非有想。行人或作是念。若一向無想者。如木石無知。云何能知無想。故言非無想[止觀第六]阿毗曇婆沙云。非無想天之無想。非三空之有想。人師云。無想是色天異界。不應仍此得名。就同界釋名。前所有定已除想。今復除無想。想無想兩舍。故受此稱)。

  (○[三地疏云]瑜伽云。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無想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緣無想境。即是細想。外道不了。謂為涅槃。未能無緣。豈離心境。況計此為我。復生愛昧。故法華喻頭上火然。若知上患。更求上進。求上進時。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zhuǎn)。則得滅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后想不行。即入無想定。又云。薩婆多宗。此定唯有頂?shù)仄。以下諸地。皆名有想。行相粗動。難可止息。此有頂?shù)。名為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盡定。婆沙云。外道以此為世間塔。以在諸有頂故)。

  (△[私謂]清涼疏謂非無想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與今經(jīng)此等窮空。二種行相。正相符合。疏言若知上患。更求上進。竟無所得。滅而不轉(zhuǎn)。則得滅受想定。即經(jīng)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也。又言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后想不行。即入無想。即經(jīng)若從無想。及諸外道天。窮空不歸也。然則二種窮空。行相差別。在乎滅受盡定。得與不得而已。臺家明得滅盡定。但名俱解脫;劬憔阈。無疑乃名大阿羅漢。今以得滅盡定。為不回心羅漢。正此義也)。

  (○[經(jīng)律異相云]非想非非想入處;蛟朴邢霟o想天。有佛羅勒迦藍。佛說當生此天。天壽八萬四千劫。或少減。阿毗曇云。無色界壽命?仗幎f劫。識處四萬劫。無所有處六萬劫。非非想處八萬大劫。三界皆有中夭。唯北洲。兜率后身菩薩。無想天。皆定壽命。不說中夭)。

  ([○@卍]二總辨二類)。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

  【疏】滅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謂為盡。故云不盡。以不能灰滅心智故。言此等者?傊杆奶煲([吳興云]此等窮空。通指凡圣。欣厭未盡。故言不盡空理。欣即窮空之心。厭是舍苦之行。此四空識。生滅猶在。真空不明。故云未盡也?v是圣人。修八圣種觀。亦有四陰細惑未亡。以未得滅受想定故。雖有頂亦不免生滅。四陰細惑者。具有十種心心數(shù)法(謂受想行觸思欲解念定慧云云))。

  (△[溫陵云]以綿微不脫。故云不盡空理。聲聞依此以為究竟。終成鈍果。外道依此無所歸宿。終迷有漏也。諸天行位。皆是修三摩地漸次。不徒說示。其行相相躡相資。同前圣位。但此示凡淺升進耳。若深智體之。亦可頓證也)。

  從不還天。圣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

  【疏】即從色究竟天。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者。既不發(fā)明智慧。頓斷上惑。成無學果。回心向大。即以無漏圣道。漸次厭舍。隨定感果。生此四天。受劫數(shù)報。方斷有頂?shù)鼗蟆3砂⒘_漢。故名為鈍。([吳興云]從不還天下。明圣人有生此處者。是鈍根那含耳。言羅漢者。約后為名也)。

  (△[交光云]依無漏智斷。消礙入空。生非非想處。八萬劫滿。思惑斷盡。方出三界。生方便有余穢土。成阿羅漢)言不回心者。且約對前利根者說。非畢竟不回。已如前說([私謂]準涅槃說五果回心。謂四果人。及辟支佛也。此五人。經(jīng)劫不等。斷盡煩惱;匦南虼。證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初果過八萬劫。二果過六萬劫。三果過四萬劫。四果過二萬劫。五果過十千劫。如次回心。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銷然后覺。得佛無上身。疏云。非畢竟不回。以回心遲速分利鈍也。然涅槃明五果回心。此正指三果人。斷五分下結(jié)而得此果。更不受生。過四萬劫回心之那含耳)。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zhuǎn)。

  【疏】若從無想。用有漏道。忻上厭下。漸至非想。認此有漏。作無為解。便謂涅槃。至此不進。以不廣聞圣教。不辨諸禪。漏與無漏。修證行相。壽終隨業(yè)。必入諸趣也。言從無想來者。應是廣果天來。與無想同地。對五圣天。名為外道。是外道類。故云從無想來。若實入無想。必定退墮。更不進修。準經(jīng)論釋。無想外道。業(yè)盡必墮。無上生義故。([私謂]長水列此外道。從廣果天來。以實入無想。無上升義故。然無想外道。經(jīng)有明文。若實從廣果來。經(jīng)何以不標廣果。而標無想。今言從無想者。正揀非廣果天來也。言諸外道。則攝四禪無想。今獨言從無想者。以外道窮空。從無想天始故。諸天升降。劫報不齊。無想天中。亦或應有定力強。舍道熟。不隨例淪墜者。清涼言非想非非想處。若不上進。得滅盡定。即入無想定。非想既其通下。則無想豈不通上。故不應定判淪墜。絕上升也。天如補注。謂鈍根那含。廣果凡夫。皆能趣入四空。而外道亦有入者。惟除無想之外道耳。此則泥于無想必從淪墜之說。而枝其詞以通之也。高麗麻谷幻師。申明長水廣果之釋曰。根本天中。第三廣果。能攝無想及五那含。今云有頂色邊際者。通指廣果。圣凡雜地也。今謂有頂邊際。正指色究竟天。越五凈天而判屬廣果。非通義也。孤山彈古云。豈可違經(jīng)。其料簡是也。賀生中男曰。圣人此后。定出三界。然有在色究竟天即出者。有至無色極頂方出者。外道此后。定從輪墜。然有無想命終即墜者。有無色極頂方墜者。此則通人之言。可以作古師之[角*(隹/乃)]玦也)。

  (△[吳興云]若從無想下。明外道有不生此處者。謂窮空不歸也。既入無想。則迷于有漏。無聞四空。五百劫滿。自當輪轉(zhuǎn)。請觀不歸二字。歸猶來也。豈非無想。窮空不來乎)。

  (△[私謂]岳師判是無想天輪墜。不生四空者。如來此義。即應于無想中標出。不應于四空岐路中。越界而重指。經(jīng)言不歸。釋云不來。以來易歸。貼文不順。若謂無想。俱不來空。則四空天人。純是五果勝流。何名凡夫三界。教中言非非想天報盡。墮飛貍身。牛領蟲。若俱不來。何人當此。此則岳師之失。而則師偏取之誤也)。

  (△[竹庵云]諸師泥于經(jīng)論。謂無想不能上升;蛑笍V果。同名無想;蛞撞粴w。強作不來。唯孤山云。今文明指從無想諸外道。豈可違經(jīng)。由無想天外道所居。多分報盡。便應墮落。豈可無有越報。復至四空者乎。然無想壽五百劫。一向灰凝。此復云窮空者。恐取初生半劫。想未滅時。因又窮空;厣目。又五百劫后。仍經(jīng)半劫。有想復生。既未墮落。有利根者。又復窮空。乃生上天也)。

  (△[魯山泰曰]外道非一類。所執(zhí)證之處。非獨無想一天而已。以五現(xiàn)涅槃驗之。則欲界四禪。皆外道所執(zhí)得果之處。況無想外道。自有三種。除正受天報者。余二種。或初或后。想心未息者。曩以所至處為涅槃。不生不滅;蛳肷杏;蚴軋蠛蟆推鹣肽。豈不奮力窮空。以極非想乎。右二師皆證明無想外道。有至四禪四空者)。

  (○[私謂]此中大文科段。以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二句為總標之文。次下別釋二種岐路。則以若于舍心。發(fā)明智慧。乃至名為回心大阿羅漢。為第一種岐路。以若在舍心。舍厭成就。乃至迷漏無聞便入輪轉(zhuǎn)。為第二種岐路。以要言之。由舍心發(fā)慧。證五不還果。橫出三界。頓了無生。更不入于空識等處者。此第一岐路也。由舍心舍厭。入四空處定。定性那含。無想外道。皆于窮空時差別者。此第二岐路也。此二岐路者。從有頂色邊際而分。而二岐路之遠因。即從福愛中。廣果無想二岐路而分。廣果文云。無量凈光。福德圓明。今言發(fā)明智慧;酃鈭A通。則樂慧那含。即廣果之極果也。無想文云。圓窮舍道。身心俱滅。今言舍厭成就。覺身為礙。則非想頂?shù)亍<礋o想之增上也。是則福愛天中。二種岐路。所云一直往道。即至廣果者。此路至五不還回心而極。所云二迂僻道。即至無想者。此路至四空處窮空而極。若執(zhí)言廣果無想。同一舍心。共一地者。則如來先不應于福愛中。分二種岐路。長水所云。直至廣果。迂至無想者。亦不免自語相違過矣。古人謂五凈居雜修靜慮。資下三天故業(yè)。亦言從廣果沒。便生上五天。今指廣果。同于無想。唯凡夫外道天?忠喾嵌ㄅ幸病4酥兴姆N岐路。前后次第。唯一舍心。條理明白。于此了然。則他無疑義矣)。

  (△蒙又別取一解。謂無想外道。不須別指四禪無想。以空處四天。厭想忻空。皆可名無想。皆可名外道天故。以無所有處。是無想成就故。行人住此。窮至非想非非想處。上不得滅受定。下無所依。豈非窮空不歸乎。言便入輪轉(zhuǎn)者。窮空已極。空報現(xiàn)前。如無聞比丘。妄言證圣。四禪中陰。入阿鼻獄。不待劫滿也。便入輪轉(zhuǎn)。與阿羅漢便出塵界。敵對相應。皆橫捷猛利之相。亦可以微此經(jīng)圓頓。日劫相倍之義也。此雖別解。亦有理在)。

  (○[涅槃憍陳如品]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于惡身[智論云]郁頭羅伽仙人。飛到王宮中食。夫人手觸。即失五通。還其本處求定。垂當?shù)脮r。為魚鳥所鬧。即生嗔恚。當盡殺魚鳥。后時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壽盡下生。作飛貍。殺諸魚鳥。墮三惡道。是為禪定中亂著心因緣)。

  (CB17561二結(jié)示二)。

  ([○@卍]一總結(jié)天人。二正結(jié)四空)。

  (○長水分科。上正明感果。次辨異王臣。明此下二科皆指四空天人。以此文在四空分中故。今依經(jīng)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明非但指四空。準華嚴寄報。不及四空。則溫陵豎論已終。通指欲色三界之義是也。經(jīng)文橫豎鋪陳。不定部居。今少改舊科。并以訂近師用妄。敢更改長行之繆)。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yè)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提。漸次增進。回向圣倫。所修行路。

 。圪Y中]準華嚴經(jīng)。皆是登地菩薩。示為天王。然則別圓二教。法門大士。方能為也([標指云]十地菩薩寄報為十王。初地閻浮王。二地四天王。三地忉利王。四地夜摩王。五地知足王。六地化樂王。七地他化王。八地二禪王。九地三禪王。十地四禪王。即摩醯首羅。菩薩進修。不為初禪者。帶異計故)。

  (△[世界志云]此等皆是權來引實。在于天中。化諸實報之天。使求脫天業(yè)。故得稱王)。

  (△[孤山云]游三摩提者。以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為天王(九次第定善入師子奮迅善出超越三昧善。┤暨_禪實相。即號楞嚴)【疏】四空天人。容是業(yè)報。彼四天王。即是權化。以入大乘首楞嚴定。為欲游戲四禪四空諸禪三昧。成佛事故。問。前四禪王。亦是權化。通凡夫耶。答。四禪四王。必兼凡圣。如前文說。五不還天四禪天王。獨有欽。聞。此約一分凡夫所說。故知兼二也([溫陵云]通指欲色無色天也。其眾乃隨業(yè)感報。未出輪回。其王乃隨行權應。寄位升進。此豎論已終。故通結(jié)指[私謂]長水單結(jié)四空。溫陵通指三界。依經(jīng)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又華嚴寄報。不及四空。則通指為是)。

  ([○@卍]二正結(jié)四空)。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xiàn)前。無業(yè)果色。從始逮終。名無色界。

  【疏】身心滅盡者。色身必盡。其心若盡非盡。妄謂為盡。([溫陵云]身心滅盡。謂無色蘊及粗識也)定性現(xiàn)前者。有定果色。若無此色者。四心何依。故知有也([孤山云]無業(yè)果色者。顯有定果色也)。

  【科】([○@●]二結(jié)示虛妄)。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fā)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疏】由不如實知真知法一。妄認所明。分別既生。從妄積妄。故云不了等。當知修禪觀人。不達此門。或空處;驘o所有處;蚍欠窍胩。動經(jīng)六萬八萬大劫。身心寂滅。報盡還墮?偯L壽天難。佛口親宣。那不明信(諸經(jīng)論說八難。第八長壽天難。四禪中無想天也。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障于見佛聞法。故號長壽天難)。

  (△[智論云]長壽天者。非有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蛴腥搜浴R磺袩o色。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能得道。常是凡夫處故;蛘f無想天名為長壽;蛘f從初禪至四禪。除凈居天。皆名長壽。以昧著邪見。不能受道故)補特伽羅。此云數(shù)取趣([翻譯云]或福伽羅;蚋惶刭ち_。此云數(shù)取趣。謂諸有情。造惑起業(yè)。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之為趣。古譯為趣向。中陰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應至處。即六趣也。又論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故謂為趣。涅槃云。中有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瑜伽論八種人執(zhí)。第六名補特伽羅。謂數(shù)取諸趣故;蛏诒恕;蛏诖。正能生者。即是人執(zhí)。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論云。佛言有二補特迦羅。能住持正法。地藏十輪經(jīng)。有十種補特迦羅華言有情。又云人。佛為有情之類。罪業(yè)深重。輪回生死。難得人身。故說此十種差別也)。

  (○[智論云]菩薩以天眼觀見十方五道中眾生。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獸中。受種種苦。復見欲界諸天。七寶池中。華香自娛。后墮咸沸屎地獄中。又見人中名聞。世智辨聰。不得道故。還墜豬羊禽獸中。無所別知。如是等行。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貧賤。菩薩以天眼觀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亦復如是。從清凈處墮。還受淫欲。在不凈中。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愛諸苦痛。見人道中。以十善福。貿(mào)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回五道;匦渲。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乃至畜生。天上死。還生天上。乃至畜生。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乃至無色界四天處死。忉利天中生。乃至非非想處。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阿鼻地獄中生。如是展轉(zhuǎn)。生五道中)。

  ([○@●]七修羅趣)。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疏】法華瑜伽。亦說有四修羅。大同于此。諸說修羅;蛱旎蚬怼=圆幻髁。此經(jīng)分明?蔀闃藴([妙嚴疏云]阿修羅。亦云阿素洛。梵音楚夏耳。婆沙譯為非天。瑜伽第四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志意。多懷詐幻。諂誑多故。不如諸天為凈法器。由此因緣。說為別趣。實是天類。由不知諸天法故。說為非天。(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依阿毗曇。亦鬼趣攝。諂曲覆故。正法念經(jīng)鬼畜二攝。以羅睺阿修羅。是師子子故。伽陀經(jīng)說天鬼畜攝。若依雜心第八修多羅品。亦畜生趣攝。有言阿修羅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或說天趣。由有舍脂。得與諸天交通故。問若然。何不見天帝耶。答。諂曲所覆故。有說是大力餓鬼。天趣不攝故。問若爾。釋天云何與習相近耶。答天貪色故。勝負多故。具上說故。由此或開六趣;蚝蠟槲。多好斗諍。懷勝負故;蚓颖娤嗌街小;蚓雍O。如正法念說。然有大力者。廣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懷勝負諂媚心者。多生其中。長阿含云。修羅生女端正。生男多丑。故名不端正。從男彰名。又翻無酒。又名不飲酒。如什公及法華疏說)。

  (○[智論云]佛去久遠。經(jīng)法流傳。五百年后。多有別異。或言五道;蜓六道。觀諸經(jīng)義。應有六道。六道中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世間善有三品。上分因緣故。天道果報。中分因緣故。人道果報。下分因緣故。阿修羅道果報。此修羅在因之時。懷猜忌心。雖行五常。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