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教程-序二
序二
彌陀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手易而成就高,用力少而收效宏。是以《華嚴》奧藏,歸根結底,乃以普賢菩薩十大愿行導歸極樂。
良由此門既有彌陀接引眾生之宏誓,又有諸佛護持眾生之悲心;概括法界無盡奧秘,寄托無量有情依止;實為諸法門之總匯,各宗派之共歸。
此法門以信愿行為往生凈土資糧,信須真信,愿須切愿,行須持名妙行。三者具足,必定往生。持名者,專念彌陀圣號六字洪名也。此洪名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持此洪名,以果地覺,修因地心,包括六度萬行之功,總攝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門諸修之德,而具不可思議之妙用。從歷史發(fā)展而言:由實相念佛至觀像、觀想再到持名念佛,提倡持名,代不乏人。然提倡最力,影響最大,得以普及延續(xù)千幾百年迄今而不衰者,唯唐善導大師一人也。彼在《觀經四帖疏》中,將行人一切修持判定為正、雜二行,又以彌陀凈土為準繩,列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贊嘆、供養(yǎng)為五種正行,余修盡為雜行。從正行中特提稱名為正定業(yè),余四為助業(yè)。如此,將持名念佛提到最高最要地位,令人舍雜修正,于正行中專持洪名,以達決生凈土。大師自己身體力行,瑞相昭示,德望感人,使此法門不僅普及盛行于當時,而且垂今不替。念佛若從升華歷程而論:由持名念佛至觀像、觀想再到實相念佛。念佛念至“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之境界,則四種念佛全在其中矣。約禪觀邊言:前句是持名念佛,后句攝觀像、觀想和實相念佛。約持名邊論:前句攝持名、觀像和觀想念佛;后句是實相念佛。由事顯理,以理攝事,事理圓融,不可思議。無論何種念佛,要在懇切至誠,持之以恒,終必以滿所愿而證所信。
大安法師,宿具善根福德因緣,早年現身于大學執(zhí)教之際,即深信正法,鉆研凈土;以解導行,由行升解,解行精進,感應道交。發(fā)心弘法,曾撰《凈土宗法語大觀》與《凈土宗教程》導世。后者原系于中國佛學院本科授課之講稿,三十余萬言,全面系統(tǒng)深刻闡明凈土理論與旨趣,涉及內外典籍眾多,通向臺、賢、空、相各宗;聯系哲學、自然科學,提出真知灼見。對內學凈土根本經論、彌陀本愿、極樂莊嚴、往生資糧與品位等,皆有詳盡論述。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探賾所隱,剖析入微。尤其對安養(yǎng)樂土之建立原理,概括為“真空——愿力——妙有”之公式,即由真空出現彌陀宏愿,愿力成就樂邦不思議依正莊嚴。實為契合邏輯之創(chuàng)見,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此稿在講授過程中,始終深受學子喜聞。1998年交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問世以來,得到佛教界普遍垂青、歡喜贊嘆!作者發(fā)菩提心,離俗入山,現比丘相,圓具足戒,成大安法師,專修凈土,依止傳老大德,發(fā)揚東林遠祖精神。今者《教程》再版,安師將原來的篇章結構予以調整,將原第一編與第四編組合成一篇,將原第一編內之第四凈土諸祖一章,升遷為第二編一編,內含第四、五、六三章,分別闡明諸祖之生平業(yè)績與思想法要,特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凈土法門之所以能普及歷久遠而不頹勢者,無非歷代諸祖對人類弘傳功績使然也!督坛獭穼崬楝F代佛教難得之佳作,伏愿同仁細細閱讀,共沾法益,同歸凈土!
慚愧白衣王新拜撰于北京凈心齋
佛歷二五四八公元二0 0四年七月吉日
- 懷玉禪師十劫修行,志在金剛臺含笑往生
- 老鼠每天聽女居士念佛后往生
- 如何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 吃葷對誦經和臨終往生是否有影響?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凈業(yè)行人應致力培養(yǎng)“向西定勢”
- 臨終業(yè)障現前沒念佛號,能往生嗎?
- 亡者要有什么景相才能判斷是否往生?
- 念佛的勝妙功德真是無窮無盡
- 凈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 往生時只見蓮花不見佛能到極樂世界嗎?
- 一生信愿持名,若臨終無瑞相能往生嗎?
- 這種瑞相能說明一定往生了嗎?
- 如何掌握病人斷氣時刻的念佛速度
- 念佛機代替助念可以嗎?
- 親人臨終不愿往生,該如何勸導
- 臨終時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念佛人嗎?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 親人臨終不愿往生怎樣勸導?
-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
- 華嚴經要解(1)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
- 大般涅槃經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三)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