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五戒是什么?居士五戒的詳細內(nèi)容

居士五戒的詳細內(nèi)容

  一、不殺戒

  謂人若于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居士五戒是什么?居士五戒的詳細內(nèi)容之不殺生戒

  不殺生戒正制的是不殺人,兼制不殺一切動物。這主要是對治人類的貪心和倚強凌弱的殘忍之心。正因為人類內(nèi)心有倚強凌弱的殘忍性,才會有戰(zhàn)爭不斷及種種兇殺事件的出現(xiàn)。所以不殺生戒是維護世界和平、社會安定的一個前提。我們佛弟子可以由執(zhí)持不殺生戒來培植慈悲、仁愛之心。

  殺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殺人以具足五個條件,成不可悔罪:

  一、是人——所殺者是人,而非異類旁生。

  二、人想——蓄意殺人,而非想殺異類旁生。

  三、殺心——有心殺人,而非無意誤殺或過失殺人。

  四、興方便——運用殺人的方法。

  五、前人斷命——被殺的人,斷定已死。

  殺人的方法,可以層出不窮,若加類別,不外自手殺、勸人自殺、教人殺人、派人殺人等等。

  殺人的后果,可以有三種:

 。ㄒ唬┊(dāng)時殺死,犯不可悔罪;

 。ǘ┊(dāng)時不死,以后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

 。ㄈ┊(dāng)時不死,以后亦不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

  所謂殺人,不限用刀用槍,凡是能夠致人于死的種種手段,都稱為殺人,都得負起殺人的罪責(zé)。

  殺生的動機,不外四種,犯罪亦有差別:

  一、為殺人而作方便者(如設(shè)陷阱、置毒藥、放火、放水等等),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變化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中可悔罪。

  二、為殺非人而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與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

  三、為殺畜生而作方便者,人死、非人死、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

  四、作不定方便——準備遇到什么就殺什么者,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下可悔罪。

  以上所舉四種殺生動機,皆以動機的對象邊得罪,不以被殺的對象邊得罪。比如殺人而誤殺非人是中罪,誤殺畜生,也是中罪,是從殺人的方便而得。無心殺非人與畜生,雖誤殺,亦不得罪。如果作殺人方便,未達殺人目的,也未誤殺非人與畜生,亦得中可悔罪。以此類推,作殺非人方便,作殺畜生方便,均犯下可悔罪。

  佛戒殺生,故亦戒墮胎。若為殺胎兒墮胎,胎死犯不可悔罪,胎不死母死,犯中可悔罪(也從胎兒邊作殺方便而得罪),俱死不可悔,俱不死中可悔。若為殺母而墮胎者,得罪與此相反。

  因為殺人人死,犯不可悔罪,殺非人非人死,犯中可悔罪,殺畜生畜生死,犯下可悔罪,故照藕益大師說:殺人作人想,不可悔;殺人作人疑,亦不可悔;殺人作非人想,中可悔;殺非人作人想,中可悔;殺非人作人疑,中可悔;殺非人做非人想,中可悔。

  殺人而殺父母、殺阿羅漢,便犯逆罪,應(yīng)墮無間地獄,乃是殺戒中的極重罪。唯其亦有分別:殺父母而作父母想,犯逆罪;殺父母而作父母疑,亦犯逆罪;殺父母而作非父母想(如人自幼離開親生父母,且已不識親生父母是何人者),不犯逆罪,但犯不可悔罪。如殺非父母而作父母想(比如從小為他人帶作養(yǎng)子或養(yǎng)女,而自不知究底者),或作父母疑,皆不犯逆罪,但犯殺人不可悔罪。殺阿羅漢,亦可比照殺父母而知。唯亦有說,雖不作阿羅漢想,殺亦犯逆。

  如果殺人者于殺人之后,自己先死,被殺者后死,犯可悔罪,而非不可悔罪。因為人死戒體亦舍——五戒是盡形壽受持,故其只于未死之前得殺人方便罪,不得殺人已遂罪。已死之后既已舍戒,亦無戒罪,被殺者雖然因其殺傷而死,既然死在兇手之后,兇手便無殺人的戒罪。

  殺生以心為主,無意殺者,不犯重罪,所以戲笑打人,被打者因此而死,不犯重罪,但犯可悔罪。意外的誤殺,無犯。若有誤殺的可能,而不加審慎者,誤殺他人致死,犯中可悔罪。如果為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不由自主而殺人者,無犯。

  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殺非人是很少見聞的,殺人總不是尋常事,若非屠夫,也不會天天殺豬宰羊,我們最易犯的殺生戒,乃是對于蟲蟻之類的旁生動物。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nèi)如有蟲蟻,應(yīng)當(dāng)如何處置,打掃時,必定會傷殺一些,那樣的傷殺,算不算是破了殺生戒?或者命仆役打掃,仆役于打掃時,傷殺了蟲蟻,是否會構(gòu)成教他殺生的重責(zé)?或者歸咎于蟲蟻的業(yè)報所致?

  這實在是個大問題,為了維護人類自身的資生財物,不得不驅(qū)除蟲蟻侵蝕,為了護持戒體的清凈,又不得故意殺傷蟲蟻。不過,有損于人的蟲蟻,是必須驅(qū)除的,驅(qū)除之時,則不得存有傷殺之心,應(yīng)該小心為之,如已盡到護生的最大可能,仍有誤殺誤傷之者,應(yīng)該自責(zé)于心,生悔意,發(fā)悲愿,愿其投生善類,愿其終將成佛,庶可免以殺生之罪。這在律中是有根據(jù)的!妒b律》卷十一記載佛陀親自為僧伽的床褥除蟲(大正二三·七七下)!妒b律》卷三十七記載因為浴室之中,濕熱生蟲,佛說:“應(yīng)蕩除令凈。”(大正二三·二七〇下)

  但是,最要緊的工作,乃在于不使住宅之中生起蟲蟻,經(jīng)常保持干燥清潔,破損了的,立即修補,墻腳壁孔,要填平塞滿,容易生蟲的所在,在尚未生蟲之先,予以消毒,防止生蟲;如在生蟲之后,為了持戒,便應(yīng)小心驅(qū)除而不得使用藥物來殘滅。否則的話,殺一蟲,得一下可悔罪,殺千萬蟲,即得千萬下可悔罪!但要求得殺戒的絕對清凈者,要到小乘初果以上呢!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凡夫是辦不到的!

  由于戒的持犯,全在于心,故對殺蟲的罪責(zé),分別六句:

  有蟲有蟲想,根本小可悔罪;

  有蟲有蟲疑,亦犯根本小可悔罪;

  無蟲有蟲想,方便小可悔罪;

  無蟲有蟲疑,亦犯方便小可悔罪;

  有蟲無蟲想,無犯;

  無蟲無蟲想,無犯。

  另外,不得打人,不得打畜生乃至蟲蟻,嗔心打者皆得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