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舍利子是什么?如何形成?分為幾種?

舍利子是什么?如何形成?分為幾種?

舍利子是什么?

  舍利是梵語?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死后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遺留的頭發(fā)、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后,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

  自 從有生命以來,死亡是每個生命都不可避免的結局。當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會感到恐懼、害怕。但是修行佛法的成就者,不僅生死自如,還能預知自己的死期, 甚至能決定死亡的時間和方式,而在他們死亡時會出現(xiàn)空中彌漫著異香、光柱等各種瑞相,火化后能出舍利子,有的還會燒出不壞的心舌。

  據記載,在歷史上有很多在高僧、大成就者在圓寂后都留下了舍利子。

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

  據有關佛教文獻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去世火化后,在其骨灰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堅硬如鋼的圓形硬物,這就是佛門至寶舍利子。只有佛門高僧去世火化后才有舍利子,因而人們認為這正是佛門高僧長期苦心修煉的結果。

  關于舍利子是怎樣形成的?現(xiàn)代一些學者幾乎都將它解釋為結石。他們認為,由于佛門僧人長期都是素食,攝入大量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于體內而形成。

  但是這種解釋并不令人信服,世界各地的食素者成千上萬,除佛教之外,其他許多教派的苦修者也是長期素食者,為何又無舍利子產生呢?而且在我們常人中,許多生前經醫(yī)生確診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等以及一些未確診卻患有各種結石的人,死后火化了為什么又不見骨灰中有舍利子呢?

  假如一個人身體內有著成千上萬的結石,其身體狀況、特別是消化、泌尿的生理功能肯定會紊亂不堪而致疾病不斷,而出舍利子的高僧則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

  時至今日,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這個謎仍沒有揭開,也許在這些疑點的后面,正隱含著我們應該去探尋的許多領域。

舍利子分為幾種?

  佛舍利特指釋迦牟尼火葬后遺存的固體物質。

  佛教舍利的含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生身舍利,也稱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后的遺骨,其又分3種:(1)骨舍利,白色。(2)發(fā)舍利,黑色。(3)肉舍利,紅色。

  2、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經典。

  3、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寶佛之舍利。

  4、碎身舍利,最初指釋迦牟尼佛舍利,釋迦牟尼佛入滅時因火化而使尸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

  5、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制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認為影骨舍利與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

  6、佛弟子的舍利。

  7、高僧活佛的舍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