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古代出家當和尚的十個條件

古代出家當和尚的十個條件

  很多影視劇里都有這么一個橋段,古人犯了法或殺了人,就逃去出家當和尚避世逃脫法律的處罰,這種做法在古代真的有效嗎?從流程上看,古代出家真有這么容易嗎?和尚你想當就能當嗎?

  且不說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代武宗、后周世宗等滅佛時期,出家難上加難。就是在古代大多數(shù)崇佛時期,出家也不容易。在崇佛時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會合掌問訊,就是尊敬他的道德、學問、德行,他就是“人天師范”,言行舉止是天上、人間的榜樣。

  所以,那時出家要經(jīng)過皇帝考試,考試及格才頒發(fā)文憑,稱作“度牒”?既《入褐,你跟哪個道場、哪位法師有緣,就到那里出家。若沒有度牒就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國家法律的處分。

  為增加財政收入,官府經(jīng)常出售空名度牒。據(jù)宋代《燕翼詒謀錄》等書,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價錢二百二十千,賣度牒成為官府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視,《水滸》上說魯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內(nèi)藏了真長老的書信”,可見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槌似粗莽手腳”的孫二娘也有溫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縫個錦袋盛了,教武松掛在貼肉胸前——可見這本護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古代出家有很多詳細的要求,以下僅列舉最常見的十條。

  1.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夠自理。

  太老者,過七十,若減七十,不堪造事,臥起須人。若過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聽。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yè),聽與出家。若太老,不應與出家。若已出家者,不應驅(qū)出。若度出家受具,越毗尼。(《僧祗》)

  2.具丈夫身,有堅強意志,能吃苦耐勞。

  欲新出家者,先說苦事:謂一食、一住、一眠、少飲食、多學問,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僧祗》)

  3.父母允許。

  若有來求出家者,應先問父母許已,方與出家。若不先問與出家者,得越法罪。(《出家》)

  4.沒有犯邊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內(nèi)),于淫殺盜妄四重戒中,隨犯一戒,即漂棄佛海邊外,故名邊罪。

  5.出家的動機純正(非是賊心入道)。

  為衣食利養(yǎng)混入僧團,盜聽大僧說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養(yǎng)禮拜,名為賊住。

  6.志性堅定,信仰明確。

  曾為外道來受具戒,后復入外道,今又重來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為破內(nèi)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許度。

  7.沒有債務在身(非負債人)。

  有負債人逃避債主而出家,乞食為財主捉;財主嗔恚言,沙門釋子盡是負債人。不得度負債人出家。(《四分》)

  8.不是承擔社會重任的官職人員(非官人)。

  不應度大臣出家,見來求請應須詰問,汝非王臣不,若不詰問與出家者,越法。若外國人來,無人委識,應與出家。(《雜事》)

  9.身體健康。

  病者,癬疥,黃爛,癩病,癰痤,痔病,不禁,黃病,瘧疾,謦咳消盡,癲狂,熱病,風腫,水腫,腹腫,乃至服藥未得平復,不應與出家。若已出家,不應驅(qū)出。若度出家受具足者,越比尼。(《僧祇》)

  10.四肢齊全,五官端正。

  手足不健全、聾、啞、盲、跛、曲腰、侏儒、極丑等不能出家。

  可見,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達到標準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和尚,否則就是“非法”出家,犯了法出家當和尚就能免被法律處罰的說法也真心不靠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