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禪病及其調治
所謂禪病,是指由禪修方法不當直接引發(fā)的身心疾病或顯著障礙。禪病主要表現(xiàn)在身心兩個方面。身體方面的常見禪病,如習慣性的不當坐姿、持續(xù)的疼痛、勞損、變形、生理異常與障礙。心理方面的常見禪病,如憂愁、悲傷、狂喜、我慢、幻想、臆想、著欲、著空、知覺扭曲、情緒錯亂、出現(xiàn)幻覺、精神發(fā)狂、鬼魅所侵等。
習慣性的不當坐姿,如低頭、仰頭、歪頭、頭左轉、頭右轉、左肩高、右肩高、靠柱、靠墻、東倒西歪、前俯后仰、盤起的兩腿不能均勻受力等。有時不當坐姿可能是因為坐墊不合適、支撐面不平整造成的,但除此以外,多是行者自己不良的坐姿習慣使然。習慣性的不當坐姿,會給身體帶來持續(xù)的疼痛、勞損、變形或者生理異常與障礙。至于如何調治,下文中將分別講到。
身體持續(xù)的疼痛,是指禪修時疼痛持續(xù)并顯著,明顯障礙正常禪修,或者暫停禪修、放松休息時仍有明顯的疼痛感。如果在坐禪時,腿、腰等部位出現(xiàn)疼痛但不顯著,或者即使顯著但在放松休息時疼痛明顯減輕甚至消失,這是正,F(xiàn)象,不在禪病之列。但如果坐禪時,腿、腰等部位疼痛持續(xù)、顯著并明顯障礙正常禪修,即使暫停禪修、放松休息時仍有明顯的疼痛感,此即禪病,這通常是由坐姿不當或精進過度所致。后者之所以稱為禪病,是因為會持續(xù)、明顯地障礙禪修,還有可能形成以后的禪修恐懼癥。另外除腿、腰以外,其它身體部位如頭、眼、肩、背、胸、肋、腹等出現(xiàn)持續(xù)疼痛的現(xiàn)象,一般皆為禪病,這些通常是由坐姿、方法、用心不當所致。
坐姿不當所引發(fā)的身體疼痛經(jīng)調整到正確坐姿后即能減輕甚至消失。正確坐姿有三個要點:穩(wěn)、正、松。如果下盤不穩(wěn),上身通常會前俯后仰、東倒西歪。穩(wěn)即盤腿后兩腿能較均勻受力、共同支撐上身,這樣才能與臀部一起穩(wěn)固整個身體。如果兩腿受力不均、不能大致對稱地接觸身下的支撐面,坐的時間久了,可能導致上身左傾右斜;又如習慣性的某一條腿在下、另一條腿在上地單盤,往往會造成在下單腿的麻木,時間長了,可能導致兩腿在形體上不對稱。正即身體的端正,主要指頭項、腰椎的正直。只有下盤穩(wěn)了,上身才能保持端正,避免前俯后仰、東倒西歪,保證氣血順暢、消化良好。松即全身要放松。禪修除了上身要保持端正外,還要求全身放松,只有這樣才能盡量坐得長久,并且容易引發(fā)輕安與喜樂。
如果精進過度或坐禪時心力過猛、意念過強,會導致頭痛、眼痛、眼紅、口干。這時當放松心意,保持覺照、專注但不著力,頭眼痛即減輕、消失。或者暫停禪修來經(jīng)行、跑香,或者完全放松后休息,頭眼痛即減輕、消失。如果坐禪時心意執(zhí)守除了中下腹以外的身體上身某個部位,時間久了,那個相應部位通常出現(xiàn)疼痛。這時轉移心意至中下腹、腳掌或遍察全身,疼痛即減輕、消失。如果因為調息不當或試圖控制呼吸,也會導致肩背、胸腹、兩肋、腰部疼痛,若調整到自然呼吸,疼痛則減輕、消失。
如果坐姿不當或精進過度所引發(fā)的身體障礙沒有及時加以調治,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身體局部勞損與變形。最容易勞損的是腳踝、膝蓋、坐骨與腰部的筋骨,進而導致局部長期疼痛、麻木、肌肉萎縮、長短腿、坐骨神經(jīng)痛、腰椎勞損等病變。上身不端正會導致歪脖子、溜肩、駝背。腰部經(jīng)常硬挺而不能放松會導致上身強迫性僵直。如果方法或用心不當所造成的身體障礙沒有及時、有效地加以調治,時間久了會導致身體局部疼痛、痙攣、臟腑內(nèi)積水以及暫時失明、失聰、呼吸受限、消化不良等臟腑生理功能障礙。
在密集禪修或長期禪修中,由于身心疲勞、緊張,或飲食不調,或睡眠不足,或環(huán)境不適,或情緒波動大,會導致一些生理異;蚬δ苷系K,如消化障礙、睡眠障礙,男性發(fā)生頻繁的滑精、遺精,女性出現(xiàn)低熱、乏力、月經(jīng)異常等。
消化障礙如食而不消、不思飲食、胃脹胃痛、便秘等,這時除了適當?shù)淖U外,還要放松心情,適度增加經(jīng)行、跑香、肢體放松運動來加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或者吃些消食的果蔬、藥劑等調治便秘、胃脹胃痛。
睡眼障礙如失眠、多夢、惡夢等,行者如果太過精進、勇猛,晚上會造成入睡困難。初學行者正常休息時,當放松心情、避免對業(yè)處的繼續(xù)專注,一般就可以消除入睡障礙。行者如果禪修中常常心隨欲馳而導致妄想紛飛,晚上則會多夢。行者如果禪修中常陷入昏昧、常憶念過去種種不善境或起惡見、惡欲而令其增長,睡眠中則多惡夢。行者禪修時當努力保持正念、平穩(wěn)情緒、淡泊心志,睡夢自會減少。
在密集禪修中,行者通常被要求至少持守八戒。八戒中除了不淫戒,另外的不飲酒、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娼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四條戒,雖然各自有其獨立的內(nèi)容,但也是從不同的方面來保護不淫戒,因為不淫是禪修相當重要的助行。但是行者如果在有一定時日的持續(xù)禪修中貪著男女,則會引起性欲增盛、煩躁易怒、情緒波動大、精神不集中、入睡困難等,其中男性發(fā)生頻繁的滑精、遺精,女性出現(xiàn)低熱、乏力、月經(jīng)異常等。這時行者當修不凈觀以對治于男女的貪著,其中女性行者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睡眠、心情,以保持良好的飲食、充足的睡眠、愉悅的心情。
在禪修時,行者如果粘著于自己過去種種不良境遇或世間的無常、有情的苦難,其心情則會沉湎于憂愁或悲傷中,障礙正常禪修,乃至持續(xù)影響日后的正常生活、工作與學習。這樣時間久了會導致抑郁、焦慮、哭泣,甚至產(chǎn)生消極、絕望、自殺的念頭。行者應及時修習喜心與舍心,并觀修出離樂、解脫樂、菩提樂,以消解對自己、對世間有情的憂愁與悲傷。
行者如果粘著于善法的出現(xiàn)與持續(xù),其心情則可能沉湎于狂喜或我慢。如法禪修的行者在發(fā)定或觀智成熟之前,會經(jīng)驗到身心輕安、心智敏銳、身輕自舉、見光聽微等前所未有的境界,由此心生喜樂。喜樂本身不是禪病,若行者樂于此喜、執(zhí)于此喜、不能自已,是為狂喜,是為禪病;甚至有行者認為此時自己已經(jīng)超凡入圣、解脫自在了,是為增上慢,同為禪病。行者當于此等善法觀察苦、無常、無我而斷除法執(zhí),則能繼續(xù)向上進修成就止觀。
行者禪修中有時出現(xiàn)妄想是正常的,但如果時常陷入妄想而不能自拔,或者喜于妄想、樂于妄想、執(zhí)于妄想,以住于妄想為定、為成就,此即為禪病。有些妄想是沉湎于過去,多數(shù)則是幻想于未來或臆想于當下,這樣時間久了禪修者會脫離當下現(xiàn)實而生活于回憶、幻想或臆想之中,嚴重者會導致精神分裂。輕度者可由提起正念覺知當下來恢復正常的心智,重癥者當立即停止禪修回家靜養(yǎng)或接受治療。
行者禪修時有時出現(xiàn)昏沉是正常的,但如果時常陷入昏沉而不能自調,或者喜于昏沉、樂于昏沉、執(zhí)于昏沉,以為住于昏沉是定、是解脫,此即為禪病。時間長了則行者心智愚鈍、魂不守舍、面色灰暗、體質下降。昏沉如因睡眠不足,行者當補足睡眠再上座禪修。若睡眠已經(jīng)充足,行者當提起精進、發(fā)起勇猛,通過多種善巧、方便來恢復正念、克服昏沉。如昏沉較輕時,在座上用手搓臉、按摩頭部、扣齒、拉扯耳朵、輕緩地搖動身體、暫時深呼吸,即可減輕或消除昏沉;如昏沉較重時,可下座用冷水洗臉、做些放松運動,若還是反復昏沉則下座經(jīng)行、跑香,直到消除昏沉。
有些行者學佛修行是為了貪求眼前世間的名聞利養(yǎng)、男歡女愛或者過人神通,因為功利心強而發(fā)邪念邪思,行者不僅不能成就絲毫的出世間的善法,最后還會導致破見、破戒而落入魔掌、墮向惡道。行者如果發(fā)心不良而喜于欲、樂于欲、執(zhí)于欲、住于欲,為欲貪所縛,則為欲魔所控。此時行者當多修苦觀、無常觀、無我觀、內(nèi)外不凈觀,以遠離對五欲妙境的種種貪著。
行者如果只見諸法因緣滅不見諸法因緣生,則會喜于空、樂于空、執(zhí)于空、住于空而取頑空邪見。頑空邪見者如斷見者、虛無主義者、撥無因果者,他們既破壞世間法,又破壞出世間法,是惡見者、破見者、墮落者。行者除了觀察諸法因緣滅來破除有見,同時也要觀察諸法因緣生來破除頑空見,不偏有也不偏空,以此確立中道正見。
行者如果因用心不當而出現(xiàn)幻覺、知覺扭曲,則可能導致情緒錯亂、精神發(fā)狂;糜X如幻視、幻聽,本來沒有發(fā)生的事情行者以為發(fā)生了。知覺扭曲如顛倒苦樂、憂喜、善惡、美丑、勝劣等,行者對身邊人與事的覺受與反映跟常人反差很大。出現(xiàn)幻覺與知覺扭曲都可能導致行者情緒錯亂甚至精神發(fā)狂。程度輕者通過經(jīng)行、躺臥等適度的放松、休息就可以恢復正念、消除癥狀,程度重者則應立即停止禪修,回家靜養(yǎng)或者接受治療。
行者如果愚鈍或意志薄弱,禪修時容易陷入昏昧而魂不守舍,則可能為鬼魅乘虛而入。為鬼魅侵入的人好象換了一個人,而且與常人大不相同,說古怪話做離奇事,有的會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有的會有自虐、自殘行為,有的則表現(xiàn)為言行癲狂。被鬼魅侵入的行者通常無力自救,一般要依靠有道之人依法力遣走鬼怪。
以上種種禪病不一而足,但心理方面的禪病基本上都是方法、用心不當所造成的五陰魔境,唯有恢復正念、通過觀察諸法苦、無常、無我三相,才能從五陰魔境中徹底解脫出來。
- 上一篇:路過墳墓時可以念佛號嗎?
- 下一篇:閉關時間與修行境界有必然聯(lián)系嗎?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xiàn)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jīng)]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jīng)]《壇經(jīng)》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